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士笔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道士笔记- 第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位先生,有啥吩咐?”村长问道。
  我吩咐道:“没事儿了,现在已经镇住了煞气,你去找几个健壮的小伙子,或者死者的亲属也行,一切从简,尽快入殓,把死者移进棺材,以免不测。”


第1052章 盖棺定论

  因为这种诡异尸变实在罕见,虽然我用铜钱古币镇住了继续尸变,但是却丝毫不敢大意。
  村长一听我镇住了尸气,就下意识的向死尸上看了一眼,一看之下不由地的惊呼出声:“咦……又变了?”
  我心里一惊,心想不会吧?刚镇住尸气难道又发生尸变了,急忙低头一看,发现尸体的确变了!
  本来那具尸体的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皱纹,一条条深入沟/壑,整个脸上除了褶皱几乎连五官都看不清了,但是现在这些褶皱已经慢慢的开始平复了,死者的面部五官渐渐从褶皱中显现了出来,甚至脸脖子上的折皱也在慢慢的复原。
  尸体下面的那滩积液也不见了,不知道是被尸体吸收了还是怎么了,总之是神奇的消失了,不过尸体倒是比原先饱满了很多,不再像刚才那么干瘪萎缩了。
  我见尸体逐渐复原,慢慢恢复了人样,顿时暗暗惊奇,惊奇之余心里也产生了一丝安慰之感,毕竟尸体是在复原,而不是恶化,说明我已经镇住了尸体上的邪气。
  虽然代价有点昂贵,浪费了姜老头价值六十万的古币,但是物有所值啊,这几枚古币果然非同凡响,一进入死者的喉咙,立镇住了死者身上的邪气,算起来还是值得的。
  我见村长一脸惊悸的看着尸体,连忙解释道:“没事儿了,尸气已经被镇住了,尸体正在复原。”
  因为村长不知道是变好还是变坏,尸体上的任何变化都会吓他一跳。我连忙将尸体上的衣服穿戴好,然后将白布重新盖住死者的脸。
  “好了,你可以让人进来了,让孝子们先进来,拿一块红布,再找几个身强力壮的,帮忙把尸体抬进棺材,入殓!”我对村长吩咐道。
  村长一听,连连点头,转身出去叫人去了。村长一走,我连忙对姜老头说:“姜师傅,入殓还是你来主持吧!”
  说实话,我虽然知道入殓这一套程序,但是从来没实战过,担心出了什么差错,毕竟这个程序也是很讲究的,再说我这么一个年轻人主持入殓大礼总觉得有点别扭。
  “小兵,你还是好事儿做到底吧,我担心出现意外啊!”姜老头有些担心的说。
  我笑着说:“放心吧,姜师傅,尸体身上的邪气已经镇住了,你只管主持入殓大礼就行了!”
  “不行不行……我还是心里发慌,还是你来,你只要把这老汉弄进棺材,后面的事情交给我就行了。”姜老头连连摆手。
  我和姜老头正推推让让,忽然听到村长在灵堂外面咳嗽了一声说:“先生,孝子贤孙们都到齐了,都在灵堂外面候着呢,可以进来了吗?”
  姜老头一听,连忙将一张黄纸单子塞到我的手上说:“这是根据亡人生辰死忌推算出来的所忌四相殃榜单,小老弟,拜托拜托……好事儿做到底,你来主持入殓!”
  我一看村长已经领着披麻戴孝的孝子们站在灵堂外面,姜老头也不管我能不能行,把那张黄纸塞到我手上就退缩在一边了。
  我有些生气,这个姜老头简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我哪里干过这种事情?入殓这种事情都是上了年纪的阴阳先生支持,哪有年轻人干这种事儿的?
  但是我又不能让别人看出我不行,尤其是姜老头,平时对我崇拜的五体投地的,我若说我没干过这种事情,那不让让他眼珠子都掉下来了?
  好在这套仪式流程我是知道的,只好硬着头皮拿起手上那张黄纸,煞有其事的大声喊道:“属狗、属马、属猪、属鸡的不得入内,请自动回避,否则对个人不利,但亲人不忌,孝子贤孙请进来吧!”
  孝子们一听,依次走了进来,一个胡子拉碴,披麻戴孝的中年汉子手捧三尸红毛“噗通”向我面前一跪,然后双手将手里的红布递给了我。
  其他的孝子贤孙也齐齐的跪了下来,若是不懂入殓仪式流程的恐怕面对这种场景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但我是知道的,跪在我面前递给我红布的中年汉子无疑是孝家的长子,他是在用孝家大礼跪请我用这块红布把他爹的头围上。
  我接过他递过来的红布,小心翼翼的将死者的头围上,把脸露出来,大声吆喝道:“长子抱头,其余孝子贤孙扶灵入馆,先进脚,后进头,一路平安慢点走!”
  那位披麻戴孝的中年汉子一听,连忙上去抱起他爹的头颅,其余孝子一拥而上,一下将死者抬了起来。
  因为这家的孝子贤孙太多,村长找的那几位壮汉根本就没用上,他们按照我的吩咐,先进脚后进头,将死者者平躺着放进了棺材。
  看着这群孝子贤孙轻松的将死者放入了棺材,我心里暗暗嘘了一口气,我担心的就是这个环节,如果死者身上的尸气没镇住,那尸体肯可能有千斤重,这些孝子贤孙无论如何是抬不起来的,不但场面难看,搞不好还会出大问题,现在看到一切顺利,我也松了一口气,开始下一个程序。
  我走到棺材跟前,解开束缚死者手脚上的麻披,这时有人给我递来一个鞭子,我知道这是打狗鞭,我接过鞭子塞进死者的右手,又有人给我递来一个大肉包子,我将肉包子塞进死者的左手。
  这两样东西都是打狗用的,有了这两样东西死者的灵魂才能顺利过恶狗岭,这些入殓的规矩我都是知道的,按照仪式流程一步一步往下走。
  这时有人递给我一个小蝶,里面装着五谷米,我将装着五谷米的小蝶放在了死者的胸口,护住他的心脏,以免他到了阴间遭受金鸡啄食之苦。
  然后按照仪式流畅,我在死者身上铺了七张银箔,这时一位披麻戴孝的年轻少/妇递给我七尺红布,我看了她一眼,立即明白了,这年轻少/妇应该是死者已经出嫁的女儿,她递给我的是盖尸布,这块红布必须由出嫁的女儿置备,名曰“铺儿盖女”。
  也就是说,死者身下铺的东西必须是由儿子置备,身上盖的东西必须由女儿置备。
  我接过这块七尺长的红布,盖在死者身上,从头到脚将他盖的严严实实,生怕出现一丝纰漏,心里也紧张的不行,额头上出了一头的冷汗,总担心没有盖棺之前出现什么意外。
  俗话说盖棺定论,但是在没有盖棺之前,一切都不能定论……


