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他便解开了朱宣知的哑穴。随即,朱宣知就跌跌撞撞往紫宸殿跑去。他什么都来不及反应,只知道自己一定要赶去紫宸殿,要赶去紫宸殿报平安、救母亲!
快点,再快一点!
身体肥胖的朱宣知,此生从来没有跑得这么快过。极致的忧虑和恐惧,激发了他的潜能,也激发了他的胆量。他几乎是一把推开欲禀告的内侍,是冲进紫宸殿的。
可是,他只见到了倒在地上、嘴角流血的安婕妤!
☆、第388章 丧母
见到安婕妤倒地流血,朱宣知顿觉得眼前一黑,脚步不受控制地虚浮,摇摇晃晃地奔至安婕妤身边,眼眶早已发热。
他没有见到殿上首的崇德帝,也没有看到站在边上的淑妃和朱宣明,他眼里,只有气息微弱的安婕妤。
他小心翼翼地扶起安婕妤,轻轻为她擦去嘴角边的黑血,将声音放得最柔最柔:“娘亲,您怎么了?您不要吓孩儿。娘亲……”
朱宣知低声唤道,一出声,发热的眼眶就有眼泪逸出,他却浑然不觉,只一心等着安婕妤的回应。
安婕妤的眼皮已经合上了,却仍有一丝气息。她似乎听到了朱宣知的呼唤,眼皮动了动,显然想努力睁开眼睛,想再看自己的儿子一眼,最后一眼。
“娘亲,孩儿在,孩儿没事了。娘亲,您睁开眼睛,您睁开眼睛……”朱宣知哽咽唤道,不敢叫得大声,怕吓着安婕妤。
他靠扶着安婕妤,也不敢用力晃动她,但安婕妤嘴角的黑血,还在不断地涌出来,不管朱宣知怎么擦,都擦不完。
安婕妤眼皮动了动,裂开了一条细缝,细缝渐渐变得越大,直到眼睛半开。在濒死之际,她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睁开了眼睛,看了看自己的孩儿。
但是,她的眼睛已经模糊了,只见到一个圆乎乎的脸蛋,看不清其上的眉眼,当然也看不清泪水模糊的样子。
但她知道,知道她的孩儿是如何伤心不舍,她的心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她的孩儿。才过序齿之龄的孩儿,她将他平安抚养至十一岁,以后却不能再陪着他了。
她不能再陪着他了,不能见到他出宫开府,不能见到他及冠表字,也不能见到他娶妻生子,她……她知道自己要死了。
安婕妤半开的眼睛涌出了眼泪。此刻听到儿子的叫唤声。她多么眷恋不舍。她多想陪着他,多想看着他平安长大,多不忍……知儿还这么小。就要承受丧母之痛。
她想伸出手再抚摸自己的孩儿一下,但手只能动了动,已经抬不起来了。
朱宣知仿佛知道她想做什么,一手抓住了她的手贴在自己的脸上。边唤道:“娘亲,娘亲你不要走。再看看孩儿,再陪陪孩儿……”
朱宣知重复着这些内容,别的就再也没有想到了。他滚烫的泪水滴在了母子两交握的手上,带来了不止的灼痛和悲伤。
安婕妤嘴唇开阖着。似乎在想说什么,却轻微得听不见。朱宣知将自己的耳朵凑近她嘴边,想听清楚安婕妤在说什么。
“师……师……”安婕妤的话已经说不完整了。只说出了这两个字。
师,师父。老师,在弥留之际,她想告诉朱宣知,他还有一个老师;想安慰他,他不会孤零零的;想叮嘱他,他还有老师可以信任依靠……
但她心中想说,已经说不出来了,只有这一个字,只能说这一个字。
母子连心,朱宣知却是听明白了,哭着回道:“娘亲,孩儿知道了,知道了。”
他拼命地点头,想让安婕妤放心,但安婕妤已经看不到了。她半开的眼皮渐渐垂下,然后成了一条细缝,最后完全合上,只是眼角仍有眼泪滴下来。
在她儿子的身边,安婕妤闭上了眼,带着无尽的不舍和哀伤,离开了这个世上。
她十五岁进入宫中,虽家族犹存,却等于没有。她唯一所有的,唯一牵挂的,就是儿子朱宣知,现在,她要永远离开自己儿子了。
上苍啊,如果你有知,让我再留一会,我的灵魂流恋不去,只为了我唯一的儿子……
朱宣知还维持着倾听的动作,手仍握着安婕妤的,心猛地一痛,不可抑止地大叫了一声:“娘亲!”
他声音中的悲伤,在整个紫宸殿内蔓延。伺候在殿中的内侍,有人不忍地别开了眼,不想见到这生离死别的一幕。内侍都是弃家亡后的人,念及生养自己的母亲,多少心有哀戚。
哀戚的人,自然不包括淑妃和朱宣明。他们冷眼看着安婕妤没了气息,心中不觉松了一口气。安婕妤受协、被迫来到紫宸殿、又见过传讯的宫女,她怎么能不死?
