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佞妆-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昔诺见楚维琳明白,估摸着大约是听宗亲出身的常老祖宗提过一二。
    德王的封地离京城如此之远,圣上的意思就是想让这孩子永不返京,德王和德王的儿孙便是一道枷锁。
    西桂并非太平之所,那里百姓的生活与京城里截然不同。
    “是谁的意思?”楚维琳问道,以崇王妃对杨昔诺的喜爱,是断不会让她嫁去西桂的,杨家几位长辈更不可能去和德王府有什么联系。
    杨昔诺叹息:“太后,我已经进过宫了,听皇后娘娘的口气,只怕皇上也是这个意思。”
    “嫁给哪个?”
    杨昔诺自嘲地笑了笑:“德王世子续娶,我是崇王义女,倒也门当户对。”
    楚维琳笑不出来,这婚事绝不简单。
    天高皇帝远,永王幺儿不进京,德王进京的次数屈指可数,西桂那里,他是只手遮天的。
    太后不放心永王幺儿,怕他受罪吃苦,想要有个人去盯着,皇上也不放心,怕有人弄出些幺蛾子来,除了盯着永王遗孤,也要人盯着德王,想要快速掌握德王府讯息的,只有嫁个人进去。
    病故的德王世子妃,也是圣上指的婚,恐怕在圣上心中,这场病故是存了疑惑的吧。
    杨昔诺的祖母、母亲、弟弟都在京城,父亲在边关,有这些人在,宫里也不用担心杨昔诺拎不清。
    他们想要杨昔诺做的就是盯梢传信,可嫁在德王府的杨昔诺若这样做了,她要怎么面对她的丈夫、公婆?德王世子知道杨昔诺的来意,对这个妻子又怎么会全心全意?
    嫁去德王府,在宗亲女儿当中,实在是一样糟透了的事情。
    “我没想那么多,”杨昔诺见楚维琳如此谨慎,便知道她已经把其中的事情都想了一遍了,“我只是放心不下家里人。”
    这是杨昔诺的心里话。
    她出身将门,从小就明白忠孝仁义,而忠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要尽忠,有所牺牲在所难免,若能学花木兰,她也无惧战场。
    父亲受污之后,市井之中的生活让她知道生存不易,对家里人的感情越发深厚,祖母和母亲卧病,弟弟又年幼,是她义无反顾扛起了这个家,她放不下的也是这个家。
    她不在乎背负着目的算计上轿,她在乎的只是“远”嫁,那是西桂,嫁去了那里,也许终她一生,她都见不到家人了。
    “没有办法了吗?”楚维琳问题出口,可不用等杨昔诺回答她就知道答案了。
    若有办法,杨昔诺现在不会与她说这些。
    崇王妃再是心疼不舍,也违背不了圣上和太后的意思,到了最后,她只会自责,若没有收杨昔诺为义女,若没有让她成了半个宗亲,圣上未必会选择她,或许这事体就落到旁人身上去了。
    可惜,不能后悔,没有退路。
    “我急着找你来,就是想找人说说话,”杨昔诺深呼吸了一口气,“再过几日就要下圣旨了,到时候我怕也不能随意见人了。”
    楚维琳眨了眨眼睛,安慰的话卡在喉咙里,胸口发堵,安慰的话到底出不来口,而且,她知道,杨昔诺从来不是一个需要别人安慰的人。
    杨昔诺一直都是那么傲气不低头。
    想到这里,楚维琳也缓缓勾了唇角,回给杨昔诺一个笑容:“还是那句话,不要改变你自己,不要让家里人伤心,你配得起这份骄傲。”
    目光忽然间就有些模糊了,杨昔诺突然想到了前年,她带着杨昔诚去常府赔礼时,楚维琳就这么与她说过。
    那时的感激还在心头,杨昔诺哑声道:“谢谢。”
    再多的话语,到最后也只有一声谢谢。
    没有办法违抗,没有办法改变,能做的,也只有不改变自己,踏踏实实过下去。
    楚维琳离开将军府的时候轻轻拥了拥杨昔诺,道:“做好你自己,不说别的,起码你能给你弟弟一个前程。”
    杨昔诺笑了:“你说得对。”
    楚维琳上了车,靠着引枕沉思,刚才的话也就是一句宽慰,圣心难测,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明白?
    只是前世时,楚维琳的记忆里,杨昔诺嫁得极好,根本没有去西桂,这一世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偏差?
