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密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医密档-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自健和叶剑锋比支队其他领导来得要晚一些,到达现场时,已经将近凌晨4点。

现场电源早已被切断,除了几个勘察人员手中的手持式光源之外,四周如同黑洞一般。小小的屋内弥漫着呛人的焦煳味,满地都是夹杂着烟尘炭灰的积水,凌乱不堪,先前的浓烟还未完全散尽,仍有缕缕青烟在屋内缭绕,有些呛鼻刺眼。

绿林县公安局的刑技人员正在勘验现场,技术室主任朱浩哲紧张地向大家介绍着案情:“死者是房子的主人,叫朱笛,女,28岁,单身未婚,是我们南江省黄桃市马槽镇人,6年前来我们绿林县开了一家服装店,两年前买了这一间单身公寓。据调查,她是一个人住在这里,昨天晚上8点多从店里回到家中,一直到晚上10点多被发现这里着火。”

“她有男朋友吗?”

“这倒不清楚。”

现在这种环境下,有限的光源很难一下子了解整个屋内的布局,杜自健就问道:“这房子是什么样的格局?”

通过穿透烟雾的强光,朱浩哲站在门口,边指边说:“这种房子是单身公寓式,一室一厅一厨一卫连体结构,大概60平方米不到,南北通透,长约9米,东西宽6米5,大门朝北开,进门右手是简易的整体灶台,左手是卫生间,往前右边是餐桌,左边为小的客厅,客厅有一个布艺沙发和茶几,再往前是一个开放式的卧室,卧室与客厅这边隔着一组整体衣橱,然后就是最南边的阳台和窗户,卧室与阳台其实也是一体的。”

“尸体在哪发现的?”

朱浩哲带着大家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了几步,来到屋子的南侧,用手电射出的光圈在一大片焦炭的废墟里照了几下说:“这里原本是卧室,木床上面烧毁严重,主要是一些纺织物品,还有床垫,尸体是在床上的这些炭堆里发现的,发生火灾时死者还躺在床上。”

一时间,所有手电同时照向朱浩哲所谎的位置,除了地板上十几厘米位置的床框、床板外,纺织品多数完全炭化,有些已经化为灰烬,尤其是床垫大部分的弹簧也裸露在外,上面沾满了炭化的化纤,整个床的结构倒还完整,只是靠西北侧的床尾有些塌陷。

床上炭化的废墟中间隐约还能看得出少许未燃烧的床单、床垫等纺织物品的残片,杜自健指了这些地方问:“死者应该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吧?”

“对,发现的时候,尸体仰卧。”朱浩哲继续向大家介绍,“据说,消防车来的时候,火还没烧到阳台,消防员从阳台敲开防盗窗、砸碎了阳台玻璃,然后将火扑灭,后来有两个消防员从阳台进入房间,发现了尸体,并从里面将大门打开。我们进入现场时,大概距离火灾发生30多分钟吧。刚进来时地面积水比现在多些,已经没有勘验条件了,后来我们在尸体周围勘验了一遍,拍照固定后就拉到了殡仪馆。”

叶剑锋向前挪了几步,凑近看了看说:“那块粉红色碎片,估计是死者衣物吧?”

顺着叶剑锋照射的地方看去,朱浩哲说:“应该是,其实不止这些,剩下的都粘附在尸体上。”

叶剑锋又问道:“尸体有明显损伤吗?”

“尸体皮肤有些炭化,小孟和小丁还在殡仪馆检验,据说目前还没发现明显开放性的损伤,只在颈部残留的皮肤上发现可疑的勒痕,这不又要麻烦叶大法医了。”

“哪里,朱主任客气。”叶剑锋只有一笑了之。

杜自健拿着手电筒,又在这卧室的四周照了一番,皱着眉头说:“看来起火点很可能是在床上啊。”

“杜所说得是,我们和消防也认为木床这里是起火点,而且最有可能在床尾的位置。”朱主任又将光源移向木床以及周围的房顶和墙面,一字一句地说,“整个屋子毁损最严重的是这张木床,而床板烧毁最严重的就是床尾,这里的床板、外框支架几乎完全炭化并有些坍塌。这里正上方的天花板也损毁最严重,很多石灰块已经发白,一部分已经完全剥离和脱落下来了,吸顶灯也是完全熔化变形,说明这里火势大、燃烧时间长,符合最先起火的情况。然后火势向四周蔓延,一直过火到床面以上的墙体、吊顶,还有北侧衣柜的上半段,南侧床头的电脑桌。好在大火被人发现得早,消防扑灭及时,不然真的不堪设想。”

杜自健又问道:“消防人员估计大火烧了多长时间?”

“消防根据第一个报警时间和整个屋内烧毁程度、过火范围后,估计火灾发生的经过时间在20…25分钟,大概在第一个报警人发现之前5分钟左右吧。”

杜自健掐指一算说:“那就是在晚上10点钟左右开始起火的。”

“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时间。”

“起火原因有个初步判断吗?”

