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力笑道:“二位师兄想是还不明白,是想这些利润极大的货物,岂能逃得出杭州王家……”
待到邝力说完,张云仁和封元才明白怎么回事。原来透明玻璃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凤凰山书院研制出来,并不是那种通常半透明的琉璃,而且这种玻璃经过加入金属氧化物,造出了各色透明玻璃。这项发明第一个就被老练的王行升和杭州施家看中,在竞争过程中施家毫无悬念地落败,王行升得到了专利生产权,当然出了一大笔专利费和凤凰山书院的提留之外,杭州王家还被附加了一项条款,那就是瞭望镜的研制费用。
邝力等人就毫不客气地用王行升的钱来研制,虽说王行升利用玻璃行当大大地发了一笔横财,但邝力等人拼命地花钱法令他心疼地跟刀割地一样,有多次私下地委婉打听瞭望镜的进展,想看看还有多久能完成,都被郭无为巧言令色搪塞过去。
张云仁笑道:“你们好不地道,能省下来一点就一点,何必和恩师族兄过不去。”
邝力却道:“师兄有所不知,研制这些物件本来就花销极大,束手束脚只能拖延时间。”
郭无为不怀好意地笑道:“师兄——恩师既然给了杭州、温州王家这么大的利益,想必不会介意他们分出一点为恩师的事业做一点助力吧!”
张云仁心中一动,豁然开朗明了,原来当年王泽竟然会有为日后打算的谋划,怪不得很多重要专利都是附带一项研制费用承担的条件,想想这个办法倒是不错,培养几个能够支撑凤凰山研究院项目研究投资的大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聂师弟,王十八对你的硝化甘油投入也有十几万贯了,不知进度怎样了?”封元饶有兴致地看着聂诺,含笑问了一句他所关心的事情。
张云仁心下亦是呯然而动,他那企盼的目光旋即投向了聂诺。
第四章
“朝廷今岁至今已经发行皇宋宝钞一千五百万贯,但国库内存放金银已经即将无法承担宝钞,再大量印制,恐怕市面上的钞值要大幅度贬值,万一引起民间恐慌、商贾再拒绝使用交易,最严重的是宝钞将变的一文不值,朝廷的信誉将会收到损害,这还仅仅是在行在一偶之地,一旦推行数路乃至天下,其前景真不敢想象……”在行在支卖司并不起眼的衙门内,欧阳伦情绪激动地侃侃而谈,表情时而痛心疾首、时而高声激扬,其所要表达的意思无外乎对发行宝钞的谨慎甚至持有怀疑态度。
王直一直是挂着笑脸,静静地听欧阳伦激扬的‘演讲’,并没有出言打断他。
“怎么——难道你对宝钞可能出现的危机不感兴趣?”欧阳伦说了大半天,见王直并没有任何反应,脸上一直挂着招牌式的微笑,自己巴巴地跑来累了半天,竟然是这种情形,他的口气遽然变的不太高兴。
王直心中何尝不是担忧宝钞出现大面积贬值,整个市场已经出现王泽所说的‘经济危机’苗头,索性他仅仅负责对外通商管理,日子还好过一点,但支卖司还是涉及到全国钱庄的管理,一旦出现宝钞贬值,而且肯定会引来四川交子的连锁反应,进而引起了钱贱银贵的局面,那他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当然,他明白欧阳伦比他还要焦急,由于朝廷一直没有调整官衙职事,很多寺、监并入六部统属,一些紧要的寺、监规格不断升高,太府寺原本也是管理财政的衙门,但现在它的职事已经转向发行、管理宝钞,监督户部财赋度支上面来了,一旦出现宝钞贬值,欧阳伦将是第一个倒霉的官员,冲着这点他能不急嘛!
“这是怎么说的,我怎么就不关心了?也是难怪了——几年来朝廷民生、经济发展太快,恩师几年来不是一直担心国家工商发展太快,引起经济危机嘛!怕什么就来什么。不过,既然已经有苗头了,抱怨也没有用,应该想办法解决事情才是。”话是这样说,但王直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毕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
欧阳伦盯着王直,道:“解决——如何解决?师兄——这可不是海事这么简单。”
“老七若还在户部,没有外放的话,他此时定然也会心急火燎,”王直嘴角上挂着讽刺意味地笑,当他说完句看是题外的话后,才道:“还是亦非易事,江右身为太府少卿——难到真就没有看没出两年来海外贸易已经有停滞不前的迹象?”
