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庭?”“还有三天。”
“时间很紧张。”袁可沉思道。“你准备怎样着手辩护?”
“还没想好。第一次独自办案,有点无从着手的感觉。学校学的是书本知识,在检察院跟着你办的又都是职务犯罪,没接触过刑事案,后来又一直是处理机关行政事务,经验不足明显表现出来了。唉,关键是当事人拒绝合作,我看他是一心想死。”
“把材料给我看看。”
胡欣红把收集整理的材料递给他,他没全部看,仅就自己关心处细细阅看,然后点燃香烟吸了口,闭目凝思。
第十一章 突破口
“你胜诉了。”袁可突兀地说,端起酒杯。“为你的幸运和成功干杯。”
胡欣红被他说得莫明其妙,莫晓燕更是摸不着头脑,她们都有些傻傻地看着他。
“干了这杯酒我再告诉你们。”袁可卖着关子,疲惫的脸上已闪出生动的光彩,两眼炯炯生辉,每一个疑案被他找到突破口时,他都会精神大振。
两个女人只好陪着他饮尽了杯中酒。
“这个案子有个疑点,也是个破绽,就是动机问题。结束一个人的生命,对每个普通人都是心理承受的极至,无缘无故杀人,除非心里不正常者。此案认定案犯因女方欲中止不正常关系而行凶,惟一的旁证是同单位的人听见他在电话上的威胁,是不是威胁还很难说,写在纸上的文字换成了口语,却会因语气神情,同样的话会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当晚案犯是在凌晨1时左右行凶离去,他们在一起呆了约5个小时左右,现场却没有任何可以证明他们争吵过的痕迹,惟一可能证明案犯盛怒的是死者头上的六刀。案犯的供词非常简单,被捕后先是保持沉默,然后承认,仅仅承认人是他杀的,接下来是继续沉默。他没讲行凶原因行凶过程。很难想象案犯与死者共处了近5个小时后,平静地到厨房拿了菜刀回到卧室突然行凶。从现在材料看,公安案子办得很粗糙,公诉人想早日结案的痕迹也很明显。我认为你只要抓住动机认定的勉强展开辩护,公诉人很难招架。动机不成立,行为认定就不一定准确。只要经过你出色的辩护使法庭判不了,不管这个案子最终是什么结果,作为律师就已经成功了。所以我说你胜诉了成功了。你真是好运气。”
“哇———太好了。”胡欣红兴奋得像个少女,几乎快跳起来。但随即便伤感道:“你一听就抓住要点,我几天都觉得无从下手。”“对案子的敏感是长期办案磨练出来的,可说是种经验的积累。特别要注意细节,生活中的细节,作案人最容易忽视的也是细节,有许多案件的变化都是细节引起的。第一次独立办案,都有千头万绪无从下手的感觉,我也有过。我对你当律师是有信心的,你的基础很好,缺的是经验。”
“快吃东西,菜都冷了。”莫晓燕催道。
刚才袁可讲得投入,胡欣红和莫晓燕听得出神,谁都没动一下筷子。
“欣红,咱们快吃,吃完了还要办事。”袁可拿起筷子催道。喝了一杯葡萄酒,立即狼吞虎咽吃饭。
“办事?”胡欣红一愣,问道。“你还要赶回去?”
“你的时间不多,我陪你去找那个你当事人动机的旁证人。”
到了那证人住宅前,车刚停下,袁可便醒了。他的工作方式与郑路稼完全不同,郑路稼基本是坐在办公室指挥,而且不多过问具体办案过程,怎样办案有袁可这类专家,他用不着操心。他侧重的是协调,是与多方面的勾通,是宏观上的决策。袁可则直接奔波在第一线,比郑路稼累得多,因总感觉时间不够,也就养成了坐车睡觉,只要车不停,他可一直睡下去。上次同胡欣红去看郑路稼,郑路稼说他角色没到位,还停留在侦察处长的工作方法上。
“到了?”袁可问。胡欣红点点头,关上车灯,取出车钥匙。
他们一前一后上楼敲开了证人的门。证人是个30多岁的女人,有几分姿色,一看就像个喜欢搬弄是非的女人。问明他们的来意后,她说那句话是她亲耳听到的,那天她有点急事找领导签字,忘记敲门进去,刚好听到那句话。
“我想,乖乖不得了,他想杀谁?正好这时有个电话打到旁边办公室,等他出去接电话,我悄悄查看了他的电话,才知道刚才他是在同他情人通话。现在真先进,打进来打出去的电话都能显示。”女证人讲得眉飞色舞津津乐道。
袁可看了胡欣红一眼,胡欣红明白,是让她提问。“他说那句话时,是什么样的神态?”胡欣红打断了她的话。
“啧啧,肉麻得不像话。”女证人还柔声细语地学说了一遍。
“公安来调查时你也这样说的?”