“已经基本排除电器、电线短路,还有蚊香、抽烟等意外原因。从起火点的位置,我们高度怀疑是人为纵火。当然现在还没完全认定,还要看进一步的勘验和尸检情况。”

“排除消防救火的因素,门窗有严重的破坏痕迹吗?”

“根据目前了解,大门和阳台窗户当时是完全封闭的,窗帘也是拉上的,大门没有破坏痕,防盗窗除了消防的破拆痕,是否还有其他的痕迹,只有等到明天再看了。”

“那先这样吧,叶法医先去殡仪馆,现场再回去两个同志先休息一下,我和朱主任这里再盯一下,明天还有很多活等着大家,目前现场也不需要太多的人。”

的确,六七个人挤在这么小的空间里,不仅四肢难以活动得开,而且每个人的口眼鼻都招架不住这满屋的烟熏之苦,光线又极差,不具备全面勘验条件。

叶剑锋也投的休息,他还得连夜去参加尸检工作。

绿林县位于江川市西南方向,东北部毗邻平江县,整个县城地处仙龙岭境内,属于典型的山地城镇,人口不过三十来万,面积不大,却是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胜地。

绿林县公安局现只有两个年轻的在职法医,一名是工作刚满五年的法医孟学涯,另一名是入行三年不到的法医丁鸿兴。这两人正在解剖室不辞辛苦地工作着。

叶剑锋刚跨进解剖室的大门,两个法医就恭敬地叫了一声:“叶老师!”

叶剑锋摆摆手,说:“二位赶紧打住,老师可不敢当。张老师才是你们真正的老师。”

“可他已经功成身退啦。”

叶剑锋说的张老师,叫张文道,是江川市第一批正宗专业出身的法医前辈了,曾经还带过魏东升,在法医战线上默默奉献了将近40年后,才彻底退了下来。算起来,叶剑锋要叫他师爷了。

“锋哥,魏老师没来啊?”孟学涯才发现只有叶剑锋一个人。

“他去北京出差了,估计没两三天回不来。怎么,是不是嫌我道行太浅,Hold不住啊?”

“你这话说的,这不是打我脸吗?”孟学涯脸一阵发烫。

或许很久没见面,三人居然在这阴森空寂的殡仪馆里言来语去一番。突然,谈话被“轰轰”两声巨大的响声打断。

过了一两秒钟,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是隔壁尸体冷藏柜的马达声。

叶剑锋其实也有些惊魂未定,但还是故作镇定地说:“看来死者对我们的谈话十分不满,赶紧干活。”

“哪有?”孟学涯煞有介事地说,“这是大家在欢迎你的到来,只是方式不一样罢了。”

“好了,两位大哥,别再说了,再说估计这位也要跳起来了!”丁鸿兴瞪着双眼,指了指解剖台上的尸体说。

人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蛋白质,当一个人全身多处经过高温灼烧后,肌肉遇到高热而凝固收缩,因为人体的屈肌强于伸肌,所以会造成四肢各个关节呈屈曲状态,类似于拳击比赛中的格斗姿势,法医称之“格斗姿态”,解剖台上死者的尸体就是如此,全身皮肤紧绷质硬,四肢和胸腹多处皮肤呈焦黄色和炭黑色。

叶剑锋看了看尸体概貌,然后穿戴好解剖服问道:“尸体看得怎样了?”

孟学涯立即端正态度,认真汇报道:“尸表看得差不多了。除了背部和臀部,其他部位皮肤多处烧伤,四肢与胸腹皮肤都是三度以上烧伤,尤其是双手双脚,还有一些外侧皮肤已经焦化或炭化,右足、右手部分皮肤完全烧毁缺失,右侧大腿前侧有一处长6厘米、宽4厘米的皮肤裂口,除此之外全身皮肤没有破损。还有后颈部枕骨下1厘米的位置,没有炭化的皮肤上有一条横行的暗红色皮革样沟痕,颈前甲状软骨下部分焦化的皮肤上好像也有一条,只不过没有后面明显,两条沟痕处在同一水平位置。锋哥,你看像是勒痕吗?”

叶剑锋简单地看了下颈部,却问道:“眼睑结膜看过吗?”

“想看来着,但皮肤实在绷得太紧,而且都被火快烤熟了,一用力怕把眼皮给夹坏了。不过我们看过上下唇黏膜,有少量的出血点,但没有损伤。”

的确如此,死者皮肤经过了高温高热的作用,翻开这又脆又硬的眼皮真不是一件易事。

“算了,等等再说。”叶剑锋拿着止血钳尝试着夹了几下,就放弃了。

孟学涯与丁鸿兴合力将尸体侧过身,稳住之后,叶剑锋双眼紧紧瞅着尸体的后颈部那条沟痕。

看了许久,叶剑锋示意他们两人将尸体扶正,然后问道:“有多宽?”

“0。6厘米左右,前后宽度几乎一致。”丁鸿兴答道。

叶剑锋又看了看颈部前侧,说:“是勒痕,处在甲状软骨下的水平位置,是否有结扣或交叉已经看不出来,但看得出勒绳应该只绕了一圈。”

“看上去,您估计是什么东西勒的?”

