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引起宗族人的惊奇,也给后世留下了“孔融让梨”的美谈。及长,孔融好学不倦。十六岁时,因冒死收留被宦官追捕的党锢名士张俭,他一下子成为名满天下的人物。入仕之后,孔融不避危险,频频纠举宦官们违犯法纪的亲戚,声誉益隆,以致时人对之有如下的评价:“孔文举于时英雄特杰,譬诸物类,犹众星之有北辰,百谷之有黍稷,天下莫不瞩目也。”
董卓入京,胡作非为。孔融在朝,时时以正言谏止之,引起董卓的反感。董卓本想下令杀死孔融以泄愤,后来考虑到此人名声太大,不宜亲自动手,便用了一个借刀杀人之计,把孔融派到青州北海国去任国相。
原来此时的北海国,乃是黄巾余众活动得最为频繁的地区。董卓想:不要看你孔融清谈干云,声名高涨,叫你一介书生去北海应付那乱哄哄的局面,不出数月就要丧命于黄巾的刀剑之下,看你那时是嘴巴硬,还是脖子硬!
果不其然,孔融刚刚来到北海国的治所剧县(在今山东昌乐县西),脚跟还没有站稳,西面冀州的二十万黄巾军,就像潮水一般涌进了北海国境内。孔融势单力薄,哪里抵抗得住,只好向南撤退到朱虚县(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陆续收容了流亡百姓四万多人,勉勉强强开始履行自己施政理民的职责。不料刚刚才打开一个小局面,南面一股黄巾军又杀到朱虚县。孔融被迫取道东北,又退到都昌县(在今山东昌邑县西)。眼见前面已经是波涛汹涌的渤海,完全无路可退了,他只得横下一条心,率领残部依据都昌县的城池固守。同时,连忙派遣一位智勇双全的勇士,突出重围,直奔西面六百里外,去向平原国的刘备紧急求援。
这位勇士是谁?他就是后来孙吴的名将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乃青州东莱郡黄县(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人氏。其人身高七尺七寸,前面说过,当时一尺是现今的二十四厘米,七尺七寸就是一百八十五厘米。身材高大的他,猿臂善射,具有百步穿杨的真本事。但是,他不仅武艺高强,更可贵的是还有高尚的品格,坚守信义,一诺千金。
众所周知,这三国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那么当时的人靠什么竞争呢?两种东西:品格和智慧。品格是根本,智慧只是手段。我们看三国,讲三国,不能只看手段而忘了根本,更不能只讲手段而忘了根本,好像整个三国历史舞台,就只是一批老奸巨猾的家伙,在那里尔虞我诈,损人利己,完全是一幅丑恶不堪的黑暗历史场景。就连本来是具有人性光辉的事件,都要挖空心思吹毛求疵,想当然推测出其中的“恶劣动机”来。其实,你只要冷静看,细心看,全面看,深入看,往往能够从历史的点点滴滴具体表象下面,看到当时人性的光辉,这太史慈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当初太史慈在本郡的郡政府当办事员,因为在郡政府和州政府的政务纷争中,尽职尽力,受到州政府的仇恨,他为了避祸,就跨海避难到了辽东。孔融到任之后,得知他的事情,佩服他的为人,多次派人前往相邻的东莱郡,看望太史慈的老母,并送去不少生活物品。太史慈等风头过了之后,从辽东回来,他老妈说:“你不在的时候,孔长官多次派人来探望,全靠他送来的东西,我才渡过难关。他与我家非亲非故,对我却比亲友还好。现今他却陷入困境,你要赶紧前去为他效力!”
太史慈一听,立即日夜兼程,步行三百里,赶到西南的都昌县。他趁敌人的包围还没有完成,从缝隙当中进入城内,又自告奋勇,前往平原国求救。他骑一匹骏马,左右又各带一匹空马,出城用计麻痹敌人,快速冲出重围,射杀领头追赶的几名骑手后,换马不换人,硬是在两天之内,来到了六百里外刘备的官邸门前。
刘备早就对孔融倾慕不已,只是无缘结识,深以为憾。所以他一听说北海相孔融有专使紧急求见,也不顾夜静更深,立即披衣下床,接见来使。
厅堂之上,明烛高烧。宾主刚刚施礼坐下,风尘仆仆的太史慈就急忙说明来意。刘备一听是求自己发兵以救围城之急,当时沉吟不语。他知道,不久前有大股黄巾军从冀州东去北海,其数在十万以上。如果自己要救孔融,发兵太少不仅无济于事,而且还可能被黄巾军全数歼灭,有去无回。然而发兵太多,自己也有难处,因为此时袁绍在冀州的广川(在今河北棗强县东)一战中,大胜公孙瓒的主力军,生擒公孙瓒委任的冀州刺史严纲。袁绍在冀州方向反攻得手后,势必要东进青州,而平原西距广川不过百余里,正是首当其冲之地。如果发兵过多,届时袁绍兵锋东向,自己的根据地就岌岌可危了。太史慈见刘备沉吟不决,便再度慷慨陈词道:“慈乃一介凡夫,与孔北海无骨肉之亲,亦非乡党之谊,只不过想到他是天下士大夫的楷模,所以决心替他分灾共患。现今孔北海坐守孤城,危在旦夕。他以为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而奋力支持,以生死寄托于君,望君慨然相救!”
