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巴尔扎克传-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范围内施展其身手。因为他们是诗人出身,对于作文与字斟句酌的技术已

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相反,巴尔扎克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他只能蹒跚地

走模拟蹈袭的捷径。他借用德克利夫·安娜的最低劣的小说的历史背景和一

个依葫芦画瓢的“那玻利式”的场景,再把那些不可或缺的全班人马(那些

角色可以在一本极无聊的畅销小说中找到)搬上了舞台,第一个,也是最主

要的一个人物,就是那千篇一律的女巫——“催眠的松马里地(里)方的女

巫”。再有的便是诺曼底人,崇高的被套上镣铐的俘虏,以及一些伤感动人

的篇章。初稿简略概括出了战争的进行,围攻,直到退守到最后阵地,以及

一些不值得信赖的负伤的血流满面的英雄。就眼前作家的水平来说,这已超

出这位青年作家的能(极)耐及才智。还有一部小说,也只是写了一个片段,

那是用书信的格式写成的所谓卢梭体,并且写的是“意志的理念”——蓝柏

尔·路易所喜爱的一个题目,遗憾的是,这只写了一个模糊的轮廊。这个底

稿的一部分,安插到后来的一部小说里去滥竽充数,凑成一个部分。

接踵而来的是第二次失败。巴尔扎克尝试写悲剧气馁了,但是在小说方
面依旧是失败。一年半过去了,那位非言语所能说服的Atropos①在家里正在
等待着割断他那纤弱的命脉。一八二○年十一月十五日,他被通知必须在一
八二一年一月一日从莱斯底居耶尔彻的房子中迁出。

他不得不开始自己挣钱了!其实巴尔扎克一直在努力挣钱,的确没有别
的东西比钱更使他拼命了。他为了独立自主,当他被监禁在莱斯底居尔街的
密室中的日子中,他曾尽力省吃俭用,忍饥挨冻。然而一切都泡汤了。现在
——这濒临绝境的时刻,只有出现“柳暗花明”的奇迹才能挽救他。

在童话里我们常常能看到,魔鬼为了收买人的灵魂,便在一个人正当穷

途末路与前途渺茫的一刻,便去诱使他。对巴尔扎克而言,这诱惑决不是像

妖魔鬼怪的。他可以使自己以一个既媚人又爱人的充满朝气的年青人的姿态

出现。魔鬼的衣裤得体,洁净无染,而且他只是想买巴尔扎克用来写文章的

手而已,绝不想买他的灵魂。巴尔扎克和一位与自己相仿的贵族青年德·来

哥罗维那·勒·波阿特万·奥古斯都结识了。他的父亲是一个戏子,从他那

里,儿子继承了处世的巧妙之方,并以此来弥补他在文学天才素质的缺乏。

他居然找到了一家出版社,把他的一本胡拼乱凑的叫做《两个爱克多或两个

布列颠的家庭》的小说给出版了。他这部作品从出版家那里得到了八百法郎

的现钱。这本书共两册,署的名是“德·维也尔惹莱·奥古斯都”,并且将

于二月由皇家市场的书贩于倍尔发售。巴尔扎克曾向这位朋友发过牢骚,

勒·波阿特万向他解释,他对文学的野心过大乃是他倒霉的真正原因,不过,

这一切都只是猜测而已。良心与写小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这样认真看待

它呢?这些恐怕就是这个诱惑者的理由。写小说简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只

要找到或者剽窃到一个题材——最好是历史的题材,因为出版家特别关切这


古希腊主掌命运的三女神之一,此典意谓巴尔扎克将被其母限制自由。

样的题材一然后用最快的速度胡乱地写了几百页,并且最好是两人合作。他
已经找到一个肯用他们作品的出版社,如果巴尔扎克有意做的话,他们俩就
可以合伙写完一部小说。或者是另一个方法,两个人把故事情节修改拼凑一
番,然后让巴尔扎克去写,因为他可以写得更精神而且更快一些。勒·波阿
特万则负责营业方面的任务。只要巴尔扎克愿意,他们马上就可以开张。

这个建议是极其下流的。这就是说,同一位毫无艺术野心的伙伴合作,

出版一些有一定页数的奉迎读者的小说。这和他昔日的梦想真是有天壤之

别。他将仅仅为了几百个法郎而去败坏他的才干,直到声名狼藉的地步。一

年以前,他曾想要使“巴尔扎克”这个名字永垂青史,并且要超过拉辛,对

人类的意志进行阐释,得出其是万能的。那个诱惑者要的就是他的灵魂——

他的艺术良心。但是他毫无办法,莱斯底居那尔街的房屋必须放弃,而且,

他的父母也许不会再让他有第二次自由的选择了,假如他不能用自己的笔挣

到钱的话。况且自我出卖性命总比替别人卖命要好得多。于是他便和诱惑者

谈妥了条件:勒·波阿特万已经动笔,或者说仅仅是打了个草稿的小说雏形

中,巴尔扎克只是作为一个“幕后”作家,他的名字将不会显露在封面上,

虽然小说的大部分都要由他去写,至于这家新成立的“制造”小说的工厂的

以后产品,则由这个厂子的两位老板A·德·维也尔惹(即波阿特尔的笔名)

