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所限,你能跳出山寨,倒真出乎意料之外。实际上,李寨主只要立足山寨,整军经武,全力打造骑兵,形成规模,便可横行无阻。卢某想不明白,李寨主还要投身朝庭,甘愿受束?”
李龙飞想起后世网络上盛传的争霸文,见识也是不凡,计谋都是上上策,建骑军,扩地盘,争霸倒是爽快,但过得数十年呢,过得数百年呢,守业却是难难,如日出日落般,仍逃不脱改朝换代的规律!自己么,就是要建一个让文、武、商三权分立的理想机构,让三者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新型权利机构!
李龙飞可不想苦了后辈孩子,因为自己的爽快而让后人受苦受难,当然这样的话也不能对卢俊义说,只得苦笑道:“我虽然立下了一点基业,或许能在山林据地固守,但能有何作为?兵员不足,财力不足,发展也难,道路也艰啊。”
卢俊义点头说道:“这倒也是,空论无益,不过我们作为大宋子民,最要紧的还是应付当前辽军,夺回被强辽践踏的幽云故土。”
两人悠悠品茶,海阔天空地畅谈,关系自然大为改善,李龙飞也渐渐认同卢俊义是个老好人了,谦和有礼,从不把话说僵,也不反驳自己的言论。
李龙飞望着卢俊义见解独特,推断精准,本来一直就不明白,历史小说上的卢俊义也算得上名动河北、山东两地的豪杰好汉,世家雄财,按理也当是壮丁成群,就象祝家庄、扈家庄等,都是仆役成群,兵丁数千,而偌大的卢府却是另外景象,六世祖业却轻易地被一小人、一沷妇就架空了,不能不让人费解。
再一个就是不明白,卢俊义作为员外郎,世家子弟,又是河北第一等长者,以仁义好善闻名,却被吴用计轻易地赚上梁山,而那计策甚为简单,不过藏头诗罢了。
或许这个时空早已不是自己所知的那个宋王朝了,或许历史不会作假,但小说可以作假啊!管那么多干嘛,只要眼前的这个卢俊义是真实存在的,就得了!
李龙飞心存疑虑,这时李固前来请示,客厅已置办酒席,原来不知不觉已是晌午了。
(笔者闲语:这章是以前就写好的,读者们可能早就知道笔者要写三权分立了,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写出来,主要也是想借卢俊义这个历史名人,烘托一下气氛,毕竟这是一个新的事物!同时要说的是,笔者只想把新理念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共同感悟,共同进步,为华夏共谋和谐社会!)
请假条
笔者从来都是认为“文治家、武护家、商富家”,但这只是一个文化理念而已,文人的笔杆子、武人的枪杆子、商人的钱袋子,都是华夏不可缺失的,更何况实际生活中如卢俊义般的文武商三者兼得的人大有人在,所以说,在笔者眼中,三者都有登顶的机会!小说不同于现实生活,只是来源于历史与生活,请大家就当饭后茶余消遣好吧!
笔者早就说过,自己只是一个网络作者而已,写出来的文化理念也只是自己冥思苦想来的,并没有经过实践来检验,而且是免费给大家传授心得体会,只希望大家懂点观势知势之能罢了,只希望能弘扬和重塑华夏文化罢了,当然笔者也在交流的过程中成长不少,凭良心说,受益是双方的罢!就拿笔者提出的后发制人等外交方略,也渐渐地被某些外人学去了,客观地说,笔者还是对社会做了点好事!再如那个左右之争,也是笔者化解的吧!
现在华夏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情势如此,由不得人,只不过笔者恰巧踩在这个鼓点上,为华夏未来发展与崛起迎来了一线生机!当然,信不信无所谓,就当笔者为本书打个广告吧!
笔者那个“三权分立”也已提出来了,也算完成了任务,接下来是另一个理念,不过,现在笔者计划休息几天,请假了。
评“经济是实力的源泉”
最近看到新闻,西方安全战略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也就是“经济是实力的源泉”。初看起来,这个观点很吸人眼球,但仔细思索起来,又很值得商榷。
在西方世界,人们围绕着利益来打转,利益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说白了,利益是核心,继而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似乎经济是主角,是实力的源泉,但实际是这样吗?
