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王微得知她要来陪酒的正是张原,那种委屈、愤懑无法遏制,张原这是故意羞辱她吗,她曾请张原来幽兰馆,张原不来,这时却借教坊司的人催她来,她原把张原当作矫矫奇男子,岂料是这等人!
娉婷娟好、肌肤如雪的秦淮花魁李雪衣跟在王微后面上了船,见王微站住不动,侧头看时,泪光盈盈,赶忙轻声问:“修微,你怎么了?”
王微取绢帕从容拭泪,说道:“被湖边小虫撞到眼睛里去了。”听到穆真真叫她“王姐姐”,她睬也不睬,唇角勾起冷笑,与李雪衣走入船舱,上到湖船上面的一层,向钟太监和张原拜倒施礼,然后侍立一边,就当作不认识张原一般。
王微今日不是布袍竹冠,而是靓妆盛服,虽然曲中装束依然淡雅,但经过精心修饰,那种鲜华绮丽让王微丽色照人,与李雪衣好似双璧辉映,不要说张原,太监钟本华都是眼睛一亮,目不转睛。
先前邢太监说要传两个秦淮名妓来侑酒,张原便猜不会有王微吧,没想到真是王微,还有一个便是早在山阴他三兄张萼就要与他打赌的李雪衣,果然眉目如画,容色出众,只是这盛妆的王微让他有些看不习惯,他习惯看王微布袍竹冠、简洁优雅的模样,这时见王微垂眉低睫,不与他相认,便以为王微有些羞赧、难堪,毕竟王微现在的身份是侑酒的名妓嘛,所以张原也没和王微多说什么,只说了一声:“请坐。”
钟太监赞道:“金陵佳丽,果然名不虚传,杭州青楼就没有这等绝色。”
钟太监这口气,好象他把杭州城的青楼都逛遍了一般,又笑对张原道:“张公子,咱家是有心无力了,你与这两位曲中名妓好生亲近亲近,邢公公请她二人来岂不就是专陪你的,少年名士,名妓红颜,佳话啊。”
太监兴致浓啊,张原岔开话题道:“钟公公,你看邢公公是不是遇到烦心事了,在那急得团团转呢。”
钟太监从湖船楼窗望出去,见湖岸柳荫下的邢隆果真在原地打转,那中年幕僚垂手立在一边,脸色沉重——
第二百七十章 梳拢
女郎王微见这钟太监言语轻佻、俗气,与她往日交往的那些风雅名士完全不是一路人,可张原却似与这阉人甚是熟络,不禁让王微心生鄙夷,虽然这万历朝还没有阉党一说,但张原一个年少书生,周旋于两个太监之间,总难免趋炎附势之讥,最可恼的是张原也装着不认识她的样子,只顾与那太监说话,并不搭理她和李雪衣,女郎王微不由得气往上冲,起身施礼道:“两位公公既有重要的事相商,小女子不敢打扰,恳请告退。”
一个钟太监,一个邢太监,是有两位公公没错,可邢太监在岸上,王微面前只有一个钟太监,王微却说“两位公公”,这是在骂张原了——
钟太监被人称呼“公公”习惯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说道:“没什么事,你们先等着,弹弹琴、吹吹箫。”
张原是何等细心的人,自是心下了然,他与王微同舟近二十日,对这女郎性子颇为了解,有侠气,却也有些任性——
张原笑笑的看着丽色逼人的王微,心道:“若是换了个人,你即便是口误也受要责罚——王修微,干嘛这么大火气?”说道:“修微兄,难道不认识小生了?”
这话一出,钟太监和李雪衣都是大为惊诧,钟太监见张原称呼一个名妓为兄,愕然之后随即恍然,这正是不拘俗礼的名士风流啊,钟太监对江南文人名士的生活极其向往,在杭州,钟太监的附庸风雅也是出了名的,惊奇笑问:“张公子认得她?”
那李雪衣脱口道:“你便是张介子——公子。”总算把“公子”二字附上了,不然就是失礼。
张原见这李雪衣俏脸晕红,眉睫微颤,很是动人,真不愧是秦淮花魁,果然很美,与靓妆的王微站在一起,也不逊色,笑道:“雪衣姑娘也知道在下的名字吗?”
李雪衣道:“贱妾是听修微说起张公子大名的,修微对张公子很是仰慕——”
“雪衣姐。”王微脸一红,阻止李雪衣说下去,又向张原福了一福,道:“小女子曾受张公子恩惠,非常感激。”神态有些生硬,不似同舟论诗、弈棋时那般优雅从容。
张原向王微点了一下头,对钟太监道:“钟公公,这女郎是松江陈眉公的女弟子,诗画精妙,我这次从青浦来金陵,陈眉公让她与我兄弟同行,所以相识,才女风范,让人一见难忘。”
“哈,原来如此。”钟太监大笑:“有缘,有缘。”见王微犹作垂髫处子装束,那李雪衣则已上髻,这表示李雪衣已被人梳拢过——
钟太监兴致勃勃道:“才女才子,天作之合,王姑娘尚未梳拢,岂不正是留待张公子的,妙极,妙极,两位岂无意乎?”
