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武装直升机,让他们明白了中国支持的力度。那些政府军没有上司的命令再也不敢插手缅共与毒枭的决战了。这也促使了缅甸军政府的访华行动。你没有实力的话,是没有人会认真来找你谈正事的。
吴貌成主席回国后,立即启动了缅中协议的实施,扩大了驻昆明总领事馆的规模,以大规模引进中资。一系列对外资的优惠措施发布了,响应最快的当然是我国企业。中国银行仰光分行扩大了规模,昆明的中南投资集团一口气在缅甸投资了中缅合资的实兑渔业公司、格拉杜里渔业公司、伊洛瓦底江口的大片种植园和滩涂养殖场,密支那和马莫附近的大片林场,以及在仰光的“华缅”贸易公司和安达曼海运公司等企业。根据两国政府协议成立了缅中联合电讯公司,改造缅甸的电讯网络,并构建电脑网络的高速公路。
我国在曼德勒也开设了规模巨大的总领事馆,为大批开设的各类中资公司和企业提供服务。在后来发展中,这里成了一个枢纽,缅共根据地生产大批山货和轻工产品源源不绝地运到缅甸南方,缅北和我国藏南地区所需的设备、物资则通过海运和铁路运到北方。
缅甸军政府得到了巨大的实惠,那些合资公司,缅甸大都是以土地或中方的贷款入股,还可以收取土地使用费,捕鱼执照费、各种税收。派到合资公司任职的退役军官们,只是挂个名,到时候领薪就是了。哪里会管那些渔业公司捕了多少鱼,林业公司伐了多少林木。尤其是经过秘密接触,缅共答应根据地的县级以上城市,中央政府可以派遣主要官员,但必须尊重缅共的行政管理权。根据地的物资只要交税就可以运到缅甸各处出售。这样一来,缅甸首次出现了能管治到全国各地的中央政府,又增加了税入。那些在根据地当官的是最轻松的了,这里不会有治安问题,也没有灾民来找他们麻烦。这些“县长”、“警察局长”居然成了“肥缺”。
缅甸的经济发展全靠大批华人的进入,这是有目共睹的事,缅甸是不可能一下子培养出那么多人才的。大批华人独资或合资企业,由于经营得法,又有中银的资金支持,大都很快就有了盈利。而且绝大多数企业具有战略意义。例如,那二个渔业公司,投资都很大,不但有良好的港口,还占用大片土地建设了后勤基地,有油库、医院、宾馆式的宿舍。还有直升机基地,这是为了侦察鱼情、接送拖网渔船的船员所必须的。11月初各2艘先后到达了实兑和格拉杜里两处港口,它们的出现,不但引起了缅甸舆论的赞叹,也引起了印度海军的惊慌。前者是赞叹它们的先进设备,后者是对它们先进设备的军事用途感到震惊。它们怎么啦?由于第一艘被命名为“恒山”号,西方国家称它们为“恒山”级电子反潜侦察舰,是前苏联拖网渔船-侦察舰的翻版。
我国当然予以驳斥,坚持这是拖网渔船。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的富含营养物质的河水,造成了有名的安达曼渔场,它们确实也能捕到不少鱼。而且多次发现印度渔船越界捕鱼,召唤缅甸海军把它们赶走。1500吨级的船体,比较宽大,能在恶劣海况时正常航行。后尾有直到海面的渔网滑道,便于起网收获鱼货。滑道前的甲板上有一个直升机机库,这也是拖网渔船的常规设备,用于侦察鱼情,紧急情况时抢救伤员,运送一些急用的机件。恒山号装备的是经改造的Z-2H超轻型电动直升机,是无尾的,依靠旋转尾梁的气动力产生反扭力。机体下面有二个长条状的密封舱,既可以收放起落架,又可让直升机安稳地浮停在海面上,然后放下声纳以侦察鱼情。桅顶上有一个碟状的多功能光电探测仪,现在已不是让船员爬到桅杆上去观察鱼情或远处的海情的时代了。桅杆上的天线和雷达是多了一点,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在远洋航行必须有气象雷达、导航雷达、避撞雷达等等。
印度海军当然注意到,渔船有强大声纳设备,似乎超出了捕鱼的实际需要。繁多的天线和雷达肯定是用来侦察的。舰载直升机的旋翼是隐形的,粗大的尾梁并不只是产生反扭力,其中肯定有侦察潜艇的磁探仪,它的声纳装置当然也可以探测潜艇。据美军侦察的结果,直升机的二个长条密封舱中装了不少电子侦察装置。电动旋翼使它拥有令人羡慕的机动性和长航程。这样的4条“渔船”在印度海军视为自己势力范围的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游弋,当然要令他们坐卧不安啦。
