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匡胤传-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祖听后,十分忧虑,考虑良久,决定亲写手诏,对李筠再加以抚慰,并召李守节进京,任命为皇城使,以试李筠态度。
散朝以后,匡胤心情烦闷,先到桃花宫中看了下韩素梅,只见她正在酣睡,不便打搅。因询问宫女,知道韩素梅已经退烧、正常饮食了,方始放心。便起驾回中宫,与皇后杜丽蓉共进午餐。饭后,因为多吃了几杯酒,胸中闷热,便带了几个太监,到御花园内散心。
不一时,到了园门,太祖命将凤辇停在园门口,自己下车,带了二三个小太监入园散心,其他人在园门等候。进入园内,果然景色不凡,不仅桃红柳绿,在新柳枝上还有几只黄鹂在跳跃追逐,穿梭飞舞,煞是好看。蓦地又传来几声莺啼宛转,悦人耳鼓,使人心神为之一振。匡胤心情大悦,站下来倾听了片刻,才迎着醉人春风,转过桃林,经过几处小桥流水,来到一处假山之下,却见那山顶有一座亭子,飞檐挑角,气势雄伟。太祖便循着石阶,往登山顶,在亭中坐下,觉得这里风势更大,由于他正在觉得浑身燥热,遇到这山顶凉风,十分舒服,便解下身上龙袍,去了冠冕,又穿内衣,而且索性连内衣的金带也解了开来,赤着胸膛,接受那凉风吹拂,真觉得畅快无比。便倚着栏杆,鸟瞰园内旖旎风光。
猛然,他看见春明湖畔的九曲桥上,有一个宫妆美人,正倚着栏杆看湖上鸳鸯戏水,久久不动,还不时拿出手帕拂脸,好像似在擦泪。太祖认出正是自己的妹子,不由心中顿时一呆。
原来太祖有两个胞妹,大妹早夭,剩下这个妹妹,出嫁给原吴国泰宁军节度使米立诚之孙米福德,那米福德又不幸早逝,正当青春妙龄的少妇,便又做了寡妇。太祖可怜这妹子孤苦无依,便接回家居住。到后来太祖当了皇帝,也将她接入宫中,封为燕国长公主。
他们兄妹感情甚好,太祖对她十分爱护,平时已经注意到妹子常常落落寡欢,临风流泪、对月伤怀。太祖本是个睿智聪明的帝王,岂能摸不透妹子心事?因此,肚子里早已打算,再给妹子物色一个佳婿,以使其终身有靠,岂可让她一辈子老终宫内。所以,今天又撞见妹子对水伤杯,心情也骤然沉重起来。忽然,他想起前几日在群臣贺寿的宴会上,那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也是强作欢笑,原因也是由于新近丧妻之故。这个高杯德之父高行周,原与自己的父亲赵弘殷是结拜兄弟,二家有通家之好,且高怀德不仅武艺超群,而且胸有韬略,可谓文武全才、又是自家心腹将领。虽然年纪略大,也不过比自己在上数月,与妹子年龄相差并不算大。如能将他们配为一对,实在是十分理想的婚姻。盘算了一会,便站起身来,穿戴整齐,带了太监,径出园门,乘上凤辇,去宁寿宫朝见母亲杜太后。
太祖见了母亲,请安参拜已毕,杜太后道:“吾儿来此何事?”
太祖道:“臣儿适才游逛御花园、又看见御妹在九曲桥上迎风落泪、臣儿以为近年来,自御妹回家,便一直精神忧郁,这是青春孀居之故,长此下去,必然会酿成大病。所以臣儿认为,应为她择婿为佳。今有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新近丧偶,臣儿觉得与御妹匹配,正属相当,不知母后以为如何?”
杜太后沉吟道:“高怀德,不就是高行周的儿子吗?”