    而嫁去西桂的那一个人,她想了许久,还是没有一丁点的印象。
    回到常府,少不得去松龄院里露个面。
    刚迈入院子,就见大赵氏匆匆从里头出来,楚维琳问了安,大赵氏也只是随意点了点头,没有停下脚步。
    老祖宗见她回来,自是要问一问将军府的事情。
    楚维琳没打算隐瞒,她现在装傻,等圣旨一出,老祖宗明白过来,恐怕会对她有所不满。
    “德王府?”老祖宗沉下脸,手上佛珠不停捻着,半晌才示意楚维琳退出去。
    楚维琳见老祖宗这般反应,就知道自己想到的那些,老祖宗应该也会想到,而且会比她想得更多更透彻。
    老祖宗确实想到了别的,德王府的事情,她比楚维琳知道得要多,如今的德王妃也并非原配,在前王妃过世之后,从京里指过去的,指婚的那一年,正好是永王谋反的次年。
    对于永王的幺儿,对于德王府,无论是太后还是皇上,无论是出于什么心思,他们都没有放松过。(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加非猫宝宝的2张米分红票,感谢书友聿雷的米分红票和评价票,感谢书友邀月青旋的米分红票

第一百七十五章 转折(五)

流玉扶着楚维琳往霁锦苑走,行至半途,突然感觉吹在身上的风带了些寒意。
    宝槿也感觉到了,皱着眉头道:“分明都要四月天了,怎么还一会暖一会冷的,奶奶,我们赶紧走,莫着凉了。”
    正赶着脚步,天上云层厚了,伴着风,越发冷了。
    好在,也不远。
    楚维琳在东次间里坐下,宝莲抬头看了看天,估摸着今日夜里要比前几日冷上几分,早上刚刚收起来的一个火炭盆又取出来支好点上。
    屋里避风,不似外头一般,只是这温差到底有些大了。
    想到早晨常郁昀出门时的衣着,在这样的天气里总觉得单薄了些,楚维琳起身去内室,从箱子里取了身袍子斗篷,又唤了娉依来,道:“爷出门时穿得少了,这衣服你拿去前头,让人给爷送去。”
    娉依接过来,半刻没有耽搁,匆匆去了。
    常郁昀散值,刚踏出翰林院,就瞧见了小厮听泉候在门口。
    “爷,这是奶奶让给爷送来的。”听泉笑嘻嘻把手中的布包捧到了常郁昀面前。
    常郁昀挑眉。
    翰林院里的同僚几乎都是成了家的,每每中午或是散值时,总有些人会在门口从小厮手中接到家里捎带来的东西。
    有嫡妻,有得宠大胆的妾室,也有外室。
    大家都是看一眼,不多问,不多说。
    常郁昀碰见过几回,却没想过楚维琳会给他稍东西。
    不管是什么,常郁昀都觉得心头一暖。
    打开包袱,一看便知,本有些吹得发凉的双手拂过上好的衣料。常郁昀笑意越发深了,这是记挂他怕他冻着呢。
    偶尔这样的变天,似乎也不错。
    常郁昀带着笑容回到霁锦苑,进了东次间,见楚维琳似有心事模样,想到她今日是去了将军府的,便问了一声:“怎么了?是杨姑娘有什么事?”
    楚维琳也没打算瞒常郁昀。一五一十都说了。
    比起楚维琳的不舍和担心。常郁昀却在回忆前世。
    前世时他并没有关心过杨将军府上的姑娘最终嫁去了哪里,但对那位被选作德王世子填房的姑娘却有些印象,是柳氏族中的一个女儿。过继给了柳氏的兄长,以柳贤妃亲外甥女的身份嫁了过去,只是这一回,这个人换成了杨昔诺。
    常郁昀不清楚这个换人的原因。前世今生,改变的地方已经太多了。这么一处转折也并非不可能,若事事要去追求原因,不是他妄自菲薄,而是真的没有这个能力。就拿德王世子妃的人选来说,这是宫里万岁爷定下来的事情,常郁昀实在猜不透万岁爷的心思。
    有些事情无能无力。有些事情却不能停止脚步,若不然。常家若还是走到上一世那个结局,他固执地娶了楚维琳进门,不也是自私的连累了她吗?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反过来,化冰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常郁昀知道要耐心沉稳,一步步来才能有所收获。
    至于眼前的事情……
    “琳琳,”常郁昀唤了一声,见楚维琳抬眸看他,他抬手轻轻抚了抚她的额头,宽慰道,“我知道,姝表妹也好,这位杨姑娘也好,都是你很重视的人,但事事不可能完满,旁人的事情,你再是牵挂也终究无能为力,姝表妹那里你尽心了,杨姑娘的婚事,不是你可以左右的。”
    覆在额头上的掌心温热,常郁昀低低的话语一字一字落在她心头,她仿佛听见了寺中佛前木鱼的声音,那些佛理她懂,却无法完全参悟,常郁昀说的道理她也懂,却依旧无法彻底放下。
