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创业手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创业手札-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切都是无解之谜。
    发生过的事情,毕竟已经无法再改变,他们只能够接受这个结果,然后,用切肤之痛,记住这个教训。
    ……
    对日作战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回华国,立刻引来了国内的一阵欢呼。
    上次战胜俄国收复失地的时候,华国的百姓们在狂喜之余,还有些怀疑和不可置信,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在备受…欺…辱的漫长岁月中,他们是多么的渴望国家能够真正站起来,能够不再任人…蹂…躏,所以,当他们得知自己梦想成真了,除了飘飘然的感觉之外,还有一种不真实感。说白了,就是心理上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而这一次,没有一个人会再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在接连打败德国驻华军队,打败俄国之后,国人们对自己的祖国已经有了相当的信任。起码现在,在街头上随便拉一个人来问,没有一个人会觉得华国是从前的那个弱国。相反,现在国人们提起自己的祖国来,都是一脸的自豪。
    这个曾经千疮百孔的国家,她的子民们如今已经有了民族自豪感,他们看上去不再是死气沉沉的,他们比任何时候都要鲜活。
    当远征日本的捷报传来,所有人都欢呼着,雀跃着,眉梢眼角飞扬着的,尽是前所未有的神采。在品尝过胜利的滋味之后,就想一直赢下去,这本是人之常情,更何况,他们战胜的,是过去在他们看来一直难以逾越的、一直看不起他们的存在,这份胜利的果实,也就显得格外香甜。
    比起俄国、德国来,在华国人的心中,日本显得更特殊一些。因为日本是亚洲之中唯一一个跻身强国行列的国家,曾一度成为华国人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曾经对日本有多崇敬和憧憬,在日本不顾同泽之谊侵…犯、欺…辱自己的国家,所作所为,比那些西方国家更甚之后,华国人对日本就有多厌恶。在政府的大力宣传之下,日本“榜样”的光环在国人的心中陨落了,这一次,能够完胜日本,不仅是对华国自身实力的肯定,同时,也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国人们心中现在别提有多舒坦了。
    现在,国人们对自己国家的实力,已经毫不怀疑。他们相信,从今往后,没有人能够再欺负他们,就算那些西方国家打完欧战,再度卷土重来,他们也不怕了。
    当然,这之中也不乏有人故意要与主流舆论反着来。他们大力夸赞外国,唱衰华国政府,认为华国的这几次胜利纯属侥幸,如果政府再不收敛一点,因为几场小胜就得意忘形的话,等西方国家一回来,迟早要被人家收拾。
    这些人中,有些是外国的媒体,有些是本国留过洋、喝过洋墨水的知识分子。
    前者唱衰华国的行为并不难理解,本就立场与华人不同,不过,处在华国的地界上,就要遵华国的规矩。现在的华国,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欺凌的华国了,这些洋人在华国的地位,自然也没有以前那么崇高。相关部门挑了几个叫嚣得特别厉害的处置了一番,剩下的那些,也就不敢再多说什么,最多只能向他们本国的同僚抱怨华国有多粗暴,有多没人权。
    而后者,多半是想展现一下“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而不是真的忧国忧民。很快这些人就被华国文笔老辣的文人们给骂了回去,有人指责他们想出名想疯了,有人指责他们崇洋媚外,还有人指责他们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学到的东西非但不用来报效祖国,反而拿来造谣生事,还不如那些没上过学的人呢,起码人家还知道什么是国家大义……当然,原话没这么粗俗,这些文人即便骂人也要讲究一个雅字,但是翻译过来,就是这么个意思。
    当然,还有少部分人诋毁如今的华国政府,捧洋人的国家出来与如今的华国政府打擂台,是为了让自己所学到的东西“不贬值”。从前人人都崇拜敬畏洋人,他们这些留过洋的知识分子,身份地位自然比一般文人高一些。如今洋人在国人心中没有那种尊崇的地位了,连带着他们的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些人,文人们连骂都懒得骂。骂你是看得起你,连这点精力都不愿意花费在你的身上了,那就说明,你对别人,是真的没有任何价值了。
    倒是愤怒的百姓们打听清楚了这几位“洋文人”居住的地点,很是往他们家砸过几次砖头石子,丢过几次鸡蛋菜叶子。华国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再刊登他们的东西,他们相当于是被禁言了。
