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夏国君臣心中都明白,这次宋军伐夏决不是惩戒之战,而是准备相当充足的征伐,坚壁清野的策略似乎并没有太大作用,宋军的辎重转运线重来没有在夏军游骑的骚扰下中断过,反而以四轮转运车和马步军结合频频抵抗,前方宋军的战斗力恢复很快,其速度令人为之咂舌。
任得敬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任由嵬立啰与息玉卓二人,以现有的兵力便宜抵抗,不断地消耗宋军。而夏军主力在怀州、省嵬城南面以逸待劳,既能以对勉力而来的宋军以迎头痛击,又能将大军放在兴庆附近,防止兴庆中的异动。当然,他这话中还有另一层寓意,意在警示李仁忠等人,宋军下一步的战略就是对兴庆实行打击了,还内讧什么?若不一致对外,家里的坛坛罐罐都打碎了,谁也得不到好处。
芭里祖仁饶有兴致地看了看任得敬,他轻轻捻须,不置可否地一笑。
李仁孝虽然不明白任得敬深一层的用意,但对于这种稳妥用兵之法却深以为然,他向任得敬投向赞许的目光,温声道:“卿家所言甚是有理,既然南朝灭我之心不死,那朕亦是不甘亡国之耻辱,如此以晋王总摄军务,任卿家主持怀州、省嵬城前沿事务。”
既然皇帝这样部署,任得敬就不需要亲临第一线,而是坐镇兴庆府调度即可。李仁忠一怔,一股失落的感觉油然而生,无论处于何种心思,决胜大夏命运之战竟没有他,此不能不心生芥蒂,怨恨之心遽起,那一抹怨恨地目光直直洒向李仁孝。
在散朝后,李仁孝并没有匆匆赶往后宫,而是把任得敬单独留下。
任得敬面色坦然,对于李仁孝留他议事,似乎在意料之中,并没有太多的惊愕。而李仁孝不得已留下任得敬,虽说是有别的缘由,但毕竟相当尴尬,与太后任氏的暧昧干系,令他对于任得敬始终有些不太自然,甚至有些做了亏心事的歉疚。
二人你一言我一句谈论着前方军务,李仁孝当然地夸赞任得敬歼灭胜捷第三军的功绩,对高澄却紧紧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而任得敬当然地消受李仁孝的夸赞,还是不忘了对高澄隐含地中伤。
“高令公虽足以威孚三军,然毕竟年事已高,且行事观望不止,不然胜捷第三军亦不会逃******人之多。”当李仁孝忧心重重地问到西平府南面瀚海的防务,任得敬不咸不淡的回应,总算是出了被高澄轻视的一口恶气。
李仁孝岂能听不出任得敬言外之意,但他对高澄保持相当的信任,尽管他对高澄的功绩轻描淡写,却并没有为任得敬的挑唆而动,当下不以为然地道:“目前朝廷大将多不能威孚三军,令公把守南面,朕还是放的下心的。”
任得敬心下一惊,他听出李仁孝对高澄的信任不是他一时半会所能撼动,自己方才为逞一时快意,话说的太露骨了,显然引起了李仁孝的不满,毕竟人家高澄在夏国是世代典兵的大将。看来自己还是得忍一忍,只须先退去宋军,还是来日方长,对付一个高澄他还是有把握的。当然在他不断增长的野心下,区区高澄并不算什么人物,他所惧怕的是察哥、幹道冲、李仁忠三人,这些人才是他要认真应付的人物!
“以卿家所见,宋军下一步果真是取北路进军兴庆?这当如何是好?”李仁孝显然不想在朝廷大臣上多费心力,他最关心的还是怎样退去宋军,任得敬作为当年西安州通判,对宋朝了解较为透彻,所以他想听听任得敬的意见。
任得敬不解李仁孝之意,满朝文武凡是稍有眼力的人,都能看出宋军下一步要干什么,为何李仁孝却反而问策于他,其中倒底有何寓意?但时间不容他多想,好在仅仅是外事,不需要有太多顾虑,当下道:“陛下,以各方军情来看,曲端集结大军于铁门关,其意图昭然若揭,移讹太尉所进之言,乃善策!”
李仁孝眉头微蹙,显然任得敬言下有所指,独称善于移讹而不提李仁忠,不由人不能品味三思,何况他原本就对李仁忠身为忌惮。当下他的双目紧紧盯着任得敬,想从任得敬那张肥胖的脸上找出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平淡还是平淡,他看不出任得敬一丝破绽,良久,只得叹道:“卿家所言甚善,然当务之急是共御外悔为上!”
以任得敬的老道,立即听出李仁孝话中寓意,立即明白李仁孝不是不担心李仁忠,而是顾虑在宋军的高压之下,国内再起风波,内忧外患迭起,这不是夏国国力能够承受的。
“陛下,共御外悔自然是好,但恐怕陛下一片苦心,不能听进他人耳中!”任得敬在偷眼看李仁孝脸色微变后,又低声道:“臣自奉旨率军进城后,便与大王时常偶遇,臣纵万死,亦不敢不与陛下回禀,恐宋军未到,祸起萧墙,陛下三思!”
