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想到这两天的奋斗都成了泡影,想到起兵讨逆的打算化作虚幻,这一阵阵的打击不断地砸向张淮深的心头,一时间,他竟然全身虚脱无力,脑海中只剩下痛不欲生的念头。
许久之后,他才有气无力地站起身,看着犹如废物的诏书,[汶网//。。]苦笑不已。
弯身再次将诏书捡起凝视着,冷静下来的他此刻已经从那一瞬间的打击中缓过气来了,望着诏书,想到现在不是唉声叹气的时候,只得告诉自己:不管怎么样,先回夏州军中再说。
想到这里,他的心勉强安定了下来。也没心思多管其他的事情了,草草地将衣物拧干后再穿到身上。其实以他的阅历是知道现下不该立刻将湿衣穿上,而是应该生火将衣物烤干,暖了身子后再穿上才不会伤了身体,只可惜情势不由人,加之他此时心情又是极坏,觉得连逃命还来不及,又哪有空这样做,所以也没去多考虑,只是凭借着深厚的内力强行将身上的寒意忍住,旋即向北方山中奔去,消失在密林之中。
这一来真如蛟龙入海,再也无人可以困住他了。只是有得必有失,虽然争取了逃亡的时机,但此刻阴寒渐渐入体,终至张淮深的一生都没能将之驱除出体内,当他年老力衰再也无力压制之时,这阴寒之毒终于发作,对他的身体招致了无可估量的损伤,甚至于完全改变了他后半生的命运。
会昌六年二月二日,张淮深逃出了长安城。
在山中熬过最艰难的一天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家山中猎户,在那里烤干衣物、填饱了肚子后好好地睡了一觉,缓过了气来。第二日,他也不敢再多逗留,带着干粮再度踏上北行之路。一路行来,避开大路官道,尽在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中艰辛跋涉,一是为了避人耳目躲开追兵,一是为了抄近道早些赶回夏州,毕竟当今皇帝和大唐的安危还系于他的身上。
就在会昌六年二月十四日,经过十多天昼夜兼程赶路的张淮深终于来到了长城上的要塞——宁朔,这里正是通往夏州最紧要的关隘。
第三十六章 齐心
站在角落之中,戴着斗笠,垂下的面纱半遮住面庞,张淮深穿着一身灰衣,看起来就似一个很寻常的过客,毫不起眼,此刻的他正悄悄躲在城外的一处角落静静地望着远处的城楼,那里就是宁朔的城门了,也是去夏州的必经之路。
他平视过去,看到那些守在城门口的军士们正仔细盘查着往来行人,端详着他们的脸,搜检着他们的行囊。他再慢慢抬头向上望去,城楼之上,那些紧握佩刀长枪的军士正警惕地巡睃着城下的动静,从左至右从远至近,毫不放松每一处可疑,整个城关看起来戒备森严,竟无一丝松懈之处。
此刻的宁朔城关之上并没有任何榜文,但张淮深自来到城外后却一直没敢贸然进入,因为这里非但是关防要地,也更是唯一可以阻拦他出关回到夏州的地方,谁知道仇士良、豆卢著他们是不是正在此处设伏等待他自投罗网,尤其城门口检搜行人这么仔细,有异于平日,更显得不同寻常。
看着森严的关禁,张淮深眉头深皱,心中有点焦躁,虽很想早些出关,但因为身负重任,行事时他却不得不更加谨慎,尽管已经变了装束却也还是不敢涉险。站在关外,望着城关,千百个念头在脑海中翻滚,却是苦思无策,一时间竟想不出良方。
“该怎么办?”时光一点点流逝,转眼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时辰,那些巡弋的军士把关依然极严并无松懈之状,张淮深心中越发焦急了,正绞尽脑汁间,却见门关处略微有些混乱,难道有什么事了吗?他精神一振,急忙看去,眼见一溜骑军从城关中而出,为首的那名身着盔甲的大汉正是押衙索勋。
张淮深立时大喜,可再一看,这一波人马中竟然拥簇着几名宦官,心中顿时感到一惊,他下意识地又缩了缩身子,避在一旁,双目紧紧盯着这行人马。
只见索勋陪同在一名宦官身旁,脸色严峻一语不发,那宦官却是趾高气扬,脸上尽是傲慢的神色。等这行人出了关,沿着官道而行,直出了七八里才停了下来,不知怎么,这行人分作了两拨,索勋下了马,和那宦官似乎说了什么,作了一揖,那宦官就摆摆手带着十来人走了,等到那些人远了后索勋才上了马,拨转马头带着十来名军士向回走来。
张淮深明白了,那几名宦官多半是中使,索勋必是从夏州送他们送入关,觉得自己猜得没错,心里也有了底,他就三步两步赶到了道边,站着不动,只等到这行人来到近前,忽然咳嗽一声,将斗笠轻轻一顶,面纱轻掀,露出半截面庞。
索勋本无精打采地骑着马,听到了咳嗽之声回过勒神,看到道边有人望着自己,还在犯疑,猛地看见张淮深的面容,双目顿时一亮,喜不自胜间差点叫出声来,却见张淮深对自己使了个眼色,他立时明白了,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放慢了脚力,磨磨蹭蹭地前行,等转了个弯,宁朔关被小丘挡住看不见之后,立刻命众人停下,自己则从马上滚了下来,冲到张淮深的面前单膝跪下,抱住他的腰,狂喜道:“大人,天佑大人平安无事,终于让属下见到您了。”说着声音已经哽咽了起来。他身后的十多人本还在莫名其妙,听索勋如此说,已然明白了,哗的一声,全都高呼大人,单膝跪下来。
张淮深心中感动,赶紧道:“大家快点起身。”等那些人起来了后,将索勋拉到一边问道:“你怎么进关来了,适才那些内侍是什么人?”
