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身警界-一个选调生的警察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侧身警界-一个选调生的警察生涯-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角,影视作品归影视作品,那都是为了吸引大家眼球的。
  几个同学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公安局里面也有差别这倒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原来以为公安局的都很牛,都像电影电视剧里演的那么破案如神身手了得的那种。
  不过,也有的同学公然在桌上就讽刺道:“你们有些警察看上去人模人样,一本正经,实则上不甘恭维。我看现在有些警察,就靠这身老虎皮耀武扬威!戈冰剑,你别介意,我不是说你啊。”
  我脸都有些红了,因为我正好也穿了警服,真想反驳,但想想就连我今天穿这身警服,难道不是也想在这些十年没见的同学面前摆摆威风吗?
  但我还是争辩:“说实话,有些人耍特权欺负老百姓,但也有人凭著良心做事。” 言下之意就是桌子上就有一位充满正义在凭着良心干活的警察,“是吧,彭勇?”
  “对,起码我们两个不是那种人。”
  那位同学不知道是否在哪里在什么时候被警察以什么理由处理过还是怎么的,说得更为尖刻了:“反正在我眼里,你们警察的日子好过得很,穿的衣服不要钱,吃饭不要钱,天天开着霸王车在外面吃霸王饭,而且办事是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你说,有哪个单位的车辆有公安局多,一个小小的股级干部就有专车,说话的口气不晓得有多大。”
  想想社会上的确有些警察是这个样子,也就任他说了,我发现如今人们对警察这个群体的认识形成了两个误区,要么就认为警察是职业流氓,里面好人少;要么就认为警察都是能勇斗歹徒,不畏权势的英雄。殊不知这两个群体都是警察队伍里的个别现象,其实大多数警察都是如我一样的,每天按时上下班,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做着平凡工作的平凡人。
  当然拿我们局里一些同事来讲,生活过的有滋有味的确不少,有的除了局里分了房子外,还自己建了楼房,还有少几个或明或暗地开上了私家车,吃穿用度更是非我所能比的。
  其实,没事的时候我就想过,当前我们警察里面可以分为四种人:第一种人是那些手中掌握一点权利的中层以上领导,包括一些派出所所长,他们普遍过得殷实富足,毕竟找他们办事,向他们送礼的人还是不少;第二种人是胆子大的,敢在案子中乱来搞钱的,比如说早些年管理很混乱,罚没随意,全凭嘴巴说了算,还真的有在抓赌中将赌资搜为己有的。还听说有的户籍民警,一年利用给人办户口,都能赚个几千块上万钱的外财;第三种人,就是利用工作上接触社会上的一些老板实权人物的便利,合伙做些生意,甚至搭些干股什么的,自然日子过得殷实富足;第四种人,就是和我们一样的中青年民警,上有老下有小,靠两个人可怜巴巴的工资,家庭负担沉重,活没少干,油水却没有捞,清贫清苦劳累。
  不过全局三百多个警察,过得和自己差不多的估计也不少,一山更比一山高,人比人,气死人。
  4
  转眼春节的到来,让每个人的脚步轻快了许多,带笑的面孔随时可见,大街上四处洋溢着“新年好”的祝福。
  家里新添人丁,我又多有几天的时间在家度假,父母自然非常高兴,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享受这难得的天伦之乐。母亲那张辛苦了几十年的布满了皱纹的脸舒展开来,抱着孙子乐呵呵地说:现在好多人见了我,都讲我有福气,儿子在公安局当公安,有吃有喝有人巴结。你以前教书的同事都问起你,得知你在干公安,还当了一个小官,羡慕得很呢,人家当了一辈子老师了,相比之下,你该知足了。
  我摇摇头,没有解释。此一时彼一时,不可同日而语呀。
  春节刚过,我到县里参加全县的三级干部会暨“十佳”表彰回来,领回一个烧水壶,虽然价值不大,但含金量高,我对妻子说,要好生保管。
  就在前不久,县委县政府组织评选“十佳”活动,政法系统要求评选出十个“十佳政法警察”,公安局分到了三个指标,要在三百多个民警中选出三个“十佳政法警察” 来,局党委费了一番脑筋,决定以支部为单位推选五名候选人,然后再在党委会上对各支部单位提出的候选人进行研究确定。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居然被不少支部推选为候选人,而且得的票数还挺多,局党委经过认真研究,确定我为“十佳政法警察”报至县委县政府表彰。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荣誉乐坏了,在我看来,我在政工科这样的综合部门能够得到全局20个支部多数支部的认可,能够在不是很长的时间里让人家充分认识我,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没有看错,眼前的戈冰剑是一个优秀的人民警察,一个正直的人民警察,一个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人民警察!不然的话怎么可以评为“十佳”呢?哈哈!