王微脸色变了,张原忙道:“钟公公,莫提这些,我来金陵是求学的。”
钟太监不以为然,象王微这样的美色,哪个男子不想据为己有,见到这样的绝色佳人,钟太监对自己的阉残不能人道就更惆怅了,徒呼奈何啊,而张原是他极欣赏的人,便起了促成之心——
钟太监知道张原家境平平,西张富庶,东张不过小康而已,象王微这样的秦淮名妓,第一次梳拢少说也要两、三百两银子,张原一个初进学的秀才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银子,钟太监哪里知道张原现在已暴富,笑道:“人不风流枉少年,咱家与张公子是挚交,愿促成此美事,王姑娘是哪家妓馆的,对那鸨母说,要多少银子咱家代张公子出。”
钟太监自然是好意,却没想到他一个太监出钱让张原梳拢王微,可有多么的匪夷所思。
王微的脸已经煞白,身子微微颤抖,双手紧握,尖尖的指甲刺进掌心,疼痛、愤恨、失望、悲苦……
“钟公公,邢公公请公公上岸,有事相商。”
一个内守备府差官进来向钟太监施礼,钟太监方才也看到邢隆在柳荫下急得团团转,便对张原道:“张公子,咱家先出去一下,张公子与两位女郎说说风月,哈哈。”
钟太监一出舱室,张原便向王微作揖解释:“抱歉,抱歉,这位钟公公是我在杭州结识的——”
“小女子知道,这便是那位在西湖边立生祠的钟公公,据说这是张公子促成的,投李报桃,钟公公今日便要出钱让张公子梳拢我,钟公公是织造署的,银子有的是,邢公公是南京守备太监,权势熏天,张公子有这两位有钱有势的公公撑腰,小女子哪敢说半个不字,不知张公子要何时梳拢我,是今夜还是明日?”
女郎王微美眸含泪,快嘴如剪,嚓嚓嚓嚓,要将张原绞得粉碎——
李雪衣惊得花容失色,不停地扯王微的袖子,低声劝道:“修微,修微——”
张原知道王微这下子误会深了,钟太监是好心办坏事啊,解释道:“修微,我们也不是初次相见,你应该了解我一些的,我虽是凡夫俗子,但不至于这么恶俗可鄙吧,今日之事——”
既然说了,那就说个痛快,没什么吞吞吐吐的,王微道:“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一篇‘书画难为心声论’,张公子把董玄宰真面目向世人昭示,张公子大才,城府深沉,小女子何敢说了解张公子!”
这是把张原和董其昌相提并论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等于是骂张原是奸邪了。
张原也恼了,冷冷道:“你既这么认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少安毋躁,我没有梳拢你的意思,也不会以势压你,你走吧,雪衣姑娘也请回。”
王微银牙咬得嘴唇见血,向张原略福一福,转身便走,长裙翩然在门角闪过。
那李雪衣有些惊慌,张原是邢太监的贵客,王微把张原得罪狠了,这可糟糕,教坊司的人若要为难她们一下她们都承受不起,见王微负气而去,赶忙向张原敛衽致歉道:“张公子,修微年幼无礼,张公子莫要往心里去,修微对张公子真的很仰慕,多次与我说起张公子——”
张原摆手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你们放心回去就是,不会责怪你们的,邢公公那里也有事,不须你们侑酒了,去吧,张介子再不济,也不会因这点事而向两个弱女子撒威风。”
张原跟着李雪衣下到船头,却见岸边教坊司的人正盘问王微,便扬声道:“两位公公有事,不须她二人侍候,让她们去吧。”
王微被教坊司小吏盘问得进退不得,还得要张原说句话才能脱身,不禁更感屈辱,王微以前有养母马湘兰关照,因年幼也没有正式接客,交往的都是文人雅士,可以说没受什么委屈,今日却真切感到作为一名曲中旧院风尘女郎的悲哀,蓦然想起张原曾与她谈论过的自由,当时她说只想无拘无束,寄情山水、诗画、丝竹,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现在想来,这多么天真,还是张原看得透彻,张原说真正的自由是没有人能强迫你做不愿意做的事,而今日玄武湖一幕,就好像是张原特意安排让她领教这个道理似的——
女郎王微坐上小轿,流泪而去。
张原站在船头,看着王微和李雪衣两顶小轿冉冉而去,心知这个误会难解了,他也不可能再特意登门去解释,毕竟王微不是商澹然、不是王师妹,若是这两位误会了他,他定要想方设法解释挽回的,而女郎王微,与他应是浮萍过客,同舟一段缘,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即便有遗憾也是常事,多解释也无趣——
“张公子——张公子,请上岸说话。”
湖岸柳荫下的钟太监朝船头的张原招手,张原走上岸,向邢、钟两位太监拱手:“两位公公有何吩咐?”