    前世,楚维琳因为不适应穿越后的生活而格格不入,背负了仇恨的她又觉得生活举步维艰,她只能咬牙挺着,寻找反击的机会,而这一世,原本以为前世的经历能让她稍稍平顺一些,起码能避开很多不愿意发生的事情,可到了如今,她终于又一次体会到了压力。
    背负了一世记忆,有了太多羁绊,原来也是一件让人沉重的事情。
    可思及本心,其实又格外简单,她从未求过什么五谷丰登,也没有求过天下太平,她所求的只是身边那些她在乎的人可以平顺安康,可以活得长长久久,仅此而已。
    眼睛有些发烫,楚维琳垂眸,叹道:“我只是希望她们能够过得好一些。”
    常郁昀知道楚维琳心思纤细,可这般突然间表现出来的柔弱和无奈叫他心疼,他忽然有些后悔,道理是道理,可他也不用和楚维琳说得这么直白。
    想要开口回转,话未出口猛然又想到了从前,楚维琳不仅想左右叶语姝的婚事,她也左右过楚维琬的。
    那时,楚维琳说的话还在耳边,她不觉得宣平侯府是个好去处,所以她决计不能叫楚维琬被荣和县主设计去。
    “琳琳,你重视她们,更重视她们的婚事,姝表妹是,对三姨也是。”常郁昀道。
    楚维琳自嘲地笑了笑,她没办法不重视,若不想办法,都是死局,想起前世的楚维琬和叶语姝,楚维琳心痛不已,哑声道:“在这里,婚姻就是女人的一辈子,嫁得不好,就都完了。”
    常郁昀一怔,这话是事实,所以他才会帮叶语姝一把,就算退亲后再说亲不易,也好过红颜薄命,他轻轻拥了楚维琳,道:“你看,三姨现在很好,姝表妹也会好起来,杨姑娘那里,她那么辛苦的日子都咬牙过下来了,将来,总会有她的办法。”
    楚维琳埋首在常郁昀的怀里,半晌应了一声。
    她牵挂,却也只能牵挂着,能做的,就是过好自己的日子,让她们少些牵挂。
    三日后,宫里下了圣旨,九月里完婚。
    楚维琳算了算时间,京城去西桂一走两三个月,杨昔诺六月里就要离京,留给她陪伴家人的时间不多了,而在那之前,她的父亲只怕无法从边关回来送她出嫁。
    这么一算,楚维琬临盆时,崇王世子也不能回京。
    京城里人人都在瞧着将军府备嫁,而赵家的嫁妆穿过了大街小巷送去了季家。
    赵涵忆出阁,老祖宗也要送些添妆,大赵氏自是要回娘家吃酒的,再看身边的常郁映,她多少有些犹豫。
    常郁映的婚事没有决定下来,但大赵氏看得出老祖宗决心已下,常郁映绝不可能依着她的心想嫁在京中,大赵氏起初还试着挣扎过求情过,甚至想让常恒翰帮着去说一说,可到了这会儿,她知道没有希望了,老祖宗狠起心肠时连常恒熙都可以一并算计利用,她定下的事情,大赵氏无力改变,能做的,就是拖一天算一天。
    常郁映这段日子很消沉,大赵氏心疼,想着她和赵涵忆亲密,就来求了老祖宗,想带常郁映一块回去吃酒。
    大赵氏准备了一堆说辞,常郁映是要远嫁的,等以后嫁出去了,连常家人都很难再见何况赵家人,相聚的机会一次少过一次,想给常郁映以后留些念想,又要说常郁映和赵涵忆从小一块玩到大,赵涵忆出阁,常郁映是最舍不得的那一个,连送嫁都不去,将来肯定遗憾……
    这些说辞还没出口,老祖宗就已经点了头,大赵氏意外之余,自不会再说那些话来画蛇添足,高高兴兴回去告诉了常郁映。
    常郁映躺在软榻上,撅着嘴道:“阿忆嫁到季家去,有什么好高兴的呀,本来,本来阿忆就该做我嫂嫂!”
    屋里都是信得过的人,大赵氏道:“这些话,你存在心里就好,姑娘家名声要紧,你这话叫季家听去了,还当阿忆和郁昀有什么,到时候吃亏的不还是阿忆?”
    “他季家敢对阿忆不客气?”常郁映一个挺身坐起来,染了豆蔻的青葱指尖捏住了大赵氏的衣袖,“我可不信他们有这个能耐!”
    “这不是能耐,做姑娘和做媳妇不一样,名声坏了,赵家再想为难季家也没有办法,”大赵氏拍了拍常郁映的手,“道理你也是明白的,你们关系这般好,就不要为了一时痛快叫阿忆为难。”
    常郁映撇了撇嘴,道理她自然知道,她只是不信季家有这么魄力和赵家叫板,可毕竟事关赵涵忆,她到底还是点了点头。
    松龄院里请了安,常郁映就跟着大赵氏去赵府了。
    柳氏没有走,自言自语般说了一句:“阿忆也嫁人了。”
    老祖宗睨了柳氏一眼,她素来喜欢姑娘们围着,几十年过来,身边出现的姑娘们换了一批又一批,最初有过感慨,后来也慢慢淡了,直到这几年,年纪越大越有一种岁月流逝的感觉。
    对于赵涵忆,老祖宗最初是喜欢的,可她一双慧眼又怎么不知道赵涵忆的心思?加上大赵氏的态度,老祖宗渐渐对赵涵忆疏远了起来,因为赵涵忆并不是她想要娶的孙媳妇。
    赵涵忆后来病重出京,老祖宗知道其中奥妙,但总归不是自家事体,她又何必上心,直到赵家和季家凑在了一块,害得叶语妍吐血身亡,老祖宗对赵家人行事不满,却也晓得,拿赵家不给常家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