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数风流-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做事向来认真,一旦开始,就是不为外物所动的专注,这次却渐渐乱了心神,忍不住停下动作,低头与谢安商量:“你能不能不出声音?”

谢安微微侧过脸,慢悠悠睨她:“我几时与山山说话了?”

“不是说话。”王琅咬咬嘴唇,说不出口。

她是知道人在感觉到很舒服的时候会轻吟出声,谢安这样的反应也可以视为对她努力的肯定,但那声音听起来太让人……太让人面红耳赤,扰得她定不下心。

谢安勾起唇角笑了笑,伸手将人从榻边拉至榻上,侧过身体揽进怀里:“很舒服。”

声音低沉悦耳。

王琅眉一扬:“那是自然。”

她动手怎么可能不舒服。

谢安闷声而笑,下巴压着她发顶:“我是说搂着山山很舒服。”

……又逗她!

王琅愤愤然,张嘴到他颈窝处咬了一口。

“休恼。”谢安抚抚她脑后顺滑的长发,神色柔和,“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等你问,现在你终于问了,我倒说不上来了。”

不知是故意还是无心,他仍维持着先前的姿势,下巴搁在王琅发顶,使王琅看不到他的表情,只能听到他胸腔里的心跳声:“一开始大约就是好奇,好奇王氏的小娘子究竟何等模样,何等人品。适值仁祖、真石都与这位小娘子投契,两家有了往来,看到的,听到的越来越多,也越发觉得,王家的小娘子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于是越发留意,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决定,这辈子一定要取到这位小娘子为妻。”

“以谢氏当时的地位,向诸葛氏求娶尚且被拒,更罔论尊贵犹在皇室之上的王氏女。我的这份心思无异于痴人说梦,是以一直深埋心底,连半点口风也未露,只是找借口向阿父表述了晚婚的意思。”

王琅等了又等,半天没听到下文,不由抬头去看谢安神情:“后来呢?”

“后来的事情山山不是都知道了吗。”谢安一笑,轻轻拍了拍她的小臂,“刚才按了那么久,累吗?”

王琅摇头,停顿一下,问他:“怎么不问我为什么答应?”

虽然谢安说的轻松平淡,但她知道,单单说服父亲同意他晚婚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比谢安长久以来的付出与努力,她当年答应谢氏提亲,只出于一缕朦胧模糊的好感,与这个人各方面的条件都适合自己,以后应该也找不到更适合的选择这样的理由,不得不自惭形秽。

谢安静静看她一会,神色宁静淡美:

“只要你现在在我怀里就够了。”

王琅眼中忽然盈了泪。

毫无疑问,他什么都知道,无论她当年同意的理由还是早年对待感情不成熟的态度。

谢安低头吻了吻她的睫毛,轻抚她的背。

相拥而眠。

第22章 党锢之祸

刘表字景升,兖州山阳郡高平县人,西汉鲁恭王刘余后裔。少知名,师从名士王畅,与同郡七人并称“八顾”。

妻子陈氏,颍川名士陈寔族人,世家之女,名门闺秀。

王琅这一次托生的,便是这样一个汉室宗亲与世家贵女组成的家庭。

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却不像王氏门庭那么高不可攀;有一定的家风家训,却不像王氏风尚那么德雅优美;有一定的家族成员,却不像王氏子弟那么衣冠磊落。

王琅一方面用「中庸一点也好,发展空间还大」来安慰自己,一方面却无可避免地感受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失落。

不怕货比货,就怕人比人。生父刘表的妾室、嫡兄刘琦的软弱、庶弟刘琮的巧言令色、两位姑母的庸俗少文,无论哪一点都让王琅越发深刻认识到东晋时的自己是有多幸运,能够遇到王舒、王允之那样的家人!

惘然惆怅一阵,王琅打起精神。不管怎么说,这一世的父母对这一世的自己都有养育之恩,与人相处,也应该尽量看到别人的长处,包容别人的短处。一个和睦融洽的家庭对一个人的生活成长有多重要,她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转变思想,端正心态,王琅渐渐认识到刘表身上发生的很多有意思的事。

比如从同父同母的嫡亲长兄刘琦口中听来的,少年刘表与老师王畅间的一场对话。

首先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刘表的这位老师,王畅。

王畅字叔茂,山阳郡高平县人。父亲王龚官至太尉,出身不可谓不显贵。自己初举孝廉,累迁尚书令,历官司隶校尉、渔阳太守、南阳太守、司空。与李膺、陈蕃齐名,被太学生称赞为“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可见其人不仅仕途得意,在清流士人间的声望也极大。

少年刘表能够有幸拜王畅为师,除了占据同乡之便利,本人的优秀资质应该起到主要作用,以至于王畅到万里之外的荆州南阳郡任太守,同行弟子中就有刘表。

南阳是东汉创立者光武帝刘秀的故乡,素为贵戚聚居之地,百姓生活挥霍奢华。

王畅看不惯这种风气,于是领头施行节俭,希望藉此改变民风。然而王畅的做法过于节俭,人民根本无法仿效,因此时年十七岁的刘表劝谏老师说:“奢侈不僭越上位者,节俭不逼迫下位者。正所谓过犹不及,无论奢侈或是节俭,都要符合中庸之道,这就是蘧伯玉耻于独自成为君子的原因。府君您如果不习承孔子的明训,而仰慕伯夷、叔齐那些微不足道的操行,莫非是想让自己在当世显得份外高洁?”

