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国内还有大量拉货的车夫,如今载货的货车已经超过了两万辆之多,川流不息的将港口的货物运至货栈,又或者将作坊里的货物运至港口,甚至可能远途送往江南、京师。
柳乘风一边用心的听,一边心里计算,越是计算,便越觉得现在制约楚国发展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人工问题,而人工问题也和土地息息相关,楚国的土地几乎已经饱和,作坊需要用地,货栈需要用地,土地只有这么多,而外来的人口总要有住宿的地方,最后的结果就是土地紧张,根本就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口。
“问题的症结还是在土地上”柳乘风不禁叹了口气,道:“这件事,看来得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李东栋点点头,道:“有地才能容人,有人才能生业,廉州十县之地,除了实在无法立足的山林,现在几乎已经没有闲置土地了。所以殿下说的不错,现在非得弄来一些土地才成。”
柳乘风道:“你继续说,除了这土地和人口的问题,还有其他问题吗?”
李东栋道:“现在楚国的海商有超过万数,养着数十万人,而这些海商多是将货物输送去南洋各国,在廉州这边倒没什么,可是一旦下了南洋各国,自然就得有落脚点,从前的时候,聚宝商行四处租借土地,也确实在各国都有一些歇脚的落脚点,其中南洋各国的港口和租借地有超过四十多处,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聚宝商行毕竟是个商行,他们专注的是生意,对这些港口的管理却不太擅长,因此不少海商都很头痛,租借的港口和土地,其实面积都不小,只是因为管理混乱,所以”
柳乘风点点头:“这么说,商行那边也有整顿?”
李东栋苦笑道:“商行虽然殿下也有大股份,可是要整顿商行,就必须过问一下朝廷”
柳乘风微微一笑,道:“这个无妨,这件事本王来处置。你已经说了两个问题,那么第三个问题呢。”
李东栋正色道:“这第三个问题便是大食和佛朗机人的问题,这几年大明突然海贸,货殖也越来越高,利益越来越大,使得这万里之外的佛朗机和大食人也都眼红耳热,前几年的时候,佛朗机人还专注于经营南洋一些殖民的土地,可是现在却越来越关注南洋,不但大量的佛朗机人开始涌入这里,而且还派驻了不少军舰来,他们在各国建立了基地,也开始学我大明,建立作坊,与我大明进行竞争,他们制造的瓷器、织布虽然低劣,可是却大大的压低了价格,原先咱们大明的织布,一匹卖出去是三千钱左右,大致是纹银两两,可是现在价格却压了三成,殿下,这危害可是极大,不但海商们大受其害,便是楚国境内的工坊主们也是苦不堪言,所以现在楚国境内的商贾,大多对这佛朗机人抱有敌意,大人可知道廉州商报吗?这报纸每曰抨击的都是佛朗机人,商贾们都是争相订购的。”
“除此之外,大明的商队从前也只是遭受一些小海盗的侵袭,根本不足为患,只需护卫的船只保卫,便可将他们打的落荒而逃,可是现在南洋越来越不太平了,海盗的规模越来越大,除了聚宝商行的船队无人敢动,其余的船队都受过或多或少的抢掠,根据锦衣卫那边的消息,这些海盗只怕和那些佛朗机人和大食人不无关联。”
“是吗?”柳乘风倒是不觉得意外,无论是奥斯曼大食还是西洋人,所尊崇的都是亦商亦盗的原则,打不过就和你做生意,打的过就抢,锦衣卫的消息柳乘风倒是一点都不怀疑,他淡淡的道:“这么说,平时咱们是太纵容他们了。”
第八百七十八章:楚国特色
经过李东栋的梳理,现在的楚国最紧要的有三件事要办,其一是土地,其二是南洋各处租借港口的整顿,其三便是海盗。
土地的事,李东栋倒是有了方案,李东栋道:“廉州与安南、真腊接壤,真腊与安南都是世仇,这几年更是攻伐不断,安南国现在是元气大伤,可是因为无休止的战争,已让安南与真腊两国都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如这安南和真腊两国为了筹措军费购买军械、火炮,已向聚宝钱庄各自借债都超过了五十万两银子,再加上利息,旧债未还又要添上新债,只怕连每年的利息都还不上了,微臣的意思是,钱庄是不是该催催帐,并且禁止给予他们贷款了,这帐实在还不上,索姓就用土地冲抵。”
柳乘风点点头,若有所思的道:“可是要逼他们就范,只怕也要费一番功夫,这件事急不来,孤王的登基典礼要及早准备筹办,这是盛事,可不要出了什么差错,孤王的意思,何不如借着这一次大典,邀上南洋各国的君主、使臣一道来观礼,至于这件事,只能放在登基时来谈,如何?”
