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搬入九龙塘私宅时,友人曾笑道:“你是龙呀,龙怎可住塘。”又道:“小龙与九龙相比,小龙自然不敌呢。”李小龙一笑置之,不幸当年戏言,如今竟成谣言。
李小龙所住洋房,末购之前,曾三易其主。最初为一老妇住,冷寂破落,老妇赴美,以40万元易于潮籍假发商人。商人花30万元装修,入住后,生意一落千丈,遂告倒闭。一美国假发商人以60万元购得,不久,美商生意失败,人卧病榻。此乃20个月内发生之事,故街坊皆视其洋房为凶宅。
李小龙于死前10个月时,以100万元购得。宅名为“栖鹤小筑”。有人言:私宅外貌,予人阴森可怖之相;宅内,更是煞气凛人。于是,李小龙在宅门前,悬镜一面,凭着明镜高悬,挡住煞气。但最近,明镜不明不白消失了。
宅内,有一株龙眼树,树上的“龙眼”,常给人摘掉。故犯了人名之“忌”。
又:依数术、五行之说,李小龙之“李”,与丁佩之“丁”相克,故李小龙必死丁佩香闺不可。
还有一说更奇:一次,某庆祝大会,有人推一只棺材状的巨型蛋糕出来。众人正诧异,从“棺材”里钻出一人来——正是李小龙也。当时大家又奇又好笑,不作理会。不料李小龙不久暴毙再钻棺材,于是,此事乃凶兆也。
李小龙归西后,众人目送装其遗体的棺材上飞机,飞赴美国。忽有一个惊人的喜讯传来香港,李小龙没死,他一脚端开棺材,又回美国闯天下去了!
但不久方知是神话一则。据护送李小龙遗体去西雅图的。陆正讲,是由于飞机升入高空,气压反差太大,棺材开裂,漏出了一些药水,复生之事,乃属虚无。
谋害说
谋害说的信者亦不算少,因为前几种假设都不足让人信服,人们只好往这方面推测。
其理由是,李小龙得罪过许多人,尤其是武术界的人士。李小龙指责备派传统武术不实用,弊端多多,甚至毫无用处。各门派的教头掌门人,为自己的门派,付出了毕生乃至数代人的心血与努力,遭此轻慢侮辱,能不伤心之至,义愤填膺吗?
也许,各掌门人宽宏大度,不与“此厮”计较,但圈中总还有人耿耿于怀,欲报欺派之仇,以慰门派先祖。
因为李小龙在美国就多多得罪武林中人,多次遭人暗算,险险丧命。他来港后,与武林中人关系之恶,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李小龙在港再遭人暗算,平增了七分可信度。
谁都知道,李小龙武功高强,明打不过,也只有暗算了。
美国是个枪支泛监的国度,以枪暗射,是首选之策。在香港,莫说持枪,携古老凶器亦算违法。于是复仇之事,让古老国术大行其道了。
一说某气功大师,发功搅了李小龙的气机,致使李小龙练功岔气,愈练愈糟,每况愈下,时辰一到,一命呜呼。
又一说为某点穴高手,点了李小龙要穴,初无反应,遂觉气息渐衰,力道渐弱,却以为练功荒疏之故,从而加紧锻炼。忽一日,穴道封死,百脉阻塞,魂归西天矣。
谁都知道,李小龙重外功而轻内功,这是他的致命弱点。如果真遭人用奇门异术暗算,他大概会浑然不觉,更不知用内功去化解。
以上说法,从理论上讲有一定的道理,但拿不出确凿证据,甚至连怀疑线索也提供不了,仍不足令人信服。
李小龙的挚友,美国武术界著名人士艾伯嘉亦是谋害说的中坚人物。他认为这是一次谋杀,凶手是一名草药医师,他给李小龙服的药,使李小龙慢性中毒。而这种草药的毒素,在人死后36小时内已消失,使之检验不出。
艾伯嘉分析了李小龙嫉恶如仇、多得罪人的性格。但他也指不出凶手具体是谁,又是受谁之指使。
任何一种李小龙死因之说,都不能最后信服于人。人们最后又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当事人丁佩与邹文怀身上,指望他们能说出死因的真相。事实上又是不可能的。
或许,真相仍如他们在法庭上作的证词一样;或许,他们仍隐瞒了什么不便说,甚至一辈子守口如瓶。
看来,李小龙的死因只能是千古之谜了。
在中外电影史上,一个明星之死如此轰动,疑点如此之多,大概只有美国艳星玛丽莲·梦露能与其相比了。
功夫影帝李小龙……第二十三章虽死犹生两代悲剧千古奇
第二十三章虽死犹生两代悲剧千古奇
人死了,英灵却还活着:他的电影至今还在广为公映,魁力不减当年!他掀起的世界性的中国功夫热堪称20世纪文化奇观,他被誉为中国功夫第一名人!十多年后,他的儿子李国豪长大成人,来港拍了第一部功夫片《龙在江湖》,人们惊叹:李小龙复活了!正当李国豪事业如日中天时,突然“死于非命”。父子两代人的悲剧竟如此相近,千古奇事!
