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有,人有他多,人多他转,他始终处于潮头。”
“他养水貂,还有一个故事呢。”
“水貂平时公母要分笼饲养,只在发情期才合笼饲养。水貂的发情一年一次,每次只有二到三天,过了发情期,水貂就不交配了,也就无法繁殖。一年春节期间,马局长家的水貂正好到了发情期,可是他却在外边喝酒打麻将,三天后才回家,这时才发现水貂过了发情期,赶紧将公、母水貂合到一个笼子里,可是半天没有动静,这马局长老婆就说:“喂它们‘一支牛’(男性吃的壮阳品)吧。”马局长说:“喂‘一支牛’管用吗?”马局长老婆说:“我看你吃很有效嘛。”
春花听了薛秘书介绍到这里,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马局长被春花劈头盖脸,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通,很恼火,认为春花是有意侮辱他,就跑到张书记那里告状。
为了及时纠正春花的错误倾向,避免她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在“七一”来临之际,张书记决定参加县政府领导成员民主生活会。
因为我们有战胜敌人的三件法宝,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就是发扬优良传统,运用三件法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领导干部总结一段时期的工作,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改进工作的交心会,会上各人都要从思想上、认识上、排查分析自身的不足,同时对别人提出一些善意的批评。
为了帮助春花提高认识,克服骄傲自满的错误倾向,张书记首先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特别强调民主生活会的目的和意义。他说:
“今天我们召开民主生活会,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能够正确处理好权力与服务,地位与责任,公仆与主人的关系。”
“古人云: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我们不论干什么事情,首先就是要修身,只有修好身才能做好其他工作,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学会做人。”
“我们的干部要常修宗旨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记为民之责。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清清白白为官,勤勤恳恳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今天的会议,我们既要凝聚统一的意志,又要有个人的心情舒畅。”他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坦诚直言,献策建言,勇进诤言,营造民主团结,合作共事,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机制。
这次民主生活会因张书记参加,与会者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每人的发言都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思考,可以说是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县长们都想利用这个机会,突出自己的工作成绩,讲出自己工作的艰辛和难度。正如有人感慨地说,现在的三件法宝是:工作联系成绩;密切联系领导;表扬和自我表扬。
一位副县长做了很深刻的自我批评,很谦虚地说:“总结今年来的工作,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执行县委的决定,做了一点工作,虽然分管的工作在全市连续三年名列第一,但与县委的要求,与群众的愿望相比,与全省先进县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与全省第一名相比,感到压力很大。别人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这就是差距,这就是不足。究其根源,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境界不高的表现。今后,我将勤奋工作,克服不足,在县委的有力领导下,再攀高峰。”真是好戏中看,好话中听。
一位副县长给常务副县长提了一条意见,说:“虽然你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为民办实事,但联系女同志不够,这女同志也是半边天,不可忽视啊。”
一位同志给张书记提了一条意见,算是批评吧。他诚恳地说:“据您身边工作同志反映,对您有意见呢。”
“噢,你说说都有哪些意见?”张书记有点诧异。
“说你工作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经常通宵达旦,他们年轻人都感到吃不消。所以大家都担心你的身体呢,不能简单地看待健康问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况且你的身体将关系全县的稳定,关系到整体,关系到全局。因此,我建议书记一定要注意身体,适当搞好休息。”
张致宇开始还小有紧张,听完这位副县长发完言,舒了口气,意味深长地说:“没有办法,我们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事情太多,矛盾太多,困难太多,总想多争取一些时间,发展再快一些,再好一些,工作更完善一些,失误尽可能少一些。”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春花也在会上发了言,可是她根本没有做一点自我批评,相反全是评功摆好。
听完了大家的发言,张书记作了总结性的讲话,他没有直接批评那位同志,而是讲了三个典故,这典故意味深长,旁敲侧击,令人深省,春花听了面红耳赤。
五十四章 古为今用可避祸 骄狂自古犯大忌
张书记扫了会场一眼,喝了一口茶,语重心长地说:“大家都知道厚德载物这个词吧,它出于《易经》有坤卦,乾为天,坤为地,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意是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峻低洼之别,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因为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因为有愚笨不肖的而放弃教育。天地间有形的东西,不管是穷山恶水,还是山清水秀,大地都宽阔厚道承载之。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
公元前259年,秦王政遇到了其弟成峤被樊于期鼓动谋反、吕不韦作奸、嫪毐奸淫母后等一系列事件,心中不由想到这些人都是异国出身。
异国人怎么能一心一意为大秦国卖力呢?他们骨子里充满对秦国的仇恨,必须驱逐他们。于是,他下了一道严厉的《逐客令》。命令,凡是地方说客,一律不准在秦国逗留;凡在秦国当了官的,马上削职为民,三天之内,务必驱逐干净;谁敢收留这些人的,全家治罪。
在这关键时刻,李斯给秦王政写了一封信,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
说着他叫秘书给每人发了一个材料。大家接到材料看到:
《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溪于宛,迎蹇叔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强富,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之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废镶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又随、和之宝,——此数宝者,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钎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龟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电子书。?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马驹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而蜀丹青不为采。所以……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求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士勇。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幅,此五帝、三王这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籍寇兵而赉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而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大家一边听张书记的精彩讲话,一边看着李斯辞彩华丽,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的《谏逐客书》,都陷入深思之中。
张书记接着说:“李斯的奏章中有几句很精彩,如:泰山不嫌土石,才能那么高峻;河海不择细流,方能那么深广;君王广开才路,方显堂堂气度……其他的我就不再重复了,大家可以看材料。
“秦王政是一口气读完这份奏章,恍然大悟:‘好奏章,好奏章啊!不是它的提醒,险些铸成大错,危险啊!’他立即令御史大夫,马上行文咸阳及各州郡,立即撤逐客令,已被驱逐的宾客,马上请回,已经削职的宾客,全部官复原职。他又派人快马加鞭追至骊山脚下,找到了李斯,让其官复原职。
“原来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氏,出身布衣闾巷,曾经当过郡县小吏,后来成了荀子的学生,满腹经纶,志向远大,被吕不韦招为门下,为舍人。后经吕不韦推荐给秦王政,得到了秦王政的器重,拜为客卿,秦统一后,官至丞相。
“李斯在帮助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主张废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秦王朝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辉煌成就是与李斯分不开的。”
紧接着,张书记又讲了第二个故事。
“公元七世纪,是一个非常不平凡的时代,在隋亡唐兴,群雄逐鹿的关键时刻,鹿死谁手?谁来收拾局面,由天下大乱走向天下大治?李世民以其所特有的才能和魄力,驾驭着历史的航船穿过惊涛骇浪,达到胜利彼岸,成为群雄中的佼佼者。
李世民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649年),他自幼聪明,胸有大志,善谋果断,文武兼备,智力过人。
在李世民即位时,唐朝中实际上有三个政治派别,一派是李渊的,一派是自己的,再就是李建成的一派。摆在唐太宗李世民面前迫切任务是:如何让父党心安理得?如何消除敌党疑惧?如何控制自己亲信的权欲?既要防止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又要树立皇帝的威信。
他登上皇位后,首先公布了一份“功臣”名单,这名单共有43人,这里既有太上皇的心腹,也有李建成的党羽,当然更有自己的心腹,这样开诚布公,化敌为友的做法,没有博大的胸怀是办不到的。
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兼听纳谏的唐太宗,在他执政的贞观年间,君臣和谐共事,谏诤蔚然成风。
在唐太宗的倡导下,20年间谏臣盈庭,先后向他进谏的人不下30。除最著名的魏征外,还有刘泊、岑文本、马周、诸遂良等人。其中魏征一人前后所谏二百余事,数十万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魏征,他原是李建成的谋士,曾经献出尽早除去秦王的秘策,可惜没被李建成采纳。玄武门之变,魏征成为阶下囚。一日,唐太宗气愤地问他:‘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魏征毫不畏惧地说:‘先太子早听我的话,绝无今日之祸!’唐太宗见他临危不惧,又深知他的才干和为人,训斥之后,反而赞赏他的才华和勇气,李世民不记前嫌,委以重任。而魏征也竭尽全力,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辅佐唐太宗治理国家。
一次,有人在唐太宗面前告状,说朝政中三品以上的大臣,都歧视李泰。魏王李泰是唐太宗的第四子,聪明多才,唐太宗很宠爱他。于是他怒气冲冲地把大臣们召集起来,指责一通,听完唐太宗的指责,看到他那铁青的脸色,房玄龄等大臣都吓得汗流浃背,连声谢罪。这时,只有魏征挺身而出。他首先申明没有人歧视李泰,又阐明了臣子和李泰应同等对待的道理。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方知理屈,复转怒为喜,下诏,赐给魏征一千匹绢。
一天,唐太宗退朝后回到后宫,满面怒气,见到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老家伙!’
皇后问是谁,唐太宗大声说:‘有谁?还不是魏征老儿,他经常当众顶撞我。’皇后立即换上朝服,站在庭院中,太宗惊问:‘这是干什么?’
妾听说“君明臣直”,魏征正直敢言,正表明陛下是圣明的君主,妾不敢不祝贺!’皇后祝贺说。
李世民听罢醒悟:为君心胸要宽广呀,厚德载物是大境界大智慧啊。
长孙皇后死后,太宗凄然地追念她:‘常常规谏,弥补了朕很多过失,现在再也听不到你的良言了,朕失掉了一贤内助。’
唐太宗的三句名言,我们大家都应该知道吧: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唐太宗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把自己看作是替天行道的天子,也不把自己当作永不犯错误的圣贤,更不把自己看成永远正确的神,而是把自己看作随时可能犯错误的人。”
张书记连续讲了两个历史故事,扫了大家一眼,看大家都很认真地听,有的还做了记录。他也正讲在兴头上,于是紧接着又讲了一个明朝的故事。
“传说明朝开国元帅徐达,自小聪明过人,并且善于下象棋,幼年有象棋神童美誉。后来徐达投靠洪武帝朱元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屡立战功,被封为元帅,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明建都南京后,明太祖朱元璋封徐达为中山王,手握重权,春风得意。有一次,明太祖和徐达在莫愁湖畔下棋,以莫愁湖做赌注,如徐达赢了,朱元璋把莫愁湖赐予他。经过一番对弈苦战,结果,徐达胜了,朱元璋果真将莫愁湖赐给了他。徐达在此建一座豪华楼阁,名曰:得胜楼。徐达获赐建楼,认为是光宗耀祖的事。因此,在得胜楼大摆宴席,大肆张扬,并请一帮同僚幕友喝酒取悦,酒足饭饱,少不了吟诗作对。
首先是常遇春就莫愁湖吟了一联。
联曰:占全湖绿水芙蓉,胜国君残棋一局/看满梁古雕玳瑁,庐家庭院燕双飞。此对联既点缀了莫愁湖的美景,又隐含明太祖输棋一事。
刘伯温担心徐达因战功显赫,居功自傲,飞扬跋扈,感到危险,有意点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