《天眼鉴宝 作者:黑暗火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眼鉴宝 作者:黑暗火种-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茶好茶坏对于彤彤而言并不重要,吃着点心喝着普洱茶,一双眼睛却是紧盯着王浩明。
看到彤彤如此执着,王浩明叹了口气,道:“彤彤,我给你说个故事吧,就是生在这个古玩市场之内的,不过故事里是否有刚才那两个人,我就不敢确定了。”
“好,好,你快讲。”彤彤此时一手抓着小笼包往嘴里塞,一手端着茶杯,两眼放光的看着王浩明,像是突然又小了好几岁。
“名字咱现在就先不说了,就说这个人在商场算是个成功人士,生意做的很大,这几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喜欢上收藏了,你也知道,有雄厚的财力做后盾,玩起这行当,那是要比一般人起步高很多的。”
“不过这人心气儿高,看了不少关于古董鉴定类的书籍图片,入行的时候就放言,要凭本事捡漏淘宝,所以像琉璃厂、潘家园这些个古玩市场,他是没少去。东西买了一屋子,不过真物件屈指可数,在去年的时候,那位就转悠到城隆庙里来了。”
“和咱们一样,这位在逛地摊的时候,也有俩人和他搭讪上了。出言说是手里有才出土的古董,要说那位在商场里厮混了不少年,也算是识人无数”
“看这俩人的言行,的确像是捞偏门的,说不准手里真有什么好东西,再加上他耳根子有点软,架不住两人这么一劝,就跟着去了,你猜,结果怎么样?”
王浩明说到这里卖了个关子,给自己续了杯茶水。
“怎么样啦?会不会是那盗墓团伙改行干起绑架来了,把那人给绑架了吧?”彤彤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下,然后煞有其事的说道。
听得王浩明一脑袋瓜黑线,这位大小姐的联想力未免太丰富了一些。
“哪儿跟哪儿啊,那位当时跟着两人走了,七拐八拐的进了一家小旅馆,离这里不算远,只是里面
环境忒差了点,里面那味道当时没差点将那位熏的晕过去,后来进入到一个房间之后,李面早已等着两个人了。”
“房间里等着的两人长的很瘦更为关键的是,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土腥子味,就像那些挖煤窑的一样,一眼就看得出来,是以我那长辈心里就信了七八分,等到物件拿出来之后,更是两眼放光了,那是一只宣德炉,应该走出土不久,上面沾满了泥土。”
“什么是宣德炉啊?烧香用的?”彤彤出言打断了王浩明的话。
“亏了你妈还是有名的古玩藏家,你怎么就一点都不懂呢。”
王浩明在心中腹诽了一句,出言解释道:“你说的也没错,宣德炉确实是古代焚香所用的,不过这来头就有些大了。”
话说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其个人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现在的泰国进口一批红铜。
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当时那些技艺最精湛的工艺师们,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
“那你的意思就是,那位所见到的宣德炉是假的了?这也说不准啊,从明朝宣德年到现在,都过去几百年了。说不定那些盗墓贼就从谁的墓里挖出来个真的呢。”
彤彤插言道,她是一门心思就认定那一伙人是盗墓贼了。
王浩明被彤彤气的直翻白眼,没好气的说道:“宣德炉用料考究,制作极其精良,在民国初年,一尊精美的宣德炉,索价往往高达数十万,可谓无价之宝。
“要是放在现在,能被考证是真的宣德炉,卖个几千万也不稀奇,你以为那玩意是大白菜,满大街都是,随便挖个古墓就能碰到的呀?”