王畅回答:“因为节约行俭而犯过失的人非常少!而且此举兼能纠正世俗的歪风。”

师生俩一脉相承又微有不同的行事风格显露无疑。

此外,还有一件难以判定是坏是好,但却不得不提的事。

出于出身、性格、经历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刘表有许许多多的小伙伴。比如张У摹逗杭汀芳窃兀醣碛胪さ恼乓⒀τ簟⑼醴谩⑿浮⒐鞴А⒘蹯蟆⑻锪滞鞍私弧保虺啤鞍斯恕薄!逗耗┟柯肌匪盗醣碛肴昴铣孪琛⒎朵琛⒙彻钻拧⒉T房怠⑸窖籼捶蟆⒄偶蟆⒛涎翎瘯y为“八友”。《后汉书·党锢传序》又载刘表与翟超、岑晊、陈翔、孔昱、苑康、檀敷、张俭八人为“八及”,载刘表与田林、张隐等为“八顾”,《后汉书·刘表传》载刘表与张俭等人为“八顾”。《三国志·刘表传》则称其为“八俊”。

反正就是把刘表和他的十五个小伙伴八个八个排列组合,与“八交”、“八顾”、“八友”、“八俊”分别配对。也不知道是该称赞刘表善于交际,知交众多;还是该感慨刘表才智平平,无论和哪组小伙伴们在一起都不显得出挑,彻底贯彻了“中庸”二字。

而大约也正是出于这种“中庸”心态,东汉末年两次“党锢之祸”'1',第一次时刘表刚弱冠不久,宦官们根本不屑于迫害,第二次时终于有资格被列入黑名单,与同郡张俭等人一起受到讪议。但小伙伴众多,消息灵通的刘表在问罪诏书下达之前就收到风声,及时脱身逃亡,从而避过迫害。

王琅对“党锢之祸”中,以陈蕃、李膺为代表的“党人”们敢于冒死直谏、不畏强权、怒斥奸邪的精神颇为敬佩,但对这群党人目下无尘、不讲谋略的行事手段却不敢恭维。

别的不说,单论与刘表同郡且并称为“八及”或“八顾”的张俭。

在党人遭受迫害时,张俭困顿逃亡,看到人家就去投奔,没有一家不因为尊重他的品行,不顾家破人亡的危险收容他的,也由此为后世留下“望门投止”的成语。

这件事虽然客观上反映了人们对宦官的愤怒和对党人的同情,说明张俭的行为是正义的,但一个连朝中消息都不灵通的人贸贸然上书想要扳倒宦官,做成大事,这不是在说笑吗?

最后收留张俭的人家,被重刑处死的有好几十人,家族亲属也被株连,整个地区都因此萧条,而宦官照样在朝中横行。

这样的人,只能作为时代的风骨与良心被树立,真正要做事,却不可能靠这些人来动手。

叹一口气,将对刘表的看法再向上提升一点,王琅回过神,透过牛车上的悬垂的青纱看向都城洛阳繁华街道。不久,牛车在家门前停下,王琅戴上面衣,掀帘下车。

现在是中平元年,党禁解除,流亡在外且有高名的刘表受大将军何进征辟为掾,寓居洛阳。

同样是这一年,黄巾之乱爆发,一月之内,全国上下七州二十八郡皆燃战火,京都震动。



妻子陈氏产女的前一天晚上,刘表梦到一座巍峨高峻的山岳,山体全部由美玉构成,上面环绕着奇异的云气。

这个年代的士人天文地理、谶纬卜筮都懂一点,刘表也不例外。次日梦醒,他回忆梦中曾经出现的景象,便自己为自己占了占。

《左传》曰:山岳则配天。

《诗经·崧高》亦云: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象征内典王朝之职,外御夷狄之患的周之卿士、桢干之臣。若有所患难,则前往捍御寇敌,为国之藩篱;若恩泽不至,则前往宣畅王道,使百姓普沾王化。

《易》曰:云从龙,风从虎。

阴阳家言:五彩成纹,状拟龙虎,此天子气也。

那些环绕山体的奇异云气,似乎正是天子气的形状。

自己在妻子生产前做这样的梦,是预示着他家要出一个申伯,还是要出一个光武帝呢?'2'

怀着有点忐忑,有点喜悦,不足为外人道的复杂心情,刘表在妻子产房外等了一个上午,却在负责接生的稳婆口中一连串麻溜的贺喜声中傻了眼,女儿要怎么做申伯?怎么做光武帝?总不能是做邓、梁吧?