不管她最后是不是将沈度说出来,她都只能一死。早在兴宁宫的时候,那个面生的宫女早就在那个络子上种了毒,这种毒遇到紫宸殿的龙涎香,就会被引发出来,安婕妤必死无疑。
朱宣明算得很仔细。这个络子是安婕妤亲手为朱宣知编织的,朱宣知不见了,念子心切的安婕妤,一定会将络子带来紫宸殿。畏罪自杀的举动,足以证明安婕妤就是对太子妃下毒手的人!
已经死了的人,是绝对不会开口说话的。如此一来,安婕妤的罪名就坐实了,同时,她不会有机会将受迫的事说出去。一环接一环,朱宣明都算到了。
但是,他没有算到,朱宣知此时会出现在紫宸殿这里!这个时候,老九不是应该在掖庭局的吗?那些守着的内侍,都到哪里去了?
他担心的是,自己的计划会暴露,老九逃脱会影响到东宫!他死死盯着朱宣知,心中既担心又恼恨,以致神色看起来相当复杂。如此,旁人大概以为他在想着太子妃落胎一事,也不以为怪了。
淑妃满意地看着安婕妤死去,强压住嘴边的笑意,仍是向崇德帝哭诉道:“皇上,安婕妤畏罪自杀,倒是死得轻巧!只是可怜了太子妃腹中的胎儿,可怜了未出世的皇长孙!”
到了这个时候,她当然不能留口德。安婕妤是身死了,也只能死于畏罪自杀!不然,这一场大事如何圆过去?不然,永和宫怎么能得到好处?
安婕妤毒害太子妃,然后畏罪自杀,她死了,她留下的儿子也不能好过!
这是淑妃的如意算盘,她一心沉浸在这里,并没有发现朱宣知已经抬起了头,正直勾勾地看着她!
☆、第389章 栽罪
朱宣知直直盯着淑妃,他脸上犹挂着泪,他靠着的安婕妤身体犹温,但这些人,紫宸殿中这些人,就这样诋毁他的娘亲!不,不只是诋毁,是他们逼死了娘亲!
朱宣知的黑眸里满是怨恨,他第一次知晓何谓撕心裂肺,第一次感受到何谓绝望。这种痛苦和绝望,让他心中燃起了熊熊烈火,几乎要将紫宸殿中的一切焚烧殆尽。
十一岁的少年,稚嫩的脸庞上,是深重到无法掩饰的恨意,让人看了心惊不已。——被这样的人直勾勾盯着,淑妃的心不由自主地猛跳。
她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此刻的朱宣知就如一只殊死挣扎野兽,下一刻就会猛扑过来,会死死咬住她咽喉不放!、这令淑妃又急又惧,只想将他沉沉打下去,让他再也不能起来。
因此,她佯装一阵悲痛,再一次说道:“皇上,安婕妤畏罪自杀,却不能事情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臣妾建议立刻搜查兴宁宫,那里一定藏在毒害太子妃的药!”
淑妃这么说,是因为在兴宁宫早有安排。她可不能让朱宣知的出现扰乱了计划。安婕妤是身死了,但她的罪还没有定。安婕妤若是没有被定罪,那么九皇子就有机会翻身。她怎么能让这样一个野兽翻身?
在见到朱宣知这种眼神的那一刻,淑妃就知道这个小孩一定不能留!杀母之仇,她是不会让有机会报的。现在,趁着沈度还在建康府,她就要将这个孩儿碾成地底泥,然后将他扔弃。
崇德帝听了淑妃的话语。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目光落到了安婕妤的尸体身上,似乎在思考。
朱宣知开口了,沙哑的声音如重剑直插向淑妃,也指向紫宸殿中的崇德帝和朱宣明,他说道:“娘亲已身死,有口不能言。她还能为自己辩白吗?兴宁宫就算搜出有落胎药。也有可能是旁人栽赃嫁祸。刚才殿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娘亲会毒发身亡,母妃可否告诉我?父皇和皇兄能够告诉我?”
此时的朱宣知,眼中已被怒火遮盖。就这么一声声“我”脱口而出。这一个个“我”后面,除了对淑妃和朱宣知仇恨之外,还藏着对崇德帝深深的怨怼。
他无法忘记自己冲进紫宸殿见到的那一幕,边上的人。包括他的父皇,都在冷眼看着娘亲死去。他怎么能接受?
娘亲怎么可能会毒害太子妃?她为何来紫宸殿请罪?明摆着的一点重重。但是娘亲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而这些人在迫不及待地栽娘亲的罪!
“九弟,注意你的态度,怎能对父皇如此不敬?现在是在紫宸殿中,就算九弟心伤。也不能忘了分寸!”朱宣明沉声开口道。
不论在任何时候,他都习惯给各位皇子上眼药,在当下尤其如此。果然。崇德帝听了这话眉头皱了皱,却没有说什么。
紫宸殿中刚刚没了一条人命。国朝的皇上和太子,却抓住御前态度这种微末小事不放,真真好笑!