从宣德年间之后,宣德炉,就不仅仅是指宣德三年铸造的香炉,而是所有带宣德款铜炉的统称。
也可泛指和宣款炉形制相近的不带款,或带有其它款的铜炉,真正宣德三年的炉已成了一个谜,咱们现在能见到的宣德炉,绝大部分都不是宣德的。

、第一百九十六章 摆摊少年

“就算那是假的吧,后来怎么样了?那位被宰了?”彤彤总算不在纠缠真假了,出言问道。
王浩明点了点头,说道:“在那环境里,本来灯光就不怎么亮,那人在看的时候,又来了2个人,说是也要来看有什么出土的古董的。当时那人就急了,问几个盗墓的这宣德炉要卖多少钱,那俩小个子,张嘴就要五十万。”
“五十万对那位来说,不算什么,不过他当时一听这价格,有点透着邪性,但是这炉子他是看中了,心里估摸着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就是宣德炉,当时就还5万块钱,卖就卖,不卖就马上转脸走人。”
“谁知道后面来的这俩人,开出了八万的价格,那几个盗墓的也就没搭理哪位了,而是商量着和后来那俩人前去取钱。”
“这一下那位急了,这到了嘴边的肥肉,不能让他跑了啊,当时开出了十万块钱的价,并且马上去到银行将钱提出来。换了这么一个宝贝宣德炉回家了。”
“那位回到家里之后,找人专门打了一个柜子,上面还装了玻璃罩和四个射灯,将宣德炉清洗干净之后,供在了里面,以后那是逢人就吹自己捡了个大漏,不过后来请了个专家去看了一下,这物件入土不过俩月,出土不过俩星期,整个一现代仿品。”
“专家这话说得那位当时就蔫了,气的回头去找那几个所谓的盗墓贩子。不过在这里转悠了小半年都没碰上,全国古玩市场那么多,谁知道那几人又去哪里行骗了啊。”
“其实即使找到了也拿他们没辙的,没票据,没证人的,吃了这亏只能是自认活该,我刚才不让你跟去,就是不想找这麻烦,瞎浪费功夫。”
“原来是这样啊?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的事情,不过你那个人够倒霉的,十万块钱就这样给骗去了。”彤彤听完之后,若有所思的说道。
“咱们再逛逛,晚上给你个机会请本大小姐吃饭。”彤彤站起身来,大大咧咧的说道。
“成,谁让哥得罪你了啊,古人云:唯女子与人难养也。”
…………
“不行咱们就把这东西卖给那店里吧,现在家要已经没钱了,有五万块钱,也够咱爸做七八个疗程的化疗了,你这孩子别那么犟呀。”
在城隆庙一处地段很不好的店铺旁边,摆着一个地摊,相比别的地摊大的有四五米小点的也有两三米,这个地摊就简陋了许多,只是在地上铺了一张报纸,报纸上面放两个瓷器。
来来往往的人到是不少,但是却很少有在这个地摊上驻足三分钟的,都是停下来说不到几句话,就转身离去了。
倒不是因为物件少不吸引游客,而是因为那摊主实在是古怪了点。
但凡有人看中了这两个瓷器之后问价,那个很年轻的摊主开口就是三十万,一分钱不讲价,在地摊上的物件,喊出这价钱,根本就留不住客人的。
即使有人看中了,也出不起这价钱,只能摇头离去。
这时在年轻摊主的旁边,半蹲着一今年轻大约在二十三四岁的女孩,看着弟弟狼吞虎咽的吃着自己带来的饭菜,心里不由感到有些痛惜。
“姐,你别再说了,那人就是一个奸商,爸说了,这东西低于30万不卖,我去年在大学里面打工还赚了几千块钱,加上你的工资,够爸做三个疗程的化疗了,我就是回头找个地方去刷盘子,也不把这东西卖给那些个奸商,明天我去那些个拍卖行问问,看能不能拍卖出去。”
坐在摊位前的大男孩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含糊不清的说着话。
他早上带着这两个瓷器去到好几家店铺,第一家店给出了五万块钱的价格,并且放言这古玩市场内,没人能比他出价再高的了。
这年轻人不相信,又接连跑了几家店,却现正如那人所言,每家都给出了三五万不等的价格,确实是都没有出过第一家。
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小伙子也有股子倔强劲,干脆就铺了张报纸摆起了地摊。
他是决定今天要是卖不掉,等明天就去找拍卖行拍卖,怎么都不会再去那些个古玩店铺。
“浩明哥,这古玩市场真的这么假啊?咱们走了这半天,难道就没一个真古董?我每拿起一个你都说是假的,是不是怕我花你的钱买啊?”
“嘿,你这手里拿的东西,不都是真的嘛,干吗非要去买那些开门假的物件。”彤彤的话让王浩明是哭笑不得。
“这东西哪儿算是什么古董呀,只不过是些电影海报。我拿回去,给我姥姥缅怀历史的,她就喜欢看那些黑白电影,还经常用里面的人物教训人。”
彤彤扬了扬手里的卷成一卷的,几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老画报,别看这些东西不过只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可是花了彤彤足足有一千多块钱。
尤其是那张电影《南征北战战》的海报,那摊主就要了六百块钱,说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部战争片,全国还保存完好的海报,绝对不过四张。
“咦,浩明哥,你过来看看。这里有两个瓷器,怎么都是破的还拿出来卖呀。”
彤彤此刻蹲在一个摊位旁边,拿起了一个碗状的瓷器打量着,嘴里大声喊着王浩明。
“拜托,这位小姐,这不是破瓷器,只是修补过的罢了,您要是不要,还请让让。”
刚吃完饭的年轻摊主没好气的对彤彤说道,这些天父亲的病一直折磨着姐弟二人,即使彤彤是轻漂亮的女孩,小伙子也没有对她加以颜色。
“我还没看呢,你怎么知道我不要?浩明哥,你到是快点啊,这小伙子挺牛气的,你来看看他这物件是真的还是假的?”
