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佞妆- 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地盘呀,与街口的混混似的。”常郁昀刮了刮楚维琳的鼻尖,打趣道。
    楚维琳叫他这么一说。自个儿也回过味来,扑哧一声笑了。心中忿忿散了大半,也就不提江谦,说起了薛财:“这薛财也是,他至今还未娶妻呢。薛家的也苦恼着。之前还来我跟前求过恩典,说是若有合适的姑娘,求我指一个。我又是生小哥儿又是坐月子的。也就把这事儿耽搁了。这倒好,我还没给他定下人选来。他却看上了海州城里的小寡妇,这要是传到了薛家的耳朵里,不操起扫帚打他的腿才怪了。”
    常郁昀失笑摇头,道:“他是个胆儿肥的,这回去海州,说不定真的会把人带回来。”
    “带回来也是他的事情,你没替他做过主,薛家的两口子要埋怨也埋怨不到你头上。”楚维琳捧起茶盏,慢条斯理喝了一口,道,“他既然有了心上人,就不糟蹋我身边人了。”
    常郁昀取过楚维琳的茶盏,又替她添了些热茶,见她的面庞在热气氤氲之中如玉一般细腻温润,笑意更浓了。
    一生一世一双人,不仅仅是楚维琳自己的追求,她也想带给身边的丫鬟们这样的幸福,从宝莲开始,她就细细挑选着。
    虽然不能保证她选出来的人在未知的未来里绝对不会改变,起码在现在,必须是真心实意待人的,薛财若是心有所属了,楚维琳绝不会把身边人许给他。
    也许是看过了太多后院不宁的夫妻,也许是倾羡楚伦煜和江氏的婚姻,楚维琳才会在感情上如此认真和执着,如赤子一般,常郁昀不敢也不愿意辜负她。
    他的妻子,值得他全心全意捧在手心里。
    小半个月后,海州那儿还没有信传来,京城里倒是来信了。
    是楚家的家书。
    信是二月里寄出的,当时京里还没有接到楚维琳生了小哥儿的消息。
    楚伦煜在信中道,楚维琮离京游学的日子正式定下了,在三月十八日启程,他做了许多准备,兴许是因为要出远门了,整个人一下子沉稳干练了不少,让家里很是欣慰。
    又说到了江谦,楚伦煜也有好些年没见过江谦了,姻亲能相逢,自是再好不过的。江谦与江氏感情极好,楚伦煜嘱咐她切莫怠慢了舅父。
    信上又说了些家中事体,到了最后,是父亲的谆谆关切之情。
    他知道,这信到了楚维琳手上时,她应当已经生下了孩子,京里盼着她母子平安的好消息。
    楚维琳反反复复看了数遍,离京久了,格外思念亲人,她又是做了母亲的人,比当姑娘时越发能体会父亲的关心,每一字每一句的叮嘱都让她的心暖暖的,甚至有些发酸。
    看她的神情,常郁昀就能明白楚维琳的心境,他抬手轻柔把她揽在怀里,啄了啄她的额头,道:“想家了?”
    楚维琳顺势抱住了他的腰,闷声道:“想了。”
    却也只能想想而已。
    提笔写了回信,等吹干了封起来了,才算松了一口气。
    翌日傍晚时,杜杨氏过府来,给霖哥儿带了些家里新做的点心。
    霖哥儿欢欣,高高兴兴地想和弟弟分享,楚维琳抱着他,耐心与他说着小哥儿还不能吃这些东西,叫霖哥儿好一通失望。
    杜杨氏看在眼里,抿唇笑道:“霖哥儿真是好孩子,一点儿不私藏,这么小就知道要分好东西给弟弟了。”
    儿子受了夸赞,当娘的自然高兴的,楚维琳顺着杜杨氏话,再和霖哥儿说了一遍与弟弟分享是个好习惯,霖哥儿半懂不懂地点了头。
    楚维琳摸了摸儿子的脑袋,与杜杨氏道:“小孩儿心性,他没有藏私的意识,是因为他什么都不缺,就算给了别人,也不会少了他的。就因为这样,才特别好讲道理,就算听个一知半解的,说得多了,往后也就慢慢记住了,等长大了懂礼了,也不用费心思纠正了。”
    杜杨氏颔首道:“夫人说得在理。我平日里也说,比起吃穿不愁的孩子来,穷人家的孩子知礼,才是让人又感动又心疼的。”
    说到了孩子,慢慢就提起了善堂。
    金州城里有个善堂,靠着富庶人家的捐赠和官府的拨款维持着,但到底还是艰辛的。
    “我过冬时去看过一回,当真是可怜啊。”杜杨氏说起来就眼睛发酸。
    “下回去时叫上我,虽不能让他们的日子翻天覆地,若能改善些,也是功德一件。”楚维琳道。
    杜杨氏应了,又道:“我原本想过,让婉言去善堂里做事,可她吧,样样都好,就是不擅长应对小娃儿,一个两个也就罢了,在一群整日哭的小娃儿之中,她就吃不消了,也就只能作罢了。”
    婉言的脚伤已经好了,如今行走起来也平顺,便一心想着快些寻个活计,离开了杜家。
    “她不会应对孩子?五六岁的女娃儿呢?”楚维琳问道。
    杜杨氏摆摆手:“那倒是无妨的,五六岁的女娃儿也懂礼了,只要不整日儿哭,她倒是会应付的。”
    楚维琳闻言放下心来,与流玉道:“去请薛家的来。”
    流玉应声去了,没一会儿,薛家的匆匆来了,堆着笑容行了礼。
    楚维琳请了薛家的坐下,问道:“家生子里头,有七八个年纪小的姑娘家吧?有认字吗?”