第1053章 盖棺定论2

  我顾不得擦汗,入殓仪式需要一气呵成,用红布盖上尸体之后,我得处理那块曾经盖过尸体的白布,于是捡起门板上盖尸的白布,目测了一下孝子的数量,男男女女的大约有五六个孝子,于是我用剪刀在那块白色的盖尸布上剪了五六个缺口,然后将将那块白色的盖尸步撕成了五六条白布条。“亡人走,后代留,千代万代不用愁!”
  我一边说着吉利话,一边将手里的白布条子向那些孝子一人分发一条。
  这些孝子笑逐颜开的接过白布条子,如获珍宝的将白布条子束在在腰上,其实这个仪式是寓意“留后代”的意思,代表血脉传承,后继有人。
  做完这些之后,还得检查一下死者的铺盖衣服,这时一位老太太递给我一个旱烟袋说:“先生,请你把这个烟锅也给他吧,我家老汉活着的时候可怜啊,吃没吃着,喝没喝着,平时就剩下吸口烟了,可是我还不让他吸,现在走了,烟锅就别落下了,到那边想吸两口就吸两口吧。”
  然后又递给我一双布鞋说:“这双布鞋是我做给他穿的,可是他还没来得及穿就走了,阴间的路不好走,这双鞋也给他带上吧。”
  老太太说着抹了把眼泪离开了,我想这应该是老汉的心爱之物了,乡下老汉嘛,除了旱烟袋恐怕也没有什么心爱之物了,我接过烟袋和鞋子,认真的放在死者的身边。这些东西都寄托了活人对死者的朴素感情和哀思,我必须得认真的对待他们。
  入殓的时候有些忌讳必须要遵守,要严禁一切皮毛类的衣服放如棺材,这些东西不但容易引起尸变,而且也不吉利,因为这些动物皮毛附有动物的灵魂,从而把亡魂引入畜道轮回。民间把这种说法叫“着毛变畜,错胎转生”。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仔细检查了整个棺材,直到连一丝毛发也没有发现,然后再放入碎犁铧铁片,犁铧大家都知道是耕地的,在棺材里放置犁铧碎片,取的就是“入土开路”的意思。
  棺材入土的时候也需要破煞,所以犁铧片就起了在前面开路破煞的作用。
  加入犁铧片之后,我让那几位壮实的汉子,把棺材盖子斜盖在棺材上面,留一条缝隙不能盖严,入殓的整个流程仪式总算完成了。
  完全把棺材盖子盖上是在还阳后的一个仪式,也就是临出殡前的最后一天凌晨四五点钟,阳气初生的时候,人们围着棺材高唱还阳歌:还了阳啊还了阳……
  实际上这是一支招魂曲,也是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唱《还阳歌》就是希望死去的人能够还阳回来,也是死者能够还阳活命的最后一个机会,如果《还阳歌》唱完,时辰已过,死者还没有还阳苏醒,说明已经还不了阳了,这时候就要把棺材盖子全部盖严,锁上木锁,钉上棺材钉,然后出殡入土。
  古代流传下来的丧葬仪式流程,都是以死者能够最大限度的活过来为目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套仪式流程,所以我现在还不能盖棺材盖子,后面这些仪式就留给姜老头去做。
  村长和孝家见我把整个入殓流程做的井井有条,顿时对我刮目相看,个个面露崇敬之色,想不到我年纪轻轻的还有这份定力!
  这时院子开始摆起了流水席,人们热热闹闹的坐下来吃喝,原先那种恐慌和不安的情绪已经荡然无存。
  我感到暗暗高兴,因为一场尸变危机被我化解于无形中,村长要请我去吃饭,我婉言谢绝了。
  因为我从下到大,最不喜欢到白喜事中凑热闹,更不吃丧家的饭,甚至连水都不喝,也许我灵觉中的保护意识特别强,总是觉得白喜事的饭菜不干净,吃了会得病,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会有这种古怪的想法。
  事实上白喜事的饭菜的确不好吃,同样的东西做出来,白喜事上的饭菜和红喜事饭菜的味道没法比。