索勋心情正自激动,闻言赶紧道:“小将是奉长史之名送中使进关的,那几人是前些日子跟着左神策军中护军马元贽大人来夏州的,马大人昨日派他们回京,所以仆固长史命小将护送这几人进关。”
“怎么,马元贽已经到夏州了?”张淮深面色一变,整个心都悬了起来,他本以为自己走得够快,可以抢先回到军中了,没想还是慢了一步。震惊过后立刻沉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快告诉我。”
索勋明白张淮深此时的心情,不敢怠慢,第一句就道:“大人放心,军中一切平安,仆固长史和左右郎将还有大军并无任何异动。”
这一句非常关键,听了这话后,张淮深吁了口气,悬起的心算是放下了半截,但还是不敢大意,追问道:“说得详细些。”
说完之后想起了什么,他退后一步,仔细地打量了索勋几眼,又补了一句:“前些时日我命你带信回军中,路上应该平安吧”索勋心里一暖,感激地道:“大人放心,小将一路平安,大人的书信已经交到了仆固长史手中了。”
点点头,张淮深笑道:“平安就好。”
索勋报之一笑,知道张淮深关心军中之事,也不再废话,接着道:“四天前,左中护军马大人忽然来了夏州宣旨,将仆固长史和两位郎将召来后,宣布大人在京师因为图谋大逆已经被下狱问罪,不过官家圣明,鹰扬军并未此而受到牵累。他今日前来是因为大人已经革职入狱,但三军不能无主,所以官家让他前来查看,看谁最朝廷最为忠心,然后从中挑出一人委任他新的中郎将的。他又暗示说,朝中对长史和两位郎将不了解,这挑选的权限都在他一人手中。”
“好一个挑拨离间的毒计,真够毒啊。”张淮深明白马元贽这番话的险恶用心,所以听了后吸了口冷气,恨恨地说道。想了一下,他继而又追问道:“那后来如何?”
“长史和两位郎将都很吃惊,不知道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也没敢多说什么,就请马元贽大人先安歇下来,后来他们好像一起商量过几次,但没听说有什么结果。小将位低职卑,也不知道这三位大人究竟商量什么,只是到了前天,仆固长史就命小将送前面离开的那几位中使进关。”索勋道。
听了这话,张淮深默然不语,眉头微皱,脸上浮现思索的神情,看得出他是正在琢磨其中的关键,索勋在旁不敢打扰,只是静候。过了一会儿,忽听张淮深问道:“马元贽前来这件事,军中是不是都知道了?”
索勋赶紧道:“不知道,马大人住在城里,仆固长史天天陪着他,也没让他去城外的大营,所以军中并不知道。”
张淮深眼睛一亮,接口道:“你这就是说,军中还不知道京里发生大事了?”
“是,仆固长史把消息封得很死,连马大人前来的消息也没几个知道。这次小将送中使进关时,仆固长史还吩咐,不许他们和军中任何人说话,一定要看着他们进关才能回来。”
“明白了。”张淮深喃喃道,脸上变得神采飞扬,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索勋却不明白了,不知道为什么张淮深一下子会这么高兴,不过他向来是忠心耿耿的,也就不去多管了。
张淮深低头盘算了一会儿,然后抬头看着索勋,神情变得很严肃,说道:“你知道京里发生什么事了么?”
