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贵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贵娇-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用刻意回想。沈肃凭着本能反应就做出了这种专注。这十余年来,他反复咀嚼着当年的心情,反复悔恨自己当年为何要置身事外,日日自我凌迟。
    他没想到。一年时间都不到,崇德帝就真的对付元家了,而且手段还那么利落狠绝。一个不留。
    不,还是留下了一个。唯一一个,如今在沈家南园那一个。
    “皇上,您为何要做这样的事情呢?为何要逼迫臣至此?”沈肃恍惚地问道,浑浊的双眼突然湿润了。
    这一刻,当年和现在重叠,沈肃所问,是那几名皇家暗卫,更是当年元家之事。
    其时,二王已灭,朝局尽在他手中,元家不会成为皇位的威胁,他为何还要做下那样的事呢?而且,他明明知道,自己虽与元家不合,却是敬佩元家人的风骨,为何要下令让自己亲自对付元家?
    他不愿意对付元家,也不愿意辜负君臣师徒情谊,便只能离开京兆。不曾想,却是带着那样的毒离开。
    时日过去,类似的事却又再发生。如同反复溺水之苦,令沈肃无一日安眠。
    那八个暗卫,或是裴容,他费尽心思想保住。实则,想保住的,还是一场师徒情分而已。
    沈肃一生孤寡,他永远都不能忘记,有个人待他如父一样,曾眷眷地说:“你百年之后,我会为你担幡披孝……”
    这个人,出现在沈度之前,是他倾尽全力扶上位的崇德帝!
    “他们一定要死!你是朕的老师,本就应该顺着朕的心意去办事,何来逼迫?”崇德帝冷冷说道。
    是回答现在这事,也是回答当年那事。
    元家,横在他与沈肃之间太久太久了,已经无可除去。他与沈肃之间,也越走越远。
    过去数年的荣显恩宠,是他对沈肃的补偿。现在,已经补偿得足够了,什么都还清了。沈肃现在,还活得好好的,不是吗?
    “皇上,你赢了。只是,国朝却不是赢了,是我错了。”沈肃哑声回道,将眼神从崇德帝身上移开去。
    这话,不是认命,不是箴言,是沈肃心中唯一所能想到的话。这一刻,他所想的,不是崇德帝所为之误,而是无比浓重的愧疚。
    如果,崇德帝的老师是另有其人,会不会成为一个真正明君?而不是现在这样,以承平之名行妄为之事?原来,真正错误的是他。
    如果当年他能阻止崇德帝,拼死阻止崇德帝。那么,事情是不是会不一样?
    论行论德,是不能为帝师,是殆国之祸!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原来是说他!
    恍惚间,沈肃仿佛听到了另一个声音,是沈度的声音。
    “父亲,你并没有错,就算错了,也改了。这十余年父亲所做的事,难道不是在修正错误吗?”
    这些话,每当他自责自恨的时候,沈度就是这么劝慰他的。他为什么再回京兆?修正错误,导国朝以正以平,的确是他这十余年在做的事情。
    他差点,魔怔了。
    而他对面的崇德帝,在看到沈肃似癫似狂的样子后,沉声下令道:“常康,送沈肃返回沈家。传朕旨意,夺沈肃帝师称号,夺沈肃一切俸禄官田!非朕有召,不得离开沈家东园!”
    帝师,不仅仅是尊称,更是一个封号,是帝王特赐给老师的封号。既然沈肃认为错了,那么他就夺回沈家的一切,包括他曾经给予沈家的荣显,包括曾经的师徒情分。
    这一次,他不会再像当年那样愧疚,他不会再让沈肃有机会站在他对面,绝不会!
    他不会取沈肃性命,沈肃从此就老死在沈家东园吧,再不得出!
    他与沈肃之间,再没有君臣恩义,再没有师徒情分。从此往后,恩、断、情、绝!
   

☆、第436章 失

望江楼的事情被皇家暗卫压了下去,就连政事堂的官员们都没有听到什么风声。
    是以,当官员们沈肃被夺了帝师称号俸田、还被皇上变相囚禁时,都大大吃了一惊。在他们看来,崇德帝和沈肃之间的君臣恩义、师徒情分,是极为深厚的,是君臣相辅相得的佳话。
    前年那一场帝师寿宴的情况,他们还记得十分清楚。沈肃得帝恩之深重,在大定是独一份。
    曾有不少官员暗地里感叹:为官为臣能像沈肃这样得天恩,怎么都值了!
    可是现在,皇上怎么会这样对待沈肃?这是怎么回事?最得皇上恩宠的沈肃,到底做错了什么,会使得皇上有如此指令?
    皇上下了此令,就意味着往日为人钦羡的君臣情义,到这里就是尽头了。现在沈肃遇到的,与先前所得的,有如天壤之别,让官员们难以相信。为什么突然会出现这样的事?
