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突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涯突围-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付这样的一个人,只要施展武功,他马上就会趴下。但是伍子胥不想动武。对于一位差不多可以算是同乡故人的,能那样么?况且他这样也情有可原,申包胥不是也不能理解我的复仇,还要阻止我的复仇么?他这样阻止我出关,不也是如此么?

所以伍子胥差不多原谅了左诚,他只想以文取胜。

伍子胥这时候想起了自己儿时曾经编过许许多多的故事,那时候自己的兄长伍尚是最爱听了,可是到后来又是兄长给自己最多的批评,说这些尽是虚妄之物,只能博取一笑罢了。不过父亲却不做批评,说会编故事好啊,这说明有梦想,也富于灵变。君子啊,也要善于变通呢。

那么现在是不是又到了需要自己变通的关口了?

编一个故事,更多的是编一个谎言,谁都知道是谎言的谎言!让他知难而退!只要让他知难而退就可以了!他想。

一个珍奇宝珠的故事。

伍子胥笑道:“左诚兄,主公知道我有一颗夜明珠,向我要,但而今这夜明珠已落到别人的手里,我现在就是要往别人那边,去取回这颗夜明珠。刚才已经向蒍越将军禀报过了,承蒙他就此将我释放,好让我去找回那颗夜明珠。”

那左诚也有头脑,当然不相信,他说:“大王有令:‘纵放伍子胥者,全家处斩。’在下请求跟子胥君一同暂回昭关,等在下问明了主将,子胥君才可以走,这样也算救我左诚一命。”伍子胥说:“如果见到主将,我就说夜明珠已经找到,而且交给你了,到时候只怕你也难以说个清楚吧。左诚兄,不如就做个人情放了我,青山不改,绿水长存,他日好相见哪。”

伍子胥说这话,半是诚恳,半是威慑。左诚岂不明白这个道理。看到伍子胥挽弓佩剑,威风凛凛有如天神。他也不禁心中胆寒,打了个哆嗦。于是不敢相抗,只好放手,“那好吧……”他说(。wrbook。),他说话声音低得连自己都没听出来。他眼睁睁地看着伍子胥就从自己的面前走脱。这个可怜的人,从此就在感觉上认为是自己私放楚国罪臣去吴国的。他回关后自然就把这事瞒了,对谁也不敢提起。他为此过了一段很不愉快的日子。

伍子胥又一次获胜了,他尝到了以强势进行威慑的甜头。但他终究觉得自己实际上是以霸气,欺侮了一位本来就地位低下的打更巡夜的小吏,真不该呢!这是一种欺心的做法呀!于是过了昭关的喜悦很快就消失了,伍子胥总是觉得不能让自己高兴起来,他老是看到了左诚那张苍白的脸。

路还很艰难,没有马,他还需要跋涉。不过这没关系!但他的心里压着块石头。他觉得表面上他已经快要摧毁了这场包围,但这种包围行将打开之际,另一个包围却在收拢。

他的心灵在受伤,在苦痛,在呐喊。

第二十八章 渡江

伍子胥现在几乎是达到疯狂状态一般地赶路了。虽说已经出了昭关,胜券在握,但他还是怕有追兵赶到。他知道只要自己还没到吴国,追兵随时都有可能将自己抓捕回去。因此他的焦虑反而比以往更甚了。在荒凉的原野里走啊走啊,不知走了多久,渐渐地,村落多了起来,路上也陆陆续续有了些行人。最后他听到了江涛的声浪,在风中狂放。他知道自己已经来到了江边,眼前便是通往吴国的水路了。

终于到了,到了呀!他差不多要叫出声来。

太阳已经西斜,岸上并无其他人影,他眼前也没看到一只渡船。人啊,人呢?渡船呢?都到哪里去了呀?

大江浩茫,波涛万顷,他在岸上急得团团转。

黄昏的江水,却有半江的霞色,美不胜收。可是他没有一点心情。难道又要被阻在这里?追兵要是来了呢?难道还要再脱袍衣和鞋子……这一回这种方法,还能奏效么?

他在想着当初遇到左司马沈尹戍率领的追兵的事情。

正当伍子胥万分焦急的时候,却见江水的下游有一只渔船溯流而上,于是心中大慰:“天不绝我呀!”他大声喊道:“渔丈人渡我!速速渡我!”那船上渔翁一定是听到了,那船便驶往这边方向,一副准备要在这边靠岸的样子,可是竟然停了下来。原来是那渔翁突然看到岸这边好像有动静,于是放歌:

日月昭昭乎侵已驰,

与子期乎芦之漪。

伍子胥听到这歌声,马上就领会了个中意思,也立即感觉到了一种危机感,就很快地沿着江岸,往下游的方向走,在一片芦苇荡里躲藏了起来。夕阳把芦花染成金色,伍子胥在芦苇深处窥视着外边世界。

岸上有了一些人,那些人好像在议论着什么。没听见有人喊渡船。伍子胥真担心好不容易等到的一条渡船,结果却载着别人走了。

不过他更担心遇到追兵。

那么这渔翁的歌词到底还会含有什么更深的意义呢?他是不是就是唱给我伍员听的,难道说他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份?这些他又是如何知道的?他,一个渔翁,关心这些又是为何?

