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四月七日《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周刊》第十
六号。
咬文嚼字〔1〕
一
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而来主张男女平等的男人,却偏喜欢用轻靓艳丽字样来
译外国女人的姓氏:加些草头,女旁,丝旁。
不是“思黛儿”,就是“雪琳娜”。
西洋和我们虽然远哉遥遥,但姓氏并无男女之别,却和中国一样的,——除掉斯拉
夫民族在语尾上略有区别之外。
所以如果我们周家的姑娘不另姓绸,陈府上的太太
也不另姓蔯,则欧文〔2〕的小姐正无须改作妪纹,对于托尔斯泰〔3〕夫人也不必
格外费心,特别写成妥鉐丝苔也。
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而来介绍世界文学的文人,却偏喜欢使外国人姓中国姓:
Gogol姓郭;Wilde姓王;D’An-nunzio姓段,一姓唐;Holz姓何;Gorky姓高;Ga
lsworthy也姓高,〔4〕假使他谈到Gorky,大概是称他“吾家rky”〔5〕的了。
我真万料不到一本《百家姓》〔6〕,到现在还有这般伟力。
一月八日。
二
古时候,咱们学化学,在书上很看见许多“金”旁和非“金”旁的古怪字,据
说是原质〔7〕名目,偏旁是表明“金属”或“非金属”的,那一边大概是译音。
但
是,鏭,鎴,锡,错,矽〔8〕,连化学先生也讲得很费力,总须附加道:“这回是
熟悉的悉。
这回是休息的息了。
这回是常见的锡。
”而学生们为要记得符号,仍须另外记
住腊丁字。
现在渐渐译起有机化学来,因此这类怪字就更多了,也更难了,几个字
拼合起来,像贴在商人帐桌面前的将“黄金万两”拼成一个的怪字〔9〕一样。
中国
的化学家多能兼做新仓颉〔10〕。
我想,倘若就用原文,省下造字的功夫来,一定
于本职的化学上更其大有成绩,因为中国人的聪明是决不在白种人之下的。
在北京常看见各样好地名:辟才胡同,乃兹府,丞相胡同,协资庙,高义伯胡
同,贵人关。
但探起底细来,据说原是劈柴胡同,奶子府,绳匠胡同,蝎子庙,狗
尾巴胡同,鬼门关。
字面虽然改了,涵义还依旧。
这很使我失望;否则,我将鼓吹
改奴隶二字为“弩理”,或是“努礼”,使大家可以永远放心打盹儿,不必再愁什
么了。
但好在似乎也并没有什么人愁着,爆竹毕毕剥剥地都祀过财神了。
二月十日。
※ ※ ※
〔1〕本篇最初分两次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一日、二月十二日北京《京报副
刊》。
本篇第一节发表后,即遭到廖仲潜、潜源等人的反对,作者为此又写了《咬嚼
之余》和《咬嚼未始“乏味”》二文(收入《集外集》)予以反驳,可参看。
〔2〕欧文 英、美人的姓。
如美国有散文家华盛顿,欧文(W.Irving,1783
—1859)。
〔3〕托尔斯泰 俄国人的姓。
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B.C.DEFGHEI,
1828—1910)。
〔4〕Gogol 果戈理(H.B.JEKELM,1809—1852),曾有人译为郭歌里,俄
国作家,Wilde,王尔德(1856—1900),英国作家。
D’An-nunzio,邓南遮(18
63—1938),曾有人译为唐南遮,意大利作家。
Holz,何尔兹(1863—1929),德国作家。
Gorky,高尔基(M.JENMOPI,186
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
Galsworthy,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作
家。
〔5〕“吾家rky” 即吾家尔基。
旧时常称同宗的人为“吾家某某”,有些人
为了攀附名人,抬高自己,连同姓的也都称“吾家某某”。
这里是对当时某些文人把“高尔基”误为姓高名尔基的讽刺。
〔6〕《百家姓》 旧时学塾所用的识字课本。
宋初人编,系将姓氏连缀为四言
韵语,以便诵读。
〔7〕原质 元素的旧称。
〔8〕鏭,,锡,错,矽 化学元素的旧译名。
其中除锡外,其他四种的今译
名顺序为铯、锶、铈、硅。
〔9〕“黄金万两”拼成的怪字,其形如“驀”。
〔10〕仓颉 亦作“苍颉”,相传是黄帝的史官,汉字最初的创造者。
咬文嚼字〔1〕
三
自从世界上产生了“须知学校犹家庭”的名论之后,颇使我觉得惊奇,想考查
这家庭的组织。
后来,幸而在《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对于暴烈学生之
感言》中,发见了“与此曹子勃谿相向”这一句话,才算得到一点头绪:校长和学
生的关系是“犹”之“妇姑”。
于是据此推断,以为教员都是杂凑在杨府上的西宾,
将这结论在《语丝》上发表〔2〕。
“可惜”!昨天偶然在《晨报》上拜读“该校哲教系教员兼代主任汪懋祖以彼
之意见书投寄本报”〔3〕的话,这才知道我又错了,原来都是弟兄,而且现正“相
煎益急”,像曹操的儿子阿丕和阿植〔4〕似的。
但是,尚希原谅,我于引用的原文上都不加圈了。
只因为我不想圈,并非文章
坏。
据考据家说,这曹子建的《七步诗》〔5〕是假的。
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
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替豆萁伸冤: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六月五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六月七日《京报副刊》。
〔2〕即收入本书的《“碰壁”之后》。
〔3〕汪懋祖(1891—1949) 字典存,江苏吴县人,当时的女师大教员,是杨
荫榆迫害学生事件的积极参加者。
杨荫榆宴请评议员于西安饭店,他也列席。
他在
这篇致“全国教育界”的意见书(载一九二五年六月二日《晨报》)中,诬蔑学生,
颠倒黑白,对杨荫榆大加推崇:“杨校长之为人,颇有刚健之气,欲努力为女界争
一线光明,凡认为正义所在,虽赴汤蹈火,有所不辞。
今反杨者,相煎益急,鄙人
排难计穷,不敢再参末议。
”
〔4〕阿丕 即曹丕(187—226),曹操的次子。
参看本卷第520页注〔17〕。
阿植,即曹植(192—232),曹操第三子。
参看本卷第520页注〔18〕。
〔5〕《七步诗》 《世说新语·文学》载:“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
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明代冯惟讷《古诗
纪》选录此诗,注云“本集不载”,并附录四句的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
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清代丁晏的《曹集诠评》中关于此诗也说:“