李仁孝身子微抖,任得敬口中的大王自然是李仁忠无疑,看来自己无意中的举动,还真的让一些人颇费心机。但他还是在犹豫,李仁忠不仅是他的兄长,而且李仁忠背后有一批握有兵权的党项大族,动一发而牵全身,皇帝有时也很无奈。
任得敬既然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已然把宝全部压在李仁孝身上,李仁忠一旦得势,即便不怎么了他,他也不过就是一个过气的皇亲国戚而已,能不被那些平日里开不起自己的党项大族排挤就不错了,想要得到自己内心深处渴望的权势,简直是痴心妄想。若相助当今皇帝,必然会给他带丰厚的回报,李仁孝与他女儿之间的关系,已经是路人皆知,他也没有太多选择了,是选择站队的时候了!
“陛下,其实要解决内忧亦是不难……”
第四章
没有太久,夏国朝廷就有了新一轮的将帅调动,李仁孝颁布诏旨灵州监军使罔存礼,转任怀州统军使,仁多阿宝起复为侍卫亲军兴庆驻泊兵马都指挥使,那征末浪转任省嵬城监军使,昔毕长外放接任来罗明珠的天都军都指挥使差遣,而任得敬以尚书令主持对宋征战东部军务。但除罔存礼不须回灵州,转调的官吏并不马上离职,而是与新任官员交割细务后,方可离境上任。
当诏旨颁下后,李仁忠第一个反应就是大事不妙,很显然任得敬这条老狗让李仁孝嗅出了味道,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他不由地大为后悔自己为何瞎了眼,竟然鬼迷心窍地想拉拢这个有奶便是娘的贰臣,现在后悔已经晚了,说什么也没用了,自己再不动手,或许机会就被错过了。
“大王,时不我待,下将以为再不动手,大王就再无机会,只能任由今上宰割!”这是那征末浪在被李仁忠召见的第一句话,这句话也是他必须要说的。
李仁忠用复杂地眼光凝视着那征末浪,久久不言语,他心中何尝不是焦虑万分,但在兴庆的整个大格局下,随着任得敬的到来,他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发动一场有把握的政变。
昔毕长紧张地盯着李仁忠,亦是道:“大王,天都军基本上被打残了,剩余将吏多在怀有一线整训,下将若是赴任,岂不是正好进了任得敬的圈套。”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昔毕长这等酒肉公子,也能看透形势,让他出掌一个有名无实的都指挥使,这不是明摆着人家削他兵权了下手了,何况来罗明珠岂是心甘情愿交出兵权之人,与其任人宰割,不如奋起一搏,或许还有富贵的机会。
那征末浪在昔毕长说完话后,不屑地瞥了他一眼,又高声道:“下将虽远赴省嵬城,但须小心谨慎,日后做一平民,安享天伦亦是不难。只缘有感大王知遇之恩,无所为报,拼了身家性命以报大王恩德,还请大王速决,切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时,悔之晚矣!”
李仁忠愕然望着那征末浪,良久——才缓缓点了点头,阴森森地道:“说得不错,但须要周全计较。”
远离西北黄沙蔽日的战场和诡异万分的气氛,又避开了给人沉重心理负担的汴梁,在西北阴云密布、大战看是即将爆发之际,王泽却在朝廷一纸诏令下,踏上了早已是春暖花开京东二路行程,令人乃以寻味地远离是非之地,又显的那么的不合时宜。
王泽的这次寻访观风并没有刻意地隐瞒,而是在组织了两支由北侍军都指挥司所属青年将校、配属给西侍军各部后,才向张邦昌、王庶等大臣们辞行,方才在中军卫队的护卫下东去,做为朝廷执政节臣,他的出行得到京东二路守臣空前重视,一路上都是高接远迎,一切都是哪么的惬意!
王泽对这次出行的确非常重视,每到一处都和当地守臣细细谈论政务,召见当地的商贾巨富并暗中观察地方民情,也少不了召见各处侍卫大军都指挥使、军指挥使一级的将帅,还有一些自讲武堂出身,未能被选拔参加西征的青年将校。
当然,与各处文武官员的交谈内容,除了私人性质的拜访外,其它都会被笔帖士或军中的录事参军记录下来,当天就封印送往行在,由都堂宰执们阅览后存档,这是朝廷新官制的制度,执政在外公务一切行止需要当日送传朝廷。对于这次出行,除了必要性外,王泽还有一种满足感,这是他第一次以执政的身份代天巡狩,以上位者的身份出行,与在朝廷中或是当年知杭州不同,始终贯穿着一种莫名其妙地感觉,他不明白自己为何有这种飘飘然的
感觉,但却承认这次与以往不同,他的确以一个上位者的心态来看一路见闻。
王泽的最终目的地当然是京东东路驻泊的侍卫水军,而其重点当然是长岛水军大营。
虽然已经春暖花开,但长岛却是海风习习,令人有一股寒意凛然的感觉,王泽亦不例外,他站在船头,不禁把黑色大麾紧紧地裹了裹,以抵御浓烈彻骨的海风,前世他向往大海,总希望自己能有钱在海滨买一栋别墅,与朱影一起静静地听夜晚潮声。但今生他却恐惧大海,他的理想寄托于大海,成败亦是在于大海,他不是不敢看海,而是有些暂时性地排斥。
但今天他必须要跨越大海,去看看他精心扶持的侍卫水军,去看看他们到底怎样!去看看他们能不能担当他心中的梦想!