这柳荫下只有他们三个人,那个中年幕僚也已退到一边,其他人更是不敢靠近。
邢隆脸有深忧,一时踌躇无言。
钟太监道:“邢公公,这张公子足智多谋,为人又仗义,更难得的是,他不象其他士人那样对我们内官貌似尊敬,其实鄙夷,咱家在杭州五年,就交得张公子一个知心朋友,莫看他年少,董玄宰如何,还不是一败涂地,邢公公尽可以对他直言。”
张原心里暗暗叫苦,方才王微都借钟太监生祠之事讥讽他,这应该不是王微一人有这种看法,不少自命清高的士人都会这么想,虽说现在不是九千岁魏忠贤当政,太监名声还没有臭,可他与太监交往太密切肯定会影响到他的声誉,然而生逢此世,想要在朝政上有一番作为,完全绕开太监是不可能的,象东林党那样与太监阉党搞得水火不相容,最终是国破家亡的结局,矛盾肯定有,但要尽可能调和,现在的问题是,他想在东林与太监之间左右逢源,难啊,走钢丝似的,这个平衡点太难把握了,不知这堂堂南京守备太监邢隆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这钟太监又好管闲事,把他扯进来了,这就是站位啊,你要依靠哪一边,就必须为哪一边的利益说话,你不可能光得好处不付出——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三管齐下
满脸皱纹的南京守备太监邢隆想想还是开口了,这事算不得什么秘密,早晚会尽人皆知,而到那时,他想找人诉说都没人听他的了——
邢隆拱拱手,说道:“不瞒张公子,咱家怕是惹下了杀身之祸——”说这话时,目不转睛凝视张原,若张原有惊慌、畏缩之意,那他就不会再往下说,但张原却是不动声色,平静道:“公公请说。”
这年少监生果然不凡,单这镇定的气度就少有人能及,邢隆道:“咱家在南京多年,急公好义,颇有政声,但也难免会得罪一些人,前几年南京监察御史姜雅量上疏以‘不当受地,与民争利’弹劾咱家,幸得万岁爷爷英明,反把那姜雅量罢了官,但由此,有些南都官吏就视咱家如寇仇,恨不得把咱家逐出南京才快心,咱家方才得知南京兵部侍郎楼性已上疏参咱家,这回的罪名是‘掘聚宝山伤皇陵气’,这罪名若坐实,咱家肯定是死路一条。”说到这里,发声长叹,一张脸更是皱如老橘皮。
张原问:“事实如何呢?”
邢隆迟疑了一下,说道:“其实这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咱家还负责矿税,部下为方便行走,在孝陵南二十里的案山开路,咱家一直不知道这事,那些军户又哪里知道什么皇陵风水忌讳,认为离孝陵几十里的山间开条小道有何不可,这么些年也一直相安无事,岂料这老账会在今日被重新提出来,这是处心积虑要置咱家于死地啊!”
张原虽不通堪舆风水,但古书看多了,一些常识还是有的,这案山就是墓穴与朝山之间的山,好比贵人办公的书案,一般民众的墓穴当然没那么讲究,有块地就行了,但孝陵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墓,当年刘伯温与徐达寻穴踏勘方圆数百里,终于在紫金山南找到这块风水宝地,案山离墓穴二十里,可见格局之大,军士在皇陵对面案山开辟小道方便行走,这事若无人提起,那就什么事都没有,若被人揪住,那就是破坏皇陵风水,要以大逆论处——
张原问:“弹劾公公的奏疏已经到京城了吗?”
邢隆道:“楼性的奏疏尚未递出,咱家在南京还有点耳目,但却无力阻止,想必也只在本月,弹劾奏本就会送到内阁。”
张原思忖片刻,问:“那邢公公准备如何应对?”
邢隆见张原依然镇定,不禁对张原生出了一点希望,听闻张原智计过人,若张原肯为他参谋,说不定能有妙计化解此厄,便道:“只有分两条路走,一是上疏自辩,万岁爷爷素知老奴忠心,岂会干出破坏皇,二是抓到当年在案山开道的军士问罪,张公子可有更好的法子教教咱家?”
张原道:“这事非常棘手,待晚生与钟公公说几句话,邢公公请稍等。”
说罢,张原拉着钟太监走开一些,这才皱眉道:“公公何苦把我牵扯进来,这皇陵动土是何等大事,我又能有什么法子帮助邢公公!”
钟太监听张原这么说,也有些懊悔,觉得自己热心过头,这事不好插手啊,口里道:“咱家知你足智多谋,就是问问你能否帮帮老邢,你这次若能救到老邢,那可比救一个石柱土司来得有用,不说老邢自己就是守备太监,而且他与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受交情不浅——张公子若无能为力,邢公公也不会怨你。”心道:“他自顾不暇,哪有闲空怪你。”
张原低声道:“钟公公,你我是莫逆之交,公公实话对我说,这邢公公为人如何,若是口碑坏了,谁也救不了他。”
钟太监听张原这么说,精神一振,道:“张公子你是知道咱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