  所以直到现在,谁家死了人,我都会去帮忙,但是绝对不吃丧家的饭,现在我才明白,我小时候的那种本能意识就是怕沾染丧气。
  我拒绝了村长的好意之后,然后有对姜老头说:“姜师傅,后面没啥事儿,全部交给你了,我得走了。”
  姜老头还是有些不放心:“小老弟,你干脆在这儿吃点算了,到时候我们一起把这老头送上山就万事大吉了!你要不在,万一出点啥事儿我可镇不住啊!”
  “你放心,不会出事儿了,邪气已经镇住了,你按照正常的丧葬流程办就行了。”我解释道。
  姜老头想了想说:“你准备在赵家村玩几天?”
  “没准儿,三四天的样子吧。”因为陪赵鹏回到老家,怎么也得住上三四天。
  “好吧,这吴家也要做三天的法事儿,反正赵家村离这里不远,有啥事儿我再找你!”姜老头说。
  我点了点头说:“你放心吧,应该没啥事儿。”
  姜老头说:“这里的流水席都摆上了,你不吃点再走?”
  我笑着摇了摇头说:“我得回去吃野鸡汤,要不是你来找我,这会野鸡汤都吃到嘴里了。”
  说实话,我这会儿非常想念赵鹏家的野鸡汤,哪里有心思在这里吃饭?
  “好吧,你回去吃野鸡汤去吧。”姜老头也就不挽留我了。
  孝子是不能送客的,村长就代替孝家将我们送出了村口,说了一些客气感谢的话,然后才回去。
  村长走后,我和赵鹏,黄毛三人向赵家村走去,走着走着黄毛忽然冒了一句:“哥,那人到底死了没有?别装到棺材给闷死了!”
  “切,肯定是死了啊,你见过那个活人身上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温度的?”我笑着说。
  因为我仔细检查过,死者不但身上没有温度,也没有呼吸,出汗现象只是尸变前的异象。
  “万一那老头想不通又活了呢?”黄毛天真说。
  我笑着说:“万一活了也闷不死,棺材上面留的有一条缝儿呢,他们要挺尸三天,直到三天后都有还阳的机会。”
  赵鹏说:“奇怪,死人身上出汗……到时候不会再诈尸吧?”


第1054章 盖棺定论3

  我看了赵鹏一眼:“切,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你就不能说句吉利话吗?”
  赵鹏嘿嘿一笑说:“小兵,你不是本事高嘛,怎么还不自信呢?”
  “废话,你也算对玄界有些了解的人了,怎么说出这么没水平的话,玄界有有绝对的自信吗?”
  说到这里我瞪了赵鹏一眼,然后话峰一转说:“不过,你得相信我的道行,我可是证鬼道六十九代正传弟子,对付一般的尸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赵鹏笑嘻嘻的说:“好好好,我相信你,咱们回去喝鸡汤去吧!”
  我早就饥肠辘辘了,巴不得早点回去喝鸡汤,过河时候我随手抓了一把艾叶在手上揉了一下,然后用河水仔细的洗了一下手脸。
  一般参加过葬礼的人身上难免会沾上晦气,不过回家的时候如果碰巧有河那就大吉大利,用河水一洗,艾叶一擦,过河之后就会断除晦气。
  “你们也用艾叶擦一擦,免得那东西跟着你们。”我笑着说。
  虽说是笑话,赵鹏和黄毛也不敢大意,连忙学着我的样子,用艾叶擦了擦手脸,然后用清水洗过,我们才过了河,以免把脏东西带回家去。
  回到赵家村,走到赵鹏家门前的路上就闻到了阵阵野鸡汤的清香,赵鹏他爹在门口看到我们回来了,高兴的说:“你们几个回来的正好,鸡汤炖的正是火候!”
  “叔,先别急着喝鸡汤,胡家庙老了一个人,我们刚才去帮了一下忙,你先帮我们点一把艾烟,我们熏了身子才能进门。”我对赵鹏他爹说。赵鹏他爹一听,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