王泽在邵青、张荣的陪同下,细细地查看了长岛侍卫水军大营每一处港口和关防营寨,并于侍卫水军下等军卒促膝交谈,饶有兴致地游览了曾经号称沙门岛牢城的监舍,为其中令人发指的刑具感到深深地恐惧。
傍晚时分,王泽在行辕住所召见了邵青和张荣,他对邵青是相当地陌生,甚至没有什么印象。
王泽坐在虎皮帅坐上,李默涵亦是坐在下首,他一脸闲暇安定,静静地听着邵青讲述长岛侍卫水军大营的战备情况,偶尔地发问一两句,就不再说话,不过他的目光时不时地闪过张荣的身际。
李纯板着一张冷峻的面孔,一言不发站在一旁,邵青侃侃而谈似乎不干他任何事。
在邵青把话说完后,王泽面带微笑地道:“很好,邵太尉恭忠体国,长岛侍卫水军大营固若金汤,本相颇有心得,他日必然禀告圣上,为太尉请功。”
“多谢相公!”邵青自然是喜出望外,名利之人自然不能免俗。
王泽看到自己很多提倡的东西,在地方缓慢地进行,却在军中尤其是侍卫水军中,却得到了实现甚至赢得将吏们的肯定。岛上几条由码头到屯城的铁轨道路,还有宽敞的水泥大道,码头上复杂的装运机械,还有很多新鲜物件,的确是减少了侍卫水军军卒很多力气,当然受他们欢迎,甚至有些富有天份的人对机械加以改进。
“今日有劳太尉陪同,太尉回去将息吧!”王泽的语气温雅,面上带着淡淡地笑。
邵青眼珠子一转,似乎明白王泽的意思,李纯来了许久却一言未发,是该他们师徒叙叙话的时候了,自己一个外人再说下去就好没有眼色了,当下起身道:“相公劳累一日,该休息了,下将告退。”
“太尉请——”
邵青告退后,王泽这才道:“子良你坐下说话吧!”
“谢恩师。”李纯亦是感到有些吃不消了,待王泽说话后,才小心翼翼地坐在李默涵下首。
“子良——看着云鹏、子初他们四面征战,你是不是有点做冷板凳的感觉?”王泽品了口茶,笑眯眯地看着李纯,口气中充满了和蔼的温情。
李纯被说中心事,不禁有些丧气,低声道:“长岛亦是海上抗金前沿,弟子谨遵军中差遣,不曾做此想法!”
王泽听着心头暗笑,明明是心有不甘却在强作辩解,失落之色溢于言表,当下温声道:“子良——有时候做冷板凳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要耐下性子,好好地看、用心去看、用心去体会。”
李纯愕然道:“弟子愚鲁,请恩师明示!”
王泽耐以寻味笑道:“有些事情为师也不明白,所以才让你们自己去体会,做出自己认为最合理的判断,不断去总结、发展,这才是正理,有时候冷静下来,去看别人做事,往往比自己身临其境看的更透彻。”
李纯稍稍低头,不言不语,但脸色却不以为然,李默涵饶有意味地看了看他,静听王泽在下的话。
“子良,以你之见,南海之战进度如何了?”王泽有意无意地问了一句。
李默涵愕然,以李纯目前的职事差遣,根本就无法接触侍卫水军高层战略,更无法回答王泽的问话。
李纯却信心十足地道:“如弟子所料不差,南海捷报必将随着风信源源而至!”
王泽对于李纯不失为机智地回答,报以温雅地微笑,道:“虽然还没有令国人振奋的消息,但相信如子良所言,区区一个南海小国,在上官龙臣手中不多久就会灰飞烟灭。”
李默涵与李纯相视一笑,李默涵起身道:“恩师劳累一天,该休息了!”
王泽靠在椅子靠背上,笑道:“也好,今个早点休息,明天去海边看看。”
次日清晨,王泽早早起来,洗漱用膳后便赶到长岛东面的海边,而在这个时候,东方早已日出破晓,令他颇为遗憾地道:“可惜还是晚了一步!没有看到海上天际的破晓红日。”
而在身后相随的李默涵却道:“恩师不是要在沙门多住些日子嘛!下次早来一会,不是就能如愿以偿了?”
“话虽如此,然他日初阳非今日彤光!”王泽停下步子,双目极目远眺,感慨地道:“知道为师为何偏要上沙门嘛?”
第五章
李默涵一怔,他不明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