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为花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转世为花妖-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者听梁老汉提起过去,勃然大怒,招来两个徒弟,将梁老汉捆了个结结实实,扔到帐篷里。

梁老汉缩在冰冷的帐篷里,懊悔不已。

师父当年教出了他这样一个分较高的徒弟,一直引以为傲,并吩咐他一定要会净心观跟师伯的徒弟无尘争夺观住之位。

他到了净心观之后表明身份,师伯二话不说测试了一下他的能力,就承认了他继承人的身份,准备考察一段时间就让他继承观主之位。

此据却引起净心观其他弟子的不满,他一则被师伯的大公无私折服,二则他一向散漫惯了不想守太多规矩,此次迫于师命不得不前来,他不愿陷入这种权利斗争。此次既然能得到师伯的承认,就已经不负师命,这观主之位也不是非继承不可的。

三百二十二章 惨淡(文)

师伯知道了他的决定之后,语重心长的劝他留下来多考虑一下,多跟师兄弟相处也许能改变他的看法。

他却看出了师伯严重的挣扎,无尘师兄也是百年难得一遇奇才,天分不比他差,只是他也看出来了,无尘师兄心智上有点缺陷,事事力求完美输不起,若是让他一个来历不明之人继承观主之位,只怕无尘师兄受不了打击就此毁了。

一直以来都是无尘师兄都是板上钉钉的下任观主人选,若不是他突然出现,现在可能已经接任了观主之位,他认为无尘师兄那一点点的好胜心也没什么,人无完人,无尘师兄还年轻,想必年长些之后,这点好胜心必能消除。

师伯犹豫了许久,最后想出了一个法子,测试无尘师兄一次,派他和无尘师兄出去执行一项任务,表面看是一起出去除妖,其实却是师伯苦心设的一个局,事先叮嘱他,看好无尘师兄,若是他为了私利生了什么不轨之心,立即就要将他逐出师门。

后来整个过程,无尘师兄没出什么纰漏,倒是他因为心绪不宁,在最后一刻遇险,本来无尘师兄可以救他,但是在关键的时候他却犹豫了一下,跟妖物搏斗的瞬间片刻的犹豫却可丢失营救的机会。

不过无尘师兄最后还是出手相救,他最终只是受了皮肉之伤,救命之恩何其沉重,他就假装无尘师兄那一刻的犹豫是他眼花,回去之后对师伯隐瞒此事,并不断夸赞无尘师兄大仁大义。

师伯的神情明显一松,只是之后又严肃问他,可有隐瞒,要知道观主之位关系天下苍生,不可因为一时心软不忍而退让。

他指天发誓,绝无序言,师伯这才真正放心来,几日之后带着一脸安详坐化了。

然后无尘师兄继承观主之位……从他受伤回到净心观到他离去,中间过了一个多月,无尘师兄一直没有来看过他,不过经常派人来嘘寒问暖,送上各类贵重的药材。

无尘师兄只是一念之差,他不来见他是因为心中有愧,知道愧疚的就不是坏人。

后来遇到师父将前因后果叙述一遍,照旧隐瞒了无尘师兄在他遇袭时候的迟疑。

师父听完之后,直直看着他不说话,就在他快要心虚的时候,师父才长长叹了一口气道:“你呀!终究还是心太软了,降妖除魔责任重大,要面对不少诱惑,心智上不能有一丝的瑕疵。”

那时候他不明就里,以为师父说的是他,他有时候的确心软,之后师父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最后一个要求就是,人生在世难免会做错事,只要不是存心为恶的,就值得原谅,无论将来他做错什么,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以死谢罪是懦夫所为,只要还剩一口气,他就要尽力弥补过错,就算是死也要死得有意义。

因此在误杀了两个无辜的女人之后,并被废去一身修为之后,他并没有颓废和寻死的念头,只想要尽力弥补罪过。

天下大乱,群魔四起,如今最大的妖孽只怕不是野狼族的那个,而是走火入魔丧心病狂的无尘,也许师父和师伯担心的就是今天这样的局面。

锦国京城,人们还在为频频传来的战报兴奋不已,从王宫贵胄到贩夫走卒,人人弹冠相庆,锦国人终于能扬眉吐气一番了,尽管以前割让的城池还有一小半落在野狼族的手里,但是接连大捷的消息还是让百姓兴奋不已,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亲自上战场将蛮族杀个片甲不留……

与之喜庆的气氛相比,萧将军府则是一片惨淡,久病缠身,思虑过重的萧老太君收到第一次捷豹的时候就含笑去世了。

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候,谁还记得这曾经的忠烈世家?萧子俊早被夺了兵权,如今只剩下一个空头衔赋闲在家。

丧事没有大肆操办,只简单通知了几个相熟的世家,尽量将丧事简单低调处理,以免破坏京城喜庆的气氛。

站在老太君喜欢教训他的祠堂中间,萧子俊百感交集,他真是不孝,老太君死的那一刻他居然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早上面对冷冷清清的灵堂,许多老仆都在为老太君不平,老太君为国尽心尽力,儿孙都差不多都死在了战场上,结果却落得卸磨杀驴的下场。