  接下来就到了一年一度的“爱民月”,作为政工科,毫无疑问要组织每个单位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慰问残疾人和五保户,为下岗职工送去过年急需的柴米油盐,搞上门服务、街头咨询、现场返赃、为路人理发、擦皮鞋,修自行车等等什么的。
  大家都明白这是在搞形式主义或叫作秀,终于有一次在政工科办公室,大家叫嚷: “都几十年的老套套了,我们还在一个劲地弄得这么有味道,这样做到底有什么用途?”
  “你们政工科的一天到晚尽要下面做些这样的事,哪里是送了点油盐,扫了几次大街警察的形象就高大了?”
  我无言以对,只好摆摆手:“上面要求的,我们也没有办法。”
  不仅如此,局里还把做好人好事列入了年终目标管理考评,以致每个民警、每个单位在年终作总结时,都要总结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有的地方就只好突击做点好人好事交差,有时候实在凑不够了只好胡乱编排几个。
  我有些啼笑皆非了。我知道这样做无非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缓和警民关系。“冷、硬、横、推”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历来是公安机关的慢性病,久治不愈。前两年,公安系统推出了两个典型,一个是“济南交警”,另外一个是“福建漳州110 ”,这两个典型的出现立即被赋予了“重塑形象”的重担。其核心就是热情服务,学雷锋做好事。于是,国人开始熟悉了诸如“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有困难找警察”、“有求必应”等口号,但其成效如何有目共睹?
  曾有一家媒体尖锐地指出,警方的这种思路完全是不得要领,帮助困难军烈属失学儿童,自有民政部门;理发、擦皮鞋,自有理发店、擦鞋匠。而办理护照户口暂住证,破案擒凶指挥交通,惟有警察。
  据说有个全国政协委员在政协会议上提出应改变“有困难找警察”这个宣传口号。他认为,目前存在着对人民警察职责认识模糊不清、警力不足但警力浪费现象严重及对外宣传的负面影响过大等问题。他说,目前人民警察的职责呈现扩大化。“有困难找民警”中的“困难”无法使人正确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很多不应由民警处理的问题,也都纷纷列入了警察的工作范围,为警察的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尴尬。她呼吁应将“有困难找警察”改为“有危难找警察”,明确公安机关的职责范围,将民警从大量的非警务活动中解放出来。
  “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江总书记的题词大大地竖立在公安局大门的两侧。不过不知道每天上班的近百名警察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第31章 你在为谁流血
  1
  1999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
  年初,震惊全国的张君持枪抢劫案发生了,张君团伙在全国商业之都最繁华的地方常德持枪抢劫银行,打死两人,并打死一名闻讯赶来的便衣警察。该题材后来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天不藏奸》…
  春节过后不久,大家就感觉到社会气候有些反常。虽然大范围看起来很正常,但在私下里谁都可以感觉到有些怪异的气氛。一些练习气功的团体组织消失了,一些活跃的社团组织也停止了活动。之后不久,公安部颁布法令,宣布FL功是非法组织,应予取缔。
  在省里的统一安排下,公安厅、民政厅、工商局联合下发关于清理整顿各类社会组织和气功联系团体的通知,限期进行登记注册和资格审查。对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一律予以取缔。于是派出所和居委会联合登记控制管理辖区所有的李某信徒,同时调查所有的类似挂著养身健体招牌的气功联系组织。除了那个要取缔的FL功,还有香功、太极功、中功、宇宙养生大法什么的统统都要登记。
  四月下旬,中美关于中国入世的谈判在最后一刻归于失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5 月8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贝尔格莱德的中国大使馆。三名中国公民遇难,这件事引起了全中国人的愤怒,北京市万名大学生走上街头,围在美国与北约各国使领馆前游行、示威。那一段时间,大家显得都很紧张。听说稍微大一些的城市就陆续有些学校的学生已经开始走上了街头游行示威。