“小将不清楚,只风闻大人在京里落难了,不过今日见到大人无恙归来,小将实在是欢喜得很。”
索勋这话说得极是诚挚,张淮深也为之感动,他叹息了一声,悄声道:“我告诉你吧,京里如今出了大事,神策军兵变,裹胁了官家,打算挟天子以令诸侯。我现如今正是奉了天子密诏,打算回到夏州,召集人马起兵勤王。”
“啊!”索勋一时大惊,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镇定一些,为将之道首在稳重。你如今还是这么毛躁,将来怎么能当重任成大器。”张淮深怕惊动其他人,低声喝道。
“是,是。”索勋连忙小声答道,但又忍不住道:“大人说得都是真的吗?不过马元贽前来说是大人因为不满清源公主变心,因此铤而走险,大胆谋逆。”
“你信他还是信我?”张淮深不悦道。
“小将自然相信大人,只是马元贽手中有诏书,上面明白写着大人谋逆,若是他人知道了,对大人可是极为不利啊。”索勋有点诚惶诚恐地道。
“这我知道。”张淮深轻轻说道,此刻的他只觉得心里像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他知道自己面前有数不清的艰险,仇士良既已假借皇帝之名缉拿自己,那自己就成了人人得以诛之的叛逆,而自己手中的密诏偏偏已经墨迹尽化不足为据,即便自己以后能顺利起兵,却也更成了坐实自己谋逆的铁证,想到这些,张淮深就更加烦恼,但他还能就此脱身吗,还能有退路吗?当然没有了,他很明白,自己已经没有后退之路了,身上担着的血海深仇,还有天下兴亡的重任,这些都是他不能不担起的责任。
仰天长叹一声,张淮深郑重地对索勋说道:“我已奉天子诏书起兵清君侧,只是现如今朝廷、陛下都在仇士良之手,一旦起兵,必然会被诬为造反,更可能被各镇群起而攻之,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要为国尽忠,为天下人除害,你年纪轻轻,跟我的这两年也历尽艰辛,这次就别跟着我冒这险了,回去夏州后,你还是解甲归田吧,或者让左郎将修书一封,你拿着去卢龙张仲武节度使那里,应该有更好的前程。”
“自小将从军以来,一直蒙大人关爱,此恩此德小将点点滴滴铭感于心,如今正是大人用人之际,小将愿誓死追随大人,为大人效命,小将决不离开鹰扬军,请大人收回成命。”听了这话,索勋大惊失色,立刻跪下来,望着张淮深泣声道。
“快起来,唉,以前鹰扬军属禁军行列,陛下亲兵,等我回去起兵之后,就变成了朝廷的叛逆,那时万事艰难,你不要一时冲动,误了自己。”张淮深诚心劝道。
“不,虽然索勋愚鲁,不知什么是春秋大义,但神策军犯上作乱,乃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何况大人对小将素有恩义,所以小将愿为大人效以死命,绝不后悔。”
索勋说得恳切,直似发自肺腑。
“那好。”听了这肺腑之言,张淮深感到非常欣慰,将他搀扶起来,道:“恩候,既然你愿意和我共患难,那今后公事之外,你就是我的兄弟了。”
恩候是索勋的表字,也是张淮深给起的,此刻称呼表字,显然是将他作为自己平等的朋友看待,再也不是作为部属了,索勋感动不已,站起身来道:“谢大人。”
张淮深笑道:“既然都是兄弟了,你今后叫我禄伯好了。”
禄伯乃是张淮深的表字。
索勋尚不习惯,涨红了脸还是没能说出来,张淮深哈哈一笑,避开了这话题,说道:“对了,宁朔这里是不是正在悄悄地缉拿我?”
“这小将不知晓,但此次送行之时,小将看到此处戒备森严,和往日颇为不同,说不准正是为了大人。”
“嗯。”张淮深想了一下道:“我必须尽早回到夏州,这样吧,你让一个兄弟和我换了衣甲,我骑他的马扮作你的部属,混过关去。”
索勋点点头,立刻叫来一名军士。张淮深和这名军士换了衣甲,接着把脸弄得灰扑扑的,他本来就不是特别显眼的人,这么一换装若不是熟人已然认不出他了,再吩咐和自己换了衣甲的军士过几天再出关后,张淮深上了马,混入人群中,当真看不出什么破绽。
索勋此刻忽然想起一件事,赶忙到张淮深面前问道:“适才那几名内侍是不是要赶去把他们扣下来,不然小将怕他们泄了军中的机密。”
“不用了。”张淮深摇头道:“仆固敢让他们回去,必是作了万全的准备,不用担心。”
“那好。”索勋放心了,接着歉然道:“小将这就要进关了,委屈大人了。”
张淮深一笑道:“自家兄弟,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好。”索勋放了心,高喝一声:“弟兄们,出关去了。”
十数骑人高声应喝,皆是扬起马鞭,只听鞭声齐响,十多匹马儿尽皆嘶鸣,扬起马蹄,卷起一阵沙尘,望着宁朔城楼如旋风般驰去。
会昌六年二月十四日,张淮深顺利地出了长城,并在第二日的上午进入了夏州地界。
经过几百里的快马加鞭之后,此时向远处眺望已然可以见到州城的轮廓了,知道还有十几里就可以回到夏州,众人也就不急着赶路了。放慢脚力一路慢慢走来,眼看就要到了城外,却见面前出现了一个三岔口,索勋一拉缰绳,停了下来,回头问道:“咱们走哪边?中间进城,右边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