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贵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贵娇-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要方集馨有恨便可,只要能激起他的仇恨,蒋钦很乐意加油添醋,然后等着方集馨的提点。
    果然,巨大的仇恨,能改变一个人的心志。当他再一次问起如何应对此事时,方集馨开口了。
    “戴渊,何逑。”方集馨冷冷说出了这两个人名,给了蒋钦最关键的提点,还说了这两个人的把柄。
    这两个人,一个是司天台的司天监,一个是工部尚书,正是掌握了这两个人,他才能在官衙搬迁一事上压住中书、门下两省。
    “下官多谢大人的提点。下官总有一日能达成大人心愿,让大人能手刃仇人。”最后,蒋钦恭敬地说道,不介意给方集馨这个承诺。
    经此一事,他决定以后要多些来方家了。方集馨身体是废了,但他脑子里的东西还在。这些,是方集馨的朝堂经验,是他对朝廷百官的掌握,还是很有用的。
    离开方家之后,蒋钦就顺着方集馨的提点,先后去了戴渊和何逑的家里,然后满意地离开,脸上还挂着笑容。
    第二日,鉴于中书省官员无处办公,崇德帝便召集了一众官员,来商量此事,以定下中书官衙搬迁之所。
    蒋钦作为暂代尚书令的官员,气定神闲地踏入了紫宸殿,他没想到,他最后是脚步踉跄地离开的。
   

☆、第295章 谁无软弱?

    此时紫宸殿内有不少人,裴公辅、王璋和蒋钦当然在其中,此外,还有戴渊和何逑。这些人,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书、门下官衙搬迁的结果。
    现在中书省官衙已经毁了,中书省的官员们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势必要找地方安置的。只是,这安置是临时安置呢,还是择地长久定下来,就是现在官员们所争论的。
    这争论,主要还是在裴公辅和蒋钦之间展开,王璋间或插几句话,戴渊和何逑站在一旁,除非皇上有问,不然绝不开口说一句。
    不过,戴渊和何逑时不时走神,看向蒋钦的眼神也颇为复杂。
    “既然已经劳师动众了,那么这一次搬迁就是长久定下来了。不然,到时候再搬回来一次,极为麻烦。”裴公辅说道,坚持不折腾原则,要将中书官衙自此定下来。
    “可是,工部都说了,皇城内官衙紧张。现在是可以空出一些官衙给中书、门下两省,只能作为临时之用,却不能长久让出官衙。总不能让他们搬到中书、门下原来的官衙去吧?”蒋钦如此说道,还特意看了何逑一眼。
    见此,何逑便说道:“回皇上,现在皇城官衙的确很紧张,各官衙的官员也很拥挤。如果中书、门下两省不能搬到皇城外的话,就只能跟别的官衙挤一挤了。”
    听到这话,蒋钦眼中闪过满意的神色。这些话语,正是他想听到的。既然中书、门下两省一定要搬,又不肯搬到皇城外去,那就只能跟别的官衙挤一挤了。
    至于是那些官衙会空出来,他已经明确告诉何逑了。这些官衙。当然是离宫城、宣政殿很远的官衙。就算是临时之所,他也不乐意让中书、门下两省如愿!
    但他似乎满意得太早了,这满意还没落到心里的时候,何逑就继续说话了。
    他犹犹豫豫地说道:“其实,除了和各官衙挤一挤之外,臣还发现了一处地方是空缺的,或许能用来安置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只是臣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何逑这些话语。令蒋钦的眉头皱了起来。他并没有对何逑说过空缺地方安置的话语,何逑为什么会说这一番话语?简直是画蛇添足!何逑说的空缺的地方,又是哪里?
