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醒狮-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机动作战,打击的方向也出乎印军的意料。从规模上可以说是第三次中印战争。三天里联军争分夺秒地进行准备和部署,印军骤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当时围困塞勒姆市的11万印军,补给也相当困难,并未完全围住该市。第12集团军的军部和36师仅携带了通讯和指挥设备就被空运到特努什戈迪市的野战机场,他们接收了从马纳尔基地运来的印军装备,就直奔塞勒姆市,打开了南部的一个缺口后,就进入市内,与那里的人民军守军汇合。并从该市撤出了大批的老弱妇孺,人民军则以运进的武器扩大民防队,他们立即扩大防御圈,构建各类防御工事。
    第1陆战师和第11陆战旅都拿起了印军的武器越过保克海峡转赴泰米尔战区。而第16空降军的48师也几乎是赤手空拳地机降到科钦基地,以缴获的印军装备武装后投入西线的作战。本来在东西二线堵截印军的人民军主力部队大踏步后撤,西线的撤到科钦东北60公里处,东线的一口气撤到了塞勒姆市内。他们在后撤时,不但大规模地拆毁铁路,破坏公路,而且由我军的布雷专家指导,在印军南下的通道上布设了大批的地雷,然后保护民众暂时南下,实施坚壁清野。人民军得到了修整、扩编和重新装备的时间。
    印军不但受到地雷阵的阻截,而且心存疑虑,还要大力加强补给线和物资储存基地,所以推进速度很慢。直到14日才重新与人民军接触。他们马上感到不对头了,在东线围攻塞勒姆市的20多万印军发现守军的防线由坑道、堑壕和雷阵构成,坚固厚实难以撼动,攻击时不仅受到远程炮火的打击,守军的反突击行动更是造成印军巨大的伤亡。西线的7万印军突击部队在喀拉拉邦的山区里根本动弹不了,留在后方的2万多印军加上十几万民团不时遭到人民军游击队的围歼,弄得印军极为紧张。双方仅仅僵持了2天战局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6日联军就出手了。曾友君大将出手不凡,他仅以第12集团军和1万人民军主力加上12万城市民兵在塞勒姆市拖住了20万印军,让印军屯兵于坚城之下欲罢不能。而把第16空降军这支精兵加上第11陆战旅的大部,协同4万人民军主力集结在西线,那里的山区地形适合搞突袭。他们各以4万的优势兵力于16日凌晨,突袭印军设在海滨城市卡利卡特和德里久尔市的2个物资供应站,印军当时的战线拖长后,为了确保供应线已经化了很大的力气,这二处各有1个师来守卫,还各有2万民团协助,但是他们哪里是联军精锐部队的对手。在该处我军集中了400多架各型直升机实施突击和垂直登陆,那些民团从未见过这种阵势,吓得屁滚尿流。
    此时我军的空降军和陆战旅的机动部队不仅装备了大批的超轻型105毫米、155毫米榴弹炮,还有更大数量的08式120毫米线膛迫击炮。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研制出RT61式120线膛迫击炮以来,该型火炮越来越得到重视。由炮身、炮架和座钣等组成,全重才582公斤,甚至Z-9直升机都可以吊运2门。炮弹带有预刻膛线的弹带,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其爆发射速可达18-22发/分钟,正常射速也可达10-12发/分钟;是105毫米榴弹炮的3-4倍。配用普通榴弹的最大射程8公里,使用炸高为2。5米的近炸引信时杀伤面积可达1450-1900平方米。使用火箭增程弹时射程达17。5公里,而杀伤效果同杀伤榴弹。还可以发射反装甲弹、照明弹、发烟弹甚至“灵巧弹”――它能在垂直旋转下落时以红外/毫米波双模传感器寻找目标,其穿甲弹弹芯可穿透目标顶部80毫米厚的装甲。它只需要2分钟时间就可从行进间状态转换为发射状态,在1分钟内发射12发炮弹后,又只需要30秒钟就可挂上拖车转移阵地。
    所以这些突击部队拥有很强的火力密度。而此时的印军,精锐的山地师大都已在第二次中印边境战争中被歼,更要命的是印度已无能恢复曾经显赫一时的空军和海军。纳亚拉瓦政府试图从俄国贷款得到海空军装备,没有成功。波诺马廖夫总统一来不愿意得罪中国――俄国最大的武器买家,而且不看好印度,怕收不回贷款。美英等西方倒是可以提供为数可观的贷款,但是印度要想快速转换武器系统是极为困难的。在前年的中印边境战争的后期已经吃了大苦头。俄制武器系统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武器系统各有千秋,但差别是很大的,而且武器的差别还带来战术使用上的差别,部队的适应有相当的难度。我军是以自身的坚实基础,再化了数千亿元的代价,投入了巨大的技术力量,并得到很多机遇的情况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才成功地柔和了这二大系统的优点构建了自己的武器系统,并制订了相应的运用战术。像印度人这样临时抱佛脚不吃苦头才怪了。