“噢——”欧阳伦稍稍愕然,他没想到王直竟然会这么说,但细细想来却有些道理,他身为太府少卿对于财赋收支自然明了于心,去几岁海外贸易的确是没有任何增长,今年反倒比去岁还略略低迷。但他对于理财并非强项,做这个少卿不过是主管宝钞发行与海事贸易的监督,说到底他还是擅长于治理地方,周旋于蛮夷小国之间翻云覆雨,相对于王直、殷修平而言,国计民生的事他几乎还是个生手,不禁暗自委屈自己怎么这么倒霉,才刚刚如愿以偿地回到朝廷几天,就碰上这样的大麻烦,还不如在海外军州惬意自在。
“海外贸易日趋停顿,对于国内也造成极大的影响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宝钞在民间的信誉,把国家的经济控制住,宝钞的稳定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国库中金银的储备。说白了就是外事停滞不前,那些奸商毫无限度地生产、买卖,导致了市面上供大于求,但一些生民必须的生活用品,却又供应不足,造成今时这种尴尬局面,想想真要杀杀那些人的贪婪之气”。欧阳伦再是新手,他多少也掌握了一些资料和手段见识,对于宝钞和经济低迷的认识有一定程度上的见解,当下冷冷地道:“那些地方上一些奸商却在囤积货物,其实有限度的囤积也是好事,毕竟有些物事在市场上已经饱和,但他们竟然囤积事关生民日常用度的物事,造成市面上宝钞发行不断增加,日常用品却不断地减少,以至于拿着宝钞竟然不比铜钱好用,损坏了朝廷的威信。”
“好在目前并不是太严重,朝廷还能够控制。”王直虽然心中担忧,但他的态度还是很乐观的,毕竟商贾们还没有到大量联合起来和朝廷争利的程度,还有相当部分领域保持供求平衡,当然那些商贾大户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和朝廷抗衡的实力,尽管朝廷一直在扶持这些人,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一些限制性的策略,勉强可以拖延宝钞贬值的速度。
欧阳论尴尬地笑道:“惭愧啊!当年没有跟恩师好生请教政治经济学,才致时下面对危机一筹莫展,看来还得趁恩师得便时登门请教才是!”
“还是再看看形势再说吧,也不用什么事都劳动恩师他老人家,再说恩师操劳天下大势,也不可能为了一些事分神劳力,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做好就是。”王直笑呵呵地道:“再说了,扶桑的石间银矿已经落入朝廷手中,日后银子是不用愁了,一两银子对一千钱的国库储备,虽说市面上还达不到这个程度,但有大量金银压库还怕宝钞会被奸商算计吗?”
“这倒也是,裴公事所言扶桑石间银矿储量极大,纵观天下尚没有有比石间矿藏之丰半者,如能有三四层的产量归朝廷所有,足以抵朝廷各处银矿产量,但时下户部于太府诸卿无不盼望东南南海宣慰司的船队归国,那可都是一船船的金块啊!”欧阳伦说到石间的银矿,眼睛都有些直了,但他还是提到了南海的运送金子的船队。
欧阳伦久镇海门军,做为朝廷对南海航道最重要的中转站的军政长官,他对南海各国风俗物产了如指掌,当然对朝廷在南海的策略亦是洞悉甚深。他对王泽不顾反对坚持征伐三佛齐的目的比一般人还有更深一层的了解,除了铲除海道之侧的强敌、分化南海诸国实力、进行分而治之,抵挡身毒势力的渗透,包抄交趾王国,使整个南海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和朝廷当地驻军有一搏的能力外,还有就是彻底控制南海一部分金矿产地和重要矿产开采地。为此,在陈东、上官云的坚持下,把爪哇岛一分五,宋军对北部和中部实行直接统制,北部是战略要地,建立了两个军、一个都督州,形成对南海各国的内向包围,并直接遏制大洋上的身毒船队,但最重要的还是中部,建立两军两监一州,开始建立高大的城关驻有重兵防御,只因为这里有储量很大的金矿,大宋朝廷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子的大量供应。
当然,这是王泽的主张,他欧阳伦做为海外的主要文官,自然明白控制金银产地的重要性,原来南海上以海门军为中心的宋军军事、移民据点,重心开始向西迁移到爪哇,形成朝廷海外军州的新格局。以爪哇中部两军两监一州,北部镇西军以及在暹国南部的静海军,并三个方向中部海上岛屿建立的镇海军,共同组成一片相互可以利用水军海船相互支援的南海军州群,而海门军的地位彻底将为一个中转站,。
朝廷在南海上搞了这么大的动静,利益自然是巨大的,但代价也不小,侍卫水军都指挥司三层的兵力,还有南侍军都指挥司三个都司直属军司驻泊在南海,而且新建立一支侍卫大军的折子已经呈送朝廷。