    崇德帝也想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他见到何逑欲言又止,便说道:“何处可以安置这两省官员?但说无妨。”
    崇德帝金口既开,何逑便像松了一口气似的,立刻回道:“臣翻开了工部的记录。发现月华门东西两侧的殿阁还空着,其大小规模正好能安置得下中书、门下两省。”
    什么?月华门东西两侧?!这怎么可能?——蒋钦简直不能相信自己耳中听到的。惊愕地看着何逑,眼珠子都快突出来了。
    月华门……月华门东西两侧……
    若真是这样安置,非但不是在为难中书、门下两省,而是给他们加上翅膀。让他们飞到皇上身边去!何逑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他疯了吗?
    他看着何逑低着头畏缩的样子,恨不得立即上前质问这是为什么,难道他不在意工部的任务了吗?难道他能补上工部的亏空吗?
    何逑低着头。仿佛一点儿也不知道蒋钦杀人般的目光,蒋钦只能看着他的头顶。什么都无法知道。
    蒋钦的目光,下意识地掠过了一旁的裴公辅。在见到裴公辅微勾的嘴角后,他陡然明白了什么。裴公辅,一定是裴公辅从中搞鬼,才令得何逑改变了主意。
    裴公辅讥诮地看了蒋钦一眼,却是什么都没有说。他不会告诉蒋钦,他并没有去找何逑,他什么都没有做,真正做事的,是他的属下——中书舍人沈度。
    在蒋钦去找方集馨的时候,沈度已经去了何家。何逑作为工部尚书,掌管着营建兴造诸务,是这一次中书官衙搬迁的关键人物。这一点,方集馨和蒋钦知道,沈度同样知道。
    沈度还知道,何逑被方集馨拿捏着的把柄是什么,那就是亏空!数目巨大、何逑绝难填得上的亏空!
    何逑会亏空工部的款项,不是由于他性贪奢侈,为满足一己私欲才贪了这些款项,而是因为他太心善太软弱,工部这些款项,都被他用在了最贫苦的百姓身上。
    这些最贫苦的百姓,就是为工部营建兴造各种建筑、工程的百姓们。这些最底层的百姓,纯粹是靠出卖劳力来换取生存的。偏偏,他们连最简单的生存都无法保证。因为他们付出了最艰辛的劳力后,几乎没得到什么钱财。
    凡城池修缮、土木工程、工匠样式等都是工部的职责,但工部掌管的是政令,具体事务还是要通过少府、将作诸监来进行,少府、将作诸监以下,还有负责营建众务的大商,大商之下还有个小商,最后才是底层的百姓来劳作。
    工部的款项,每经一层,就会被盘削一番,就会少几成。本应是二十万的工部款项,到了用于营建的时候,就会剩下十万、五万甚至更少,支付给底层工人的钱财就所剩无几。
    何逑知道这些情况后痛心不已,用了极大的心力来监督中间环节,试图杜绝这样的盘削情况,让百姓们能多一点钱财。可是,他这样大力整治,导致各大商人都不想接工部的众务,最后很多百姓连活都没得干!
    何逑无可奈何,可这样的痼疾他根治不了,最后只得妥协,从工部中拿出钱财来支付百姓的工钱——按照他们本来应得的数目。
    这个心善而又软弱的官员,就如此亏空了工部的款项。几年下来,这笔款项就大到他再也还不上了。
    沈度去了何家,承诺会填上这笔款项,而且还保证会想办法根治这种盘索的情况,以中书舍人和帝师的名义来保证。
    比起方集馨和蒋钦两人的直接威胁,以工部亏空款项的把柄来要挟,何逑更信任沈度及他背后的沈肃,于是便有了这一番话语。
    这个软弱的官员,是真的软弱吗?这下,大家都知道了。
    