    联军以巨大的数量和武器优势经过12小时的连续突击于傍晚时分就攻占了这二个庞大的后勤基地。直到此时西线印军的司令官才确认了联军的目标,他根本不敢乘机全力攻击科钦基地,而是赶紧调集3个师的兵力回援,并请求总部增援。此时的印军战地指挥官更加不敢搞主动突击了,他们从心理上已经害怕我军的打击。这一带地区是西高止山脉南端,山崖贴近海岸,道路只能在沿海通行。印军总部决定就近的拉克沙群岛的海军以舰艇火力支持陆军的行动。在本世纪初印度加紧了拉克沙基地的建设,把西南海区的防御线大幅度外推了5百多公里。可惜此时印军的主要舰队已损失殆尽,基地司令部只得把仅有的2艘巡逻舰和4艘巡逻艇都拉到岸边来配合陆军的反击了。
    曾友君的西线指挥部闻讯大喜过望,立即指令第16空降军和第11陆战旅组织垂直突击拿下拉克沙基地。于是300架各型直升机组成的第一波攻击群于17日凌晨4时向拉克沙发起猛攻,要点是不能放跑一个印军。科钦基地的空军出动战机掩护。岛上的3千印军守军从来没有打过仗,更不懂怎么夜战了,又得不到空军的有力支持,很快就溃不成军。那6艘巡逻舰艇不久就被反舰导弹击沉了。印度的拉克沙群岛中央直辖区包含了拉克沙群岛和北面的阿明迪维群岛,以及南方300公里处的米尼科伊岛,从南到北珊瑚岛散布了5百多公里,攻占海军基地后,第二波直升机群送来了5百多泰米尔人民军和武装警察,他们向岛上不多的居民宣布泰米尔人民军解放了该区,接管了首府卡瓦拉蒂的市政管理。
    不过更大的行动还是在东部主战场。西线的行动震惊了新德里总部,他们意识到中国已经投入了重兵,陆军参谋部又改变了主攻方向,立即指令围攻塞勒姆的印军分出8万大军,向西越过高韦里河直扑泰米尔讷德邦的西部重镇哥印拜陀市,然后分兵攻掠科钦和特里凡得琅两大基地。临机变阵是不错的,但是新德里还是不能集中兵力,而且完全搞错了我军的作战方向,遭到了更大的失败。本来从塞勒姆经哥印拜陀市到科钦是有铁路线和公路的,只是有我军的阻截,直到傍晚这支大军也未能越过高韦里河的大桥呢。
    联军却在当天傍晚展开了第二波行动,经过2天的秘密机动,加上本次2百架直升机的输运,第1陆战师、第12集团军的36师加上人民军第1师的32000官兵突然对马德拉斯海军基地发起了突袭。马德拉斯市人口有4百万是印度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有印度最大的人工港,可以通过运河、铁路、公路向南方各地转运物资,因此是南方重要的商业中心和货物集散地。还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国际机场,印军也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大型海军基地。印军总部根本没有想到泰米尔人民军敢于攻击这里,所以城市并无系统的防御设施。原来在这里集结的海军舰艇,在印军收回维沙卡帕特南基地后大部分部署到那里去了,只留下2艘轻型导弹护卫舰,4艘大型巡逻舰和一些导弹快艇、巡逻艇、运输舰等舰艇。当时从斯里兰卡撤回的印军已经都开赴塞勒姆战区了,这个基地只有2千多海军在内部守卫,主要是防空和海防部队。在基地外围仅部署了1个步兵师的地方部队,4个营的准军事部队。在城市的外围也驻有1个师的地方部队。
    这里离开内战战场有4百多公里呢,这里的部队在中印海战和泰米尔解放战争中都没有听到过枪炮声,18:00时正在悠闲地用晚餐呢。遭到我军精锐部队的垂直突袭,其混乱情况是可想而知的了。联军首先攻入海军基地,那些预警雷达大都是向外的,巨大的海防炮是冲着大海的,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1个小时后突击队就突入了基地司令部,迫使残存的守军停止了抵抗,迅即控制了港区内的舰艇。我军的潜艇部队已经封锁了港口,以鱼雷击沉了1艘巡逻艇后,在武装直升机群的压制下,在外海巡逻的1艘护卫舰和3艘巡逻舰艇被迫投降返回港口。与此同时一支联军的突击队机降在国际机场,控制了这一重要的通道。联军的主力则对防卫基地和城市印军步兵师和准军事部队展开了围歼。