他伏在芦苇丛中,心中甚是迷茫。好在岸上那些人终于走了,追兵也终于没有来。

夕阳的最后一道光影消失后,天上一角,竟然升起了半圆的月亮。正焦急的时候,渔翁的歌声又起了: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伍子胥知道渔翁在唤自己,连忙从芦苇丛中钻了出来,这时才发现那船已经靠了岸。那渔翁赶紧用手招引他过来。船很快就离了岸,坐在船上,伍子胥的沉重的心头,就像一下子搬去了千斤巨石一般,轻松了许多。这江水可能就隔断了自己与楚国的联系,他相信由此去吴国,一般来说就是坦途了。

渔翁面带微笑,轻松地划桨,江风吹动着他的灰色衣襟和花白须髯。这身形,这面影,伍子胥从来没有见过,但此刻,他却觉得这老人走进了自己心里,已经是很熟悉的了,特别的亲切的感觉。再看江水,更觉得老人为自己引渡的恩情,深过了这浩浩江水。

不勾一个时辰,这船终于抵达对岸。伍子胥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忍不住问道:“请教渔丈人,莫非知道在下困境,特来引渡?”渔翁笑着说:“壮士果然机敏!老朽昨夜梦见我这船上,一颗将星自天而坠下,心想近日一定会有应验,说不定就应在求渡人的身上呢。所以老朽就荡舟在这江上,不曾想就遇到壮士,壮士一定不是寻常人。壮士可以实情相告,不要对我老朽隐瞒什么,好吗?”伍子胥于是就说了自己姓名,并告诉他实情,渔翁听了之后,感慨良久。然后说:“壮士莫非要急着赶路?看你面有饥色,不如让老朽回家去,给你带一点吃的来,而且也带上一点干粮,好留在路上吃,壮士暂且在这里稍等片刻,不知你意下如何?”

见没异议,渔翁便在一棵杨树下面拴系了渡船。他回到村里去拿食物,等了好长时间还没来。伍子胥心想:“人心难测呀,他会不会叫人来捉我呢?这年头,谁能说得准呢?”他这时又想到了猎户王猛和李进,还有快到郑国时候遇到的那个少庄主,于是又躲回到了芦苇深处。

不一会儿,渔翁果然来了,却没有人跟着。他带来的饭菜还是挺丰盛的。老人来到树下,发现不见了伍子胥,这一下好生着急,于是高声喊道:“芦中人,芦中人何在?”伍子胥见没有危险,就应了一声,从芦苇中跳了出来。渔翁说:“壮士躲那里面为何?是不是刚才有什么险情啊?这一带村民都善良安分,不会有人对壮士不利!就请放心!”伍子胥叹道:“惭愧,惭愧!在下因为过多的忧虑,心中常惶惑不已,所以才躲到里面,觉得那样,心里头就踏实一点,哎,又让老丈操心了!”

伍子胥吃饱了,就要告辞离去。他解下腰间佩剑赠与渔翁,说道:“老丈引渡之恩,授饭之德,伍员刻骨铭心,无以为报。这把宝剑是先王赐予吾祖,剑里头镶嵌着七颗宝石,价值百金,伍员身无他物,现在就用它答谢老丈的恩惠,聊表寸心。”

渔翁笑笑说:“老朽听说楚王下令:凡是捉到伍子胥的,赏五百石粮和大夫的爵位,老朽对这些都不稀罕,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何况这宝剑,对壮士来说,是有用之物,放在老朽这边,却毫无用处!所以还请壮士收回!”

伍子胥很是感动,只好收剑入鞘。又说道:“老丈执意如此,伍员不敢相强,只希望赐告姓名,好让伍员日后报答!”渔翁听后不喜反怒,说:“壮士哪,大丈夫当以大业为重,何以执念如此?何况老朽也并没有求报之意呀!”那渔翁虽说不肯说姓名,但见伍子胥一再请求,只好说:“也罢,万一将来有缘相逢,老朽就叫壮士一声‘芦中人’,壮士也就叫我为‘渔丈人’,就可以了!”

拜别了渔丈人,伍子胥刚刚才行走了数步,突然心念一转,想到了追兵,于是也就有了一种莫明其妙的担心。他又回头转身对渔翁说:“老丈,倘若后面有追兵来追杀我,请千万不要说出在下的行踪。”

那渔翁万万没想到伍子胥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看着伍子胥那凝重的神色,他仰天叹道:“老朽舍命救你,是敬重你,希望日后你能成就大业。老朽这样行事,壮士却还是犹疑!那么老朽要怎么做,壮士才不会有疑虑呢?哎!”说着,就解开系在杨树上的缆绳,撑篙开船。

伍子胥好生惭愧,只好掉转身就走。突然听到江中扑通一声,不禁吃了一惊,回头一看,那船已经倒翻而溺于江心。原来那渔丈人后来想,“倘若追兵从别人船上或其他地方渡过江去,那我何以自明?真是百口莫辩了!既然如此,不如以一死绝他之疑念。”于是这才翻船自溺。

伍子胥感叹道:“我得到你的引渡,才有了活路;而你却为了守口,绝我疑念,所以选择了死!悲哀啊!老丈哪,是伍员害了你!”