    由于大势所趋,这一场风波,并没有在社会上造成太大的影响。纵然偶尔出现的几个不和谐的声音,也很快就被群众的叫骂声所淹没,销声匿迹了。
    这一次远征日本,得到了一大笔赔偿款项,柏总理拿出相当一部分来,用于支持顾氏飞机制造厂的研究事业。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次他们能够这么轻松地战胜日本,顾氏工厂出产的飞机当居首功,既然如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大力扶持飞机制造业,实属必然。
    除此之外,带着从日本那儿缴获的舰船,华国的海军力量也壮大了不少。有感于华国造船业的短板,这一次发了一笔横财的政府,大方地拿出了一笔钱来,支持造船业及其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
    华国这边形势一片大好,在边境处,俄国与蒙古人的关系,可就不那么美妙了。

☆、第99章 冲突

在这个时候,原本俄国与蒙古人的关系应该已经很亲密了,如果没有华国人的干预。
    可是,现在蒙古人与俄国人的关系却形同水火。在蒙古人用残暴的手法杀死了俄国的使者团后,俄国与蒙古国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十分微妙,俄国人对于蒙古人满心的憎恶,那些使团的家人们尤其的悲伤。若不是列宁基于国家的利益考虑,将此事暂时压下,只怕汹涌的民意会直接促使俄、蒙开战也未可知。
    列宁不是不恨蒙古人轻信华国人的挑拨,杀死了自己的心腹下属,不是不想报这个仇,但是,国与国之间的事,从来都不是可以凭借个人的情感来做决断的。如果俄国直接对蒙古作战,就会把蒙古逼向华国人那边,列宁不希望看到这一点。比起蒙古人来说,华国人更有威胁力,他不能够再增加他们的势力。
    俄国人也许理智上知道列宁的顾虑是对的,可是情感上很多人都难以接受这个结果,列宁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些影响。
    列宁不知道,更糟糕的事还在后面。忍一时风平浪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从俄国使团被杀死在蒙古开始,整件事情就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
    某天,俄国人跨过了边境,来到了蒙古人的牧场放羊。蒙古人的牧场中鲜草肥美,俄国人的羊吃得不亦乐乎。性情暴烈的蒙古人看到了这一幕,自然气不过,粗暴地要求俄国人滚回自己的地盘。被蒙古人训了一通之后,俄国人也火了,凭什么你说让我回去就回去?这块地方位于双方的交界处,本就应该是大家共享的。现在你圈了块地,围了一排篱笆,就不让别人畜牧了,哪有这种道理?
    蒙古人觉得你来我家偷了东西,我不跟你计较,只是让你离开,已经够宽容大度的了吧!结果你还要跟我讨价还价,要求我以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继续让你偷我家的东西,想得美!不给你点颜色瞧瞧,你就要蹬鼻子上脸!
    双方的情绪都比较激动,彼此又都不是什么好脾气有耐心的人,一来二去的,就擦出了火气。不知谁先动了手,最后,众人一拥而上,打成一团。
    此地的蒙古人人多势众,听到兄弟要打架,一个两个的都来帮手,渐渐的,俄国人落入了下风。一见了血之后,众人的情绪难免变得更为激动,一个失手,竟把其中一名俄国人给打死了!
    这下事情可大条了!那名俄国人的两个同伴一路逃回俄国,向当地驻军报告了这件事,当然,他们说话的时候有选择性的交代了一下事情的真相,大意如下:他们原本在草地上放羊放得好好的,结果蒙古人忽然冒出来,说那地是他们的,不让他们放羊,他们气不过,跟蒙古人争执了几句,结果,他们的一名同伴就被蒙古人给打死了。由此可见,蒙古人根本不把俄国放在眼里,这是在刻意寻衅呢!如果俄国对这件事置之不理,默认了蒙古人的做法,只怕以后蒙古人会得寸进尺,越来越过分,到时候,可还有他们牧羊的地方?
    当地的长官也是个脾气暴躁的,何况,他对那群恨不得眼睛长在天上的蒙古大爷们已经不满很久了,明明只有这么点大的地方,这么少的人,在他俄国面前还敢摆谱!不好好收拾这些人一顿,他们就不知道俄国人的厉害!
    于是,俄国边境的长官出面了,带上了自己手下的人,抄起了家伙就跑到蒙古人的老巢去找他们算账。原本俄国长官想的是,如果这群大老爷们儿不讲理,只拼拳头,那他们就用武力说话;如果蒙古人还讲点道理,不想轻易动干戈的话,他们就坐下来好好谈谈,让蒙古人为自己的行为向俄国人道歉。
    没想到,他的这番架势,被蒙古人认为是来给上一次的人找场子的。草原人最有血性,丢了什么都不能丢了面子!他们当下也不废话,以最快的速度集合了部落里所有的战斗力,对着俄国人就往死里打。
    都被人家打上家门口了,要是他们再不卖力的话,就要被抄老家了!