太祖道:“正是此人。”
杜太后点头道:“这人过去来过咱府内,我曾接见过,论人品,门第、才干,确是佳选,不过尚不知你妹子是否中意,且让为娘询问她的意见再说吧。”
当下,母子又扯了一会闲话,太祖便告辞而去。
当天晚上,杜太后召燕国长公主前来,征询她的意见。这公主正在青春妙龄,却不幸守寡,至今还依托兄长过日子,也觉得终久不是个了局,早已存有再嫁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个女儿,又不好主动向母亲或哥哥提出,现在听说这事。她对那高怀德也早已闻其英名,何况现在高怀德三十余岁,已位极人臣。那里还能找到比这更合适的人?当下听母亲说过,不由粉面通红,低头弄着衣带,喃喃地道:“女儿只听母后和皇兄安排便了。”
杜太后听了,喜了脸色,知道女儿已经同意。第二天,又把太祖召来,向他讲过,让太祖去征求男家意见。
其实这所谓征求意见,完全是多余的,实际上就等于去通知公主要下嫁。因为古代帝王本身就有随意指定婚姻的权力,还常常发生有下旨意把宫内宫女赐嫁给大臣的事情发生,大臣获得皇帝赐婚一个宫女,都感到无比荣耀,无人敢于拒抗圣旨,何况是娶得公主呢?一时实现,立即身价十倍。成为皇亲国戚。因而,娶得公主,一直是朝内青年大臣和贵族子弟所祈求的梦想。
所以,太祖派了赵普和窦仪二位大臣到高府做媒,高怀德闻听之后,那有不应允之理,立即高兴地应下这门亲事。
太祖得到赵普、窦仪的回报,立即发了几道圣旨,加封高怀德为附马都尉,赐新第于兴宁坊,又命令内务府准备嫁妆,通知钦天监选定黄道吉日成婚。这几道旨意一下,立刻哄动了东京全城,不仅仅是驸马府第忙碌装修新宅,准备新房,就是那文武百官,也在考虑打点些什么出众贺礼,以巴结讨好。所以东京城内各商店人来人往,采购物品的人,络绎不绝。商人们为此也大念“阿弥陀佛,老天保佑发财!”
饮天监择定四月初三为公主下嫁吉期。早在喜期前三天,午门外便搭起了采楼,全城各商店、居民门外,家家悬灯结彩,以示庆祝。
到了吉期那天,高怀德挽请苗训、楚昭辅二人到府,代为招待百官,自己身穿大红绣龙蟒袍,披红挂彩,骑上一匹赤炭胭脂马,在男方大媒窦仪陪同下,摆开全副仪仗,簇拥凤辇,笙萧齐奏,锣鼓喧天,径向宫内迎亲。
到近午门前下马,女方媒人赵普已在宫门等候,陪同高怀德,在司仪官引导之下,进入甥馆。所谓甥馆,就是指女婿居住的地方,来源于《孟子》一书,书上说,尧把女儿许配给舜,舜去朝见尧,尧让甥馆于贰室。这里的馆,是休息居住之意,贰室就是别室。由于孟子这样讲过,所以以后历代皇帝嫁女时,都要布置一间偏殿作为招待女婿之所,称之为甥馆。又因此,古人便把岳父亦称为舅,把女婿称为甥的习俗。
且说那高怀德和窦仪在赵普和司仪官陪同之下,进入甥馆,太祖已坐在御座上等候。由于是天子赐婚,所以高怀德仍先行君臣之礼,参拜已毕,司仪官从龙桌上捧过赐婚诏书,怀德跪听之后,又复叩头谢恩,然后立起身来,以家礼重新相见,怀德向太祖躬身一揖,太祖也立起欠身还了一揖,然后赐坐献茶,君臣对话,太祖讲了一通无非是今后结为亲眷,更应为国效忠,矢志共同削平四方割据局面,统一中国的话。怀德只是点头唯唯。