    马德拉斯市的泰米尔族人并不多,但是当局的种族歧视政策让他们更容易地团结在解放阵线的周围。人民党秘密组织了3千多人的城市游击队,分布在市内。前些天的夜间,联军的特种部队就潜入了市内,并运进了大批的武器武装了这些游击队员。行动一开始,他们就夺取了各处的警察局,缴获了大批的武器和警车,接应了大部队进城。联军很快就控制了电台、电视台、电讯中心和市政厅等战略要地,到次日凌晨泰米尔人民共和国才宣布解放了马德拉斯市,并发布公告,强调共和国的政策是各民族一律平等,不搞种族歧视。要求印度族的行政人员和居民遵守共和国的法令,继续安心地工作和生活。同时对于要离开的人提供方便,只是市政公用事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完成移交工作才能离开。
    这一行动对新德里当局的打击是巨大的。从军事上来说完全打乱了印军的部署,好容易拼凑的南征兵团现在陷入了南方的几处战场,回师并不容易,要迅速再调集重兵也非易事。情报显示在大批以“志愿人员”名义参战的中国精锐部队的策划和帮助下,人民军已经在马德拉斯周边全力以赴地修建纵深防御系统,拖延时日的话就难以收复了。从政治上来说,不能命令印度族人全部逃离该市,在仓促之际甚至无法组织当地居民搞武装斗争,只能暗中指示行政人员怠工,搞乱市政管理系统。可惜这一招,后来证明并不灵验。大部分印度族人害怕泰米尔人对他们报复纷纷向北逃亡,新德里前些天的种族灭绝暴行太骇人听闻了,而随之而来的大批中国专家和移民相当顺利地使市政管理和公用事业系统正常运转起来。
    到3月18日,泰米尔人民军在我军大批精锐部队的支持下已经初步扭转了被动局面,科钦和特里凡得琅基地的守卫已经稳固,攻占的拉克沙基地,印军暂时无力进犯,他们要恢复两栖攻击能力还颇费时日;攻占的马德拉斯基地可以从海上源源得到支持,而印度海军欲再次形成战斗力还必须假以时日,人民党中央正在学习管理特大城市的能力,有中国的专家指导和引进的我国管理人员的努力,问题在迅速缓解。
    我军在这连串的行动中令身在其中的印度,以及密切注视的旁观者:美、日、俄、西方最震惊的是远程投送能力的“爆炸式增长”。在“牧野行动”中,涉及几十万兵员的远程投送,其中战略战术空运力量占了很大的份额。在1月底到3月底的2个多月中,每天空运的吨公里数,直追当年柏林危机高峰期的日运送量。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战略决策层的功力。
    王刚在确立了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后,彻底扭转了空军发展的思路。以往我军重视战机的发展,而且还偏向于战斗机,对运输机和侦察机的重视就差得远了。当我军利用金龙电池发展电动螺旋桨运输机刚刚成功,王刚主持的航空工作委员会在2007年10月就开始推进运输机项目。以巨大的投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航空工业真正起飞了。Y-8的电动推进型是空运的中坚力量,2008年10月陕南飞机厂和上海飞机厂的两条生产线正式投产,生产线当年就达到了月产2架的水平,到2009年底连跳二个台阶,达到周产2架的水平;而且2009年8月建成的和田飞机厂和昆明飞机厂的二条生产线,到年底就达到了周产1架的水平。
    电动Y-7的生产线2008年9月在贵阳飞机厂和陕南飞机厂同时落成,到年底产能达到周产1架的水平,后来跃升到周产3架的水平。和田厂和昆明厂的生产线在同年的6月份就正式投产了,年底就达到周产1架的水平。
    电动Y-14则是战略空运的主力,取得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后,于2008年底西飞的生产线就投产了。他们仅化了1年的时间就把1架/月的产量提高到1架/旬。2009年中成飞和沈飞的生产线也投产了,他们在今年2月份就达到了旬产1架的水平。经我国电动螺旋桨改型的10架安-124“鲁斯兰”巨型机可以搭载主战坦克、重型防空导弹飞越崇山峻岭和大洋,更是提升战略机动部队战力的利器。至于上层可以搭载140名全副武装战士,下层搭载275吨重载装备的超重型的Y-21于2009年11月试飞成功,更是我国航空工业飞跃的标志。它将成为我军战略空运机群的巨无霸。
    我国民航系统已经彻底摒弃了压制国产客机的种种手法,以电动螺旋桨型的系列客机如:54座的Y-7客运型,60座的新舟-60、130座的Y-8客运型,300座的伊尔-86国产电动型等机群,以无与伦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已经完全占领了我国支线客机的市场,国内航线也基本上由它们占领。在我国的国际航线也占有了不少份额。我国航运公司的货机也全部换上它们的货运型。这些航机在必要的时候当然可以运送部队和装备物资。
    除了高投入,以及电动飞机的工艺极大地简化外,我国的航空工业还得益于我国的工业界掌握了大规模生产的技术,而且生产现场的管理水平也适应了大规模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