刘备一听孔融这么看得起自己,不禁热血上涌。他知道,如再犹豫,连太史慈也会瞧不起自己,更不用说那些清流士大夫了。声名扫地,今后在政界和社交界还能混下去吗?于是,他正色敛容,回答道:“孔北海竟也知道世间有一个刘备么!”
当下刘备下令:遣关羽率精锐步兵二千五百人,赵云率铁甲骑兵五百人,火速驰援北海!刘备自己则和张飞领两千人守平原。太史慈见刘备如此仗义,在自身危难之时犹不吝以精锐主力救人急难,大为感动。再三致谢之后,太史慈便领着关、赵二将直奔北海而去。
七日之后,平原援军抵达都昌城郊。围城黄巾军缺乏严格训练,加之攻城半月不下,不免兵疲意沮。关、赵二员骁将率领三千步骑,如《孙子兵法》所言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黄巾军当然抵挡不住,纷纷退散。平原兵出不过一旬,北海之围遂解。
这边的孔融绝处逢生,那边的刘备却遇到了大麻烦。袁绍击退公孙瓒主力后,果然派偏师东侵平原国。刘备苦战数日,寡不敌众,只好且战且走,撤出平原。袁绍军得了平原国,跨过黄河,继续东进。刘备退到平原以东约三百里的齐国(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与青州刺史田楷的军队会合。这时,关羽和赵云得胜回返,也在齐国的首府临菑与刘备相遇。三下合兵一处,终于把东进袁军的势头遏止在临菑城下。
刘备丢掉了平原国,是他的创业生涯中遭受到的第三次大挫折。然而天下的事情都有两面,即《老子》所谓的“祸福相倚”。他虽然实际的利益损失巨大,但是他舍己为人,慷慨解救大名士孔融于危难的慷慨义举,却很快传遍海内。他的社会声望和名誉,猛然增高一大截不说,更为重要的是,士大夫从此承认这个来自偏僻乡村中的织席贩履者,作为他们圈子中的一名成员,使刘备一下子就被主流社会群体认同了。甚至于出身第一流名门大族,又曾经是讨伐董卓联军的结盟首领,素来高傲无比的袁绍,都给了他如下的评价:“刘玄德弘雅有信义。”器量宽宏,为人高雅,讲求信誉和道义,袁绍的这一评价,其效用就相当于许劭对曹操的评价一样,潜在的政治社会作用极其巨大,将使刘备受益无穷。相比之下,平原国的丢失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另一边的孔融得救之后,对太史慈极为看重,说:“你真是我的忘年交啊!”但是,太史慈并未在孔融手下依仗功劳坐享回报,反而很快就潇洒告辞孔融回到老家。听了儿子语气非常平静的报告,老人家同样也只有一句很淡定的回答:“我很欢喜你终于对孔长官有所报答。”不久,太史慈就下江南见老朋友去也,此后成为孙吴的名将,再没有与孔融见面。现今社会中人爱说淡定,什么是淡定,这一对非同凡响的母子,才是真正的淡定妈,淡定儿。刘备救人危难慷慨无私,太史慈母子淡泊功利,这正是:
人性光辉随处是,三分不是污泥团。
要知道刘备此后如何从挫折中再度奋起拼搏,柳暗花明又一村,请看下文分解。
六 作牧徐州
刘备会同田楷,在齐国的临菑一线抗击袁绍的东路军,双方激战两年,相持不下。直杀得田畴一片荒芜,闾里悉成丘墟,哪里还看得见《晏子春秋》中形容临菑城“张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的热闹情景!