和奥瑙利(即汝纳男爵的别名)共同签署姓名。。电子书下载

于是,这份跟魔鬼签订的契约就算告成了。跟开密苏作品里勒克斯米
尔·彼得出卖他的影子给魔鬼一样,巴尔扎克正在出卖他的艺术创作野心,
以及他的姓名。为了难得的自由,他竟愿卖身为奴。在这以后好几年里,他
的天才和大名被埋没在昏暗之中,不为世人所知。

谈妥了这桩买卖后,巴尔扎克回到维尔巴黎西的家中休养了一段时间。
在维尔巴黎西,他搬到他妹妹罗尔出嫁前所住的那间小屋。他固执地认为,
只有他挣足够钱而付得起房租时,他才再找一个地方住。就是在这间小屋里
(他妹妹从前整日幻想着她哥哥将来成名的地方),他把小说制造厂设在这
里了。由于托付给他的任务潮水般的涌来——这得感谢他的伙伴与代理人的
有效活动——因此他整天整夜地写啊写啊,把一张张完成的稿纸撂在一块。
他们配合得可真默契,简直就象钟表的各个零件那样彼此协调一致,巴尔扎
克写小说,出售的任务就落在勒·波阿特万的肩上。

巴尔扎克家人满怀喜悦地看着这个事实的变化。看到头一本书八百法
郎,接着又很快到开到两千法郎,他们也就不再认为巴尔扎克的职业是荒谬
无意义的了。大概是因为巴尔扎克终于能够自立,而且不用再破费他们了。
他的父亲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是由于他的儿子显然放弃了成为名作家的想
法,并用各种各样的假名来避免使巴尔扎克尊贵的姓氏受辱。这个性情温和
的老绅士心满意足地说:“他的酒里已经倒了水,以免他喝得大醉,我真诚
地希望他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反,巴尔扎克母亲有一种不幸的天性,她专门于一些事来干涉她儿子
的每件事情。她把设在她家里的这个小说制造厂当家庭的事务。她和她的女
儿一起想成为他的批评者与合作者.她批判他缺乏自己的风格,而她的确是
第一个抱怨他染上拉伯莱①恶习的人。他被督促仔地校正底稿,我们确实能够
感觉到他对母亲这种毫无止境的唠叨的厌烦。他的母亲总是对他的儿子焦


系法国幽默讽刺作家。

虑。他曾向人说:“奥瑙利对他的才干总是自以为是,这伤了每一个人的心。”
他在这个家里变得越来越受限制,最后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他希望在巴黎
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以得到解放和自由——这就是他唯一的希望之之所
在。

由于自由的驱使,他像一个奴隶般地在拼命工作着。他平均每天写二十
页,三十页至四十页,甚至一天写一章。然而他收获得愈(得)多,他越想
有更大的收获。他写作的情形,就像一个被迫捕者在上气不接下气地喘息,
这都是为了能逃出家庭的控制。最后他像着了魔似的拼命地无节制的工作,
甚至他母亲都害怕起来了。“奥瑙利就象一个野蛮人在拼命,假如他继续这
样干干去,不出三个月,他就会象一个肺结核病儿那样被养活了。”巴尔扎
克一旦迈开了步伐,他就把他全身的精神和力量都投入到他正在从事的工作
中。在三天之内,他就用完一瓶墨水,而且用掉十几个笔头。他工作时像带
有一种魔力,并且这种魔力把他的同事们都吓呆了。勒·波阿特万的第一部
长篇小说大概就是在他的帮助之下完成的,大概在一八二一年以前,他又帮
他完成了一部是用“维也尔惹莱”署名的小说。这部小说里面的许多章节,
都是原封不动地从巴尔扎克的一部作品中抄袭而来的。同一年,另一部叫作
《比拉克的嗣女》又完成了。在这部四卷的著作(中)印完以前,另一部四
卷的作品《路易·约翰或拾到的姑娘》于一八二二年二月又脱稿了。直到这
时,已尔扎克对仅凭自己的劳心劳力而支撑的工厂感到厌恶了,可是他依然
神速地乱写了一部用“A·德·维也尔莱”署名的作品《鞑靼人,或被流放者
的回归》。然而这部书的真正作者汝纳男爵,即使连一个合作者的名分都没
得到。到此为止,先前订立的合同便宣告失效了,而巴尔扎克就把他工厂里
的产品用自己的笔名出版了。他现在成了这个厂子唯一的股东,并且决心要
使这个厂子成为全法兰西首屈一指的“制造小说”的工厂。他对自己能成功
地聚敛金钱感到得意洋洋,便写信给他妹妹:

