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泄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泄密-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入学三年,大学政治系的学术氛围熏陶了她,在良师的指点下,她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1976年9月,苦学3年的黄兰兰怀揣着大红的毕业证书回到家乡,被分配到某乡工作,七十年代末调到中学当了一名政治教师。1982年,被组织上选调到县委统战部工作,1997年黄兰兰担任了县台办副主任。
  她的家乡是一个台胞集中的县,1949年,该县的4000多名青壮年随着溃退的国民党军队去了台湾。80年代初,海峡两岸音讯中断30多年后,开始有了相互往来。一批批去台老兵怀着对家乡的深深眷念之情,踏上了回乡省亲路。受到家乡亲人盛情款待的台胞们,纷纷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出谋划策,希望家乡越来越繁荣兴旺。在台办工作的黄兰兰,整天忙忙碌碌地做台胞接待工作,看到一批批台胞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她虽然辛苦但感到非常欣慰。
  别有用心的林女士
  但是,在善良的人群中,也夹杂着带有不良企图、负有“重任”的人。
  1997年11月的某天,黄兰兰接待了40多岁的林女士。此人是某情报机关的间谍,以回乡探亲为由,伺机搜集情报。通过接触,她选中了在县台办工作的黄兰兰。
  林利用黄兰兰急于招商引资、谈成项目的心理,频频发起进攻。
  某天,林女士对黄兰兰讲:“大姐,我住宾馆太寂寞了,住老屋又不方便,住你家吧,让我也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我家太小,你会不习惯的。”
  “没关系,我能与你相识是一种缘份,小点没关系,能加深林女士坚持着,住进了黄兰兰并不宽敞的家。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狼总是要吃人的。这是中国的千年古训,有些人记住了,而有些人却忘记了。
  1998年的某天,林女士对黄兰兰讲:“我非常想为台胞回内地投资做点事,也有些台湾朋友托我打听有关对台胞投资的政策,你能不能找些资料来给我看看。”
  “这有什么不可以,下班时我带些来,谢谢你给我们做宣传工作。”
  急于招商的黄兰兰,完全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你下班了?,,等得心焦的林女士见黄兰兰回家来连忙迎上来。
  “这是一些资料,你看一下吧。”
  林女士喜上眉梢,鱼儿上钩了。
  一阵感谢之后,林女士逐份翻阅。“嘿,有这些东西,我就可以向我的朋友介绍大陆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我这也是为家乡建设出力啊!!”
  “是、是、是。”黄兰兰忙不迭地附和着,她太需要这位在境外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来帮她引进资金项目,工作成绩可是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准啊。
  拿到资料的林女士很快离开了该县。
  不久。从境外回来的林女士再次住进黄兰兰的家。
  “大姐,谢谢你。你给的资料我派上了大用场,能不能再提供一些具体的最新的内部政策,这样更有说服力,有可能会引来大项目。”风尘仆仆的林女士刚一安顿下来,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新的要求。
  “真的,太好了!我再找找。”黄兰兰不敢怠慢,回办公室。
  打开文件柜,选择了一些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红头文件和资料,复印后,装到自己的小包内带到家来。
  见到国务院秘密文件、省委红头文件、内部资料。一份、二份、三份……林女士欣喜若狂。“天上真的会掉馅饼!上次得的奖金太少了,这回非得弄个大数。”见黄兰兰进了厨房,林女士忙关上房门从柜中拿出照相机,“咔嚓、咔嚓”,一会儿功夫,一个胶卷拍完了。
  一天,县台办的领导问起了林女士的事。
  “黄兰兰同志,林女士还住在你家吗?”
  “是呀。”
  “对外接待工作很复杂,在热情接待,加强感情联络的同时。
  也要注意政策界线,内外有别。“
  黄兰兰有点听不进去。
  “放心吧,我又不是才出校门的小青年,这‘内外有别’还不懂吗?我每年写工作总结时,这四个字不知写了多少遍。”
  她朝主任笑了一笑,拿起开水瓶走了出去。
  看到黄兰兰没有丝毫警觉,得寸进尺的林女士想:干脆把黄兰兰拉到我们的队伍里,这样会更方便。
  “大姐,到你的办公室去打个电话可以吗?”
  “可以啊。”此时的黄兰兰对林女士已经没有丝毫的戒心,更是将外事纪律和有关规定抛到了九霄云外。
  黄兰兰带着林女士来到县委大院,带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你的办公室打扫得真干净,这盆花太漂亮了。能让我看看你的毕业证书吗?”
