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松看了一圈人群,并没发现姜富强。倒是姜富强的秘书在信访局长的身边,眼神不停的看这看那,让张劲松更意外的是,不只是姜富强没露面,就连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和负责招商的副县长都见不到身影。
张劲松知道,自己不能再听下去了,现在已经到了出面时候了。
他悄悄的来到了信访局长身边,拿过他手里的话筒,对人群喊道:“乡亲们,我是张劲松。大家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反应的,都可以跟我说,但是,大热的天,大家站在这里也不是个事,你们选几个代表,可以跟我去会议室,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尽全力帮大家解决。”
张劲松这一露面,人群里顿时炸了锅,都想亲自跟张书记说句话,但好在人群里有几个有‘威信’的,把大家的躁动压了下去。
不过这几个有‘威信’的并没有响应张劲松的号召,而是其中一个挑头的喊了一句:“我们不去会议室,我们就在这里谈。”
这个人一喊,顿时得到了人群的响应,大家七嘴八舌的要求就地谈判。
张劲松没想到自己出面了,这些人还是不去会议室。但现在根本就无法强制让他们进去谈,况且这些妇女老人也根本不听你那一套。
现在张劲松几乎是孤军作战,但他掌握了一个原则,那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跟群众发生口角甚至冲突,现在这些人跟你谈,万一发生了冲突,那就不是谈判的问题了。
张劲松把小喇叭放到嘴边,很诚恳的对大家说:“乡亲们,那我们就在这里谈。你们的诉求我也了解了,药厂现在是刚开始施工,关于你们提出污染的问题,县里在立项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而且县里一开始就要求药厂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县里环保部门也对药厂进行了环境评价,评价结果我也看了,完全是按照要求进去设计施工的,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张劲松的秘书刘浩这个时候并没有躲在办公室里,他已经在现场观察了很久,但他并没有抛头露面。而且,很多人也不认识他这个秘书,所以刘浩站在一旁,仔细的观察着这些人的一举一动,并没有引起群众的注意。
当然,刘浩的观察并不是来看热闹的,他要找出这些人里面带头的那几个,把他们的特征记住,以便跟张劲松汇报。
刘浩的办事能力虽然不能跟白珊珊比,但跟在张劲松身边这么久,也不是白呆的。他现在这个简单的动作包涵的却不只是一个秘书的职责,他知道张劲松来了之后会第一时间跟群众谈判,而且也没那闲工夫打听带头的是谁,自己把这件事办好,万一张劲松让自己去了解一下,能做到张嘴就来,这样对张劲松也是个很大的帮助了,况且这对自己也是个不小的成绩。
几个村隶属于一个乡镇,也就是药厂所在地的乡镇芭蕉镇,此时芭蕉镇的派出所所长温宝奎也在现场。他跟这些老百姓几乎是前后脚到的,这些人在药厂阻碍施工的时候,这个温宝奎就已经得到了消息,但他并没有急于动手,并非是他失职,而是领导没发话,他不敢轻举妄动。
但这个温宝奎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在基层派出所干了十几年了,从一个普通的干警干到所长,一路走来感慨万千,虽然练就了一身的功夫,而且业务能力也在全县公安系统首屈一指,但蜗在一个派出所里,却一直没有被提拔的机会。
直到张劲松来到燃翼,而且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温宝奎才看到了希望。他知道张劲松是个有能力,有魄力,而且注重人才的领导,这条线他早就想牵一下,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毛遂自荐风险太大,所以温宝奎一直在等机会,没想到今天这机会就来了。
他来到县政府以后,先联系了张劲松的秘书刘浩,刘浩作为县领导的秘书,对这个所长有所了解,但不是很熟,况且张劲松又不在,他也不敢答应温宝奎什么,只是决定先看情况再说。
所以两个人一直站在一个制高点,观察着人群里的一举一动。
温宝奎不愧是在派出所混了这么多年,辖区村里几个爱挑事的,他都认识,而且跟这些人也不只打过一次交道,刘浩观察了一段时间,也已经锁定了几个人,他便让温宝奎认一下,想知道这几个人的名字。
温宝奎顺着刘浩手指的方向,仔细观察了人群中几个挑头的人,让他意外的是,这几个人他一个都不认识,面孔很陌生!他可以非常有自信的判断,这几个人绝非镇里的那些所谓在外面混得好的!当然了,更不可能是那几个村里的刺头!
这个情况,有问题!