    薛家的回道:“五岁到十岁的,共七个,最大的湘儿认得百来个字,是她老子教的。其余也参差不齐的。”
    “还是要让她们认字的。咱们到了金州,往后院子里伺候的一个个放出去了,也是从她们这些家生子里挑人进来伺候,总不能到了那时候再来教吧?我琢磨着,与其一个个跟着老子娘认字,不如就请了婉言从头教起。”楚维琳道。
    薛家的一怔,见楚维琳不似说笑的,赶忙站起身来,福身谢恩:“那奴婢就替她们谢过奶奶恩典了。”(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kaiyanwang55、采幽、jojo8129(2张)、猫游记人、豆豆暖房、逆児(2张)、桑德娜(2张)的月票

第三百二十四章 添喜(四)

楚维琳示意流玉扶了薛家的:“你莫要急着谢,这也就是我一头热,事情成不成,还要看婉言姑娘的意思。是咱们家里请她来教几个小丫头,不是大包大揽地就定下了。”
    薛家的连声称是,心里想着,不管婉言姑娘那儿应不应这事体,自家奶奶有这份念头,底下人已经是感激不尽了。
    家生子里的这些小子姑娘们,往后能有什么造化,全看老子娘争不争气了。
    若是老子娘在主子们跟前有些体面,往后也能替子女们求来个好差事,再次一等的,要多孝敬孝敬掌着人事的婆子们,要是能得个青睐,许也能去主子面前伺候了。
    要是都轮不着,就在外院里做个苦差事,也就如此了。
    可不管轮不轮得上,小子姑娘们要是识字了,总归是多个机会。尤其是内院里选伺候的人手,识不识字当真是有区别的。退一万步说,真的没有出头的机会了,姑娘们往后婚配了,识字的也能替婆娘掌个账册,比睁眼瞎强多了。
    跟来金州的这些媳妇子,也不是人人识字的,让她们教孩子,等于两眼一抹黑。
    婉言姑娘知书达理的,若能来教书,那当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情了。
    楚维琳偏过头与杜杨氏道:“夫人觉得这活计如何?我瞧着吧,婉言姑娘很是文气,真跟她说的那些,去替人家洗衣服当厨娘的,实在是太屈才了,虽然说,她来教这些小丫头们念书也是大材小用了。”
    “夫人,我知道您是替婉言打算了的,她要自力更生,离开杜家,能自己赚些银子生活已经不易了,大材小用什么的,当真说不上。”杜杨氏说完。想起婉言那温柔乖巧模样,又是长长叹了口气,“婉言不仅能教认字,女红也出色。教府上小姑娘们倒是好的。”
    楚维琳含笑点头,杜杨氏没有意见,那她就再去问一问婉言的意思了。
    择日不如撞日,楚维琳不喜拖沓,便让人去婉言家中相请。
    等了三刻钟。婉言便到了。
    见杜杨氏也在,婉言有些忐忑地行了礼。
    楚维琳看着她走路的姿态,似是已经好了,便放下心来,与她说了教书的事情。
    婉言抿唇,等楚维琳说完了,她抬起乌黑的眸子,深深望了楚维琳一眼:“夫人,府上从前没有替小姑娘们请过先生,夫人有此举。可是特特为了我?”