  “噢,可以,可以,你看当时拍照的傻样。”
  “不错,不错,挺秀气的,我这相机非常好,你这么好的身材,来,就在这儿,我给你拍几张,老了后翻翻挺有意思的”。
  “咔嚓、咔嚓”,连拍几张后,林女士开始导演起来。“手拿毕业证书拍一张吧,精神点,拿证书双手做上升动作拍一张。”为什么要拍这种姿势的照片?“黄兰兰不解地问。”闹着玩吧。洗出来我们一起欣赏欣赏。“林女士边收拾相机边回答。
  已是深夜十一点了。黄兰兰还在床上辗转反侧,对办公室拍照一事百思不得其解。
  “喂,醒来有事对你讲。”她伸手拍拍睡在一旁的丈夫。
  “什么事,半夜三更把人吵醒。”从熟睡中醒来的丈夫问。
  “下午……,,黄兰兰把拍照的情节向丈夫叙述了一遍。”这是不正常的,马上把胶卷曝光,少跟她来往。“
  “嘘……”黄兰兰指指了隔壁。
  “哼,还把人带到家中来住!叫她搬走。”
  第二天,黄兰兰一下班就向林要照片,正巧,她刚把照片取回来。黄兰兰那张拿着毕业证书的照片看起来很别扭。
  “大姐,这张照片拍得蛮有意思的。”林女士没话找话地说。
  “不好,太难看了。”黄兰兰拿过照片迅速地撕成了碎片。
  林女士感到非常意外:“大姐,你干吗把它撕了呀?”
  黄兰兰强笑着:“一点也不好看,留着干吗?”
  黄兰兰的态度让林觉得不踏实,她决定赶紧出境。然而,林做梦也没想到,就在她准备出境向自己的主子邀功的时候,安全局的干警出现在她的面前……
  只认错不认罪
  黄兰兰对自己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行为起初并不以为然。以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就是为台胞服务,牵线搭桥提供些文件、资料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不是为个人谋私利。当其被有关部门依法收审后,她简单地认为,只要说清楚就没事了。办案人员曾问黄兰兰:“你提供的文件上有密级标志,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知道这是不能擅自提供的。”她说:“林向我要这方面的资料。
  我就找了些文件送过去了。“此话从身为国家工作人员,一名受党教育多年,且又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口中说出来,令人意外,令人震惊,其保密意识、法律知识是何等淡薄。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黄兰兰对自己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她说:“我对不起党的培养,组织的信任,给国家的安全带来威胁,给亲人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希望政府给我悔过的机会,我保证今后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或许她的忏悔是发自内心的,但是,触犯了法律的黄兰兰却仍然天真地认为,她的问题是只要认个错就行了的,不会被判刑,也不应该被判刑。
  然而,法律是神圣的、无情的,谁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面对法律的审判,黄兰兰表情木然……8年,将在高墙铁窗的陪伴下度过,这长长的8年啊,2920天宝贵的时光!因丧失警惕而付出最珍贵的自由,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训。
  当前,类似黄兰兰这种法制观念、保密意识淡薄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在科技含量如此之高的当今世界,已进入了“无密可保”的时代,卫星整天头上转,根本不需什么保密。但实际上,保密与窃密的斗争一刻也没停止过,保密意识听起来很虚+关键时刻却实实在在地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假如黄兰兰能有起码的警惕,也不会落到今天的地步。在狱中,干警曾问林,她索要文件时心情是否紧张,她讲:我非常、非常地害怕被拒绝,但更害怕有人察觉我的意图。
  警惕啊!善良的人们,在充满热情的眼神中可能包含着令人难以捉摸的用意。失踪的密件
  霍然
  2002年8月30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某军工集团保密办的宁静。电话那头传来集团下属951所保密办同志焦急的声音:我所某绝密级文件查无下落。
  “出走”了一年多
  没有人知道密件去了哪里,它神秘失踪了,就好像自己长了脚,出走了。
  事情还得从两年前说起。2001年8月13日,951所收到一份绝密级文件。就像其他绝密级文件一样,在所领导对文件做了批示后,8月16日,这份文件由该所科技处转给了第一研究室。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一年以后,这份文件会在所里掀起轩然大波。