不一时,古时已到,甥馆殿外乐曲声声奏起,怀德起身,告辞太祖,出得甥馆,只见太监、宫女夹道而立,直达内宫门外。怀德顺着这条路,到内宫门外站住,宫门太监,立刻燃起鞭炮,辟拍声中,宫门大开,只是一群宫女,簇拥着全副大红吉服头蒙红巾的公主走了出来,怀德连忙趋前,躬身揖拜,凤辇方始起行,怀德跟于辇后,直到出了宫门,到达午门之后,怀德方始上马随辇而行,前面仪仗开道,后边则是香车百辆,分别载着陪嫁的宫女百名,以及公主的嫁妆。首尾足足排到有数里之长,沿着东京最繁华的街道绕行一圈后,才到兴宁坊驸马府。沿途百姓观看仪仗的人山人海,到了辇车经过时,便都伏拜于地,不敢仰视。禁卫军夹道五步一岗地进行护卫,随替太监则不停地洒着御赐金钱。直到辇车走远,百姓们才敢抬起头来。抢捡金钱。由此可见皇家的富贵权势。
辇车到达兴宁坊驸马府,怀德抢先下马,躬身于辇前,行揖见礼,司仪高呼:“请公主下辇。”宫女趋前扶下公主。怀德又复三揖,然后当先领路经入府门,登上大厅,在司仪安排下,公主东立,怀德西立,先行君臣之礼,然后双方互换位置,行夫妻之礼,进行交拜。礼毕,在宫女引导之下,进入洞房,双双在锦墩上坐下,怀德轻轻挑开公主头巾,只见公主端的生得美貌:
粉面如花含露,朱唇一点红绛,轻拂蛾眉翠烟长,袅娜腰肢难状。秋波一转,情深似海,魂消魄荡。凤冠霞被宫妆,好似嫦娥模样。
怀德见公主十分艳丽,不由心中大喜,那公主也偷眼看怀德,只见他:
生就豹头燕颌,一副虎背熊腰;七尺身躯多昂扬,银盆白面福相。英气勃勃,胜似吕布,盖过云长。冲锋陷阵无人挡,不愧当朝名将。
公主见他神采奕奕,十分威武,确实是难得的英雄模样,心中也不由十分喜欢。不由嫣然一笑,含情脉脉向怀德送去一下秋波,低头不语。
奶娘指挥宫女,请一对新人入席,举行合之宴,夫妻饮过交杯酒,移坐床上,奶娘带着一只口袋,内装芝麻、谷子、麦子等五谷杂粮种子,绕着锦帐,一把的撒到帐长,嘴里不停地唱着俚曲,这叫做撒帐礼,取其多子之意和民间习俗也没有两样。撒毕,奶娘宣布礼成,请公主稍歇。怀德遂向公主作揖告辞,自出洞房,到前边宴会大厅,酬谢百官。
大厅之上,宴已备好,见怀德出来,百官纷纷站起致贺,怀德谢过,随即陪同百官饮宴,并挨桌敬酒。大厅之外,管弦齐奏,一群歌女翩翩起舞,看得人眼花缭乱,这宴会一直到傍晚始散。
怀德送罢客人,又特别谢了二位大媒,才转回内宅,陪伴公主。他二人都是重婚,更加互相仰慕,所以也不像初婚时那么拘捉,很快地便感情融洽,如鱼得水。
不觉过了三朝,怀德偕同宫主双双进宫朝拜杜太后。太后对怀德加以勖勉了几句,传旨在宫中设宴,款待女儿及女婿,太祖和皇后,以及晋王光义夫妇,均参加了这次家宴。
席间,太祖对怀德道:“御弟新婚,朕决定赐假一月,不过近日来,有南唐主李景,及吴越王钱俶派了使臣来贺我朝建国和长春节,而南平、楚、闽、蜀等地僭伪,还没反应,北方的北汉和辽,也在虎视耽耽。而且有些边镇节度,依然态度暖味,还恐会有变。有朝一日还得用兵。所以,御弟虽在家度假,也不可有所松懈,一旦相召,还须为国出力。”
怀德道:“微臣省得。自当枕戈,随时听候召唤。”太祖道:“这样,朕便放心了。”
当下欢叙至晚,怀德和公主方告辞回府。自此以后,怀德日日在家陪伴公主,欢度蜜月,不表。
太祖自为御妹完婚以后,了却一件心事。便把精力又集中于政事上来。
这一日,忽报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派了他的儿子李守节到京。匡胤听后,立即宣召李守节来见。
不一时,李守节来到,跪拜于地。匡胤开玩笑对他说:“太子啊,你来这里干什么?”