对着襁褓中的小女婴发了好一会儿呆,刘表定下神,为这个预兆颇异的女儿取名琅,小字山山,以求与梦境相印。

不久后第二次党锢之祸开始,刘表也在宦官们诬陷迫害的名单之列。由于预先听到风声,刘表告别家人,只身逃亡。

这一次党锢之祸的情形远比前次严重,前党人,先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长乐少府李膺、司隶校尉朱额、颍川太守巴肃、沛相荀翌、河内太守魏朗、山阴太守翟超、任城相刘儒、太尉掾范滂等一百多人都死在狱中。从此以后,凡是有怨恨的,彼此陷害,稍微有点私怨的,都被划入朋党。州郡跟着上面的意旨,有的根本没有与他们有来往,也遭到株连。最后被杀、被谪徙、被废禁的多达六七百人。

刘表平时做人谨守中庸之道,小伙伴也多得遍地都是,连官府都搞不清楚,再加上这次见机快,早早逃了开去,因此一直藏得很好,偶尔还能从收留自己的小伙伴处得到家里的消息,知道家中一切安好。忿恨宦官、同情党人的左邻右舍听说他遭受迫害,只身逃亡,不仅没有一个趁机上门找麻烦的,反而暗地里对他的家人多有照拂。

熹平五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大声疾呼,为党人伸冤。汉灵帝大怒,立刻下诏掠杀曹鸾,又下诏州郡再次考查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凡是在位的一并撤职,禁止做官,牵涉五属。

刘表闭门不出,断绝一切往来,躲避风头。

光和二年,灵帝因上禄长和海上书醒悟,党锢自从祖以下都得到解除,官府搜查的力度也放缓些许。刘表见情势转好,隐匿形迹,悄悄返家一趟,却惊讶地发现家中奴仆行止严整,屋舍修葺一新,长子刘琦的课业也没落下进度。

关起门窗与夫人陈氏交流一阵,得知风声最紧,人心最乱的一年,小女儿白日帮助陈氏打理家务,向兄长请教问难,夜晚为自己抄写经书,供奉至佛前祈福。那种沉着镇定,与往常无异的神态使全家人慢慢安定,一边各行其职,一边静静等候结果。

刘表愣了愣,当年的梦境再次在眼前回放,片刻,一个念头浮上脑海。

【注1】

东汉中叶以后,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愈演愈烈。桓帝时期,以李膺、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朋党,猛烈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迫害活动,并最终使大部分党人禁锢终身,即一辈子不许为官,史称“党锢之祸”。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此事的评价是:“党人生昏乱之世,不在其位,四海横流,而欲以口舌救之,臧否人物,激浊扬清,撩虺蛇之头,践虎狼之属,以至身被淫刑,祸及朋友,士类歼灭而国随以亡,不亦悲乎!”

【注2】

申伯,西周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周宣王时期,为遏制楚国崛起,“封建亲戚以蕃屏国”,将申伯分封于南阳,建立申国。

周厉王时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暴君统治导致民变,厉王逃往彘地避难,朝政由周公、召公、申伯等人摄行,史称“共和行政”。

周幽王时期,周幽王废申后所生之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引起了申侯(申伯之子)的不满。申侯与缯国、西戎联合伐周,导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申侯立太子宜臼为周王,迁都洛邑,再次充当了扭转乾坤、开辟新时代的角色。

第23章 后汉风俗

东汉时期,女子的地位不可一概而论。

譬如在家庭伦理关系的等级标准中,一般以贵贱、嫡庶为最重,长幼、辈分次之,最后才是性别之分。若按社会阶级区分,大致可归为四类。

首先是人数众多的底层百姓人家。

这些人家靠体力劳动吃饭,女儿给家庭带来的往往是贫困,因此有“盗不过五女之门”的说法,意思是生养了五个女儿的人家连盗贼都不忍心光顾。部分家庭薄待女儿、儿媳,吃穿用度上明显重男轻女,也是无可奈何的现实。

不过这些人家的女子为了补贴家用,通常都要采桑养蚕,织布缝补,也要承担买菜做饭的家务,因此可以抛头露面,自由出行。卖蔬果,卖酒水的任务一般也由女子承担,不会招惹任何闲话。

其次是上一级的中小地主阶层。

这样的家庭大多较为富裕,不至于短缺衣食,女儿受到的轻视主要表现在教育、社交两样上,行动也有些受限,但总体来说,礼教对这类女子的束缚并不能算太严格。

再有是世代为官,钟鸣鼎食的家庭。

这是一个呈现出丰富多样面貌的阶层。保守一些的人家认为男女有别,女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