这对于温宝奎来说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本来他是想跟找出带头的,自己跟他们悄悄的接触一下,化解这个事件,但现在看来,还真不用这么麻烦了。
温宝奎跟刘浩商量了一下,一场行动即将悄悄地展开。
跟温宝奎一起来的还有派出所的几个干警,几个人都是跟温宝奎站在一起的,温宝奎让他们穿上便衣等着自己的命令。
张劲松不厌其烦的回答着老百姓提出的一个个敏感的问题,能承诺的,他都当场承诺了。但还有几个村民却鸡蛋里挑骨头,问题越来越尖酸刻薄,甚至涉及到了建设单位的资质问题,这样没事找事的搞法,张劲松情不自禁地眯了眯眼。
这几个人,也太心急了些!
我张某人既然站了出来,就不怕你们几个跳梁小丑在这儿搞风搞雨!哼,有胆子搞事,那就要有承担后果的觉悟,等处理好了这个事情,好好跟你们几个算算账。
他已经明显感觉出来了,这些群众,是被其中的几个人煽动的。
---
作者题外话:推荐一本书《金牌秘书夜会女领导:权色轨迹》
简介:换届的硝烟刚刚散去,齐平县的官场就发生了剧烈的震荡:新任县长上任仅仅五十四天就被纪委请了去喝茶!
于是,某些心存幻想与野心的人就开始蠢蠢欲动,美人计、苦肉计、连环计招招上演,一场堪比战场更惊险的剧目顿时拉开帷幕;就在两个自以为能够把县长位子纳入囊中的时候,女县长空降齐平县,且看男秘书与女县长之间的爱欲横流。。。。。。。。
链接:http://vip。book。sina。/books/216609。html
第七卷:新境673、张书记的魅力
673、张书记的魅力
张劲松场中自然是人群的焦点。
有了这个焦点吸引人群的注意力,刘浩和温宝奎要找起人来就更容易了。
温宝奎发现,几个挑头的都有一个特征,在人群里只是煽动,却没有实际行动。凡是村民们提出的问题,都是这几个人先说出,把村民当枪使,而那些村民却没想那么多,别人怎么说,他们就怎么问,这样更让他下定决心,先把和几个人搞定了再说。
温宝奎觉得这几个人实在是没事找抽,他请示刘浩之后,刘浩有点迟疑,但也没有明确表示不能行动。于是乎,温宝奎便决定赌一把了,他果断下命令,让便衣干警潜入人群,把这几个人控制住。
便衣干警个个出手不凡,大概是受到温宝奎的影响,不但身体倍棒,而且功夫超凡,几乎是一招制胜。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几个挑头的已经被干警压在了身下,动弹不得。
随后便是一阵骚动,警察抓人的场面老百姓都没见过,可在这里抓人,他们当然不乐意。别说是老百姓不乐意,就连张劲松都觉得这事太突然,自己正跟群众谈判,谁下的命令开始抓人了?
好在刘浩出现的及时,趁着人群骚动,他来到张劲松跟前,伏在他耳边说了句话,这句话虽短,却让张劲松明白了一切。
有人被抓,老百姓不愿意那是必然的,但张劲松当机立断,把那几个人集中起来一亮相,大声问村民这是哪个村的!经过这么一搞,村民便发现被抓的这几个人并不是本村的,也便只是口头上谴责政府的暴力行为,并没有发展到动手的地步。
张劲松趁机端起喇叭,冲着村民们喊道:“乡亲们,你们再好好想想,该说我的我都说了,凡是涉及到大家切身利益的问题,县里都会以大家的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大家着想。有什么情况,也欢迎大家跟我讲一讲,啊。但是呢,大家也要顾全大局,药厂这个项目是县里的重点招商项目,这个项目对大家也是有好处,相信这个好处,有些人已经享受到了,有些人马上就要享受到了。啊,这里面的利弊我想我也不用再重复了,我相信大家都有判断力……。”
没了那几个人的起哄,老百姓冷静了很多。虽然还有几个嘴里嘟囔着什么,但跟刚才相比,他们的情绪已经不再那么激动。
张劲松趁机让老百姓让出一条路,几个干警这才把人带出人群,押到了一边。
张劲松趁机又拿起话筒,他要给老百姓一个承诺。这些老百姓其实心地还是很善良的,他们不求别的,只要是当官的当面表态了,他们就满足了。
这一点,张劲松很明白,而且在工作中也很受用。如今老百姓闹到了县政府大院,虽然有人在背后操作,但眼前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他借着老百姓稍事安静的空当,在小喇叭里喊道:“乡亲们,在这里,我向大家保证,药厂建成以后,肯定不会污染环境,影响你们的生活。到时候,如果排放不达标,我亲自去把他关了……欢迎大家随时跟我反映问题,从现在到药厂建成,不管你们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诉求,都可以跟我提出来,我会尽全力帮大家解决。”
这个承诺果然奏效,张劲松的一席话,让老百姓听着心里舒坦,他们世世代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般情况不会没事找事。如今,县委副书记都亲自承诺了,他们也没理由在这么纠缠下去。
眼瞅着一场骚动马上就要平息,但人群中却冒出了这么一个声音:“张书记,就算是药厂建成以后环保问题有保证,但多多少少总也有污染,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药厂要给我们补偿……。”
这话一出,人群里顿时又开始沸沸扬扬。没有第一口吃螃蟹的人,大家都看着螃蟹,而且心里想着,这玩意到底能不能吃,万一被咬一口是不是很疼,可有人站出来,把它吃了,后人就开始效仿,而且大有把螃蟹都吃光的势头。
这药厂都还没建起来,产品都没出,农民就要起了污染的补偿款,这在情理上有些说不过去。
征地的钱,早就发下去了的嘛。而且人家药厂的排污只要达标了,凭什么还要给你再拿出一笔钱来作补偿款?这不是人家药厂舍不舍得拿出这个钱的问题,而是这个钱一旦拿了,药厂就理亏了——这不自己承认了污染环境了吗?
