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之治-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十九章
  贞观三年,十二月初二,突厥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投降唐朝。
  十二月十六日,靺鞨部落向唐朝依附进贡。
  十二月十七日,右仆射杜如晦因病辞职。
  十二月二十四日,东突厥将军阿史那郁射率部落投降。
  闰十二月,户部尚书奏称,塞外回归的人,向唐朝投降的人,相加共有一百二十余万人。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正月,李靖率部队出征。
  两仪殿,侍从不停地来报,军队到哪了。李世民着袜立在摊在地上的薄熟羊皮制的折叠地图上。地图由许多部分拼成一幅巨大的地图。房玄龄着袜随着李世民走动。其他大臣,跪坐在地图旁边。
  李世民以手杖圈了一下:兵贵神速,李大行军总管一向如此。定襄(内蒙古清水河县)会有一场恶战了。颉利如果撤退,会退到阴山以北,只要他过了阴山,事情就麻烦了。
  房玄龄:兵机瞬息万变,这个季节颉利到阴山以北,没有粮草,马匹冻死,他也许不会过阴山。
  李世民回头看了房玄龄一眼,再走到地图上,向下盯看。
  李世民:并州都督(李勣)在东面,颉利只有向西走。
  房玄龄:西面是瀚海沙漠,死路一条。
  李世民踱开,立住,赞叹地摇头:一场恶战。
  风雪中,李靖军队突进,李靖头部满是冰霜,随从跟上来。
  李靖:跟上的有多少人?
  随从:全部三千人。
  李靖侧头避风,大笑:好样的!
  可汗大帐,颉利可汗与赵德言饮酒。
  颉利:李世民一定以为我不行了,以为我像婴儿一样哭泣,以为我像女人一样扯自己的头发。颉利将酒杯举起,凝视着它:不。我在风雪的怒吼中畅饮甘露,来吧,宝贝。颉利陶醉地慢慢地饮了一口,睁开眼睛:神灵保佑我度过这个冬天。
  赵德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说起来已经是正月了。我在长安的人报告说,李靖已经在马邑郡逗留了一个多月了。
  颉利:他是在防备我吧?我什么时候去拜访他。嗯,他是个厉害角色。
  李靖的大军转过山口,前方下面是颉利的基地。李靖满头是冰霜,他用拳击碎冰霜。有冰霜结在胡子上晃,李靖用刀割断胡须。李靖向随从点点头,随从向颉利的基地射去鸣镝。
  凄厉的鸣镝声划过长空。
  颉利双手端住手中的酒杯:好久没有听到他们的这种响箭了。小把戏,什么人在玩这种小把戏?
  可汗大帐外,颉利望去,唐军集结在高处,赵德言也走出帐。
  颉利:是李靖那个家伙。
  赵德言:他们好像兵力不多嘛。
  颉利:是啊,肯定是李世民的全部兵马都来了,所以李靖才敢孤军深入到这里。
  赵德言:那能避则避。
  颉利:有点儿来不及了。
  唐军冲下。颉利举手,亲随牵过马来。颉利上马,驰开。颉利的亲随簇拥着驰去。赵德言奔来奔去地找马,朝颉利驰去的方向驰去。
  颉利军溃逃,赵德言单人独马追赶。
  太极殿,李世民手持捷报,兴奋地摇着头:三千骑兵!三千骑兵!不可思议!定襄已经拿下,历年的耻辱,一扫历年的耻辱!李世民将捷报丢到席上,使劲抹了一下髭:朝廷大赦天下,与民间祝酒五日!
  连夜等候军情的大臣们揉着眼睛,互相祝贺。
  大雪纷飞,李勣领兵埋伏。
  颉利的军队在风雪中驰过。不久,赵德言从风雪中冒出,驰过。
  大路上,颉利拼命逃脱李靖的追杀,回头看看,只有几十人跟在后头。颉利人困马乏,在雪地上缓慢行走,终于到达山口。一堵雪墙挡在面前,大家疑惑地看着颉利,颉利也用同样的眼光看着大家,大家只好下马缓慢地向雪墙走去。
  雪墙突然动了起来。原来是站立的士兵,身上落满了雪。伏击颉利可汗的唐朝军队,在这里等了一天一夜。
  一场混战。
  二月初八,李靖、李勣在阴山白道大胜突厥。
  两仪殿前,李世民与诸大臣。
  李世民:颉利说他愿意称臣纳贡,愿意为大唐守卫北方。诸位议论。
  魏征: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之上者。既然愿意投降,我们可以少牺牲,多获利,我以为应该接受投降。
  房玄龄:陛下,颉利从来不讲信用,投降,恐怕只是缓兵之计。
  魏征:这次出兵,到目前的地步,是将军们的胜利,并非是我们国力已经强大到可以一举解决。一举解决,我以为还是要再积累数年。
  唐俭:右丞(魏征)的议论有道理,能和不如先和,但是和的条件要苛,防止和之后的反复。
  李世民沉思良久:和,我有不甘;战,到达阴山以北,目前的军力不够。我以为,能做到鸿胪卿的和,我们的军力元气还在,只要元气还在,就不怕反复。看来……这样吧,鸿胪卿还是走一趟,看看突厥到了什么情况,看看能和到什么地步。
  唐俭:臣愿往。
  李世民:天寒地冻,不比以往啊。
  白道军帐内,李靖、李勣、张公瑾开会。
  李世?:如果和谈成了,岂不是便宜了颉利?颉利虽然现在败了,无力反击,可是他的部众还是很多,势力不可小看,如果让他穿过瀚海沙漠,向北逃走,等春天草木再生,元气恢复,就难办了。
  李靖:打到现在,将士立功只是二等,灭掉颉利,功为一等,将士争功,争一等,这是士气。气不可衰,我要为将士争一等功。而且,鸿胪卿正去他那里,颉利一定松懈,不趁此时,更待何时!
