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林康平出来了,看着林红霞也是有些不敢厮认,还是书睿忙道:“爹,姑姑来看我们了。”
林红霞也唤了声“三哥”,林康平对这妹子还是有些好感的,此刻见了她这副模样,问道:“你家男人呢?怎么把你养成这样?”
林红霞看了一眼子晴,含泪笑道:“有几个有三嫂这样的好命?我这就算不错的了,好歹也能吃饱饭。”
这倒是,看她的身材就看出来了,古代的农民对生活的要求真不高,能吃饱饭就知足了,好赖比子晴小的时候是强些的,尤其是北方的农民,土地利用率本身就低于南方,这一大家人能吃饱饭,家里的土地还是有不少的。
林康平陪着林红霞进了上房,去陪着老爷子说话,子晴则转身进了灶房,她是林家的媳妇,不是客人,家务活还是要伸把手的。
胡氏见了子晴,忙推了出去,说道:“都做好了,三弟妹就不用沾手了,这些活,你也不熟。再说了,哪有让远道的客人刚进门就动手的道理?”
胡氏说完,就喊自己的儿女摆桌,子晴一看人这么多,上房只怕搁不下,果然,书兴带着弟弟妹妹在院子里摆了两张桌子,胡氏给上房送了饭,林家的男人们一桌,女人们一桌,面条是用大木盆盛出来的,一小盆韭菜鸡蛋的卤,一大盆小白菜蛋花汤。
子晴仔细看了一眼,林家的孩子还算懂规矩,没有哄抢,是乖乖地等着大人给自己分好,然后端了自己的碗,蹲在一旁或站在一旁吃的,一会,只听见一片吸溜声 。
嫣然还不大会自己吃饭,更别提吃面条了,这孩子的嘴,比子晴还刁呢,子晴给她喂了一口面条,只见嫣然使劲往下咽,子晴看睿几个的表情,便知道,这面条肯定是掺了粗粮了,好在子晴在家教过孩子们不能浪费粮食,所以,谁也没敢往外吐。
只是子晴再想给嫣然喂第二口,这孩子说什么也不张嘴了,使劲抿着,还皱着眉,子晴再要喂,孩子就眼泪汪汪的了,子晴叹了口气。
这顿饭,子晴也是难以下咽的,这余氏明明说了是要做细粮的,子晴家的孩子本就习惯了南方的饮食,细粮的面条几个孩子还能勉强接受,这粗粮,可是真心咽不进去的。也不知这胡氏究竟是什么意思?是逼着子晴立刻去买大米吗?
其实,也真不能怨胡氏,原来,这林耀祖一病,这药钱可是花了不少,当初分家是说好了,老大跟着父母过,这大院子全都留给了老大,另外还多出了两亩好地,是给老头老太太留着养老的,所以,这老人病了,理应由大房承担药费。
第四百一十六章、凑钱
可是,这林耀祖一病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好几个月,林康健一家也没有多厚的家底,加上大儿子刚说了亲,聘礼刚凑齐了抬往女方家,这成亲还得花一笔吧?底下还有三个孩子呢,哪里有这些富裕的银子给老头治病?况且,这可是个无底洞的呀?
一己之力毕竟是有限的,故而,林康健接受了胡氏的提议,跟老头老太太商量,这医药费,还是三个儿子平分,不然,他一家子肯定坚持不下去,以前的花销就算他一人的,以后,就三家平摊。
老头老太只得默认,老大的家底,他们也大致清楚,那两家,也不是拿不出来,所以,便喊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媳一块商量这事,老三家姜氏老实,还没多大意见,只是,马氏不愿意,她强调的理由是她家孩子多,当初分家时可是没照顾她一分,反而是老大家占了便宜,又是房子又是土地的,现在老头有病了,老大就往外推,太不讲究了。
当然,这些话,是胡氏拉着子晴说的,大概也是见子晴一家晚上没吃好,担心子晴对她有看法,故而特地来找子晴解释几句。
“三弟妹,这些话,大嫂一直没机会对别人说,憋在心里很久了,明面上看着我家是占了爹娘的便宜,又是房子又是地的,可是他们的房子,也是爹娘出钱给盖的,真说起来,我只不过占了两亩地的便宜,可是,我要伺奉两个老人呀?要比他们多付出几倍的辛苦。再说,爹娘总要吃穿的吧?我其实更想搬出去,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是。你大哥是长子呀,我要搬了出去,不就等着遭人唾骂吗?我要说了这话。二弟妹就说我是得了便宜卖乖,你不知道,因为这几两银子的药钱,二弟妹对我意见大着呢!”胡氏说道。
这个,子晴可不好接言,她在林家注定了只是一个过客,可不想瞎掺合这些妯娌之间的纷争。再说了,这也是胡氏的一家之言,事情的真相子晴可不清楚。
胡氏见子晴的兴致不大,便转了个话题,问道:“三弟妹。你家这几个孩子上家谱,除了要请村子里的男丁吃顿饭,还要给孩子们预备一身新衣,弟妹要忙不过来,我帮你做两件吧?”