《诗纪》云‘本集不载’,疑出附会。
”
杂感〔1〕
人们有泪,比动物进化,但即此有泪,也就是不进化,正如已经只有盲肠,比
鸟类进化,而究竟还有盲肠,终不能很算进化一样。凡这些,不但是无用的赘物,
还要使其人达到无谓的灭亡。
现今的人们还以眼泪赠答,并且以这为最上的赠品,因为他此外一无所有。无
泪的人则以血赠答,但又各各拒绝别人的血。
人大抵不愿意爱人下泪。但临死之际,可能也不愿意爱人为你下泪么?无泪的
人无论何时,都不愿意爱人下泪,并且连血也不要:他拒绝一切为他的哭泣和灭亡。
人被杀于万众聚观之中,比被杀在“人不知鬼不觉”的地方快活,因为他可以
妄想,博得观众中的或人的眼泪。但是,无泪的人无论被杀在什么所在,于他并无
不同。
杀了无泪的人,一定连血也不见。爱人不觉他被杀之惨,仇人也终于得不到杀
他之乐:这是他的报恩和复仇。
死于敌手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
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病菌的并无恶意的侵入,不是我自
己制定的死刑。
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罢!想出世的,快出世罢!想上天的,快上天罢!灵魂
要离开肉体的,赶快离开罢!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
的。
但厌恶现世的人们还住着。这都是现世的仇仇,他们一日存在,现世即一日不
能得救。
先前,也曾有些愿意活在现世而不得的人们,沉默过了,呻吟过了,叹息过了,
哭泣过了,哀求过了,但仍然愿意活在现世而不得,因为他们忘却了愤怒。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孩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
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因为愤怒只是如此,所以他们要愤怒一生,——而且
还要愤怒二世,三世,四世,以至末世。
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类等等,——
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2〕,没有已时者有望。
但太觉疲劳时,也无妨休息一会罢;但休息之后,就再来一回罢,而且两回,
三回……。血书,章程,请愿,讲学,哭,电报,开会,挽联,演说,神经衰弱,
则一切无用。
血书所能挣来的是什么?不过就是你的一张血书,况且并不好看。至于神经衰
弱,其实倒是自己生了病,你不要再当作宝贝了,我的可敬爱而讨厌的朋友呀!
我们听到呻吟,叹息,哭泣,哀求,无须吃惊。见了酷烈的沉默,就应该留心
了;见有什么像毒蛇似的在尸林中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中奔驰,就更应该留心了:
这在豫告“真的愤怒”将要到来。那时候,仰慕往古的就要回往古去了,想出世的
要出世去了,想上天的要上天了,灵魂要离开肉体的就要离开了!……
五月五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八日北京《莽原》周刊第三期。
〔2〕二六时中 即十二个时辰,整天整夜的意思。
战士和苍蝇〔1〕
Schopenhauer〔2〕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
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
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
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
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
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
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
们!
三月二十一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北京《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周
刊》第十四号。
作者在同年四月三日《京报副刊》发表的《这是这么一个意思》中对本文曾有
说明:“所谓战士者,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而反受奴才们讥笑糟蹋的
先烈;苍蝇则当然是指奴才们。”(见《集外集拾遗》)
〔2〕Schopenhauer 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这里
引述的话,见他的《比喻·隐喻和寓言》一文。
这个与那个〔1〕
一 读经与读史
一个阔人说要读经〔2〕,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
岂但“读”而已矣哉,
据说还可以“救国”哩。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那也许是确凿的罢,然
而甲午战败了,——为什么独独要说“甲午”呢,是因为其时还在开学校,废读经
〔4〕以前。
我以为伏案还未功深的朋友,现在正不必埋头来哼线装书。
倘其咿唔日久,对
于旧书有些上瘾了,那么,倒不如去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须是野史;
或者看杂说。
现在中西的学者们,几乎一听到“钦定四库全书”〔5〕这名目就魂不附体,膝
弯总要软下来似的。
其实呢,书的原式是改变了,错字是加添了,甚至于连文章都
删改了,最便当的是《琳琅秘室丛书》〔6〕中的两种《茅亭客话》〔7〕,一是宋
本,一是四库本,一比较就知道。
“官修”而加以“钦定”的正史也一样,不但本
纪咧,列传咧,要摆“史架子”;里面也不敢说什么。
据说,字里行间是也含着什
么褒贬的,但谁有这么多的心眼儿来猜闷壶卢。
至今还道“将平生事迹宣付国史馆
立传”,还是算了罢。
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
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
看宋事,《三朝北盟汇编》〔8〕已经变成古董,太贵
了,新排印的《宋人说部丛书》〔9〕却还便宜。
明事呢,《野获编》〔10〕原也好,
但也化为古董了,每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