“他们又没问。他们好严肃,又作记录又要签字,我吓都吓坏了,哪敢多说。”
第十二章 疏漏
接下来的法庭辩论,她的聪明才智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抓住杀人动机问题,进行了生动而合情合理有说服力的辩护,直指对犯罪事实的认定。她指出既然犯罪动机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主观推测,认定她的当事人犯罪就值得推敲。对动机问题,公诉人难圆其说,几乎是无法招架。她光彩照人的风姿,确实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当法官宣布证据不足退回补充侦察时,莫晓燕兴奋得举双手跳了起来,相反她却冷静地合上案卷没让喜悦流露。她发现当法警把当事人带走时,当事人扭头看她,眼中闪动着泪花。
接下来案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胡欣红在法庭针对杀人动机作的精彩辩护打动了早已萌死意拒绝合作的当事人,当胡欣红再去探访他时,他痛哭流涕地讲述了当晚的经过,讲述了他与死者的恋情,讲述了他拒绝合作的原因。
一次他开玩笑说想掐死她,她把脖子伸过去让他掐,结果是两人抱在一起做爱,要死要活。从此,杀她要她死就成了他们做爱的暗语。
凶案发生前一个月左右,她丈夫听说了她与他的事,粗暴地打骂她,从来都逆来顺受的她终于奋起反抗,说如果再这样不把她当人看,就举报他收回扣贪污公款聚众赌博。她丈夫当时便吓得住了手。那次两人达成协定,互不干涉,互不伤害。
凶案那晚,她的丈夫出差,她把他约到家中,他们一起做饭吃,然后做爱,玩得非常尽性。她还说准备离婚,然后租一间房,他就可以不必天天呆在办公室。她不求他离婚娶她,只要他爱她,她就一辈子跟他。
得知她被残杀,仿佛天崩地裂,他当场惊呆了。公安问他什么话,他全没听见。她是他人生惟一希望,是他下半生幸福快乐的惟一源泉,她去了,光明也就去了,等待他的岁月将是漫长无趣的黑暗。他脑子混乱无序,只有一个念头,陪她走过地狱的十层阎罗殿。所以,他承认自己是凶手后,便一言不发,祈求早日结束尘世的生命。
胡欣红的辩护深深打动了他,特别当她提出他杀人动机不成立,他是凶手的认定就值得推敲,绝不能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时,如五雷轰顶把他从死亡的迷茫中震醒,是的,那个凶残杀害她的凶手,他怎么能把他忘了呢?他怎么可以自己顶罪让真正凶手逍遥法外呢?因此,他终于开口说话了。
胡欣红认为他的陈述真实可信,同时也把另一个具有作案动机的嫌疑人死者的丈夫凸显出来。但是,他虽然有动机,但却有不在现场的证据。他是两人同时出差同时回来,一路上都在一起。公安也因为此,没把他作为怀疑对象。
胡欣红找到与死者丈夫一同出差的人。据那人说,他们那次是到一家离省城190公里远的工厂订货,他们是下午去的,当晚住在县城一家三星级饭店。因每次外出死者丈夫都要玩女人,他们各住一个房间。他记得大概下午六点左右,他约他出去吃饭洗桑拿,他说不太舒服想早点休息,他以为他是想独自去找女人,就没勉强。他洗完桑拿回饭店已是夜里二点,也就没去惊动他。第二天早上七点,两人吃过早饭到工厂签约办完事后便直接回到省城。“就是说,从当晚六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你们根本没在一起。”胡欣红说。“你也不知道他究竟在那里干了什么?”