子晴听了忙道:“新衣倒是有几件,就不麻烦大嫂了,大嫂要操心的事情多着呢,我也帮不上多的忙,就不给大嫂添乱了。”
子晴见胡氏欲言又止的样子。便又说道:“ 对了,大嫂,明日一早,借你家的书兴用用,麻烦他带着我家的那两人去买些米面,他俩也不识路。”
胡氏听了忙喜笑道:“使得。使得,这小子有的是力气,不使唤他使唤谁?”
见胡氏终于告辞,林康平走了过来,子晴笑道:“早知如此,我早说重点好了,没得跟她磨了这半天牙。”
林康平听了笑道:“谁叫你眼拙,没看出来?我倒是想过来提醒你,又怕大嫂面上不好看。”
子晴和林康平商量了会请客摆酒的事情,又想着从镇里给找个好大夫来给林耀祖瞧瞧,依林康平的意思,自然是送到京城去最好,可是,就林耀祖这身子,能经得住折腾吗?这事,还是要跟林家几兄弟商量。
次日一早,书兴带着小紫和林兴去采买,林康平和林家几兄弟商量送老爷子看病的事情,余氏听了把大家都召集了,因为这牵扯到钱财的事情,自然是先征求意见。
林家的儿子都同意进京,林家的媳妇们不说话,余氏扫了一眼几个媳妇,问子晴道:“三媳妇,你说说。”
子晴看着姜氏,姜氏刚开口,“娘…“马氏拉了拉她的衣服,说道:“娘问的是三弟妹,你说什么呢?”
子晴这才知道,余氏此时把自己当作了三媳妇,林康平是她的三儿子了,敢情,到了要出银钱的时候,才承认林康平是儿子,本来,依子晴的意思,就把老人的医药费全包了,毕竟是林康平唯一的有血亲的长辈了。可是,一看这架势,子晴反而不想当冤大头了,凭啥,这时候承认康平是儿子,我们还要单独上家谱的呢!
子晴笑道:“大娘,我只是一个侄子媳妇,哪里有什么话语权?不过,有一点我倒是先说明一下,既然大娘称我为三媳妇了,为了这一声三媳妇,大爷的病,花多少银子,我们都跟着几位哥哥弟弟均摊了。”
余氏还满以为子晴会说全包了,没想到只是落个均摊,不过,均摊就均摊,好歹能给自家儿子省一些的,而且,听说子晴一早就派人去买吃食,余氏想起子晴第一次上门,家里的吃食都是子晴包了,这也能省不少粮食的。
其他三个妯娌也是看向子晴,其实,她们心里想的跟余氏差不多,倒是林红霞,有些复杂地看向子晴,内心里她是感激子晴能出手掏银子,病床上躺着的,毕竟是她的亲爹。可是,另一方面,她觉得林家亏欠林康平良多,真心觉得愧疚。
子晴感觉到了林红霞的善意,冲她笑了笑,余氏听了看向林康平,笑道:“康平呀,你看三媳妇说的,你没什么意见吧?”
子晴这才知道,余氏之所以先问自己的意思,是怕林康平心里还记恨她,知道子晴花钱大方,人好说话,便想从子晴这占点便宜,她要是知道就因为自己想讨好子晴,喊了子晴一声“三媳妇”才使子晴想起林康平的身世,拒绝了出全资给林大爷治病,心里不知得多懊悔呢?
林康平原本的打算也是自己出银子给林大爷治病的,可是,他想看看林家人的意思,想看看林家人有没有对他使心计,有没有为了银钱放弃林耀祖的,所以,一开始,他也没说话,毕竟,他也不是林耀祖的正经儿子,他也没想到余氏会拿子晴开问,那一声“三媳妇”,他自然也明白余氏的意思,还好,子晴也明白了。
林康平说道:“我媳妇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大娘放心吧。既然大哥他们都同意了给大爷送京城,大哥说什么时候走比较好?”