实际上它们的功能远远超出了外界的猜测,它们都是全电推进的,可是发电能力远远超出推进的需要,甚至加上那架小直升机也用不了的。还有巨大的金龙电池库可存储巨量的电能。秘密在于它可以从船底放下一条供电电缆,电缆头上有声纳应答装置,我军的潜艇上的机械手抓住它后,连接上受电座就可以为潜艇的电池快速充电。潜艇上虽然有空气置换装置,但时间一长空气质量就很差了。如果放出通气管,即使是塑料的也很容易暴露潜艇位置。船底可以沿充电电缆再往下放出二根充满水的较粗的柔性管道,机械手把它们与潜艇的专用通气座连接好以后,船上启动水泵抽掉管道中的水,然后就可以向潜艇压入新鲜空气,抽取污浊的空气。甚至可以通过这些管道送入新鲜水果和蔬菜。当然潜艇可以通过连接渔船的光缆,向总部发送信息,接收最新的敌情和指令。渔船的发电机、螺旋桨的声音掩盖了船底下的一切。紧急时,渔船可以派遣直升机飞往上千公里外的潜艇所在海域,然后停在海面上,把潜艇的伤病员接到船上来救治。甚至给伤病员一个船员身份,送到就近的外国港口的大医院,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它们简直就是潜艇的支持舰。
湄占9月23日
这是泰北一个城镇,神奇的“九十三师”的总部就设在这里。
从曼谷的中文报纸有关旅游的广告栏内,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旅行社组织到“金三角”和九十三师的专线旅游团的广告。九十三师是抗日战争的后期,中国军队应东南亚盟军总司令的请求,派谴的一支远征军。他们入缅配合英军作战。如今居然成了旅游地的代名词。如今九十三师的驻地位于泰国北部边境城市清莱以北的山区。从清莱向北走30公里的山路,就进入九十三师驻地。这里本应是泰国的领土,可好像有一道“国境线”,泰国移民局的警察在这里设有关卡,出入的人员和汽车都要停下接受检查。过了这道关卡,人们似乎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排排整齐的竹屋、木房……简直和中国云南的边寨一模一样,加上一些商店、饭馆……都是用中文做招牌,使来自外地的中国人有着浓厚的乡土感。其实,这里只是九十三师的一个对外开放的驻地。
九十三师的实际控制范围,不仅包括这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山区,而且还控制紧连这里的缅甸东部、湄公河以西、中国云南以南的大部分山区,甚至在泰国的西北与缅甸交界的地区,也有它的分支。
当年由于中国军队作战英勇、战绩辉煌,颇得盟军的赞赏,也得到东南亚地区人民的敬意。抗日战争结束后,这支军队还没有来得及回国大陆就被解放军解放了。在全国大陆解放之后,九十三师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去台湾吧!2万多军队,谈何容易,再说,老蒋也不同意;回大陆吧!他们对共产党太不了解,内心有一层无形的障碍;留在缅甸吧!总是异乡异国,何况,在道理上也说不过去。在50年代初期,老蒋还给他们一些给养,后来老蒋也不再理他们了。
为了整个军队的生存,为了2万多人的命运,他们经过与缅甸、泰国正规军的作战;经过与当地少数民族武装的冲突;经过与这一地区的各种贩毒集团的争夺……辗转来到这个泰、缅、老三国交界的“金三角”地区,并扎下根来作长远打算。他们种植鸦片,开办了许多毒品加工厂,而且逐步形成了一个与世界各地贩毒集团有密切关系的贩毒组织。在曼谷,在香港,在欧美,都有他们的代理人。他们与当地的中国侨民的后裔人或泰国边民结婚,并生儿育女。他们在这里开垦荒地,修筑公路,兴建水电站,办学校,办医院,建居民村。经过了30多年的奋斗,他们终于在这个“三不管”的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并成为这里的实际主人。他们的生活水平,比一般泰国人要好得多。但是他们是一群没有祖国的人。
这么多年来,他们始终是以军队的编制来管理军人和他们的家属。每户的男孩子到了16岁,就要入伍当兵、受军训。所以,直到今天,他们还有一支号称三万人的正规军。近几年,他们已逐渐减少了鸦片的种植,而扩大了种植水稻、水果的面积,并从外地请来专家协助发展。在越战时期,美国人曾请他们协助作战。在越南侵略柬埔寨、老挝,并把战火蔓延到泰国边境的时候,泰国政府又请他们协助对付越南侵略军。泰国政府一直对这支有相当战斗力,又有良好装备的军队抱有极大的兴趣。泰国国王曾数次表示:愿意接受九十三师全部人员归化泰国,并改编为泰国军队,而且条件非常优惠。但是,一次又一次被拒绝了。他们也是痛苦的,一支没有祖国的军队是没有前途的。
