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在眼里,只是兀自一笑,接着再问:不过,这么多书,你要今天就通通提回去?你家不是很远?女孩轻轻摇头,说:这些还不是全部,我也知道路途比较远,已经分批选书了,明天我还要再来借呢。大学的图书馆真好,一张卡可以借这么多本,比我家附近的乡立图书馆好太多了。不会太重?这个嘛,我刚刚有估计一下重量,应该还过得去……我是觉得,分太多次借的话也很麻烦啦。听女孩的话语,他不置可否。从那叠书的厚度看来,说重是也没重到提不回去的地步,不过若拎着走上半小时到一小时路程,必然仍是相当的负担。 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女孩取下了脸上的眼镜,开口说:肚子差不多饿了,学长,我先回去啰。女孩将桌上的书本放在帆布袋内,准备拿去柜台借取,至于那本看到一半的小说,她拿起来后犹豫了一阵,最后还是一起放进袋内,打算借回去看完。 与女孩道别后,他也走进书架之间,寻找自己想找的书。 想找的书不是很多,但有几本比较难找,着实花了他一段时间,然而找到一半时,他突然停步,低低的哎呀了一声。 这么简单的事情,居然现在才想到。 刚才是不是该提议载她回去? 现在才追上去问,会不会很怪?他也有点犹疑,但心中浮现女孩提着那大袋书籍一步一步走回去的画面,他便先放下手上书本,快步追了出去。 不太意外的,女孩早已离开。 既然知道她家大概的方向,路上还是有机会碰到,如果现在马上追出图书馆外,甚至可能在她离开校门之前就找到她。 但有必要这样吗? 想了想,他还是决定算了,这时毕竟仍未产生强烈的好感,有机会跟学妹拉近关系是不错,但既然时机已逝,他也懒得再特别追上去。 刚才学妹有没有期待过自己主动提议载她呢?又或者刚好相反,她是因为想避免这种提议出现才迅速离开? 事到如今也不得而知了,或许自己刚刚错过了大学生涯的某个重要交叉点也说不定呢?他开玩笑的在心中想着,倒也不是很介意,便回到楼上,继续把想找的书给找齐。 众所皆知的,所谓缘分,最是无法捉摸。 女孩离开后,他不但没有一找到书就立刻追上去,却是反过来,更加慢条斯里的在书架间晃荡,还翻了本小说。 刚才自己没有提议载她,现在骑着车从她后面追上,在人家走了好大段路后才要载人,他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虽然说,装做没看到而直接骑过去也是一种方法,但他还是决定干脆待久一点,估计不会半路碰到之后再回家。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骑车离开学校后,他仍然遇见了那位女孩。 而且是在小吃街的路口,离学校的距离还是很近。 那女孩并非独自一人,她跟一群约六、七人的男女站在一起,正在一家豆花店的门口聊天。 去打个招呼,还是直接离开?原本准备选择后者,但正思考的当下,那女孩的视线刚好转往他的方向。 其实,这时候还不确定女孩有没有注意到他,很可能只是目光刚好往这方位扫过去而已,但他还是放弃了视而不见的打算,让车在那群人旁边停下。 啊,学长。 首先呼唤出声的并非那女孩,那群人中还有当天来问问题的其他学妹。 另外他也远远就认出了,其中几个男的是跟自己一样二年级的同学。 原本就不算太有交情,加上选修课程变多、同班同学之间的相处密度降低,他跟这几个男的实在算不上熟悉。但毕竟是同学,跟他们也没啥过节,不至于没话好谈,他还是稍微与这群人聊了一下。 依据谈话内容,加上原本对这几位同学的了解,他大致上已经明白,现在是几个二年级的学长带一年级学妹出来吃晚餐。 校内也有学生餐厅,口味时好时坏,价钱倒是绝对比外面便宜,有不少新生在此之前都是在学生餐厅解决三餐,对于小吃街还不太熟悉,几个二年级的学长便约了比较熟悉的学妹出来,向她们介绍附近各个店家的特色。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趁此与学妹们拉近关系,这点不但他知道,恐怕那群学妹们也大概晓得,但这毕竟是正常的交流活动,学长带学妹到人潮滚滚的街上吃晚餐,毫无危险,自然也不会让学妹们感到不安,而且他知道这些同学也有着很正当的动机,例如拉人进社团之类。