“他肯定玩女人去了。我知道他这个毛玻”袁可说这个案子办得很粗糙,果然一点不错,这又是个明显的疏漏。被公安认为没有作案时间的死者丈夫有十三个小时的时间没人证明其去向,而且,此人最具作案动机。胡欣红产生了一个大胆假设:死者与丈夫闹翻并以举报他收回扣贪污公款聚众赌博威胁,他便萌生了杀意,他以表面的妥协迷惑她稳住她,然后等待并制造机会。案发那天,恰好上级指派他两人出差,有人可以证明他远在百里之外。他知道自己出差后,他们必定放胆偷情,将给他可乘之机。住进饭店后,他便悄悄租车返回省城,待妻子的情人离去后,他便潜入作案,再从容不迫地坐车回到近200公里的饭店。
13个小时,200公里距离,往返加上作案,时间足足有余。这样,他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一箭双雕,消除了隐患,又找了替罪羊,解了心头之恨,今后更加逍遥快乐。
第十三章 调查
胡欣红为自己的假设兴奋起来,决定立即赶赴那家饭店调查。她相信车一定是在饭店包租的,虽然离案发时间已快一年,但两百公里距离,连夜往返,对出租车司机来说,这样的客人并不多,而且估计是出的高价,出租车司机更不容易忘记。
在接受此案之初,她因为缺乏经验,心理压力大,心情紧张,因而思路不清,感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被袁可点拨后,特别是第一次出庭顺利,令她信心大增,思维也变得敏捷起来。因此听完当事人陈述后,她每一步都走在点上,而且一步步接近了真相。
出租车是个满地跑的行业,很少有固定在一个点招揽生意的。但到了傍晚,定点揽客的便多起来,娱乐场所星级饭店前,经常会有停着等客的出租汽车。有的出租车司机还会形成一些习惯,喜欢在星级饭店等客的会常去某一个饭店。
胡欣红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一定会有这么一个出租车司机存在,也相信自己能找到。她带上死者丈夫的照片,驾车赶到那家三星级饭店,登记住下草草吃了点东西后,便一直呆在饭店大门外,先挨个寻问停在饭店门外的出租车司机,然后每来一辆她都上前去问。等客的司机都愿意同她说话,反正闲着无事,有个漂亮女人聊天,也是个乐事。临时送客来的大多不耐烦,有的见她不是打车的,话都不容她说完便驾车离去。从傍晚7时一直到夜里11时,她仍然毫无收获。
街上行人已很稀少,饭店外更是冷冷清清,而且,只剩下两辆出租车,司机靠在车内休息。她已经在门外站了5个多小时,两腿已有些发胀发硬,加上送客来的出租车也越来越稀少,她决定回房休息,明天再继续。刚走进饭店,又觉得不甘心,回房自己也睡不着,便又走出门去敲等客的出租车的车窗。
“给你说过,我没跑过,怎么这么烦人!”司机被她敲醒,十分讨厌地说。
“我要打车。”她拉开车门坐上去说。“去哪里?”司机来了精神。“随便在城里转转。”司机有些古怪地看了她一眼,启动了车。
县城不大,很快就把几个主要街道转了一遍。在车上,她找话同司机聊,最后,司机对她动了好奇心,问找人的原因。她便把案子情况告诉了他。司机对她锲而不舍的精神颇有几分感动,这才告诉她,她要问的事,许多开夜车的司机都知道但不愿意对她说,都以为她在那辆车上丢过什么东西才来找那个司机的,他们对同行都自觉保护。他告诉她,出夜车的大多不是车主,车主白天出车,晚上便把车租给他们这些出来赚外快的人。那个司机他认识,曾向他们吹过,说那趟车狠狠宰了客人一刀,收了两倍的钱,客人也很大方,连车票也没要。因感于胡欣红的敬业精神,他帮她找到了那位司机,不但确认那位客人就是死者的丈夫,还提供了一个情况。他们是六时半左右出发的,客人说有些材料忘在家,必须当晚取来,明天要用,催他把车开快些。因此,不到十时半就到了目的地。车在一栋楼前停下,但奇怪的是客人并不急于下车,反而坐在车上与他闲聊,直到凌晨一时左右客人才下车回家,半个多小时回来让他赶紧回饭店。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胡欣红要加倍付费给帮她忙的司机,司机却坚持按标准收费。
当她把调查结果提交法庭后,一个冤假错案就被她这个初出道的律师彻底推翻,并且还挖出了真正的凶犯。她立即便成了省城各家媒介争相采访报道的新闻人物,她的玉照上了杂志封面,她的形象出现在电视。律师与歌星影星一样,知名度就是财富。请她作常年法律顾问的企业,主动请她作代理的委托人,到她律师事务所咨询的人,络绎不绝,忙得她分身乏术,招兵买马,扩大规模。
胡欣红一鸣惊人一举成名了,成了律师界令人羡慕的新星,但只有她才清楚,如果没有袁可的鼎力相助,她可能还在失败的沮丧中摸索。她知道,不管她自己是否承认,袁可已深深地印在她心底,谁也抹不掉。特别是第一次出庭那天他把鲜花递给她时,她就意识到,任何男人都引不起她的兴趣了。
第十四章 公子哥
她把车停在写字楼的停车场,进楼上了电梯。她的律师事务所去年已搬到这栋豪华写字楼。她贷款买了其中两层。事务所早已从最初五人发展到现在的70余人,几乎全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有资格的律师29人,专为她服务的助手就有4人,两男两女。全所每年营业额近3000万。她个人的年收入名列全省律师界前列。
当电梯门开了时,她首先看到的是一大束鲜花。过去每当看到鲜花,她脑里就会冒出第一次出庭后袁可送她鲜花的情景,那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但这段时间鲜花送得多了,已把她那种美好感觉破坏,她讨厌送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