  张公瑾:陛下已接受颉利投降,鸿胪卿又到他那里了,这个仗怎么打?
  李靖:这正是韩信击破齐国的道理,一个鸿胪卿,有什么可在乎的!
  张公瑾微笑:鸿胪卿大概也看出了这个危险,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他警告我们不可妄动,坏了陛下大计,有点吃罪不起。
  李靖不以为然:陛下的大计,一句话,就是灭掉突厥。我们趁此机会,一举灭掉突厥,哪里是坏了陛下的大计,是成全了陛下大计。
  李勣: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是没有陛下手敕,擅动兵马,等同谋反。
  李靖正襟危坐:如果灭掉突厥是谋反的话,我就谋这个反了。听令,我选精锐骑兵一万人,携二十日粮草,奔袭铁山,颉利一定逃向碛口(内蒙古二连浩特),(对李勣)通漠道行军总管,你还是老办法,先到碛口埋伏,与我合围生擒颉利。
  李勣:是。
  李靖:虽然你从来没有耽误过军机,但是这一次,你若耽误了,我要在军前斩你的首。
  李勣微笑,摸了摸脖子:尽管斩好了。
  李靖率军进入阴山地区,冬雾缥缈,李靖停下。
  张公瑾靠过来:要不要等雾散?
  李靖:天助我啊,难得大雾,正是奇袭的大好机会。离铁山还有多远?
  张公瑾:还有三十里。
  李靖:天助我啊!传前锋来。
  前锋苏定方从雾中冒出。
  李靖:你率两百人,加速前进,发现突厥营地,鸣镝,只管冲进去。
  苏定方:是。
  苏定方隐入雾中,李靖率军继续前进。
  往铁山营地路上,李靖率军前进。雾有些散开,阳光投射下来。李靖仰头看了一下,把牙咬紧。雾中传来鸣镝声。李靖兴奋,打马,驰入雾中。唐军跟进。
  颉利大帐,听见鸣镝声。颉利和赵德言站起。
  颉利:你们不讲信用!
  唐俭:是你的人内讧吧。
  颉利走到帐边,扯下帐篷。雾涌入,外面一片喊杀声。唐俭一惊,站起。颉利和赵德言奔出。
  唐俭恼怒而无奈:轻举妄动!
  随从:我们有朝廷符节,赶快拿到帐外,免得误会。
  唐俭:算了吧,雾里砍杀,谁还分得清谁是谁!我们只能逃了。
  唐俭紧握节,随从簇拥着奔出。
  远处,颉利与残余奔驰过来。
  李勣勒马站在高处:他们果然来了。
  李勣示意弓箭手,弓箭手将鸣镝搭上弓。颉利与残余进入山口。李勣挥手,弓箭手射出鸣镝。唐军弓弩齐发,唐军冲下,夺取突厥狼头大旗。
  李勣领近卫军逼近颉利,颉利被自己的卫士簇拥。近卫军开始散开,包围颉利。颉利下马向李勣走去,颉利解下腰刀,跪下,将刀举起。
  李世民在骊山宫内,展开书卷,看了看,卷起,丢在一旁,凝视着外面。内侍从远处奔过来,李世民看着他,开始理髭,内侍到李世民前跪倒,奉上封好的长木盒。李世民接过来,用匕首启封,拿出纸片,看毕大笑。
  李勣带领军士押着颉利到李靖前。李靖拔刀出来,颉利大惊。
  李靖指着颉利:交出你的可汗金印!
  颉利:我们的狼头旗,你已经得到了,金印,我没来得及带走。
  李靖凝视着颉利:全军搜索铁山营地,找不到金印,就砍下他的头!
  颉利:你砍下我的头,我就无法替你证明金印丢了。
  李靖狂吼:住嘴!
  李靖彻底击溃了突厥的军事力量,大获全胜。只是,没有找到可汗金印,一千多年来,它仍然留在广阔的草原上。
  两仪殿,李世民的案几上堆放了很多手卷,房玄龄的席前也堆放了很多手卷。
  内侍进来:定襄道行军总管军情驰报。
  李世民接过来,惊异:军情驰报为什么没有封口?