李小龙没看到《龙争虎斗》公映的盛况。这是他主演的第一部好莱坞电影。1973年8月19日,该片在美国首映,影迷们未能看到出席仪式的男主角李小龙,只能在银幕上看到生龙活虎的李小龙。
10月18日,《龙争虎斗》的国语片在香港公映。此刻,李小龙正静静地躺在美国西雅图的墓地。
《龙争虎斗》很快走遍全世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空前的李小龙热。
李小龙没死,他仍活着。
李小龙生前未能完成《死亡游戏》,就他的故事框架、哲学底蕴、导演意图来看,这必将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将会是他电影中最优秀的一部。
《死亡游戏》只拍了近二十分钟的胶片,剧本也仅是个大纲。
李小龙在拍《龙争虎斗》时,跟导演高洛斯曾谈及过《死亡游戏》,李小龙死后,高洛斯组织人撰写剧本。几经周折,由华纳公司出品、高洛斯执导的《死亡游戏》于1978年推出。但在这部片中,李小龙的许多意念已消失殆尽,男主角的功夫比李小龙要相形见拙得多,其他高手的功夫亦不伦不类。中国功夫片的特色荡然不存。
《死亡游戏》的近二十分钟原装胶片在嘉禾公司,嘉禾补拍了其他镜头,并力图将两种镜头有机地衔接起来,由吴思远执导。拍中国功夫片,嘉禾的条件及经验比华纳要成熟优越得多。但拍出的样片,仍不尽原意。李小龙的编、导、演方式,既不是好莱坞的,更不是香港的,而是属于他个人的那一套。
李小龙的作用和地位,是无人可替代的。他的死,带来的遗憾,又岂止《死亡游戏》?
李小龙生命的火花熄灭了,但他的电影仍大放异彩,愈来愈为世界电影观众所接受、所喜受。他成了真正的世界性电影明星,不少国家的影迷及影评家称他为东方的功夫影帝。
李小龙的从影生涯仅两年,仅拍了四部半影片:《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及《死亡游戏》。时间之短,作品之少,令人扼腕唏嘘。
然而,他却凭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少的作品,放射出耀眼的光辉。时逾二十余年,仍不见黯然失色。这在中外电影史上,实属少见。
诚然,由于李小龙的早逝,使他避免了走红明星“当红容易长青难”的难题。靠红颜取胜的女星怕老,凭体力及武功立足的男星同样怕老。曾几何时,早期的功夫影星胡金铨以其曼妙的舞(武)姿,征服了多少影迷的心,而在近作《阴阳法王》中,却给观众带来英雄白头、大师老矣的惋叹。
李小龙已离世二十余载,任何关于他能否“长青不老”的讨论,都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还是以情形相仿的明星与其相比。美国加州大学电影硕士蔡康永曾举过一例:
“港台两地在70年代前后,塑造了不少能打,而且打得漂亮奇特的男演员。要讲到外型俊美,却只在影坛匆匆出现的,最出色的例子是傅声,纯论外型,很多人会认为傅声尤胜李小龙。可是傅声淬逝之后,他的电影并没有能一再引起、抢映的风潮,他的海报,也早已从影迷出入的店里消失。”
二十余年后的今天,李小龙的电影仍常映不衰,仍魅力无穷,仍为影迷所津津乐道,仍为后世的影视演员所借鉴所效仿。有“星爷”之称的香港当红影星周星驰曾公开表示:李小龙是他心目中永远的偶像。
李小龙电影的思想底蕴及其艺术魅力,前文曾有论述。这里还需一提的是,李小龙的电影是极个性化的电影,电影所表现的就是李小龙的自我。
李小龙逝世后,出现过好些部表现李小龙的电影电视,较著名的有吴大维的《龙在江湖》、周星驰的《少年李小龙》等。吴大维、周星驰都算是出色的实力派明星,但李小龙就是李小龙,任何人饰演的李小龙都不及李小龙电影中的“这一个”来得更真实,更深刻,更能震撼人心。
李小龙电影的意义还在于:他使国语片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他使世界影都好莱坞出现新的类型电影——中国的功夫片。
好莱坞华裔影星陈冲曾抱怨说:好莱坞及美国电影观众对华裔演员的印象,仍停留在李小龙阶段。
这既是华裔演员的悲哀,又是李小龙的骄傲!