李守节听了以后,大惊失色,连忙又跪下,以头触地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话,这定是有人进了离间的谗言,打算破坏陛下与臣父的关系。臣父实在并无二心。”
匡胤微微一笑道:“你不必多辩。你父打算造反,你多次劝谏,他却不听,这些事朕早已知道了。他让你来京,不过是想借朕之手杀掉你,他起兵就更有理由了。对吧。”
李守节慌忙道:“陛下所闻并不确实。北汉主刘钧确实曾经派人给臣父送信,劝臣父与北汉联合,一同起兵反宋。臣父并未跟着北汉跑。为了表明心迹臣父特地派臣前来说明,并把北汉送交的密信一并带来,以呈御览。”
赵匡胤听了,颜色略有缓和,分付李守节起来,将书信呈上。
匡胤展开一看,李筠所上奏章,无非是表明拥护大宋之意,决不受北汉的教唆等话。果然还附有一封北汉主刘钧派人送给他的一件蜡丸书。
匡胤看过,分付内侍将书信交秘阁入档。然后对李守节道:“朕姑且相信你父亲一次,你可以写信告诉你父,早早打消异志。在朕未当天子之时,他可以随便,现在朕既为天子,决不允许他有任何异动。至于你本人,可以安心在京供职,担任皇城使,朕另外派人前往潞州去宣慰于他便了。”
李守节连忙叩头谢恩,口称“遵旨”而退。
李守节这番话,说的有真有假,李筠企图联络北汉一同兴兵伐宋,这是真的,李守节几次劝谏李筠不可轻举妄动,也是真的。但李筠并本完全听李守节的话。这次派李守节来京,其目的有二,一是来探听来廷内部举动,二是献上北汉主刘钧的蜡丸书,作为缓兵之计,使宋廷认为李筠可靠,而放松警惕。
这些小计,如何能瞒得住赵匡胤这个英明皇帝,以及他手下的赵普、苗训、楚昭辅这一班谋士。
赵匡胤并没有完全相信李守节的话,他一方面派出使臣去潞州,还派了密探,暗中到潞州探听李筠的一举一动。
这李筠是太原人,历仕唐、晋、汉、周四朝,特别和周太祖郭威关系密切,所以郭威把他安排在潞州任节度使,以防御北汉。柴荣即位后,北汉刘崇兴兵南下,李筠坚守潞州数月,使刘崇毫无办法攻破。因而李筠受到柴荣的奖赏,加检校大尉的荣誉官衔,一直镇守潞州已十余年。
赵匡胤建立宋朝政权后,颁发诏书,加封李筠为中书令。李筠本欲拒绝,起兵叛乱,被左右谋士和儿子李守节苦劝而上。敷衍了使臣一番,又派儿子李守节入京,表面效忠,暗中探听消息。
不久,宋太祖赵匡胤又写了亲笔诏书,派使臣来宣慰。李筠反而把使臣软禁,不让返回汴京,又停了几日,李守节派人从汴京送来一信,内容说,目前汴京安定,宋太祖乃英明之主,原周臣都十分归心,而因劝李篈筠归顺宋朝,不可妄生异图。
李筠把这信遍示手下谋士和心腹武将,哈哈大笑说:“什么周室旧臣,都归心于宋。我看不过是暂时屈服于赵匡胤的淫威罢了,我如要起事,兵临汴京城下,还愁他们不来响应吗?”
于是不听李守节劝阻,一方面加紧操练兵马,一方面派人与北汉联络。
又过了几日,李守节突然从汴京返回潞州,未见李筠,说道:“父亲在潞州一切行动,均已被宋主侦知,特准许我回来,最后一次劝戒大人,要克守臣节,儿在京了解一切,以目前潞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