  内侍:传到太极宫时,就没有封口。小臣特别问了兵部来人,他们接到时就是没有封口的。
  李世民想了一下,对房玄龄:左仆射,我现在和你打一个赌。军情驰报没有封口,看来是情况紧急,没有来得及封口。我赌大获全胜。你赌什么?
  房玄龄:我也赌这个。
  李世民:这怎么叫赌,你再赌别的。
  房玄龄:我赌……
  内侍入:右仆射已经辞世了。
  李世民和房玄龄同时“啊”了一声,长久地沉默。
  房玄龄:陛下,我还是赌大获全胜。
  李世民抽出情报,展开,看了一下,又放回木盒,小心地把木盒放在案几上,把案几上其他的手卷等等放到席上,案几上只有那个木盒。
  李世民长久地凝视着木盒:我们都赢了。右仆射也赢了,他如果在的话,也会赌大获全胜。从今起,大臣要有假期,每月休息五天。
  房玄龄:是。
  李世民转过身去,热泪涌出。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三月十九日,杜如晦去世,年四十六岁。同年唐朝彻底解决北部边患。贞观四年四月初三,在长安举行盛大献俘仪式。
  献俘仪式在顺天门举行。颉利跪在囚车中,被推到李世民前面。
  李世民:我们又见面了。上一次,武德九年,你亲自到渭河边,这一次,你亲自到长安城。
  颉利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李世民:你倚仗你父启民可汗、你哥哥处罗可汗留给你的突厥部落,四处侵扰。你的父亲,你的哥哥,都是伟大的可汗,突厥部落,也是强大的民族,却在你手中灭亡。
  颉利开始哭泣。
  李世民:你自认为强大,不断征战,突厥人的枯骨遍野,不能安葬,你难道看不见吗?你蹂躏摧残我们的庄稼,掠夺我们的人口,不断撕毁我们之间的盟约。然而,念及我们在渭河便桥结盟以后,你没有大的侵扰,我赦免你的死罪。
  李世民示意,军士上前,打开囚车,搀扶颉利到李世民前跪下。
  李世民凝视着颉利,示意内侍。内侍在颉利身边放好坐席。颉利没有坐,伏倒痛哭。
  李世民:大可汗要有大可汗的样子。来人,引他去太仆馆,不要怠慢他的饮食。
  第三十章
  宫廷宴会,李世民、房玄龄、李靖、李勣、魏征、戴胄、萧瑀、岑文本等在座,互饮。乐队演奏着乐曲。
  内侍报道:太上皇到。
  乐曲改变,李世民等起立。李渊须发皆白,盛装的张婕妤扶持着他走进来,李渊微笑着频频点头。李世民出座,出来迎接,李世民与张婕妤对视,张婕妤终于垂下眼睛,让出李渊的胳膊。李世民搀住李渊的胳膊,引他入座。
  高昌王?文泰觐见:大唐一统四海,天下响动,震烁古今。我们高昌、于阗、疏勒、波斯、康国等二十九国商定,愿为大唐皇帝上尊号,名曰天可汗。希望天地四方,皆受天可汗庇护。
  李世民站起身来,向前走了两步:我管理的是大唐,你们还要我管理你们的国家吗?我看不必了,大家都各自管理好自己。高昌王、西北诸国国王和各国使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庆祝四海太平,你们要给我一个称号,天可汗,这是从未有过的。中原古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就是民啊。我为天可汗,就是要与诸国共保四海太平,万民安康。
  乐曲开始,节奏鲜明。颉利要求跳舞,李世民允许。冯盎也出来跳舞。
  李渊:我从来没有见过北胡南越的人,在一起跳舞,今天真是开眼界,真是天下一家啊。
  戴胄陪同日本使节行走在长安城内的大街上。日本使节一边四处观望,一边啧啧称赞,不小心脚下一绊,手中拿着的夹子落在地上。夹子中的纸散落一地,可以看到,纸上画着各种唐朝的建筑、服饰等等。
  戴胄帮日本使节捡起纸张,放回夹子中:这些是什么?
  日本使节:这是我近日来在大唐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回去进献给天皇陛下。
  戴胄:哦,原来是这样。
  日本使节:我还有一个愿望,不知能否实现。
  戴胄:什么愿望,也许我能帮得上忙。
  日本使节:大唐的建筑瑰丽雄伟,是我们国家的建筑所不能比的。不知能否向你们索要一些建筑的图纸,我们回国之后也好模仿。
  戴胄:这个应该不难。我会派人安排。
  两仪殿,李世民与房玄龄、戴胄、萧瑀、魏征议事。
  房玄龄:去年,户部奏称,塞外回归的人,向唐朝投降的人,相加共有一百二十余万人。我们现在差不多有三百万人口。土地虽然多,好地人口稠密,生地人烟稀少,去年回来的一百二十余万人,只能安排到生地去。春天种谷,现在眼看就要收了,生地,也就是返乡的百姓,每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