“南海暹国的金矿也不少,如果愿意每年也能搞到十几万两,可惜暹国乃朝廷在南海的支柱,不能与扶桑、三佛齐那样任意而为!”王直说到金子,他的眼中冒出的贪婪比欧阳伦有过而无不及,敛财的手段更不是欧阳伦这些人所能比。
欧阳伦禁不住感慨道:“北方的银、南方的金已经尽入朝廷囊中,户部仓部存满金银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王直呵呵笑道:“这不就成了,无论宝钞再怎么样,只要朝廷把农桑稳定,就不怕那些奸商兴风作浪。”
“哪里有这么简单!富民才是避免朝廷尴尬的第一要务。”欧阳伦对王直的乐观并不能认同,在他看来,国人没有持续强有力的购买力,金银再多、宝钞再坚挺,市面上的商品再多,也是画饼止渴,无济于事。
“恩师对此不是一直在操办嘛!江右且宽心,困难不会持续太久的!”王直虽然不能全然明了,但他对王泽的能力还是深信不疑的。
欧阳伦正色道:“我到时希望朝廷尽快北伐,这样一来朝廷的军费激增,必然刺激经济,到那个时候,咱们的日子比现在好过许多了。”
“或许吧!我看是快了。”王直的嘴角抹上兴奋地笑容。
第五章
王泽也没有消停,他要办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铺了这么大的摊子,那么多的坛坛罐罐,哪一样不是他这个做宰相须要过问的。在都堂处理完公务后,他又和秦桧一同与回朝述职的完颜昌会面,听完颜昌与单应苓回禀高丽之事,李纲做为副相也参加了会商。
自木云和尚再赴高丽,朝廷已经加紧了对高丽全方位的控制,利用木云和尚的影响力,职方司间谍的收买活动,终于挑动了高丽国主王族和公卿势力的分化,宋军由张云仁亲自组织的一支庞大船队载有虎翼第二军万余名侍卫马步军将吏,在开城以西登陆并直接占领海上的各岛,并按照王泽发出都事堂的檄文把最大的岛命名为江华岛,声称保护在高丽行商的大宋百姓。当高丽两派口瞪目呆之际,宋军已经在江华岛站住了脚跟,建立了侍卫水军大寨,亲宋一派在得到张云仁宋军驻泊江华岛仅为对付女真,并给予高丽国王实际支援的诺言之后,从犹豫到默许并承认宋朝对江华的命名,最后在张云仁的支持下压制了亲金派的势力之后,才和宋朝打成了租借江华岛做为宋朝商人转运商品、补给水源的地区,并允许宋军驻军进行保护,但江华岛仍然属高丽国土,宋朝每年给高丽五万贯的租借费用。
既然土地还是自己的,又能得到一笔丰厚的岁赐,经过职方司贿赂的高丽大臣们纷纷赞成宋军可以进驻江华岛,甚至有人要求宋军在沿海设立营寨,以保护高丽不被金军骚扰,但被宋朝君臣婉言谢绝,王泽与李纲并不像过分刺激金国的神经,也不想在高丽民众印象中有国土被外军占领的印象,外岛是一回事但上了岸又是一回事。但是王泽还是毫不客气地扩大了江华岛驻泊禁军的规模,专门成立江华驻泊禁军制置司,侍卫马步军有两个军司,侍卫水军一个军司又一个镇统制司,禁军兵力接近三万人,形成随时拿下开京的作战力量。
完颜宗弼自然也没有坐视宋军在自己的东翼站稳脚跟,西翼大局已定,宋军拿下灵夏、并拉拢住了乞颜、克烈二部,完颜宗弼则以塔塔尔部和旺古部与之对抗,并积极联络乃蛮部形成对乞颜部和克烈部的后方牵制,使之不能全力东进,但总体上西部金军仍然处于守势。宋朝又在高丽有所活动,并突然发难,使亲金派受到亲宋派的迅猛打压,一旦宋军站稳脚跟,那金国的东翼上京路东南部和东京路东部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宋军、高丽军的联合打击,他又岂能让宋军任意胡为。
没有拖延太长时间,金军集中上京和东京两路数万兵力在高丽国界上耀武扬威,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会操,完颜宗弼亲自检阅金军部队,公开对亲金派势力进行支持,宋朝之所以没有敢在高丽本土上驻军,很大程度上也因为金军的压力。但毕竟高丽国王已经准许宋军使用江华岛,而宋朝又没有给予他们占领高丽国土的口实,租借至少在表面上是用钱换取一块地域,又是冠上冠冕堂皇的经商口径而并非占领,完颜宗弼面对高丽利用有利地势部署重兵防范金军可能的入侵,明白他一旦进入高丽,势必引起宋军直接夺取高丽国都城,从而导致一场为时尚早的大战,金国还没有做好全面开展的准备,换句话说多山贫瘠的高丽一直没有引起女真贵酋的重视,他们也不愿精锐马队陷入山地作战。他终究在高丽国王停止打击亲金派之后,硬生生地强忍了下来,但在他的支持下,亲金派势力仍然掌握着相当部分军权和政权,形成了宋金两国在高丽的对峙。
完颜昌在这个时候终于正式登场,他被任命为诏谕高丽国大使、江华驻泊禁军制置大使,地位等同于宣抚使,用他来主持高丽方面事务是王泽和李纲的高招,虽说完颜昌投奔大宋后其部众遭到清洗,毕竟完颜昌在金军中还是拥有很大影响力的,给他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