在西方世界,最大的优势还是技术,技术优势决定了话语权,让西方那些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站在了至高点上,从而引领世界,就不奇怪了。不过呢,西方除了技术领先,制度并不占有优势,甚至于带来的经济危机,常常让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本来么,在封建社会,皇权之上,只有文武争权,商人被排除在权力之外。随着科技进步,商业发达,进入了资本社会。西方奉行资本主义,商行天下,造成金融大佬占顶端,为老大;文人占据权力机构,算老二;最下面的就是武人了,算老三,这是因为军人不干政,军队国家化。这样一来,人为地造成了文武商三人等级差别,最委屈的应当就是武人。
西方世界由于急功近利,注重眼前,进而形成这样的局面,伟大的商人,一流的文人,二流的武人。可以说,西方除了军事技术优势外,军队缺乏高素质人才,始终是他们中的一个致命弱点,因为那些西方人脑子想的最多的还是利益。武人的素质低,自然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最后影响到国家利益。
在资本社会,文商各得其所,也算心满意足,但这样的后果,社会的尚武风气定会低迷,武人的素质肯定会降低,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人才,不可能向往军营。这样一来,西方人都不想当兵,士兵去执行一些艰难任务时,就没有很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往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除了依靠武器装备外,实际上胆小得很,经不起几下狠拼。
倘若单论军人互助协作,西方世界的士兵应当是世界上最差的,这是因为这些士兵们个个家有财富,有财富就会享受,享受得多了,自然更加爱惜生命,也不愿意打仗!当然,这对华夏来说,能够不打仗,不对抗,和谐共处,当然是件大好事。
西方运行资本主义这么久了,肯定知道自身的致命缺点,相对于文商二者而言,那就是武人的素质差了点。稍稍想想,西方近一段时间以来的政策,就明白其用心所在。
表面上看,西方前段时间,提出了对金融监管之策,肯定恼怒了西方大佬们,大佬们不高兴,不痛快。故而,西方政界不得不提出了一个平衡之术,就是提出了“经济是实力的源泉”,来安抚那些大佬们,来为市场经济加油助威,不过这仅是表象罢了。
人们应当很清楚,如果仅是为了安抚金融大佬们,不可能把“经济是实力的源泉”放在防务计划当中,且还摆放在第一条。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对外了,那么人们有没有想过,这句话想要吸引谁的眼球呢?
我觉得有必要分析研究。西方世界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只怕是外交攻略更多一些,而外交方略的重点应当是华夏!
从西方的防务计划中可以看出,西方的对外政策做出了少许调整,而调整最多的应当是对华方略。人们应当感觉到了西方的友好,西方的热情,西方的转变。这当然是一件得民心的大好事,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但细心下来想想,似乎有点陷阱的味道。这倒不是西方的态度,而是西方提出的“经济是实力的源泉”这个观点,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
华夏人素来坚信,人定胜天,人是决定成败胜负的主角。经济强大没有用,技术先进没有用,关键是人。华夏不缺乏以弱胜强的战例,也不缺乏以巧胜拙的经典。这已被历史多次检验,也形成了共识,那就是人民才是创造历史与财富的主力军。
从西方与华夏两者观点不同中,可以看出,西方提出的这个观点,应当是有意为之,其意图也是非常明显,剑峰所指,应当就是华夏吧!
嘿嘿,讲交流,华夏人最友善;讲感情,华夏人最深厚;论文斗,华夏人从来不怕谁;论武斗,华夏人从来不怕流血。这是因为啊,华夏文化底蕴深厚,素来重德轻利,特别容易出现真正的文人、武人,而真正的文人,只要文房四宝在手,打遍天下无敌手;真正的武人,只要枪杆子在手,同样打遍天下无敌手!
所以说,论政治,论谋略,西方比华夏差点;讲经济,讲创造,华夏似乎又比西方差点,两者互补性很强,相互学习的话,应当对双方都有利!
这就需要多交流,多勾通,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道不同,不要紧,要紧的是华夏文化不能丢,人间正道不能丢,阳光大道不能丢!
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华夏,文武商三者均是修炼有成的强者,不可能象西方世界那样,硬要分出个一二三等地位高低来,而是三者相互依存,谁也不要排济谁,谁也不要打压谁!
故而可以说,“经济是实力的源泉”这个观点,主要目的还是要混淆视听,迷惑心智,让那些不懂不明者,多摔几次跟头,多经历数次失败,从而让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让那些还在摸索着前进的人们再难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样一来,就能继续确保西方的霸主地位,其用心和目的已是非常明显!
这就看人们的选择了!在华夏,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始终坚信忍辱负重是非常重要的,家和万事兴是非常重要的,结果肯定是,文武商都不愿意选择西方那种文化吧!
谈政治么,谈文化么,华夏文化与西方文化现在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机会都是均等的!对华夏人而言,关键在于创新开拓,在于对真理的坚持,在于勇于面对现实,在于对华夏文化的热爱,在于包容吸取先哲贤达们留下的智慧结晶。
在此,我也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人民是实力的源泉”,这或许正是华夏人应有的思路吧!