“亲爱的妹妹:

我现在的工作,仿佛亨利四世的马在铸成以前的情形一样。我打算在年
底前搞到两万法郎,它将决定我今后的命运。。

汝纳男爵不久就要成为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成为世界上产量最丰富的
作家,成为最受人欢迎的伴侣,而且会得到上流社会女人的倾心爱情。到那
时,你的亲爱的小奥瑙便会腰缠万贯地昂旨直视地乘着自用马车而来。当他
走近的时候,人群中就会高呼欢迎一个民众的偶像。人们也会悄悄地说:“那
就是德·苏维尔夫人的令兄呢!”

在巴尔扎克拙劣的作品中,我们只能发现一样属于未来已尔扎克的本
领,那就是他写的速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由他自己独立完成或是与勒·波
阿特万合作的作品大约有十六至二十卷,而仅在一八二二年,他又出产了三
部每部四卷的小说。他好象感觉到民众已经快识破这一切了,于是他便在这
后两部书上以德·圣·沃盘·奥雷斯取代了汝纳男爵的假名。这个新名字使
得出版家多付给他一笔费用。他如此急促地想一年写五本或者十本小说,这
就能使他少年时候的梦想得以实现,只须几年,他就能变得富裕阔绰起来,
而最重要的是,他的独立自主能够永远地得到保障。

对于巴尔扎克在这些年里不光彩的所写的。和出版的多用假名的作品,
都没有详细完整的记录。而这些署名汝纳男爵及德·圣·沃盘·奥雷斯的小
说,仅仅是他不道德勾当的一小部分。像以克罗特·奥诺也尔惹莱署名的小

说《黑白种混血儿》,至少有一部分是他写的,甚至是全部。在他二十二岁
至三十岁这九年间,无论什么样式的文学作品,不论委托他什么事,不论哪
种人际关系,他都不认为有损于他人格的尊严。不管是谁,只要他(给)肯
付出相当的代价,他就可以廉价的出售他那署名权。这位十九世纪最伟大的
作家之一,居然肯用一种无所谓的,漫不经心的态度——那是连Aretino

芮帝诺①都自愧不如地——出卖自己的手笔。他跟坐在巴黎郊外街头的公共代
书人一样,虽然教育水平不高,但为了几个苏,就应过路人的请求,替他们
写情书,诉讼状,申请书或恐吓信等等:巴尔扎克为那些有污点的政客,不
出名的出版家,以及滑稽的经纪人,写了许多东西,只要他们高兴,什么都
能写。他写了一本保王党的小文章,叫做《关于继承权》,又用别的材料拼
凑成一本拙劣的《公平的耶稣会史》,另外还有一本叫作《尼哥罗》的传奇
戏剧,以及一本《关于巴黎标志》的小字典。

一八二四年,这个唱独脚戏的厂子,为了适应民众不断改换的口味,就

创造出了一个新鲜花样——即把产品“小说”改为生产所谓的“法典”和“生

理学”。岁月流逝,这个手工工场加工出了勉勉强强能使小资产阶级人物感

到高兴的一大串“法典”来。《诚实君子的法典或不被恶人欺骗的绝招》出

版后接着又出了一本叫做《女人系领结的艺术》,再一本是《婚姻的法典》,

这本书后来扩充为一本《婚姻生理学》。另外一本《商业旅行家的法典》对

他后来那本不朽的名著《闻人高笛洒》(非)起了不小的作用。这些“法典”,

包括一本《好教养的手册大全》在内,都是以瑞宋·奥雷斯的名义署名的,

并且销路很不错,有几种居然卖出了一万二千册。实际上所有这些作品,或

者说大部分,都是出自巴尔扎克之手。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充分证明的,至于

他究竟写了多少小册子,我们都不能够找到,因为不管是巴尔扎克本人还是

那些幕后的雇主都不愿公开承认这个不光彩的、下流的事实。我们所能够断

定的是:凡是巴尔扎克在他可耻的年代中胡乱写成的数不胜数的作品,简直

没有哪一部可以说与文学或艺术有丝毫的联系。而且,要弄清那些作品究竟

出自谁之笔,哪一个都恐怕会羞得无地自容。

我们对这种粗制滥造的写作所能用的唯一字眼就是“拆烂污”,而且是

最坏的一种拆烂污,因为那只是为了追求金钱这个目的才去做的。刚开始,

他急于获得自由,后来就愈陷愈深,直到养成始终想发财的习惯。虽然他仅

从小说里就可以挣大量的钱,但他为了发财,即使为了较少的报酬,他也愿

意滥用他的天才。文学上的各种罪恶,他都习以为常了。简直是同时(给)

卖身给好几个文学上的掮客。虽然他的《朱安党》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