    见蒙古人一上来就疯狗似的一阵乱咬,俄国人自然也恼了,本就是你们理亏在前,如今还摆出这个阵仗,要是不跟你们好好干上一场,你们还以为俄国人没脾气好欺负呢!
    起初只是一场普通的边境冲突,在边境的驻军加入后,就上升了一个级别,直至后来,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参加这场冲突的人数越来越多,涉及到的军官级别也越来越高。到了这时,最初开打的理由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究竟谁是谁非,也不重要了,为了争一口气,两个国家都死命地想要赢得胜利,好像谁胜了,谁就有话语权,谁就站住了“理”。与此同时,那些在这场冲突中失去亲人的人,也对敌方产生了仇恨的心理,现在,已经不是哪一方低头认错,事情就能善了的了!
    战!战!战!不拼个你死我活,决不罢休!
    发展到这个地步,连俄国中央当局也无法仅仅把这件事当作边境的一个小冲突来处理了。
    上次使团在蒙古遇害,就已经让俄国人感到很不满意,觉得大失颜面,这回,新仇旧恨一齐涌上,俄国人都叫嚣着要跟蒙古打一仗!
    先前他们在华国人那里受尽了窝囊气,他们打不过人家,也就忍了,可蒙古是个什么东西?领土面积还没有他们的十分之一大,发展比从前的华国还要落后,人口更是少得可怜,十足的一个“蛮荒地”,就这样,也敢跟他们叫板?要是连这样一个“蛮荒地”的气都要受,他们就是孙子!
    这一次,就连列宁也压不下这件事了。
    上一回他压下使团被害的事,将战争的火苗掐灭在摇篮中,已经有些政府官员对此表示不满,若不是他说的话句句在理,且他在政府中也有着颇重的地位,恐怕他们还不一定会听他的。现在,如果他再跳出来反对,恐怕不止他的同僚们,就连百姓也要怀疑,他是不是怯懦到这种程度,连一个蒙古也不敢打了。
    虽然知道这正是华国乐于见到的局面,列宁却还是不得不遂了他们的意。
    因为这个时候,决定一切的已经不再是政府的意志,而是民…意。如果硬要与民意逆着来,相信不用多久,他们就会像沙俄政府和临时政府一样,被愤怒的民众所推翻。
    是以,尽管知道与蒙古开战并非上上之选,列宁也只得备战了。
    而且,百姓们有一点顾虑的也没有错,如果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着蒙古人让步,的确会让国家威严扫地。
    偌大一个国家,连小小的蒙古都能欺负到头上来,是不是代表着,明天其他的国家也能够来分一杯羹,瓜分一块地方?俄国的气候是不招人喜欢,可架不住矿产资源丰富啊!
    列宁敢肯定,只要他们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软弱,周围其他伺机而动的国家就会如饿狼扑食一般朝着他们扑上来。
    必须得给蒙古人一个教训了,无论是于公于私。不说国人,就是列宁自己,对蒙古人的不识趣也有诸多的不满。
    不过,这也不是一件全然的坏事,至少出兵蒙古,也算是对那些客死他乡的勇士们的英魂一个交代了。想到被自己委以重任,却再也没能回来的属下,列宁心中又涌起淡淡的怅然,但是他很快就抛开了脑海中纷杂的思维,把心思都用在了对蒙作战上。
    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用来缅怀过去,在有限的时间中,他得不断地往前看。
    既然他们与蒙古人的一仗已经是避无可避,那么他们就要赢,而且要赢得漂亮!
    在正面战场上,蒙古人肯定不是俄国人的对手,他们的武器没有俄国人先进,人数也没有俄国人多,但蒙古地广人稀,如果蒙古人在力有不敌的情况下分散开来藏匿起来,对于俄国人来说还真不好找,必须得想一个办法……
    这个时候,列宁所考虑的,是怎么从蒙古人身上狠狠地咬下一口肉来。
    不久前华国人才从他们身上得到了莫大的好处,蒙古和华国至少现在名义上还没有分家,华国欠他们的,就由蒙古先还上一部分吧!
    想到蒙古所拥有的资源,列宁的眼中划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如果他们动作够快的话,也许能够赶在华国反应过来之前,将蒙古整个儿纳入版图之中。
    是的,这就是列宁政府的打算,既然挑唆蒙古与华国对抗的算盘已经落空,那么他们索性就将蒙古整个儿吞了,坚决不会将其留给华国!
    就在这一天,全俄国人对蒙古人的愤怒达到了最高点,俄国正式对蒙古宣战。
    蒙古人也没有想到,原本在他们看来只是一场边境冲突的小事,最后竟然会演变为一场战争。事已至今,他们不得不接受他们惹怒了一个强大国家的事实。
    蒙古人不畏惧战争,但这并不代表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