功夫与电影是李小龙生命的两大支柱。自李小龙赴美以来,最先是他在武道上的成功,才会有他在电影上的成功。他在电影上的成功,又促使他的武道更广泛地在世界传播,蜚声世界。
我们仍不敢说,李小龙是中国功夫第一人。但我们却可以定论:李小龙是中国功夫第一名人。他是第一位赢得国际声誉的中国功夫大师,他是中国功夫在世界范围内的传人。世界性的中国功夫热首先是李小龙功夫热。
因此,自70年代起,许多外文字典词典都出现了一个新词:Kung Fu(功夫的音译)。
鉴于李小龙在武术上的精深造诣与卓越贡献,世界武术组织把他评为世界著名七大武术家之一。
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倡仪把每年的10月27日(李小龙的生日)定为“功夫节”。
从1974年起,在美国举行的超级武术比赛,赛前均要作默祷,以表对这位中国功夫大师的敬意。
李小龙在《精武门》中痛打日本武师,但日本观众并没有为之而反感,富士山供奉着一尊李小龙塑像,人们尊他为“武之圣者”。
在香港、台湾、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出版过多种关于李小龙生平和功夫的书籍,以及纪念性的杂志与特辑。“李小龙研究”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在美国的大学,还被学者作为取得博士学位的论文专题。
李小龙至今仍被人们称为“功夫大使”,他使中国功夫超越了民族与国界,成为国际交流的特殊语言。他的功夫电影与功夫书籍仍在世界各地传播,成为沟通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桥梁。
盖棺定论,且经过二十余年的检验,大概可对他的截拳道作一些结论性的探讨。
李小龙对武术的卓越贡献,或许不在于他战胜过多少武术高手,而在于他创立了一种新的武术门派:截拳道。但是,李小龙战胜众多武术高手的意义不仅仅限于使他出名,又是对他的截拳道的有效检验。
截拳道已得到世界武术界的承认,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李小龙在西雅图的墓碑刻有这样的碑文:李振藩(李小龙原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截拳道的创始人
李小龙走得太匆忙,末留下任何遗嘱。碑铭,是莲达根据李小龙生前的愿望而立的。人们均认为:碑铭符合并高度概括了李小龙的一生,挈领出他武道的旨蕴和精华一—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截拳道是现代最具创新精神和开拓意义的武道。
截拳道大胆否定传统武学流于形式、围于招式、循规蹈矩等弊端。
截拳道是一种重实战、轻表演,重攻击、轻防御的武道。
截拳道是哲学化的武道。或是武道哲学。
截拳道不是招术,而是战术;不是教材,而是教义。因此,作为截拳道的门徒,不可刻意地学,机械地用;而是要心领神悟,灵活运用。注意:
截拳道无任何形式,又可有任何形式;无派无别,又可是任何派别。
对截拳道的研究,不可仅仅限于李小龙的武学遗著,还必须结合他在电影电视中的打斗与对白,更应参照他生平的言与行进行综合探讨。
李小龙大胆否定传统武学门派,他矫枉过正,在批判弊端的同时,连不少精华也一道弃之如糟粕。
李小龙武道的最大缺陷,是忽略了内功。在他的截拳道论著以及他进行截拳道的宣传教学中,他从不谈气功之类的内家功夫,他甚至连训练和动作中,如何调息运气都极少提到。
李小龙首先是不会气功,其次是他没有学气功欲望——这可从他的言论中看出。截拳道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拳道,而外家功夫比内家功夫,更要“直接”得多。
李小龙是个撤下种子就想摘果子的人。内家功夫见效太遥远了。
传统武学对“武功”的理解,“武”特指外功,“功”待指内功。“武”与“功”对一个武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故谓“武功”。
有诗为证:“练功不练武,十年白辛苦。”光练内功,不练外功的招法,内力虽浑厚,却不知如何借于身手施展出来,如何护身克敌?
反之,“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光有招术和劲道,内功不行,终究会觉得底气不足,如大树无根。并且,练功时自损,或打斗时受伤,只能“硬挨”。内功高深之人,身体受到外力和外气侵害,他的内气会形成一道无形而又坚韧的屏障,并且还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内伤及气淤进行化解。
这句“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箴言不幸成了李小龙暴毙的谶语,这也是李小龙截拳道的致命弱点。我们不能确认李小龙暴毙的直接原因,但可以认为:李小龙因日常不辅之以内功训练,而致导身体垮了下来。假设真有人暗发功伤他气机,他是无能为力并且毫无知觉的。
香港一些武术界教头认为李小龙“练功不得其法”,并非无稽之谈。
李小龙的截拳道理论,融会了道家佛家的境界说。但实际上,李小龙的心态并非处于这种境界。若他能潜心练内功,常年不辍,是能进入这一境界的。那么他的性情,也不致于这么浮躁和暴躁。
李小龙犯了“欲速则不达”之大忌。
截拳道不适宜初学者,而适宜有相当功底之士。李小龙虽也强调“悟”,但对初学者来说,是“悟”不出深邃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