    沈肃到底做了什么,令得皇上如此震怒?为自身招致这等大祸?——绝大部分的官员都不知道,他们很想知道。如此,才好下决定,要不要为沈肃求情。
    所谓神仙打架殃及凡人,现在官员们最担心的,就是沈肃一事会不会波延到他们身上。朝中各种人事千丝万缕,谁都不敢说死了一定会怎么样的。
    尚书左仆射郑时雍现在是最得崇德帝看重的官员,他不会想着为沈肃求情这样的事,但在听到这事时,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须知,沈肃曾有那样的过往和功劳。就算现在不在朝中任职,但对很多人来说仍有巨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军中。现在沈肃被囚禁,他担心这会不会引起朝局动荡。
    沈肃一人,就足够让朝廷不平静。——这一点,郑时雍毫不怀疑。
    “郑大人,这事你怎么看?沈肃被夺称号。帝师俸禄和田地。那是很大的一笔钱财,就这样没了,我都为沈家感到可惜。”朱有洛如此说道。摇摇头。
    朱有洛关注的焦点,最先肯定是钱财上,沈肃这事也不例外。(bgm:他真的不是来政事堂打酱油的吗?)
    “这事,皇上已经有所决定。为人臣子的自当按照皇上心意去办。”郑时雍回道,标准的官腔。
    郑时雍与沈肃没有什么特别的交情。虽担心着朝局,但现在情势平稳,他不会主动去做些什么。
    裴公辅和王璋在一旁听着郑时雍的话语,并没有什么表示。沈肃这些年担任的官职。就只有点兵司的主官,还退下来了,不管他是被囚禁还是被怎么样。理应不是什么大事才对。
    但是,裴公辅和王璋怎么都无法放心!他们心中涌起了一股隐忧。和郑时雍一样,他们担心着朝政会因沈肃之事会有变动。
    朝局才将将平静,就出现了沈肃这事。须知,沈肃是铁血帝师,他还有一个养子,这个养子是中书舍人、虎贲中郎将!而且,沈度还联结着吏部尚书顾霑等人。
    这些人,会眼睁睁看着沈肃被囚禁吗?随后会发生什么事,谁知道呢?
    这两个中枢大神,总觉得沈肃被夺号这事,是风雨欲来的前兆。具体是什么风雨,他们却无法估计。
    “唉……多事之秋。”裴公辅与王璋对视片刻,俱是叹息一声,这样说道。
    政事堂的五个官员之中,唯一沉默的,就是御史大夫俞恒敬。对沈肃此事,他无法处之泰然。
    沈肃从受尽恩宠的帝师变成被囚禁的人,当中肯定发生了大事,有了大变故。他担心沈肃,更担心沈度。
    沈肃被夺号、被囚禁,那么沈度呢?皇上会如何处置沈度?
    俞恒敬的担忧,很快就作实了。在沈肃被送回沈家东园后,崇德帝对沈度的处置也下来了。
    崇德帝有令,即日起,停掉沈度所有的职务,中书舍人和虎贲中郎将之职,另交他人;令沈度照顾沈肃起居饮食,以待后用。
    这“以待后用”这四个字,不过是指令的习惯用语而已。崇德帝既已夺沈肃的称号,便会夺沈度的官职,又怎么会有后用?
    沈家统共就这两位主子而已。现如今这两个人,一个被囚禁,一个被夺职,就意味着沈家在朝堂已绝了,很难有再起来的时候。——崇德帝做到了,绝不会让沈肃再有机会与他作对!
    除了政事堂的官员外,另外的官员也很快就听说了这一消息。尤其是与沈家有姻亲关系的顾霑,更是先于其余五部的主官,最先知道沈肃出事了。
    是的,在顾霑看来,沈肃出事了!
    帝师这个称号,是沈肃大半生的表征和尊荣,现在被夺了去,就意味着对沈肃的否定,意味着……沈家会倾覆!
    想到此,顾霑脸色惊变。他顾不得吏部的事宜,急匆匆地往中书省走去,去找杜预,询问沈家的详情!
    顾霑知道,杜预和沈家关系十分密切,或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此,就能想出帮助沈家的办法。
    他去到中书省的时候,就见到了一脸阴沉的杜预。随即,他就从杜预口中知道了沈家出事的原因。
    顾霑万万没有想到,沈肃竟然动用了皇家暗卫!皇家暗卫,就是皇权之一,沈肃擅用,已经犯了大罪!难怪,皇上会如此处置沈家,难怪……难怪……
    这下,他觉得想不出什么办法了。不管是什么办法,都很难改变沈家现在的局面。还能做些什么?
    “杜大人,现今怎么办?”顾霑问着他对面的杜预。其实不用问都知道,杜预,也没办法的。
    果然,杜预紧抿着嘴唇,只是摇了摇头。很明显,他和顾霑一样,都想不出什么办法。
    崇德帝执掌皇权,凡天下,能与皇权抗衡的东西,他们很清楚,现在还没有!
    沈家,沈肃和沈度,怎么办?
    囚禁、夺职,只是简单两步,崇德帝就将沈肃和沈度碾在地下了,真的是如此吗?