朱宣知不觉得有好笑,他悲伤不已,根本就没有理会朱宣明所谓的“态度”,而是将安婕妤小心翼翼地放下,然后朝崇德帝说道:
“父皇,娘亲为人如何,父皇肯定清楚。她怎么可能毒害太子妃?她之所以会来紫宸殿,是因为受制于人,是因为儿臣被掳走藏在了掖庭局!”
朱宣知将声音提高,眼泪再一次滚滚落下。此刻他想的不是掖庭局的艰险,而是想……想到娘亲是为了他,才会来到紫宸殿,才会遭受到死害!
娘亲,是因为他才死的!而他,又是为何会被掳?是因为东宫,是因为东宫遣了内侍来唤,他才跟着出去,然后就出事了!
他眨了眨眼,将泪水抖落,盯着朱宣明狠狠地说道:“将孩儿掳走的人,就是东宫的内侍!”
朱宣知这些话语一出,直令崇德帝瞪大了眼睛。他没有想到,朱宣知会说出这样的话语。被掳走、关禁、胁迫妃嫔,这些事情真的在宫中出现吗?难以置信!
如果一个皇子都能随时被掳走藏起来,如果一个后宫婕妤都能被人威胁,那么宫中还有任何安全感可言?这真的是他治下的宫中吗?
崇德帝盯着朱宣知,不甚在意小孩儿的眼泪,只想知道这一切是不是真,他疑惑地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儿臣说的话,千真万确!父皇一查便知!”朱宣知立刻回道。在他看来,他被掳走藏在掖庭局,是瞒不住的事情。况且还有沈家暗卫在,掖庭局中的内侍,东宫的内侍,都可以查得出来。
不想,朱宣明却是叹息一声,怜悯地看着他,同情地说道:“九弟遭受丧母之痛,会维护安婕妤也是理所当然的。但九弟怎能如此糊涂,竟然编造这样一番话语出来?!这太让皇兄我伤心意外了。”
朱宣知沉痛地摇摇头,才继续说道:“九弟说是东宫的内侍将你掳走,大概九弟不知道,从早上开始,太子妃身体就有不适,谢登勒令任何内侍不得外出。东宫怎么会有内侍去唤你?我心忧太子妃,唤你来做什么?”
矢口否认,当然是吃口否认。东宫里里外外他都打点好了,内侍去唤人,根本就没有证据。至于掖庭局那里,就算确认朱宣知被藏起来,那又如何?这与安婕妤毒害太子妃一事有何关联?
不管怎么说,安婕妤已死了,想要脱罪?不可能!
另一边,淑妃也变了脸,和蔼地看着朱宣知,和缓地说道:“本宫知道九殿下敬重安婕妤,断不肯相信这一切是安婕妤做的。这固是九殿下敬母,但很显然,安婕妤并不怜子!本宫以为,这一切都是安婕妤做的,将九殿下藏起来,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如此,就算安婕妤事露,也有一个身不由己、受人胁迫的苦衷!”
朱宣知呆呆地看着朱宣明,又看了看淑妃。他没有想到,娘亲的一切,都他们说得别有用心,他们两人竟能颠倒黑白至此!
他更没想到的是,除了他们两个人,还有一个人掺了进来,就是为了污蔑娘亲!
L
☆、第390章 无父子
(二更!)
在朱宣明和淑妃不遗余力将安婕妤栽罪的时候,崇德帝也给常康递了个眼色。随即,常康便离开了紫宸殿。
而殿中,淑妃越说越起兴,差点连自己都要说服了。在她的嘴下,真相就是安婕妤是个毒妇,她利用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来毒害太子妃。在事发后畏罪死在紫宸殿,就是为了不希望皇上治罪,以维持身后哀荣。
这样一番说辞,听得朱宣知目瞪口呆,想都没多想,他便立刻出言反驳道:“你胡说!你胡说,娘亲便是这样的,她是被威胁的,求父皇明察!”
朱宣知遭受如此巨变,心中只有巨大的仇恨,哪里复得清明心智?在这样的情况,在紫宸殿这里,他只能向崇德帝求助,向自己的父亲求助。
娘亲的死,疑点重重,他又被藏在掖庭局。这些,父皇略想一想都会明白的,定会为他和娘亲做主的。
朱宣知双眼流露出希冀,在这个时候,他所求的就是崇德帝的会还安婕妤清白。
但是,他忘记了,紫宸殿这里还站在朱宣明和淑妃。这两个人,一个是太子,一个是宠妃,在崇德帝心中的分量显然要比他和安婕妤重得多。自然,崇德帝受这两个人影响,会更多。
崇德帝不相信安婕妤会下毒手,但他相信安婕妤背后必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真正下毒手害太子妃落胎的人,也是宫中动乱的起因!
但是,安婕妤什么都不说,就算是毒发身亡,都只承认是自己一个人所为。这令崇德帝有一种说不出的挫败。他总觉得不揪这个人出来,他的心无法安定。
安婕妤在紫宸殿毒发身亡,郑杏林说她是早已服下毒药,在紫宸殿才发作出来。这毒药是安婕妤自己服下的?她是不是真的畏罪自杀?
说白了,崇德帝信任的还是朱宣明和淑妃。一个小小的安婕妤、一个没什么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