对此,萧子俊心情却非常平静,只简答道,老太君生平心愿已了,她是含笑而去的,不会在意世俗虚荣,尊敬老太君的就应该替老太君高兴,而不是不平。

再怎么从简,老太君作为收过朝廷多才褒奖的诰命夫人,她的丧事还是有一定程序的,办完这一切,萧子俊还是觉得疲惫不堪。

在祠堂呆立看着老太君的牌位一会以后,萧子俊才长长叹了一口气,默默地走出祠堂。

在拐角处突然看到一身白衣的萧子君正一脸迷惘站在拐角处等着他。

现在这个妹妹是他唯一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了吧,萧子俊一个上前去,尽量用和善的语气道:“君妹,忙了一天,你不累么?”

萧子俊茫然的摇了摇头之后,伤感道:“老太君就这样去了,我心里难过,以后我们该怎么办?”

以后,萧子俊没有想过以后,自从进来萧家大门,他就很少想过以后,他的命运根本不由得自己。

现在萧子君猛然这样一问,他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想了一下之后,萧子俊随意道:“我可能要离开京城一阵,四处走走,反正现在也没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了。”

说完以后,看到萧子君黯然下来的脸色,他有又道:“不过不急在这一时,我会将府里的一切安顿好之后再走,你也不用担心我走了之后,你跟婶婶两个女人会受人欺负,萧家这个招牌还在,我军中还有不少故旧,可以托他们照看你,我一个大男人很多事想得不走到,你不妨多问问婶婶……。”

萧子君伤感道:“自从二哥失踪之后,婶婶精神一向不太好,太君弥留之际,终于说出了二哥其实早就已经……婶婶非常伤心,一直责怪自己没好好照顾好二哥,也没有给他说个媳妇。”

提到媳妇,萧子俊不由得打量了萧子君一下,这个妹妹也是一个大姑娘了,京城里这个年纪的女孩有的都已经是连个孩子的娘了,而萧子君依旧孤零零一个人,连个说亲的对象都没有,这会又遇上老太君的丧事,还要守几年。

想到这里,萧子俊就满含歉意道:“君妹,自从你来到萧家,大哥也没有真正关心过你,总以为你的亲事自有长辈决定,可谁想……。”

家里两个长辈,老太君一向只关心朝中大事,连带萧子轩都不怎么过问,姜氏一向懦弱,更是有心无力以至于萧子君蹉跎到了现在。

萧子君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却丝毫不在意,道:“这不能怪两位长辈,我一向野惯了,受不了太多规矩,京中是无人敢娶的,看缘分了,也许我回到云州能遇到合适的,那里民风比较开放。”

提到云州,萧子俊也有些悠然神往,他生命中最开心的一段日子就是在云州度过的,他一直怀念当年做山贼时候放荡不羁的生活。

萧子君看了一下他的神情,小心翼翼道:“大哥,老太君刚过世,现在说这个可能不太合适,不过我知道老太君生前一直希望你能娶妻生子替萧家传宗接代。”

娶妻生子,这个是他当山贼时候的一个愿望,但是成了萧家人之后,这个就变成了他的枷锁,那段短暂的婚姻更是他的一个噩梦。

不忍伤萧子君的心,他漫不经心道:“大哥一个大男人,迟几年成亲也没什么,好歹我还背着一个曾经大将军的虚名不会打一辈子光棍的,大哥又不是京中那些纨绔公子哥儿,非要找什么才貌双全温柔贤惠的妻子,找一个差不多能生养的女人还不容易么?”

萧子君迟疑了一下,想起老太君在世的时候听到的只言片语,咬牙问道:“大哥,你是不是还想着以前喜欢的那个姓蓝的女孩?”

萧子俊有些诧异,她怎么知道蓝姑娘的,当即道:“都那么多年了,你大哥我也不像是那戏台上演的种痴情种。”

说到这里萧子俊眼里有些泪光闪动,长叹了一声后又道:“就是因为不够喜欢,当年待她不够好,最后却连累她无辜送了性命,我总觉得心里难受,很愧疚,她死的时候年纪比你现在还要小。”

萧子君挣扎了一下,又道:“那个姓蓝的姑娘,跟我遇到的那位国师夫人,是不是又什么渊源?”