☆、第296章 月华门之争

    蒋钦不知道何逑的这些内情,在惊愣过后便倒抽了一口冷气,就是为了三个字:月华门!
    月华门东西两侧……月华门东西两侧……这样的话语响在他心头,让他出了一阵阵冷汗。
    月华门是宫城的西门,距离宣政殿很近,最重要的是它的东西两侧殿阁,是在宫城之内!在宫城之内,也就是说,距离紫宸殿就不远了,距离皇上就很近了。
    如果中书、门下两省搬进月华门东西两侧,那么这两省就在宫城之内,而尚书省则是在宫城之外。一内一外,差别太大了。
    距离的远近,有时候就是人感情疏亲的代表,远之则疏,近之则亲。如果皇上亲近中书、门下两省了,这两省所得的权力还会少吗?
    蒋钦可以想象得到,以后皇上会越来越倚重中书、门下两省,相应地,就会越来越疏远尚书省。——中书、门下两省若在宫城内,那么皇上有什么旨意,第一时间去的地方肯定是中书、门下两省。
    对于朝政来说,消息的灵通是最重要的,越是最早得到消息,就会越有利,不管做什么,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消息闭塞的官员,可以一路坦途的。
    蒋钦越想,脸色越难看,他没想到何逑会帮助裴公辅等人,非但没给两省官衙搬迁设什么阻拦,还给了这样一个几乎让他没气的地方!
    他立刻出言反对道:“何大人,你在说什么话?月华门东西两侧殿阁乃是宫中之地,中书、门下两省办公的官署,怎么能在宫城内?这于礼不合。大定立国至今,还从来没有官衙在宫中的!然则。宫禁如何?”
    蒋钦反对的理由很充分,说白了就是“宫禁”!若是中书、门下两省官衙在宫中,那么这两省的官员就随时能进出宫城,这就是宫城守卫的一个大漏洞,对皇上的安全极为不利!
    “而且,宫中多妃嫔,若是官员们随时进出宫中。那么很有可能会影响宫中妃嫔。臣以为。月华门东西两侧殿阁绝不适合为官衙!”蒋钦说道,还将宫中的妃嫔扯了进来。
    宫禁、安全、妃嫔,这些词语。每一个词都所涉甚大,崇德帝听了这些话语后,面上虽然不显,心中却有了迟疑。蒋钦的话语。说得甚有道理。若中书、门下两省搬到宫中,那的确会有这些问题。何逑的建议,似不可行。
    这时,裴公辅出言了:“皇上,臣听何大人说。月华门东西两侧的殿阁之所以一直空着,就是因为那里没有人会去。就连内侍、宫女都没有,后宫妃嫔们又怎么会去那里呢?而且。月华门离后宫所在的东西六宫甚远,中间还隔着御花园与宣政殿。故臣以为,中书、门下两省搬进月华门,不会对宫中有什么影响。”
    顿了顿,他又针对蒋钦所说的“宫禁”一词反驳了。“皇上,中书、门下两省多为承旨要务,就算官衙是在皇城外,官员们也需时时进宫,这对宫禁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臣以为,中书、门下两省搬进月华门后,非但不会对宫禁有影响,还节省了很对时间,便于承旨佐政,乃是对政事大大有利的!”
    裴公辅一字一句说得很清晰,理由也很充分。何逑既然说出了月华门,他们就已经作好应对准备,有把握说服皇上。无论如何,他们一定要将中书、门下两省搬到这个地方。
    不然,他们就不需要谋划那么多!
    此时,王璋也说话了:“皇上,每晚三省官员值守之时,宫门也会开有偏门,就是为了传递三省紧急的情报。既然如此,那么中书、门下两省值守的官员在月华门,就更方便了。”
    他看了蒋钦一眼,继续说道:“如果是安全问题,那么可以规定值守官员不得超过两人之数,还可以在月华门增加守卫,连前面的月洞门也可以加一层守卫。如此一来,宫城就更安全了。涉及安全问题,臣建议请虎贲士兵来问个清楚就好了。”
    在来紫宸殿之前,王璋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月华门两侧的殿阁。说实在话,月华门虽然是宫门之一,却非常特别。它像一个碗底似的,扣着宫城西侧突出的那一块地方,在月华门不远处,还有一个月洞门,进了月洞门之后,才真正踏入了宫城。
    所以,月华门东西两侧的殿阁才会没有人,因为都很难说它是不是算在宫城内。
    “月洞门只是个装饰而已,进入了月华门,就是宫城了!宫城就是皇上和妃嫔的居所,官员怎么能住在这里呢?臣反对!”蒋钦立刻说道。
    月洞门虽然称为门,却只是一个装饰而已,并没有门遮挡。若是中书、门下两省搬进了月华门,就是进了宫,这个概念,蒋钦绝对不允许裴公辅他们偷换。
    崇德帝觉得头有点大,觉得裴公辅和王璋说得也有道理,一时难以决断。到底,让不让中书、门下两省搬进月华门呢?
    见到崇德帝这个样子,蒋钦心里焦急不已。皇上有迟疑,就证明中书、门下有机会搬进去,怎么办呢?他看向了一旁静立的戴渊,终于想起他来了。
    还有戴渊,他怎么会忘了这个人!官衙搬迁乃大事,肯定要征求司天台的意见才是。若是戴渊说一句搬进去会对宫城有碍,那么根本就不用说这么多了!
    他压抑着兴奋,声音仍忍不住有些颤抖,向崇德帝建议道:“皇上,司天监大人在这里,请他说说中书、门下两省若搬进月华门的影响吧。”
    国朝注重风水,举凡动工请期葬丧等等事宜,都会请问司天台。现在中书、门下官衙搬迁这么重要的事,当然需要有司天台的意见,所以戴渊才会在紫宸殿这里。
    戴渊,是方集馨专门提及的人,过去就是有了他,方集馨才能阻止中书、门下两省的搬迁。会怎么说呢?
    
   
☆、第297章 三省争权

    戴渊,司天台的长官,司天监大人,察天文,稽历数,凡日月星辰、风云气色之异,皆占而懂。在紫宸殿这里,他会怎么说呢?
    此刻,他恭敬地说道:“启禀皇上,据臣观测所得,中书、门下两省官衙搬进月华门,可弥补皇宫西侧生气不足的问题,对宫城风水有利。”
    他说话的时候,心绪异常平静,眼神异常祥和。他这一番话,是照直说,按照他所观察到的、所卜测的那样,如实说出来,不会因为蒋钦或者裴公辅而有什么偏颇。
    他忠于己心,忠于事实,是以能一片祥和。
    可是蒋钦听了这些话,却是慌乱不已。先是何逑,然后是戴渊,怎么这两个人所说的话语,都和他去找他们之时说的不一样呢?
    明明,他对戴渊说过的,到时候在紫宸殿奏对,只需要直接说官衙不宜搬进宫中就可以了,戴渊当时说会照直说的,这就是他的照直说?
    蒋钦以为,是照着自己的话语直说,怎么会是现在这样?他说的是什么话?搬进去对宫城利,皇上肯定会允许中书、门下两省搬进去啊!
    戴渊为什么会说这些话?太可恨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