“你们俩怎么看?”叶剑锋反问了一句。

“估计是很光滑的绳索,而且有一定的硬度。”孟学涯毫不犹豫地说。

“嗯,准确地说不像是软绳索类。我看电线的可能性最大,符合宽0。6厘米的电线勒出来的痕迹。”

“一般来说,电线属于硬质的索绳,勒沟不是很深嘛?怎么这个很浅?”丁鸿兴不解地问。

“不错,小丁对书本知识蛮熟。但你想过没有,如果勒完之后把勒索拿走或解开,原本深深的勒沟会有所恢复。好在这个尸体皮肤经过高温,水分迅速被蒸发,所以这个勒痕有些地方很快变成皮革样化,不然估计还没现在这么明显。是不是这个道理?”

“对对对。”丁鸿兴频频点头。

“不过,我看这个还不是重点。”

“我看也是,尸体烧成这样,死者生前有没有抵抗伤,也不知道了。”

“这处勒痕很值得研究,不是现在一时可以解决的。”

“嗯。你看右大腿这处皮肤裂口,是死后火烧所致吧?”孟学涯问。

皮肤在高温作用下会凝固收缩,干燥变脆,进而会造成顺着皮纹的裂口,看上去很像锐器切割创,此处的皮肤裂口就是如此,当然这里炭化得不是很严重,仔细看就会发现这处裂口一是没有出血、红肿等明显的生活反应,二是皮下的肌肉也没有损伤,由此可判断是火烧所致。

“是的。”叶剑锋肯定之后,又问道,“死者当时衣物穿戴如何?”

“东西已经被我们提取了,在物证台上。”孟学涯带着叶剑锋来到解剖室一角的物证台边,指着一件件物品说,“只发现死者左手食指有一枚金属指环,不过被烤得乌漆麻黑的。这几块是在死者背部和臀部发现的未烧完的衣物残片,从这些残片看得出死者当时是穿着棉织粉红色碎花睡衣睡裤,内穿紫色短裤,还有上身内穿紫色文胸。”

“看得出衣服位置正常吗?”

“应该正常,死者内裤的残片都是在裆部和臀部发现的,还有文胸的搭扣和乳托的钢圈也在胸背部正常的位置,至少没有明显的变动吧。”

“这些都是在现场检验的时候看出来的?”

“是,我和鸿兴被折腾死了。”

这样的现场,两个年轻的法医能做到如此细致实属不易,叶剑锋不禁夸赞道:“不错,不愧是得到了张老师的真传。”

得到叶剑锋夸奖,孟学涯和丁鸿兴两人乐呵呵地说道:“锋哥,过奖。”

根据现场情况和初步尸检的情况,现在可以确定这就是一起杀人纵火案。

叶剑锋向领导做了简短的汇报后,说:“你们两个别太得意,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等一下的系统解剖就交给你们了,怎么样,搞得定不?”

“搞得定。”丁鸿兴答应得很干脆。

36岁的叶剑锋感觉自己的生理和精神状态的确不能和这两位80后的年轻法医相比。把主要的解剖工作交给了孟学涯和丁鸿兴,是为了有更多的精力关注重点问题。

6点一刻,从殡仪馆外开始传来一阵阵喧嚣的锣鼓声和男男女女的哀号声,来火化的人们陆陆续续排在门外,这么赶早是为了送别逝去的亲人们最后一程。

各种嘈杂的声音并没有干扰到人家,大家都有些疲惫,但目前还毫无睡意。现在必须一鼓作气,完成最后的解剖工作,叶剑锋赶紧催促大家:“时间不早了,开始动刀吧。”

一时间,尸体紧绷的皮肤肌肉,在孟学涯和丁鸿兴两人手中锋利的刀刃下,发出“噗噗”的声音,腹部黄厚油腻的脂肪更是在刀口下翻卷,切肉割骨,死者颈部皮肤和胸、腹腔被打开。

解剖是一项纯粹的技术活,不光需要大量的医学知识,更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而丁鸿兴入行不久,手法生疏,看到他笨手笨脚的动作,叶剑锋实在有些着急,照这样下去,不知道何时才能收工了。

叶剑锋不再袖手旁观,决定自己动手把头部解剖掉。

死者头部大部分毛发被烧尽,表面也变得焦黑,剥离如此紧绷的头皮,着实费了叶剑锋一些工夫。

头部是否有轻微的打击伤、磕碰伤,从表面难以判断,这让叶剑锋对每一处皮层、每一处颅骨、每一处脑组织看得尤为仔细。

将近一个小时,叶剑锋才将整个颅脑全部检验完毕,得出的结论是:头部未见明显损伤异常。

两位年轻法医,虽然资历不深,但工作态度极好。在叶剑锋的指导和协助之下,两人我来你往,不仅把胸、腹腔脏器全部分离出来,而且把颈部两侧的肌肉一条一条分离得清清楚楚。

虽然这是一具经过灼烧的尸体,但是在皮肤之下的肌层,还有胸、腹腔内的脏器,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可以看出,气管腔内没有一丝炭末灰迹,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