(笔者闲语:握着笔杆子,偶有所得,写出一篇小文章,写得不好,请多包涵,重要的是大家都是兄弟,相互宽容,相互进步!)
上传说明
笔者一路思索过来,对文、武、商三人还算公正吧,谈不上偏爱谁,打压谁,总想文武商三兄弟和平共处。笔者应当已多次表明了自己的心迹,那就是文治家、武护家、商富家。
大势如此,笔者不过顺势而为,也算得上为华夏尽力而为了。笔者虽然早就给出了答案,但毕竟是一家之言,故而再不敢妄言。
华夏正处在关键时刻,且网络发达,消息灵通,华夏人不可能再舒心享受过去的荣耀了,必须开创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来,才有可能为华夏谋得一线生机!但也仅有可能而已,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机遇与风险并存,随时都有可能摔跟头的时候!
现在形势已很清楚,“人民”二字显光芒,大势如潮,不可阻挡,单纯地高举毛公大旗不行,单纯地高举邓公大旗也不行,不过呢,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则是要政治家们发挥智慧与远见的时候了,得民心、得功德的时候了。
为了不影响未来大局与人间正道,笔者应当会慢慢上传,且上传的章节也尽量与现实无关!现在所有人都在对笔者关心,不论是好听的,还是劝诫的,都有着一份浓浓的爱护之情。笔者知道,所有人都不想伤害自己,在此,笔者谢谢了!
又要说明一下
虽说笔者行文极尽平衡阴阳变化,且对文、武、商三者均敬佩万分,但是呢,笔者现在只是一个平民老百姓,不是政治家,需要掌握取舍平衡法则。故而说,读者们也要允许笔者自行选择谁吧,偏向谁吧,何况这也是笔者一直坚持的一点!
当然,只要有利于华夏未来发展的事,本人也不会昧着良心说瞎话,也实在说不出来!为了免于再被挨训,笔者休息一下,好吧!
第二十一章 好聚好散
(前言:尽量不论敏感话题,该讲的也差不多讲了,自己也算为华夏尽力了。后面章节已不多了,尽快上传,这都是按原来小说提纲写的,跟现实无关。本书宗旨是和,不是斗,要论斗字诀的话,也是另一部小说了。再者,咱只是一个老百姓,得悟有限,见识也窄,更何况各有各的感悟,各有各的神通,不过呢,无论如何,“人民”二字不可丢!)
刘宝山眼神冷漠,淡淡说道:“交兄弟但问是否相投,你应当清楚小弟是个不甘做人下人的人,也是不愿吃亏的人,而大哥呢,见不得国家受难,百姓受苦。你赈济难民,散财求安,求得心境平和,不过是不愿意得罪上层达官贵人,悲悯下层穷困百姓罢了。正是你这种老好人性格,不仅蒙蔽了上层达官的眼睛,而且阻碍了下层平民百姓的渴求。”
卢俊义听得泪咽心酸,伤心说道:“你我相交近二十年,兄弟之情不说比山高,比海深,但也是共过患难啊,大哥什么事都交给你们,就是想你们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刘宝山知道卢俊义这种性格改不了,兄弟间分歧渐大,再难融通,一心想要另起炉灶,扩大势力,那能轻易被卢俊义说服,故而说道:“大哥生在富裕之家,又少与底下兄弟们接触,哪知道兄弟们所思所想!兄弟们都想武行天下,去天下闯荡一番,说不定能谋取更好的将来。”
卢俊义反驳道:“现在世道艰难,人心不稳,我们还去给天下添乱,于心何忍!我已数次告诫你,少去打杀砍伐,怎么就是不听呢?”
刘宝山回道:“人都想有个好前程,都想光宗耀祖,可现在的世道,手下兄弟们的一线希望在哪?你做了庄主,算得上一家之主,却醉心炼武,从不管庄内诸事,可以说白白浪费了丰厚资源,这样下去,让兄弟们哪里还有奔头?”
卢俊义此时心如乱麻,心想真是好心没有好报了,对于刘宝山的话,还真不好辩驳,只得说道:“我还不是为了大家好,能有个安乐窝。庄内衣食不愁,也不用大家去外奔波,世上哪有这样的太平日子!我们有吃有穿有余钱,帮衬别人一把有什么不好。”
刘宝山说道:“难道做好人,就一定要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成全别人功成名就?那还不如自己做个恶人,捞取自己的利益!就如这幽云山寨,本来就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