这段日子,从萧老太君偶尔的只言片语,还要弥留时的一些言语,萧子君还是能推测出一点的前因后果。

萧子俊没有否认,低声道:“那个可能是她亲妹妹。”

“那你不想帮帮她?”萧子君想起那个姑娘清秀的脸庞,还有瘦弱的身子,如今野狼族大败,她不知如何了。

三百二十三章 危机(文)

“帮?怎么帮?我现在已经不是大将军了,无权无势就一个人,何况野狼族也没有完全败退,就算败了,能够凭借匹夫之勇能够将她救出来的大有人在,不需要我多此一举。”萧子俊想起当初蓝姑娘轻易逃离他的山寨时的情形。还有一件事他没有说,当了那么多年将军,经过无数战役,他总觉得锦国这次胜得有些诡异,只怕后边还有变故。

老太君这一去,萧家门庭更是显得冷清起来,萧子俊安排好府中之事,就打算离开京城,到外面去走一走,纾解一下心中的郁气,再好好想一想今后该怎么做。

然后他没有走成,在城门口被快马拦了下来,皇帝收到边疆急报,宣萧子俊紧急进宫面生。

一路上萧子俊都在想,并过打败,果然是计,如今他们要大举反攻了。也不知锦国大军死伤多少,又有多少座城池沦陷。

然而在御书房听到的消息,却让萧子俊大吃一惊,边疆是大乱,却不是因为并国的反攻。

原来锦国军中出现了邪祟作乱,许多将士不知为何发了狂,见人就杀,现在军中大乱,一些并国人奸细趁机善播谣言,弄得周围几个州府人心大乱,纷纷举家出逃,并国那边又有集结大军与我国一战的势头。

萧子俊听完皇帝和众位大臣似乎有所隐瞒的叙述之后,沉默了一会,皱着眉头问道:“陛下,不知道这发狂的将士一共有多少人。”

皇帝眼神有些躲闪,犹豫了一会才道:“大概两三百左右。”

两三百,萧子俊松了一口气,还好不多,锦国此次派出的大军有十万之众,区区两三百人发狂而已,想来是将士被邪祟作乱的谣言所蛊惑,产生了畏惧心里,这才导致人心惶惶军中大乱的。

略一思忖之后,萧子俊沉稳道:“陛下,只有两三百人发狂不住为患,战事紧张,很多年轻兵士日夜兼程远离家乡,心里难免忐忑不安,这种情形末将以前领军的时候也遇到过,只不过人数没有那么多,又分散在个小队,将发狂之人擒获,请年长的军士或者军中大夫好好开解一番就是,如今虽然人数略多了些,但是我锦国在边境有十万大军,想要制服两三百人实属易事。将人擒获之后迅速派人平息谣言就是了,不过这邪祟之说不管真假,切不可声张,百姓无知对鬼神之说甚是忌讳。”

此言一出,皇帝和几位朝廷重臣的脸色暗了几分,皇帝将目光投向能言善辩的左丞相。

年迈的左丞相咳嗽了一声之后,只能硬着头皮上前道:“萧将军有所不知,那些发狂的将士现已经四处分散逃窜,想要将他们一一擒获,不是件易事。”

萧子俊道:“分散开来不是更容易擒获么?想来承受不住压力发狂的多数是些年轻兵士,武功高不到那里去,虽然说发了疯的人力气都比普通人大些,但毕竟还是血肉之躯,跟一般大街上喝醉了发疯酒疯的醉汉差不多,几个身强体壮的街坊就能将他制服。倒是谣言引起的恐慌比较麻烦,末将想为今之计是澄清谣言稳定军心比较重要。”

旁边一个林侍郎趁机道:“陛下,萧将军所言甚是,萧将军一向治军有方,他说的话众将士都服气,就让萧将军前往安抚人心,澄清谣言吧?”

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点头,称颂起萧子俊过往的战功,说他是国之栋梁,民族的英雄等等,如此异口同声的夸赞让萧子俊非常疑惑,前些日子这些人也是这样一唱一和,不过说的是他为人鲁莽,好勇斗狠,不服管教,甚至还将他以前做盗贼事抖出来说,最后才夺了他的兵权命他在家静思己过的。

如今却又同时改口,面对萧子俊疑惑的目光,那些大臣面不改色,一脸真诚好像他们那些话都是肺腑之言,饶是萧子俊与他们同朝为官多年,早已经了解这些人的嘴脸,此刻也还是挺佩服他们的厚颜无耻的,将违心之论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义正言辞绝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见多了阴谋诡计的萧子俊立即意识到,前线的乱子绝没有那么简单,一定出了什么更严重的事,甚至可能会动摇国本,他们才想起他,希望他能有办法力挽狂澜。

想要他收拾烂摊子,却又不对他说出实情,萧子俊也不是愚忠之辈,当下推脱道:“这安抚军心一向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出马比较有效,末将的出身诸位大臣也都清楚,一介粗人,实在不擅长这种稳定人心之事。”

左丞相干笑两声之后道:“萧将军真是谦虚了,谁不知道萧将军治军严明,麾下的军队最是骁勇善战。”

萧子俊道:“这段日子末将在家静思己过,想了很多,上次丞相也提到,末将对军士太过严苛,动辄打骂,实在太过残忍。末将反省之后觉得丞相教训的是,只因末将草莽出身,书都没有读过几本,早年还做过不少荒唐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