更严格的说,这只是众人试探彼此的前奏曲,未来有没有发展机会就从现在开始探索。 但那位女孩并不是与这群人一道的。 一方面是方才在图书馆内交谈过,女孩手上也还提着有够重的一袋书;另一方面是,女孩现在似乎有些窘迫。 一直以来,他并不认为自己很懂得察言观色。 但今日,此时,不知为何,他却很快就从现场状况观察出一些端倪。 并不是什么险恶的气氛,一群人都是很愉悦的交谈着,讨论待会要吃什么,吃完后有什么行程之类,那位女孩也笑着跟另一位学妹谈话。 在他眼中,却隐约觉得那位女孩的笑容透露出一股为难的心情。 与女孩交谈的另一位学妹,也是之前跑来问问题的其中一人,印象中似乎还是说了最多话的一位,她们应该是朋友,目前正在极力邀请女孩参与晚上的行程,大概要去夜唱之类的。 女孩已经拒绝了,但是与她乍看之下似乎直来直往的气质不同,那是温和、委婉、甚至可说不太明确的拒绝。 而那另一位学妹也没发现女孩眼中的难色,似乎认为说服对方只是时间问题,眼看那另一位学妹就要准备再度开口——啊,对了!鬼使神差的,他未经细想,抢先对女孩说话。 学妹啊,今天要不要也载你一趟,那些书还是蛮重的,反正我顺路嘛。话一出口,他才惊觉这有些问题。 与上次不同,这次是当着一堆人的面说要载她回家。 学长顺路载学妹一程,虽然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至于直接被谣传成两人已经上床了之类,但也有足够成为八卦嚼舌根的潜力。 女孩望了过来,看不出视线中的意味是疑惑、讶异、犹豫、或其他的什么情绪,这短短时间内她大概也想了很多。 片刻后,在另一位学妹提出任何形式的疑问之前,女孩点头了。 那么,今天也麻烦学长啰。 这一次,女孩依然双手抓着车后握柄,但没有那么刻意的保持距离。 或许戒心也有减低,主要的原因是她神情黯淡,正在想些其他的事情。 是这里吧?他还记得上次送她到达的地点。 后座的女孩却没下车,而是开口问:学长,你今天没要买晚餐吗?啊。他闻言也是一呆,而后笑笑:刚刚忘记买了,没关系,我骑回去再买就好。学长你喜欢吃豆花吗?又是个突如其来的问题。 咦?呃,还好,不是很常吃,偶尔也会去买一份啦。那个……我买了两份豆花,我一个人吃两份会觉得太腻,学长你……虽然这应该不能当正餐吃啦……学长你要不要帮我吃一份?嗯?除了本来就提着的大帆布袋外,刚才女孩手上还拎着一小个塑胶袋,上车后就一起放在脚踏区,此时他才注意到,那个塑胶袋内是两碗豆花。 莫非……女孩特意买了两杯,就是期待跟他一起吃? 当然不是。 路灯下,两人并未各自回家,而是坐在公园的凉亭中。 好一段时间,凉亭内只有塑胶汤匙碰撞纸碗、以及吸吮豆花的声音。 他知道女孩的心情不是很好,想开口聊天,又不知从何聊起,最后很勉强的从女孩借的那堆书开始谈,胡乱扯了些课业上的建议之类。 以现在的气氛来说,这显然是非常烂的主题,根本无法让对话活络起来。 然而,正当他因为话题枯燥而有些垂头丧气时,却听到女孩莫名的轻笑一声。不知道这笑声是什么涵义,但在这之后,也不用他问,女孩就主动聊起了自己的事情。 从小到大,学校生活里总是充满了各种小圈子,女生的状况还比男生更严重,这位女孩一直都很不喜欢这种状况,对于两群、甚至数群人之间勾心斗角、冷嘲热讽的状况感到非常烦闷。 上大学后,远比国小到高中开阔的世界令她眼前一亮,积极的与一群女生成为朋友,以这位女孩的条件来说也并非难事。 只是,她担心的事情,依然很快就要发生了。 其实目前尚未产生任何排挤、对立的状况,但她敏感的注意到,各种小圈子已经渐渐成型。 这还没什么,女孩也没傻到认为大学就不会有这种状况。不过,眼看学期初时还常常聚在一起的新朋友们,现在的交流就明显有了隔阂,女孩已经预料到往后即将出现的种种摩擦,心中倍感黯然。 今天一直想邀女孩一起去玩的那另一位学妹,本来是新朋友们之中女孩最有好感,也最投缘的一位。然而,女孩不太习惯一伙人出去玩通霄,那位学妹却已经爱上这种感觉。