彤彤也没生气,把手里的瓷器递给了刚蹲下身子的王浩明。
“哎,我说你们心点,打破了算谁的啊?你放下吧,我不卖你们了。
那年轻的大男孩急眼了,这瓷器最是脆弱,要是不小心掉在地上,那指定是会碎掉的。
“没事,我先看看,要是好东西。摔碎了我会赔,看中了我也会买,你不用担心。”
王浩明也知道物不过手这规矩,只是没法和彤彤这外行讲解。
安抚了一下几乎要跳起来的摊主后,王浩明正准备仔细看看这瓷器,却感觉到有一道目光盯在自己的脸上,不由循着那目光看去。
却发现是那个男孩旁边,站着一个年龄也不算大的女孩,只是两人眼神相对时,那个女孩有些慌忙的收回了注视着王浩明的眼光。
看了眼那个女孩户后,就收回了目光。
虽然这位女孩长的很漂亮,但是比罗雨薇和陈曼菲还是要逊色三分,并且王浩明可以确定,自己从来都没有见过她,倒是眼前的这个碗状的瓷器,让王浩明感觉到几分古怪。
报纸上原先放着一大一小两个瓷器,大的是一个玉笔筒,应该是青玉材质的,中间镂空雕刻着牧童骑牛图。
笔筒上的牧童一手执鞭,目眺远方,悠闲自得,水牛抬蹄蹬步缓缓前行,辅以翠柳绿树,一苍红日,图案布局优美,雕工极其精细,显然走出自名家之手。
不过王浩明的眼光,此刻却没有停留在这个笔筒之上,而是完全被自己手中这个呈碗状的小瓷器给吸引出了,与其说是像碗,不如说是个杯子更合适,因为它的体积实在是小了点。
王浩明仔细的衡量一下,估摸出这个瓷器大小和一个,三五钱的酒盅差不多。
这个杯子唇沿极薄,杯子里面光亮平滑,但是外壁绘着一幅清秀妍雅的山石牡丹、和跃跃欲动的子母鸡,牡丹花叶疏密有致,排列美观。
小鸡浑圆可爱,都作展翅欢腾愉悦之态,两只公鸡一只呈鸣啼状,一只回头张望母鸡觅食,整组画面生动活泼。
翻过杯子,在其底有着“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双框六字揩书款,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极为清晰。
要说这个杯子有不足之处,就是在杯沿的上方,有一处铜钱大小的地方很明显的有着修补的痕迹。
并且修补的工艺并不是很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物件曾经残缺过,要知道,瓷器脆弱,很容易破碎,而修补瓷器和装狭书画一样,都是个技术活。
有些名贵的瓷器在经历了数百甚至上千年后,难免会有些损坏,而经过高明的匠人修补之后,不是认真观察,根本就无法觉其修补的痕迹。
更有甚者,需要用仪器才能看的出来。而这个杯子修补的手法拙劣,一看就是行外人的手艺活。
“浩明哥,这个小酒盅有什么好看的?拿来给我玩玩。”
一旁的彤彤见王浩明拿着那个小破瓷器,久久不肯放下,心中好奇,伸出手去就准备抢过来。
“别,这东西金贵着呢,真要是打碎了,你最少十年八年的零花钱就没了。”
王浩明连忙让开彤彤的手,同时死死的抓住这个小杯子,生怕不小心掉落在地上了,看这大男孩的样子,也知道这杯子的贵重之处,恐怕今天这漏是捡不成了。
“真的假的啊,你知道我一年零花钱有多少?这瓷器不都是越大越好看嘛,这个小不点能值几个钱?你这个笔筒卖多少钱啊?”
彤彤对王浩明的话,很是不以为然,以她的眼光看来,那个笔筒倒是不错,镂空雕琢的极为精致,可以考虑买回去摆在自己的办公桌上。
“不单卖,两样加起来一共三十万。二位要是想买,我就说说这物件的来历,不想买的话,请不要耽误我做生意。”
大男孩看王浩明的神色,似乎认出了那个杯子,脸上也不是那么难看了,只是不知道这二人是否能买的起,毕竟三十万,对于一般人而言,也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哦?你知道这杯子的来历?那你先说说吧。”王浩明闻言笑了起来。
他到现在都没有动用眼中灵气查看,就是想试试自己的眼光如何。
“我们家祖上在清朝曾经任过道台,那也算是三品大员。这两样东西,都是祖上传下来的,要不是我父亲生病了,我们也不会拿出来卖。”
大男孩一边说,一边接过王浩明递过去的杯子,小心的放在了报纸上。
“可是这杯子是个什么物件,你还没说呢,它怎么就值三十万块钱啊?”
彤彤刚才听了王浩明的话后,对于古玩市场这些摆摊的说辞,也是有些不相信了,并且这大男孩的故事编的太为粗糙,比起她刚才在别的摊位所听到的故事而言,那简直没有可比性。
“这是明朝的瓷器,你不懂就别买。反正它就值三十万,少一分我都不卖。”
大男孩被彤彤的话激怒了,其实他对于瓷器根本就是一窍不通。
只是以前听父亲说过,这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