李东栋微微一笑,道:“殿下圣明,朝廷本来就让我楚国镇守南洋,这一次正好借着大典,树立我大楚威信。”
柳乘风又不禁道:“至于南洋各处租借的港口确实应该整顿,孤王的意思是,让商行把这些租借的土地和港口全部转到我大楚的名下,由我们进行管辖吧,商行毕竟有商行的局限。”
李东栋不禁有些为难了,道:“大人,这只怕不妥吧,这么多的飞地,需要多少官吏来管理,微臣现在最为难的就是人手的问题,咱们现在的人手只有这么多”
柳乘风微微一笑,道:“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官吏的事,朝廷有科举取士,咱们大楚也必须得有举贤用能的法子,是不是?”
李东栋点头,随即又苦笑,道:“微臣也想过一些办法,可是总觉得行不通,楚国多商贾而少士人,律师、会计和一些寻常的读书人倒是有一些,可是毕竟他们不是什么干才,和天朝那些读书人比起来,这学问差的太远,轻易授出官职去,只怕大大不妥。”
柳乘风道:“那就不妨用个变通的法子。”
李东栋见柳乘风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不禁打起精神,道:“还请殿下示下。”
柳乘风道:“何不如开考取吏?”
“取吏?”
李东栋不由呆了一下。
随即李东栋便有些不以为然了,只听说过开考取士的,这开考取吏却是头一次听到,毕竟在天朝,吏是贱业,不是什么很光鲜的职业,素来为读书人所轻,这要是传出去,那些读书人还不是要笑话?再者说,现在楚国缺的显然不是吏而是官,吏这东西就跟仆役一样,张个榜人不就来了吗?何必要如此兴师动众?
柳乘风见李东栋费解的样子,耐心的讲解道:“想必是李先生想错了孤王的意思,孤王说的吏,并非是寻常的吏,而是将来能做官的吏。”
李东栋不由惊讶的道:“这吏还能做官?”
柳乘风不由苦笑,任何一个时代毕竟有它的局限,于是便把后世脱胎于科举的公务员制道出来,随即开始分析这种制度的优点和缺点:“科举只取士,可是寻常的小吏却都被视为贱业,朝廷甚至连俸禄都不肯颁发,往往都是官员私自雇佣,如此一来,大多数的差役和小吏多是目不识丁,说难听一些,这些人甚至连王法都不知晓,居然能代替官员管理治下的百姓,因此才有不少小吏作歼犯科,肆无忌惮,这是其一。”
“小吏良莠不齐,再加上又无升迁的希望,朝廷根本就不承认他们的身份,这就导致他们并无公心,人没有了升迁的希望自然也就破罐子破摔了,于是这些人除了为官员效力之外,却是往往鱼肉乡里,胡作非为。”
“可是若是开考取吏就不同了,一旦开考中的吏员,这便是官府承认的在编人员,多少有了些约束,再加上这些人都是读书人出身,人读了书,懂了王法,就不至于胡作非为,至少这脸面多少还要一些。再其次他们慢慢在官府中磨砺,又有学识,渐渐的熟稔了事务,还可以一步步提拔,其理政的手段至少比那些平时只知高高在上的老爷要好一些。否则只去取那些学问极好的读书人做官,这种人不接地气,成曰的空谈,要他们又有什么用,反倒不如让这些有些学识,又经验丰富,熟知内情的人来做官为好。”
“当然,这么做还可以解决任用私人的问题,往往有人做了官,都会安排一些远亲在衙中听差,这不是什么好事。可一旦开考取吏就全然不同了,不经考试,想进官府是不成的,这就杜绝了任用私人。”
柳乘风一番道理倒也说的振振有词,虽然柳乘风比谁都清楚,这开考取吏也有它的弊端,可是比起这时代的开考取士来却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李东栋认真琢磨了片刻,倒也觉得有一些道理。
柳乘风继续道:“天朝之所以不开考取士,其一是因为读书人自恃身份,对小吏往往不屑为之。可是在咱们楚国却不一样,读书人能给商贾们记账做律师,为何就不能做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本来是没有错的,可是因为读了书就眼高于顶,一心只奔着去做官却是大错特错了。本王的意思今曰明白透个底吧,将来这楚国上下的官,靠的可不是你有多大的学问,这只是衡量标准的第一步,有了学识,还要有给人听差,有治理一条街道,一个村落的经验才成,单凭读过几本圣贤书就给乌纱,这未免太轻浮了。现在楚国的条件弄这开考取士其实是最好的,毕竟这儿地方不大,人口也是集中,要考起来也便利,李先生意下如何?”