这是站在企业角度考虑的问题。至于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排污是不是真的能够达标,这个嘛,这个嘛……呀,今天天气真好。
当然了,这种时候,既然提出了这个污染补偿的话来了,如果只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考虑,也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态度。
张劲松明白,在老百姓这里,没有说不过去的事。他们的要求有可能是合理的,也有可能是不合理的,但作为他们的父母官,只要是群众提出来的诉求,那就要认真对待,即便不合理,也要把想办法把不合理变成合理——要么改变一下让老百姓认同;要么不改变,但做通老百姓的工作,让老百姓认同。
反正只有一条,让老百姓满意,才是硬道理。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让企业拿钱出来,这个不现实,最起码在现阶段不现实。只要是涉及到资金问题,就算是张劲松,也不可能一口答应他们,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再者说,补偿款这种事,那是要开会研究的,而且很有可能研究不出个结果来。
这个问题,不可能马上就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没办法,张劲松也只能使出一个无往不利的绝招了——拖!
张劲松用左手压了压空气,示意大家先静一下,虽然效果不是很理想,但群众的嘈杂声还是有所收敛,张劲松趁机说道:“乡亲们,我对你们的心情表示理解,药厂现在正在筹建,环保问题也是县里重点抓的事情。啊,刚才我已经跟大家承诺了,如果药厂生产以后出现环境污染,县里对这个问题是严肃的,只要有污染,马上就整顿,甚至是关停!但是,现在呢,人家药厂都还在建设,还没有投产,一粒药都没卖出去,大家就问人家要环境污染的补偿,啊,有没有这个道理?啊,我告诉你们,你们这个要求,我无法给你们承诺!”说到这里,张劲松故意停顿了一会,见大家没有再次骚动,便话锋一转,道:“大家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啊,虽然在补偿这个事情上,我无法给大家一个承诺。但是呢,我可以和药厂的老板谈一谈,等药厂建成以后,到时候肯定会招聘员工,这个,我们可以争取一个就近录取的原则,你们几个村符合要求的,会优先录取。”
这又是一个承诺,而且是相当靠谱的承诺。
虽说在发达地区,老百姓去厂里打工很正常,但在燃翼企业很少,在乡镇,那就更少了。老百姓都想出去找个活干,指望着靠天吃饭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猴年马月也奔不上小康,所以燃翼的青壮年大部分都远走他乡,寻求自己的美好生活去了,一些妇女和老人留守在家。但他们何曾不想在家门口找个工作,可没企业,这一切就都成了幻想。
有句俗话叫“讨吃不过本地方”,还有句俗话叫“人离乡贱”。如果在本地方能够拿一份不错的工资,谁又愿意抛下年迈的父亲幼小的孩子奔赴人生地不熟的沿海,吃不习惯睡不安宁捞那几个辛苦钱呢?
劳动力出去了,留下妻子在家带着孩子,各种不放心;然而和妻子一起外面打工的人,两夫妻纵然是在同一个市里甚至是同一个工业园里找到了工作,但却也没办法进同一家工厂。
那样的日子,还是难受啊!
现在来了个药厂,而且就在离家不远处,谁不想在里面找个养家糊口的工作?况且现在张劲松又亲自承诺了,所以找个承诺一出,大多数村民还是比较满意的。
就连刚才那个挑头要补偿的人,听了张继松的话,也不再说话了。这第一个吃螃蟹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