  十几天过去了,也许是看惯了带着密级的文件,早已经习以为常了,第一研究室里没有人特意留意这份文件,也没有人关心它的“生死”,它应该就在某个地方不是吗?就像其他文件一样。
  直到8月底,951所其他有关工作人员困工作需要来查找这份文件。柜子里没有、箱子里没有、抽屉里没有、桌子上没有、报纸堆里没有、废纸桶里也没有,此时,大家才发现,谁也不知道这“某个地方”在哪里:文件下落不明了。不过,没有人担心,也没有人想要上报,也许是刚刚找得不细;也许是谁带回家用了;也许是被隔壁处室的同志借去了。俗话说得好,要找的时候找不到。不找的时候自出来。算了,先不找了。
  转眼4个月过去了,12月,有关人员因工作需要再次来到第一研究室查找这份文件。柜子里没有、箱子里没有、抽屉里没有、桌子上没有、报纸堆里没有、柜顶上没有、桌底下也没有,还是没有找到:文件依然下落不明。不过,文件总不会自己长脚跑了吧。大家想。也别费事去找了,还是各自工作吧,反正所里也没有催交这份文件,过几天再说。
  这一晃又是4个月,见绝密级文件近8个月迟迟没有送回,所保密室的同志终于耐不住性子了:要求把文件交回,按规定早该收回了。可是,“没有文件怎么还?”第一研究室的组长易某这才意识到真的出问题了。
  2002年4月,第一研究室开始在全室范围内组织查找失踪了的绝密文件。柜子检查了几遍、箱子翻了又翻、抽屉也掏空了几次。全室所有人员都说没拿过这份文件,可文件就是找不到了。终于,6月13日,第一研究室向所保密办报告:文件查无下落。
  8月30日,951所在组织查找仍未找到的情况下,向上级军工集团公司报告了此事。9月3日,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向国家保密局和国防科工委报告:下属951所绝密级文件查无下落。至此,该文件失控已长达一年时间。
  密件自己“走”回来了
  绝密级文件失踪一年了。
  集团公司党组和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严肃批评了951所文件下落不明并拖延报告的严重错误。9月5日,集团公司分别召开了保密委员会紧急会议和党组会,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派出副总经理和纪检组长带领的工作组,前往951所组织、指导文件查找和事件查处工作。
  到底是谁拿了密件?一时间,951所人人自危,气氛紧张凝重。
  当务之急是找到密件。可是一遍遍地找,密件还是始终没有音信。工作组经过分析研究后认为:当前,还是应当加强全所人员的思想教育。因为密件丢失的最大可能性是,某工作人员拿了这份密件,错过了几次交还的时机,没有想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大,已不敢主动交回密件了。于是,工作组对951所的全体职工承诺:主动交回密件,从轻发落。
  2002年lO月底的一天,95l所职工相互通知着一件怪事:密件自己回来了。它出现在已被翻了无数遍的箱子中。
  密件失踪之谜
  从头至尾,没有人承认拿了密件,一年多时问,密件到过哪儿、谁接触过密件,至今都是个谜。此件的失控,并且不能证明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造成子一起严重的泄密事件。
  它的无故失踪和神秘归来,都暴露出了一些军工重点涉密单位保密管理工作中存在制度不严、管理混乱的严重问题。
  951所第一研究室不但没有妥善保管绝密件,更没有及时将其交回保密室;而保密室竟然在文件下发8个月后,才想起催交密件。也许是接触的密件太多了,头脑早已“麻木”,绝密件的管理规定早已成了一纸空文。
  在密件丢失的8个月中,第一研究室有多次机会寻找并上报密件失踪问题,但他们选择了沉默。是害怕承担责任,还是根本未当回事?但混乱的密件管理情况在第一研究室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其他密件就妥善保存了吗?绝密件尚且如此,那机密级、秘密级文件“走”起路来,是否更加自由?
  就这起严重的泄密事件,国家保密局要求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和领导责任并限期整改。2003年1月,951所研究决定给予主要当事人第一研究室组长易某、研究室文件管理人李某行政记过处分;给予研究室副组长行政警告处分;给予负责领导责任的副所长行政警告处分;免去负有领导责任的副所长职务。
  保卫电脑安全
  佩韦
  警报:涉密计算机、软盘被盗问题凸显
  自2000年以来,国家保密局连续接到涉密计算机、软盘丢失、被盗报告,引起国家保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0年4月,某军工集团下属研究所一职工家中失窃,一台存贮有重要涉密信息的笔记本电脑被盗。该电脑内存有国防军工秘密。
  6月,某部委下属某所一高级工程师携带密码箱准备乘火车出差。该密码箱中装有涉及国防重大工程的保密资料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