听女孩说到这里,他也大概明白女孩的心情了。 据他的了解,那几个跟他一样二年级的男同学其实没啥不良背景,人也还不错,只是比较爱玩,跟他们去夜唱、玩通霄之类的,倒也不至于就会变成太妹,或是被直接灌醉了搞上床之类……至少暂时不会。 以大学生来说,这本就是常见的活动,连他自己都去过几次,只是兴趣不大,后来没再跟那群人一起出去过,对方明白他不是同一挂的,所以刚才也没不识相的邀他一起来玩。 今天的事情,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应该不至于变成争端,但女孩已经开始体悟到,两方的圈子有所差异,她跟那另一位学妹之间,可能无法成为推心置腹的亲密好友了。 那碗多出来的豆花,本来也是为那另一位学妹而买。 最初,那另一位学妹并非跟整群人出来,而是单独在路上与女孩相遇。 刚好旁边是女孩日前试吃过,很喜欢其口味的一家豆花店,女孩想介绍给那另一位学妹吃,决定请客一次,就先买了两碗,但她买了之后都还没提起这件事,那群人就来了,女孩这才知道那另一位学妹是跟人约好在路上见面,随后也没机会把豆花交给对方。 也因而有了凉亭内的这场聊谈。 啊,对不起,越讲越多。 女孩吐了一下舌头,歉然而笑。 应该是我在自寻烦恼啦,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或怪事,也没有吵架之类的,我却因此而心情不好,也太莫名奇妙了一点,呵呵。并不会莫名奇妙啊,我有时也会想过类似的事情。说起来,我们现在本来就是会想很多的年纪,对吧?把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就不去探究的话,才有问题。多想多思考,应该不是坏事啦。捞起一匙豆花,他不急着吃下,而是看着女孩。 大学嘛,出社会的前置舞台,就像你说的,大学远比国小到高中的阶段更为开阔,人际关系的变数也更大,你能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并有所心得,那就是学到了,也就是赚到了,带着这份心得去看人,说不定就能让你找到更加投缘的好朋友。女孩盯着他,缓缓说:好像……听辅导老师之类的人在说话。呃,是吗。一口豆花含在口中,他连忙吞下。不好意思,那个,所谓学长的派头啊,不知不觉就开始装老成了,越讲越八股。女孩摇了摇头,说:道理来来去去都是那样,但是八股不八股,还是要看人讲。我觉得……你讲得很好。喔、这样、嗯、那就好。这女孩拒绝别人时虽然委婉,夸奖起人倒是很直接,这下反而换他不知道该讲什么,只能闷着头继续吃。 找到……更加投缘的……是吗? 女孩低低喃念,除她自己以外没人能够听得详细。路灯从侧后方照来,使其面色难以看清,却似乎能望见那双眼瞳中的晶莹剔透。 之后这段时间,女孩还挺忙碌的。 迎新宿营,新生篮赛,还有在下学期才开始但上学期也要先行准备的啦啦队比赛,以女孩的形象来说自然会优先受到邀请,而她也毫不推辞的投入到各项活动之中。 正如先前他的预料,由于系上男生比例略为偏少之故,篮球赛跟啦啦队确实有向以二年级为主的高年级生征集人手,但需求量不大,几位跟系学会关系比较熟的男生自愿帮忙后,人手就已足够,因此没有把他扯入这片热闹之中,他也乐得清闲。 至于非比赛性质的迎新宿营,他本来考虑过,要不要看在女孩的面子上去参加,不过一想到自己这种学长级的去了一定会帮忙做很多幕后与筹备,他也就却之不恭了。 他唯一有做的,就是在女子组的各场篮赛上为自己的学系加油。 或者严格的说,为那位女孩加油。 篮球场上,那位女孩的表现不见得特别惊艳,但至少也交出了中规中矩、不至于让人失望的成绩。最后,系上女篮的总成绩到第四名,没能挺进前三令女孩有些遗憾。 无论篮球赛的心得,迎新宿营的过程,或是为了下学期啦啦队比赛而做的筹备活动,女孩全都分享给他知道。 这是因为,虽然没有固定约好时间,但只要校内遇到、或路上碰见,当天两人就可能顺势一起吃个饭,并由他顺便载女孩回家。 有趣的是,他这段时间才知道,原来最初载那女孩下车的地方,离租屋处其实还有三条巷口的距离,这是当初女孩戒心仍高时所预留的一个小小心眼。 偶尔,他们也会带些点心之类的,到公园的凉亭中边吃边聊天,这里离学校比较远,会来公园逛的大多是当地居民,晚上时比较少人,而其位置正在住宅区内,虽然公园内没人,附近倒是有许多居民出入,也比较不会有什么危险。
现在,他确实觉得自己可以把持得住,不过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与女孩继续相处的希望也无比浓烈,几乎没怎么认真考虑,就已经得出答案。 留下来吧。 相对于女孩的那番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