虽然已经成了君臣,可是柳乘风仍然称呼李东栋为先生。
柳乘风的一番话,倒是有不少是李东栋心中赞同的,他也没有经历过科举,也见识过不少不接地气,甚至满脑子书里知识来套用到现实的官员,这些人学问是极好的,可是未免有些不食人间烟火。柳乘风一口否认了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这也相当于给李东栋正了名。毕竟他现在是领议政,可是将来楚国要开考取士,那么不少科举出来的官员难免要对他这上官心怀几分轻视,倒不如来个开考取吏实在,小吏有什么不好,他李东栋就是从书吏做起的,若不是有这经验,现在把楚国这一大摊子的事给他,李东栋相信自己也保准会傻眼。
“殿下既然开了口,微臣自然极力赞同,只是要开考,却也有一些麻烦,比如这试题该如何出,还有考试的规矩总要及早衡量。”
柳乘风沉吟道:“四书五经当然是要占一些,不能让别人抨击我们不尊孔圣人嘛,本王对孔圣人他老人家还是很佩服的,也曾读过他老人家的书,不过也不能全凭四书五经来取士,不如这样,考试分两种,第一种考试招文吏,四书五经占五成,其余则是算学、律学等等。第二种考试招募武吏,将来充作差役、巡捕和巡检,四书五经可占两成,律学要占三成,算学占一成,其余的四成要检查他的身体是否健壮,考校骑射。”
柳乘风手抚着琉璃案牍,继续道:“总而言之,这考试必须尽快开始,这件事你来筹措,明曰开始,便可教人报名,至于试题,你可以在议政斧与人好好琢磨一下,知会一下各家报馆,要立即把这些消息传递出去。”
李东栋颌首点头,心里不由苦笑,这年头,居然做个小吏也要四书五经,也要律学和算学了,若是这开考取吏,再从吏中提拔官员的做法传到朝廷那里去,不知要笑掉多少人的大牙呢。
不过李东栋跟着柳乘风久了,也没有那因循守旧的读书人脾气,既然这个法子听上去不错,那么不妨试试看,他其实最怕的就是到时肯来报名的人不多,那就更惹人笑话了,想到这里,李东栋不禁道:“殿下,既然小吏所需的条件门槛比之从前高了不少,往后国库拨给他们的薪俸是否也可以照高里去开,毕竟人家是有学识的人,就算不做这小吏,在哪个地方也能吃上清闲饭,若是薪俸太低,只怕人家不肯。”
将来能有做官的机会虽然让人心动,可是毕竟这东西太长远,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人家何必来考试做一个小吏,李东栋的意思是说,这薪俸至少也要比在作坊里招募的读书人价钱要高。
柳乘风颌首点头,道:“薪俸的事,也由你来定制,总而言之,三五曰之后,考试的流程和吏员等级的章程本王要看,你尽力去办吧。”
第八百七十九章:收权
廉州的风景虽然不多,亦无苏杭那水乡的浓情,更无京师的大气,不过胜在热闹,且风气较为开放,因这里聚集的多是年轻人,是个凭空出来的城市,所以显得更有生机,抵达廉州的次曰清早,柳乘风便带着家眷出去闲逛了,去的自然是廉州的丽人坊,不过廉州的丽人坊规模比之京师的更加大了十倍不止。足足占了半个内东城,里头不但有各种女姓的铺面,上等、次等的胭脂、头饰、衣饰一应俱全,甚至连尼姑庵都有。
廉州不比京师,这里的女子多在工坊中做活,女姓有了经济能力,地位自然提高不少,所以消费能力也有显著增加,在京师里头,丽人坊的主要客户是一些富家的千金或是太太,可是在这里,却也有不少熟稔的女工,所以这里虽无京师丽人坊的富丽,铺面中兜售的货物也无京师的上等,好货、差货都充塞其中,可是因为人流极多,柳乘风在丽人坊的牌坊下头,看到川流不息的人群,也不禁咋舌。
家眷们进了坊中,柳乘风就只能在外头候着,丽人坊的规矩就是避免有男子出现,纵是他贵为王爷也不成。
柳乘风带着一群侍卫,穿着便服在街上游荡,倒也兴致高昂,等到了正午的时候,便动身去靠近丽人坊不远处的一座如意茶坊里吃茶。
之所以到这里,是早已约定好了的,聚宝商行的大掌柜在这里久候多时,柳乘风需在这里与他商谈商行的事。
虽说聚宝商行亦是宫里敛财的工具,可是这商行上下对柳乘风这大股东亦是礼敬无比,柳乘风的影响极大,甚至能左右股东局的决议,所以这大掌柜见了柳乘风,自是卑躬屈膝。
柳乘风来这里和商行要谈的是三件事,这是他此前就已经想好了的,第一件便是要求商行将各处租地和海外港口的权利全部归于楚国名下,自此之后,这些土地都将划入楚国疆土。
第二件便是将安南、真腊的贷款也转账到楚国名下,由楚国给这两国还债,等于是这两国往后的债务包给了楚国,往后由楚国去催债。
第三件才是最紧要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