一个国家的数以万计的国民,结成一个宠大的集团,长期驻扎在别国的领土上。而且,这个集团有自己的武装、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组织……成为一个国中之国。这,不能说是一个正常的现象。王刚决心给他们一个重返祖国的机会。
今天第四代师长李广平召集主要幕僚商讨的是决定他们今后前途的大事。与会的有:“华鑫”贸易集团总经理罗兴君是新崛起的年青一代,他管理着师的钱袋子;参谋长郭可欣是三朝元老,九十三师的智囊;李茂林是李广平的儿子,师作战处处长,也是今次派去与缅共代表谈判的代表,与中共代表也接触了;还有5个团长。
原来,缅北地区的全部罂粟花遭到黑斑蝶的突如其来袭击,毒枭和民族分裂武装顿时失去了经济基础,经济转型期的混乱是可想而知的,他们纷纷改行进行抢劫和火拼。仰光军政府在这一地区的行政机构也遭到了猛烈攻击,大批撤离。甚至滇缅公路和密支那-利多公路也受到了威胁。大批难民涌入了缅共根据地,缅共和我军决定提前于九月中展开了第二阶段的行动。人民军的军事行动相当顺利,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各支匪帮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困难的是做好克钦族长老们的工作。
克钦族武装的势力是比较强的,他们又在密支那-利多公路一带活动。此时,克钦族的罂粟花已经绝收,其他作物的年成也不好,经济陷入了困境。北部4区的长老会已经接受缅共和我军的条件:由我军提供武器弹药,并提供情报和必要的火力支持帮助他们夺回被印度占领的地区;该区克钦族加入缅共解放区帮助守卫密支那-利多公路,并提供公路沿线的7处土地供华缅开发公司进行开发建造林场、牧场和种植园,公司每年向长老会缴纳使用费。我军的特种兵团在缅共人民军的帮助下,歼灭了一支克钦族最强悍的匪帮,使协议得到顺利地贯彻。后来钦族也在12月底与缅共和我军达成了相似的协议,他们也与印度东北地区的钦族武装联合起来向当地印军发起了攻势。这样一来缅共基本上控制了缅甸北部的边境地区。
缅共根据地向东扩展就与九十三师的一股武装发生了冲突。九十三师在缅北的地盘实际上比泰北的还大得多,起先九十三师并不在乎,他们以往与人民军多次交过手,互有胜负而已。这一次却大出他们的意料,连吃败仗,损失惨重,据释放回来的俘虏说解放军也参加了军事行动,要求他们派出代表来谈判。
首先由李茂林报告了谈判经过,缅共代表表示缅共将统一整个缅北地区,建立红色根据地。九十三师要么撤出该区,要么接受根据地政府的管理。
听到这里,性子火爆的3团团长边洪金跳起来插话:“缅共的那些人民军算什么?凭他们也想来管我们!”
李茂林倒是很沉静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边团长,你别急,那位缅共代表接下来就把谈判的事完全交给了一位中国顾问陆平欣,说是涉及中国人的事,还是由陆顾问同你们谈更好,说完就不见影踪了。这位陆顾问约40多岁的年纪,面容很和气,语气却极为强硬,他指出中央政府将全力支持缅共统一缅北地区的军事行动,以扫除各股武装势力。缅共根据地将拥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建设的环境。你们应该听说过在中印边境地区作战的我军特种兵团,他们在前一阵协助缅共人民军扫除了11股禅邦反动武装,其余6支禅邦武装已经接受整编。在老挝那边我们也在与老挝人民军联手歼灭那些顽固对抗的佤族武装,收编了好几支佤族武装。我们并不希望与你们发生更激烈的冲突,你们搞毒品生产危害极大,能否转行其他生产呢?有什么困难我们也可以适当予以支持。中共方面摆明了是先礼后兵。在缅北的1团和2团,在寮北的5团都遭到了不小的损失,并不是那里的人民军变厉害了,而是有中共军队参与在其中的缘故。”
1、2、5团的团长都一声不吭。李广平对着罗兴君说道:“对缅共或寮国政府我们可以不予理会,大陆方面一插手性质就不同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了。兴君,你说说看,不搞鸦片的话我们究竟能不能生存下去呢?”
“师座,在我们控制的这片地盘,交通不便,又没有什么金矿、钻石矿,只有种植鸦片,再搞毒品加工,设备简单,运输量又小,而利润高,这是唯一牢靠的收入。这些年来我们全力在转正道,收效并不大。搞工业,投资太大,风险也大,这里又远离消费市场。旅游业也不容易搞,只能用来做做幌子。要维持十几万人的生计是不行的。”
“郭老,您怎么看?”李师长对这位三朝元老相当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