  社会上一紧张,公安机关就不要想有好日子过,大家一天到晚也开始紧张起来。
  1999年,我——新安县公安局政工科副科长,正好在该县开始了第五个年头的拼搏。
  2
  6 月4 日,就这么一个很敏感的日子,却产生了一个新安县前所未有的人物。
  待我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丁局长、张政委欣喜异常地把我叫过去,说:“罗建华在这场战斗中立了大功,你们政工科的要赶紧去收集材料,向上面报功。同时要大力宣传,这是正义的枪声,是惩恶扬善的行为,我们一定要鼓励民警敢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这种精神。”
  罗建华,我曾在沙溪派出所的同事,去年任命为叶坪派出所副所长。
  待见到在瞬间成为英雄和焦点人物的罗建华时,他精神竟有些恍惚。
  在这之前,我通过别人之口才对这场战斗的来龙去脉有个初步了解:就在早上凌晨 6 时左右,正在叶坪镇竹木检查站执行任务的叶坪派出所副所长罗建华接到值班民警的急促电告:几个歹徒在吉福县城持刀枪杀死一人,重伤二人后,乘一辆紫红色昌河牌 “面的”,正往叶坪方向逃来,吉福县警方要求叶坪派出所设卡堵截。
  罗建华当即要求所内民警尽快赶至竹木检查站,同时,将案情向县局作了报告。
  话音未落,迎面不远处就开来一辆紫红色昌河“面的”,正和罗建华一起执行公务的省警校实习生王奇三立即将哨岗处的栏杆放下,截下了“面的”。
  王奇三走近“面的”发现车上坐着五个男子,个个神色惶恐,其中司机后排靠窗坐的一位青年正用衣服捂住头部,鲜血仍不停地往外渗透,还有一位青年的左手拇指血肉模糊…这不就是吉福县警方通报要求堵截的歹徒么?机警的王奇三立即向罗建华打了个手势,罗建华当即冲到驾驶室旁,命令司机熄火并拔下车钥匙,并拔出五四手枪严厉警告不准下车,接受检查。
  正如王奇三所料,这几名男子正是刚从吉福作案现场逃窜过来的歹徒,当歹徒们醒过神来,便作垂死挣扎,坐在副驾驶室的一歹徒死命撞开车门,跳下车就拼命往附近山上狂奔,王奇三见状,追奔上去。
  罗建华立即绕到副驾驶室,把车门关上,并揪住往车窗外钻的一歹徒的头发,厉声喝道不许乱动,此时,头部和手部受伤的两歹徒正用衣服遮住往双手,紧张地摸索着什么,并露出一脸的杀机。罗建华立即将子弹推上膛,说时迟那时快,那头部受伤的歹徒掏出一支手枪,对准罗建华的左胸就扣动了板机!
  “咔嚓”一声,歹徒手中的枪未打响,罗建华当机立断,甩手一枪,子弹射中了另一名歹徒,几乎同时,持枪歹徒朝着罗建华又是一枪,但子弹再次卡壳,仍没有打响。
  在这生死瞬间,罗建华展开了反击,连发两枪击中了持枪歹徒,已受伤的持枪歹徒嚎叫一声,挣扎着打开车门扑向罗建华,抓住其双肩,欲抢夺枪支,罗建华又一次扣动了板机,但不巧的是子弹被卡壳,他迅速后退,拉动枪栓,将最后一粒子弹推上膛, “啪”的一声,子弹射入持枪歹徒的身体,歹徒终于象死狗一样栽倒在地,再也动弹不得。
  乘乱逃窜的另外三名歹徒在闻迅赶来的民警和群众的围捕下,不到一个小时,纷纷被擒,在这场殊死搏斗中,一名歹徒饮弹毙命,三名歹徒被生擒,而我方无一人伤亡。
  在叶坪派出所会议室,我开始了与曾经的同事如今的英雄对话。
  “好家伙,你一枪成名了。”我羡慕地开口了。
  罗建华似乎还沉浸在那场可怕的战斗之中,咧开嘴巴露出一丝苦笑。
  “做梦一般,我哪里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在许多人心目中,警察个个都是钢铁硬汉。一个警察开了枪、击毙了歹徒,通常被认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可是大家也许不一定知道,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会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打出了这一枪之后,警察也会害怕、会整夜睡不着觉,甚至永远不敢再提开枪了。难怪有个省份的警方要求,警察击毙歹徒之后,必须立即接受强制性的心理调整。
  看来罗建华也不无例外地需要一个心理调整过程。
  “你当时怎么想的?”一问这句话后,我就后悔了,这么没有水平的问题亏我问,太老套了。我无非是想知道一个英雄在面对死亡的时候的感觉,不过这个问题也是绕不过去的,毕竟当时歹徒已先行开枪,如果枪响了,那么倒下的就是他了…
  “说句实在话,当我看到歹徒掏出枪来的时候,我的脑瓜子一下子懵掉了,完了的念头一闪而过,也就在这个时候,我下意识地开了枪反击。”罗建华很有些劫后余生的后怕,全然没有平时我们在电影电视上经常看到的英雄般的豪言壮语,不过这才是真真切切的英雄,我相信他所说的话,换到我,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