不由得悲而痛之,有如万箭攒心。“苍天哪!”伍子胥剑插于地,手攥住剑柄跪于地,向着茫茫江面,痛哭流涕,悲叹不已。

这是一个打击。当他起来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又只剩下了一副衰老的躯壳了。

他没想到就在自己将来到吴国之时,竟然会造出这样一个生命毁灭的大哀。

他于是做了更多的梦,更多的白日梦,不仅是梦见那可怜的老人,勇敢的老人,而且也梦见东皋公,那慈祥的老人,甚至梦见自己的父亲,严肃的老人。有时候,他感觉,渔丈人、东皋公和父亲的形象融为一体了。他也因此像害死了父亲似地,感到了自己的罪孽深重了!

罪过呀!就因为自己的多疑!他为此想了许多许多,心情也因此而沉重,沉重!

第二十九章 乞饭

伍子胥就像是喝醉了酒,有时会觉得灵魂与躯体分离,于是迷茫,脑子一片空白;有时又会觉出灵魂在躯体中的疯狂。他想到折磨自己,因为正是自己铸成了大错,永远不可挽回的大错。那时候他颇有点痛不欲生的样子,他都想到了死!他把老人给的干粮投到了江中,让它随着老人一起去吧!他已经无颜要老人的食物,他也咽不下呢。

从此之后,我伍子胥不休息,不吃饭,不喝水,我要累死自己,饿死自己,渴死自己。他对自己这般吼道。

就这样,又是两天两夜。

吴国就在眼前了。

他已经就要找到希望了,吴国的疆土,清新的气息,让他生的欲望又强烈了起来。他开始觉悟自己不该徘徊在痛苦的昨日,他应该立刻就去迎接黎明的晨曦。

他又回到了复仇的心灵世界。

复活了的愤怒,让他的心头之火熊熊燃烧,他渐渐醒了他的饥饿,他的渴,他的累。他已经几乎拉不开沉重的双腿了。

他发烧,他饥饿,他因为自己的罪过要折磨自己,于是饥饿,于是发烧。

时节正是初秋,但原野里的花草,仍不减春日的妩媚;而且天空更晴朗了,让他感觉这天地间应该是永远充满生机和希望。他知道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为缩短希望的距离作出努力,一步步地近了呀,吴国!

但这同时,他精神涣散,饥饿在严重威胁他。他不知自己已经有几天没进食了,先前那是赌气,跟自己斗气!现在他想到复仇,他知道了自己不能如此,但他已经两眼昏花,几乎随时都会倒下了。

这时候,他才会想到乞食。从城父出亡到现在,他还从没有过乞食呢,怎么反而到了吴境,竟然还要这样。这实在是因为他已经感觉身体不支了,他几乎已经坚持到最后了。

到何处能够讨得一钵饭呢?先前他倒是遇见了一些人,但是他觉得还可以坚持,不到最后他是不会开口的。可是,现在到了他想开口的时候,机会却不来了。

这里已经是吴国境内溧阳这个地方,眼前就是濑水。突然透过河边的芦苇丛,他看到了一位水边浣纱的女子,女子身旁的柳树下,放着一只竹筐。他一下子看不清里头的东西,但他想竹筐里头应该是会有吃的吧。他一步步向她走近,尽管他只看到她的背影。

终于看清了,竹筐里面的米饭还在冒着热气,天哪,太好了!腹中饥饿已无法忍受。他望着这浣纱的女子的背影,却踌躇着而不敢进前。他忽然有所感触,觉得眼前景象,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他在等待着她转过身,抬起头。他低着头看河水,又看着自己一身沉重的脏衣服,觉得愈不好意思在这样浣纱女子面前现身了。

她终于察觉了,转回头,并抬起了上身。这时他的眼睛亮了起来,原先的怀疑得到了证实。果然是熟悉的呀,他差一点又要叫出声来了,那个女子,几乎就是爱妻蘅若形象的重合。

怎么会是这样呢?

但这种相像很快就过去,她的确不像蘅若。

他心中涌动的血,又如退潮的海,一寸寸地收了回去。

可是刚才她那一抬头,那举止,那眼神,的确是像极了贾蘅若啊。

她,她……我,可以向她要一碗饭么?她就像我的妻子一般美丽和善良,她不会为此耻笑我吧,她会以她的仁爱施予我的!

他咬咬牙,终于说了:“夫人,竹筐里的米饭,能不能施舍一些给在下……?”他虽说也还善于言辞,可是眼下却觉得难以启齿,尤其是“施舍”二字的说出。

美丽的浣纱女听了这话,又看到他祈求的目光,就偏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