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清凉山下,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有一片宅院。这是曾家的园子,虽然离最繁华的市区还稍有一点远,可这里背靠清凉山,风景优美,因此曾擂的父亲看中了这片地方。恰巧这个园子的原来主人想出售。他的父亲就将它买了下来。当然现在,曾擂的父亲已经故去。不过随着曾擂的家业越来越大,这个园子也在不断地扩建中。
在曾园最高的三楼上,正站着四个人。一个是曾擂,他面露忧色,如让这些叛军进城,按照信州传来的消息,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这些有钱的大户人家。这也是江宁府除了天理教的人外,大多富豪派出手下参加城池保卫战的原因。
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王林,他将铁矿交给了天理教后,按照石坚的吩咐,不敢过问马鞍山铁矿的事。后来他与曾擂派出的工人与技术人员一一被天理教挤压出来。当然外界还不知道这件事,否则他家中都被讨债的将门槛踏破。昨夜听到城外传来军营叛乱的消息,他逃进了岳父家避难。
这几个人当中,也只有他的心思最重。如果石大人真的将叛乱平息,将铁矿重归于他,还要好一点。如果不能平息,他一辈子将会背负着巨大的债务。别说那个分红,纯忽悠人,每个月分红还不够他的利息。他还敢怒不敢言。
而这还不是主要的。毕竟他现在一家团聚。想到这里他看着身边的两个人,一个中年人,一个可以说连青年人都不能称得上的少年人,还有在曾园聚集的五百个家丁。
这个中年人自称是朝中太常博士,监舒州税的大臣杨偕。当然现要杨偕并没有什么名气,只是因为与曹修古论太后封赏刘从德家人太厚,本来刘从德死了,老太后就非常不高兴,于是一怒之下,将他从御史罢免。
后来石坚离开江宁府时,也曾想过江宁作为南唐的都城,如果李织想要谋乱,那么一定会从江宁开始。而江宁作为天下重城,一旦失守,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因此他布划了一个计策。由曾擂交给机速房交给梅道嘉去办,当然除了这一条计策外,还有两个计策。只是为了防止泄露并没有人知道此事。
这一项计策的执行人就是这个杨偕。也许在朝中现在还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可是石坚知道这个人也是宋朝的一个名臣,特别喜爱论军事。在历史上刘石大败,当时是夏竦做陕西经略使,夏竦请求朝廷发兵支援。杨偕就曾指出:“现在关中财政紧张,一旦增兵,消耗更大。况且敌势强大,一时半刻不能将这些士兵解甲东归。现在夏竦因为失败,是用兵少来挡塞。”
可谓一语中的。后来西北驻军成了宋朝一大重要的消耗。
夏竦恼羞成怒,说他不忠,阻挠边事。他又上奏说:“今天不是兵少,而是多而不练,所以才容易失败。”
石坚每每读史书读到此处,都为之叹息。可惜这样的军事专家级别的人才,朝廷却笑他迂阔,不为所用。后来他只好在郁闷中留下一本长达十五卷的《兵书》死去。
所以石坚让他主持此事。
还有一个少年人,说起来这个人更奇怪,他的伯父赵稹与石坚水火不相容。当然赵稹这个人的人品真的很差劲,那一次用天理教攻击石坚的航海,以及江南商人,让石坚说了他都忘记了自己的祖宗。这件事后来被人当作笑谈来说。
不过就在这时,他的这个侄子赵师旦说要求见石坚。石坚本来不想见他,可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那就是史书上在侬智高作乱时的三烈士,苏缄,孔宗旦,还有这个赵师旦。当然那时候赵师旦已经四十多岁了。这几个宁死不降不逃。特别是这个赵师旦,虽然还是顶替这个赵稹才做到官的,但担任官员时名声极佳,后来知康州时,恰遇侬智高破邕州,顺流东下。那时侬智高势大,可他依然没有退却,让妻子带着官印离开,然后与敌人悍战。城破城中无一人逃跑,侬智高劝降,被赵师旦大骂。让侬杀害。死讯传来,他任过江山县的知县,百姓全部出其丧,哭祭声络绎数百里不绝。因此载入烈士传。
当然有人奇怪石坚为什么看人那么准,这还是他因为《宋史》写得不好,所以记得不是很清楚,否则还要挖出更多的人才。
于是让他进来。
这个小青年挺有意思,他说:“石公负天下人众望,奈何无王相之肚量,在朝廷争执不休,以至群臣嫉恨,排挤石公。石公贬,无意富贵,自不可惜,可天下却不幸矣。”
他意思是你为什么不学习王旦,肚量大,容人。别的大臣攻击你,你就攻击别人,招来了许多大臣仇恨。所以朝中那么多大臣对你攻击,也是有原因的。
当然这是他少年人的想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大臣想要攻击他,而是太后需要这些大臣对他攻击。现在他已经使刘娥猜忌,再来个韬光养晦,与诸臣结好,那么他想做什么?真想做曹操王莽?因此刘娥不是希望他做这种人缘好的大臣,而是要做孤臣,也就是说他把所有大臣得罪光了那才好。可石坚也不能这么做。做孤臣?还有谁来响应他的变革?或者让他在前线时,在后面让小人来上一腿?