    楚维琳放下茶盏,笑盈盈道:“从前的确没有,但我琢磨着,这事儿也是该做的,让这些家生子们识字,是一桩好事。若你不能来教她们,我也要请人留意一番人选,再挑一个合适的出来。虽说是教认字,但也是教道理的,我想请稳妥的人来。我刚也和杜夫人说。你的学问应当不差,其实是我们大材小用了。”
    婉言和杜徽笙从小一道长大,虽然关系并不亲近,但杜家能培养出一个探花郎。除了孩子本身聪慧之外,家中的书卷气应当是极重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婉言自然也是读过不少书的。
    婉言站起身,垂手道:“夫人太过抬举了,我小时候念书。一来是不辜负公爹婆母的心意,二来是打发时间,说不上钻研过了。”
    楚维琳笑着摆了摆手:“只是教小姑娘们识字懂礼,又不是教导科举做八股,要说钻研也就过了。杜夫人与我说,你的女红也是极好的,趁着机会指点指点她们。”
    婉言轻轻咬唇,看向杜杨氏和楚维琳的目光里添了许多感激。
    她念过书,她经历过起伏,所以她知道,不是每个人,人生都会有转变的机遇的。
    婉言生在一个小乡村里,母亲生了她时就死了,父亲嫌弃她是个不顶用的女儿,继母没少欺负她,要不是阿爷心疼着护着她,她怕是活不到五岁的。
    五岁那年,因着她的八字,婉言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杜家寻到了小乡村里,父亲一听人家是来买童养媳的,狮子大开口,恨不能把她和圈里的母猪一般称斤论两地卖了,阿爷见杜家是正经人家,觉得她跟着杜家能吃喝不愁,就没管父亲继母,让她跟着杜家来了金州。
    在她根本不懂什么是出阁什么是新娘的年纪里,小小的婉言坐了花轿,女儿梦未醒,女儿梦也未懂。
    杜家的公爹婆母待她极好,替她取了新名字,教她写字绣花弹琴,她真的过上了阿爷盼望的吃喝不愁的日子。
    虽是不愁,但进项少,慢慢的也就不宽裕了。
    尤其是在杜徽笙要进京赶考的时候。
    婉言开口去问杜杨氏夫妇借了盘缠,只等着杜徽笙高中。
    她和杜徽笙虽然拜过天地,但在杜徽笙眼中,她没有一点儿份量。
    婉言并不在意,她看重的是给了她新生的公爹婆母,杜徽笙有了好前程,能叫老人跟着享福,她这个名义上的妻子也没有什么怨言的。
    却没想到,杜徽笙竟然是那种人。
    婉言被瞒了数年,心中其实早有答案了,只是未亲耳听到,到底还是有些难以置信,这个日日看着一道长大的杜徽笙竟会如何狠绝,那可是他的亲生父母啊!
    这几年之中,日子走的是下坡路,尤其是公爹婆母双双过世之后,婉言又变得孤苦伶仃起来。
    事到如今,婉言是打定主意要离开杜家的,感激两位老人的养育之恩之余,她也要靠自己活下去。
    楚维琳给她的这个机会,是另一种新生。
    就算束脩不多,她也愿意去做。
    人总要给自己另一种可能。
    婉言眼眶微红,深深福下身子行了大礼:“婉言谢过夫人抬举。”
    楚维琳让流玉扶她起身来,道:“既然成了我们家的女先生,往后就搬到府里来住。我会让人收拾个干净地方,能当住处,也当学堂。束脩的事儿,咱们也定下来。”
    婉言含泪点头:“听夫人吩咐。”
    薛家的得了准信了,兴高采烈地往前头去了,各家那儿都要说一声,让他们心里有数。叫姑娘们来跟着婉言识字。
    婉言定了三日后就到府中,便回去收拾东西了。
    杜杨氏一桩心事落地,整个人也就安心了。
    到夜里时,楚维琳与常郁昀说起这事来:“我想着让她们认字也是一桩好事。便自个儿拿了主意。”
    常郁昀慢条斯理喝着汤,听完放下了汤匙,偏过头对楚维琳笑道:“你既说了是好事,就这么办吧。做女先生,也不算糟蹋人。”
    不管怎么说。婉言都是杜杨氏的侄媳妇,是杜徽笙的妻子,若是让她去做伺候人的活计,就算不入奴籍,但到底不是一次层次上了,显得糟蹋人,这也是之前杜杨氏一直纠结的地方,可女先生不同,是受人尊敬的,就算往后摊到了台面上。也没有打人脸的意思。
    李德安家的送了婉言的聘任书来,照着各家各府里常见的格式写的,这些不用多看,翻到了最后,楚维琳的目光落到了婉言的署名上。
    漂亮干净的簪花小楷,比之前看过的陶家八姑娘的字更好看。
    大抵是和心性有关吧……
    比起心思重的陶八姑娘,婉言更能耐下心来练字念书,她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而写字,除了天分。还需要努力。
    “字能写得这般好,看来基础是极好的,她来教识字,能让人放心。”常郁昀凑过来看了一眼。颔首道。
    楚维琳也是这么想的,便嘱咐李德安家的尽快替婉言收拾好住处,等她来了府上,也能快些进入角色。
    “正好是阳春天里,不冷不热的,开始习字念书也是好的。”楚维琳道。
    李德安家的堆着笑。道:“奶奶说得在理,您不晓得,今儿个那几家得了消息,各个都乐开了。刘四喜家中两个姑娘呢,他媳妇当时就愣住了,拉着奴婢和薛家的反复问了几遍,还当是听错信儿。刚刚用晚饭前,又使二丫头到奴婢这儿问了一声,这会儿还没踏实呢。”
    楚维琳听了,不由弯着眼儿笑了:“没事儿,等婉言来府里了,他们就踏实了。”
    李德安家的连声称是。
    三日后,婉言搬入了府里。
    她的行囊很少,几件衣服几本书,只有一架琴,是当年杜家夫人传给她的,她舍不得离身,便带来了。
    住处不大,但栖身绰绰有余。
    当日就把要念书的姑娘们叫到了跟前,一一认了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