    

☆、第437章 女人

    顾琰在知道沈度被贬职后,正在抄写的动作顿了顿,只瞬间便继续下笔,笔下有千钧力,却略显凌乱。
    书毕,她的心绪终于平静下来。
    一旁,早已候着风嬷嬷和月白等人,她们在等待着顾琰的吩咐,等待着可以为沈老他们做些什么。
    顾琰将自己的指令一个个说出来:“嬷嬷,你可以去范家了,就像我先前交代的那样说,请范家一定要快;水绿,刚才我写的书信让山青送至陈通记,动作迅速;月白,备车陈香,我要去定元寺一趟,现在就去。”
    月白、水绿和风嬷嬷俱一一领令而去,而一直撒欢闹腾的小圈,睁着一双黑溜溜的眼睛看着顾琰,异常安静。
    顾琰蹲了下来,抚摸着小圈头上的金环,低声说道:“他一定会没事的,一定会没事。”
    话音很细,却甚是坚决。——这是她给自己的信心,也是对沈肃和沈度的信心。
    在沈肃被送回沈家后,如年匆匆来传达了沈度的话语:“主子说一切已有准备,请顾姑娘切勿忧心……”
    这样的话语,已说明沈家有充分准备,也给了顾琰足够的安抚。也是,帝师这样的性子,在望江楼一事上怎么会没后手?
    知道了沈家的后手之后,顾琰更觉得,自己不能就这样待在尺璧院中,她总要为沈度做些什么才是。如此,才能令沈家的后手更畅顺一些。
    她不想在尺璧院中安静等待,而是要主动出手。风嬷嬷去范家,水绿去陈通记,自己去定元寺。莫不为是。
    且说,对于顾琰的求见,郑太后犹豫了片刻,才吩咐道:“带进来吧。”
    顾琰为何来求见她,郑太后心中了然:必是为了沈家的事。她虽在定元寺礼佛,但朝堂的事并非全然不知。沈肃被夺号,沈度被贬职。她都知道。
    刚听到这个事的时候。郑太后连佛珠都忘了数,心中无法压抑地涌起一股悲伤。她知道,那一对曾情同父子的师徒。终于决裂了。
    为了何事呢?导致那一对师徒决裂的事情,就只有元家的事情了。
    元家……元家……
    郑太后于居客堂之中,想着自己的儿子和曾经的元家,脸上悲伤和愤恨交错。最终都回归平静。
    皆空,一切皆空。
    顾琰见到郑太后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种一切皆空,仿佛郑太后已经脱了窍一样。这样的人,能听得进什么说话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用吗?
    顾琰有了一刹那的迟疑,不确定自己能否说服得了郑太后。但一想到沈度,她的迟疑就渐成了坚决。于是开口道:“民女阿璧拜见太后娘娘。恳请太后施以援手,助沈家脱困。”
    她直入主题。没有任何铺垫,在郑太后面前,现在也无须任何铺垫。
    郑太后垂着目,手中捻着佛珠,淡然答道:“请回吧。这个援手,我无法帮。这是他们君臣、师徒之事,我不会插手。”
    郑太后可以不见崇德帝,可以为了元家永不原谅崇德帝,但是……就这样了。她不会做些什么,不会为了崇德帝做些什么,也不想……为沈肃做些什么。
    将九皇子朱宣知从宫中接出来,已经是郑太后破戒了。现在,她不想再次破戒。
    “请回吧。沈家的事,自有安处,不必你一个小姑娘奔来跑去。”郑太后头也不抬,开始逐客。
    事实上,她都不明白为何自己会见顾琰,一时心软吧。
    顾琰既已来定元寺,又岂会因为郑太后这些话语而退缩?
    只见她朝郑太后恭敬叩了个头,再抬起来时就见到眼中有锋芒迸出、随即,她便极其缓慢地,像是一字一顿地说道:“太后娘娘可以对自己心爱的人袖手旁观,民女……却是做不到!”
    轰!
    这些话脱口,就等于在堂内扔下了一个巨大的惊雷。郑太后的一切皆空瞬间破功,她手中的佛珠“啪”的一声掉落,她的神色先是煞白,然后是涨红,只是张合着嘴唇,成不了音。
    见到郑太后这个样子,她身边穿着居士服的老妇人猛地大喝一声:“放肆!太放肆!竟敢如此大逆不道!来……”
    她震怒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郑太后摇了摇头,阻止她继续说下去。
    郑太后急喘了一口气,震惊、惶恐与愤怒交织,眸中带着说不清的情绪,目光牢牢擢住顾琰年轻、甚至说是稚嫩的脸庞,压着声音说道:“你在说什么?这些事……沈家人告诉你的?以此来要挟我?!”
    顾琰在此时说出这样的话语,难怪会令郑太后这么想。这些隐秘,从来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知道郑太后搬出宫中的原因,只除了……沈肃和安国公夫人管氏!
    顾琰看着郑太后,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