林康健说道:“自然是越早越好,等三弟家的马车回来,咱们便走吧。”
子晴见没人提到带银钱,便先拿出了十两银子,对林康健说道:“大哥,我们先拿出十两银子,先凑份子,别到时候急着用钱抓瞎。”
余氏听了便道:“是这话,你们几个也先拿出十两银子放你大哥那,多退少补的,进京了可不比在家,宁可富裕些的好。”
马氏和姜氏见了,也只得回去取银子,不过,马氏走之前,可是狠狠地瞪了子晴一眼,有些嫌子晴的多事,可是让她说出不给老头治病的话来,她可是万万不敢的,林家的几个儿子还是蛮孝顺的,关键时候,不会听媳妇的。
余氏看着子晴的眼神有几个热烈,子晴一下拿出了十两银子,她默算了一下,子晴给大家的见面礼也有好几两银子,别小看这几两银子,庄户人家兴许还能过一年呢。今日一早,子晴又打发人去买东西了,看子晴一家的情况,在家肯定是娇养的,几个孩子可是一点粗粮也不肯吃的,还是这大儿媳聪明,知道用粗粮,这样一来,他家的粮食可就全能省下来了。
子晴看着余氏的眼神,忽地想到了一件事,说道:“大娘,不如我来给几个外甥女做衣服吧,我也只会做点针线活,别的也帮不上多大的忙。”
果然,余氏听了更满意了,觉得子晴还是比较懂事的,便进屋拿了那两匹布,子晴给三个丫头量身子,量完身子,林红霞要回婆家,出来住了一夜,再不回去,家里的事情只能靠她妯娌一人做,她怕婆家有意见。
余氏听了叹口气,说道:“还是吃了饭再走,回头让你三哥的车子送你。”
原本,余氏想让三个外孙女留下来,可是看着回去取银子的马氏和姜氏,余氏把话吞了回去,这个时候,还是老头要紧,就不要制造别的矛盾了。
林康健他们几个正在屋里劝说林耀祖进京,林耀祖死活不同意,说道:“庄户人家攒那几个银子不容易,就别浪费在我身上了。”
“大爷,有现成的马车,我们哥四个凑银子,不要说有银子,就是没银子,借也该借银子来给大爷治病,毕竟银子是可以再挣的,爹就只有这一个。”林康平劝道。
也不知是不是林康平这话打动了林耀祖,林耀祖看看几个儿子的脸,林康健说道:“爹,三弟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放心吧,我们一人先凑了十两,共有四十两呢,爹,咱们进京好好找大夫看看,爹还等着看着书兴他们成亲娶媳妇呢。”
老二和老四听了也忙点头表态,说道:“爹,你就放心吧,咱们日子好过了,孩子们也都大了,银子还能挣不回来?爹还要守着我们过几年舒坦日子呢!”
林耀祖听了心里松动了几分,总算答应了进京看病,余氏在门外听着,忙念了句“阿弥陀佛,菩萨保佑,这死老头总算想通了。”余氏说完想抽帕子拭泪,身上没带,便掀起了衣襟擦了擦眼角。
四百一十七章、伪婆家关系
商定了进京治病,林康平的意思是吃过早饭早些动身,肯定是要在京城住一日的,大夫一般是上午精力比较好,搭脉的效果好。
子晴这才想起来,这边的习俗是一日两餐,早饭一般在巳时正,难怪自己有些饿了,本来,昨日的晚饭就没吃饱,全靠几块点心垫的。
子晴正想进屋给孩子们拿几块点心,这时,小紫他们回来了,小紫不用想也知道子晴他们肯定饿了,便对子晴说道:“主子,稍等会,我这就焖饭。”
子晴正想对小紫说,她一个人怎么做这二十多人的饭菜,好在小紫自己聪明,对胡氏说道:“大奶奶,我们奶奶吃的饭菜是南方口味,是清淡的小炒,我也只会这个。可是,家里好几十口子的饭,我还真不会做,这样好不好,我做我们主子吃的,大奶奶你们该怎么吃还是怎么吃,这有大米也有细面,有肉有鱼的,你们看,你们想吃点什么,就自己动手。”
胡氏听了忙道:“没问题,你先来吧。”
马氏听了说道:“大嫂,我们也饿了,还是一起吧。横竖你家也有好几个灶口的,分一个给她不就行了。”
小紫听了忙道:“成,成,我有一个就够用了。”
子晴见小米小麦都进京了,也没个人给小紫打下手,只得自己上前了。不料林红霞见了,非要帮着子晴择菜洗菜的,子晴怕余氏见了不喜,忙把她推了出去,说道:“好容易回娘家,还不好生歇着。”
小紫动作还是麻利,不到半个时辰,就开饭了,四菜一汤,蒸米饭的同时把肉汤蒸了。再炒四个菜,顺带分出了一份给上房送去尝尝,便招呼几个孩子们过来吃饭。
胡氏他们做的红烧肉,香味把林家的那些孩子都吸引了。也就对子晴他们几个清淡小菜没什么兴趣了,这第二顿饭,总算吃好了。
饭后,林康健他们收拾东西,要带林耀祖进京,林耀祖只能躺着,这样一来。林家几个兄弟要全去,可就有些坐不下,林康平便让林兴留了下来,万一子晴这有事需要跑腿的,有个人使还是方便些,他可不想子晴抛头露面的。
刚送完林康平他们出门,林红霞也说要回家,子晴原本想送送她。可是,想到以前的事情,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林康平也没在身边,万一碰到了什么不开眼的宵小之徒,子晴还真拿人家没办法。
刚把林红霞送走,子晴进屋,拿起那花布来,想着给那三个孩子做一身夏装,马氏进屋了。
子晴一见马氏,猜到马氏的来意,可子晴再不愿意听她叨叨,也不能把马氏撵了出去。只得笑道:“二嫂有空过来坐?”
果然,马氏一屁股坐在了炕上,小鞋一蹬,两脚便利落上了炕,盘腿坐好了,子晴忙打发书睿几个带着嫣然出去玩。
听马氏的意思。当初分家时,除了各家的房子和土地,余氏手里应该还有银两没分干净,这些银两,不是暗中贴补老大一家,就是贴补林红霞了,马氏自然不甘心。还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