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八月,皇帝以董卓已被诛杀,关东各路勤王的兵马不应再相互残杀,便派太仆卿赵岐为专使,代表皇帝去调解关东的众位诸侯,劝息刀兵。次年二月,赵岐抵达幽、冀二州,要求公孙瓒与袁绍相互和解。恶战了三年,分据幽、冀二州的这两大势力也觉得疲乏不堪,需要暂时喘一口气再接着干。于是,在赵岐的主持之下,公孙瓒与袁绍签字议和,双方军队撤离前线,青州的紧张局面亦随之缓解。
青州的刀光剑影暂时消失了,与之相邻的徐州(主要地域在今山东、江苏省)却又热火朝天地打了起来。徐州这一打,使刘备的境遇又出现一大变化,这自然值得细说一番。
在青州的南面有一片濒临东海的地区,南北长而东西短,这就是东汉十三州之一的徐州。徐州西邻兖、豫二州,南面则与扬州隔长江相望。
自从关东各路讨伐董卓的诸侯闹起内讧相互攻杀以来,中原大地便成了一个大战场。曹操在他的《蒿里行》这首五言诗中,描述中原当时的悲惨状况,令人不忍卒读。
他写道: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后世的学者,都认为这不是诗人的夸张,而把它视为史家的实录。
中原鼎沸,侥幸生存者便纷纷外逃避难。于是,赤县神州的大地上,就出现了一股又一股的流民群。当时,徐州东临沧海,距中原的大战场较远,社会秩序较为安定,故而流民大量来归。他们披荆斩棘,垦荒种地。一时间,徐州境内出现了中原四战之地不复得见的“百姓殷盛,谷米丰赡”的景象。
东汉献帝初平年间,徐州的长官一直由陶谦充任。他先是任徐州刺史,其后又进号为徐州牧。那么刺史与牧有何区别呢?简而言之,早期的刺史只拥有监察之权,他只负责监察本州所属的郡县官员是否奉公守法;而后期出现的州牧则拥有统军治民之权,他是郡县之上统治一州的最高军政长官。
徐州牧陶谦,字公祖,扬州丹杨郡秣陵县(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区)人氏。其人忠心汉室,性格刚直慷慨,然而有一个大缺点,即是喜听奉承之语,厌闻逆耳之言。有了这样一个毛病,必然会如诸葛先生在《出师表》中所言的“亲小人,远贤臣”。古往今来,有多少伟人英主都在这一点上伤了事业,毁了声名,区区陶谦何能例外!于是,徐州“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
眼见得徐州将由乐土变成乱邦,一些有识之士牢记孔夫子“贤者避世,其次避地”的遗训,先后离开徐州,另觅栖身之地。彭城人张昭、严畯,广陵人张纮、吕岱,淮阴人步骘,东城人鲁肃等,都南奔江东,后来成为孙吴政权中的骨干。
果不其然,一场浩劫不久就降临到徐州。东汉献帝初平四年(193)秋,兖州牧曹操发精兵数万东攻徐州,发誓要杀绝陶谦家族,以报父弟之仇。
曹操与陶谦怎么会结下如此深仇大恨呢?
原来,曹操荥阳一战大败之后,并不灰心,立即奔赴扬州的丹杨郡去招募了四千兵马,准备东山再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终于在兖州的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县南)打下一块地盘。又过了一年左右,也就是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的冬天,曹操在兖州的济北国境内,大败来自青州的黄巾军,“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势力大振,并且自然而然当上了兖州(主要地域在今山东省)的州牧。曹操的事业得到大发展了,他的老父少弟却厄运临头。当初曹操变卖家财起兵声讨董卓之时,其父曹嵩正去职在老家享清福。讨董大战的序幕拉开之后,曹操的老家豫州沛国谯县受到战火的波及,其父曹嵩便携少妾幼子跑到徐州的琅邪郡去避难,这一去就避了三年多。曹操当上兖州牧,立定了脚跟,便想把老父接回兖州来尽孝。这时,曹嵩已经移居邻接徐州的兖州泰山郡费县(今山东费县北),所以曹操就下令要泰山郡太守应劭派兵送曹嵩来兖州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县东北)。应劭得到上司之令,不敢怠慢,立即发兵二百送曹老太爷到兖州。从费县到兖州治所昌邑约五百里,其间一段道路距徐州境极近。曹嵩一行经过这段路途时,徐州驻军发现这位曹老太爷很有油水,光辎重车就有一百多辆,首尾相接将近一里路长,立时起了杀人越货之心。当下上千人马呼啸而出,冲人兖州地界,径直奔向曹嵩一行。护送曹嵩的兵士见势不妙,四散奔逃。徐州的驻军抢光财物不算,又把曹嵩本人,以及其小妾、少子曹德等一行全部杀死在武水河边,鲜血染红了盈盈河水。
消息迅速传到兖州,把曹操差一点气得昏死过去。这位“乱世英雄”岂肯善罢甘休?他认定这是陶谦指使部下出的手,当即号哭发丧,同时点起数万精兵良将,恶狠狠地杀向徐州。
东汉献帝初平四年(193)秋天,曹操率军进入徐州地界。陶谦早就知道对方必定要来报复,所以在徐州西部的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西)一带集聚重兵,企图挡住曹操的兵锋。《老子》云:“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曹操身着一身黑色的麻布丧服,帐下黑幡飘舞,部下将士亦都以黑布束臂,全军一片肃杀之气,这正是所谓的“哀兵”。相反,陶谦师出无名,御军无方,军容不整,未战之前先已显出败兆。结果,彭城一战,陶谦大败,单骑逃往徐州的治所郯县(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