因此石坚最佳的办法,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以朝廷的角度来办事,来用人,俺也不刻意地结交人缘,在朝堂上树立势力。俺也不过份地得罪人,到处让人喊打。
不过在想到这个策略时,他就想到这个少年,他不想这个少年以后的荫路是沾他那个伯父的光,所以也将他拉了进来。并且他也有一点军事才干,不然也不可能以两百人挡住敌人几天,要知道敌人的数量是他的几十倍。
所以王林才担心,当时曾擂按照这个杨大人的要求,将这五百个最忠心的家丁拉出去训练了一段时间,就藏在了曾园,当然还有一百多个不知道来历的陌生人。他不知道石坚是如何安排的,可是只凭手上这几百人,面对几万的叛军,几乎一点把握也没有。如果事成,功劳不小,但事败,那么很快让叛军从这些家丁的身份得知是曾家所做。那么曾家满门将会被这些人杀害。
恐怕连自己也没有活路。因为这个计划也利用了他家的掩护,这些陌生人进入他家,在地下挖了地道。然后运来一些东西,就不知道他们做什么了。
杨偕与赵师旦用望远镜望着远方。赵师旦问道:“应当差不多了吧?”
杨偕说道:“再等等,敌人狡猾,越是那些高层的叛党,做事越稳重。如果不是有把握,他们不会暴露身份的。这一次虽然形势危急,可也是捉住大多数叛党的最佳时机,特别是江宁府的叛党务必要一网打尽。”
这项策略得以实施,最后连石坚也叫侥幸。连他也没有想到驻扎在江宁府外的禁兵都溃烂至此。如果不是石达龙那次捉奸,那么有可能让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将江宁府得手,他什么布置也没有用了。
水西门离清凉山不是很远,而且他们站在高处,所以用望远镜看得很清楚。现在叛党的优势越来越大,无论城头上,还是在大街上,守城的人一步步地在退却,这还是许多大家族忠心耿耿的家丁在参战。如果不是他们为了保卫家族的利益,光靠守城的宋兵,早就开始崩溃了。
但是敌人势力太强大了。终于在水西门里面那条长街上,因为让叛军从旁边的巷子里绕过去,杀到守军的背后,两军夹击之下,那条匆匆忙忙布置起了的防线出现崩溃。实际上,现在两支军队战法都很丑陋,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全是自发的各自为战。这让研究许多兵书的杨偕连连摇头。
要知道这其中无论是叛党还是守城的士兵,大多是宋兵的带领下。管中窥豹,略见一般,可见江南的宋兵战斗力是如何的低下。
终于水西门全部失守,连城头上的宋兵也被杀得一个不剩。叛军在城头上燃放起一股粗大的烟花,接着城里面也燃起来十几道烟花。
杨偕这才眉开眼笑。叛党大意了,认为他们已经拿下了江宁城,这是在用烟花通信了。
然后江宁城各个地方都开始出现了更大的动乱。那是潜伏在城中的叛党,全线配合城外的叛军攻占江宁城了。
杨偕这才带着那几百人杀出曾府。从曾家到水西门那条大街上不远。当然也有少数的叛党已经越过了这条大街,向官衙冲去。对于这些人,杨偕并没有理会,毕竟人数不多。不足为患。
他带着这几百人拦在叛党的主力军前,也许从外表看起来,面对数千数万杀过来的叛党,他们就象一个三岁小孩子站在一头大象前。但这些人都是经过训练的。为了训练这些人,和州王家在含山太湖山买下大片的山林。同时杨偕装病告假,还有两个陕西老兵来到这里,教导他们训练了一个多月。因此他们对这种步枪都算能马虎的使用。
当然没有步枪,杨偕也没有这么大信心。所有的计划除了少数几人,就连皇上都不知道此事。
照例是分成三排。叛党中除了少数人知道这种武器的厉害,发出惊慌的叫声,其余人还懵懂无知,特别是那些土着人们,还在哇哇地叫喊,向他们杀来。
然后就是密集地象鞭炮声一样的响声传来,一排排的叛党就象是一个活动的靶子,一个个被击中。当然命中率很高,全部挤在这条大街上,手里还拿着火把,关健是他们身上许多人连盔甲都没有。
枪声从响起就没有停息,当然如果不是石坚采用的这种三连发的作战方法,那么在换弹时,就会被叛党抽空冲上来。那么他们前景就不妙了。当年八国联军以八百人对三万满清最强骑兵,还是在野外作战,最后清军大败,况且这种连个组织性都没有的叛党军队。
当射到第四个弹匣时,叛军倒下了近千人,终于开始恐慌起来,特别是那些土着人,他们比宋军更不如,只能打顺风仗,向城外逃去。
但还有不少顽固不化的分子,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核心人物,他们知道一旦退出水西门,想要重新夺回,那么将废更多的事。特别是城中潜伏的同党全部现形了。再想里应外合,打开城门,难度更大。而且城中所有的同党都暴露出来,他们一退,这些人将遭到城中守军疯狂的抓捕和杀害。因此还是悍不畏死地守在城门前。
可他们只是人,手中也有弓箭,但射程没有人家远,只有被杀的命运。而且还有自己的同伴将他们的阵型冲乱和冲垮。最后相持不到十分钟,在城门口再次留下一千多具尸体,不得不退出城外。
连张士逊都不知道这一支精猛的军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看到这种情况,他与江宁这些官员不傻,立即组织其他人,开始将水西门的城门再次夺回。
杨偕认识张士逊,都在同朝为官嘛。他说:“张相,你立即安排人,将刚才城中那些参加叛乱,还有配合叛军燃放烟花的人家,全部抓起来。”
虽然他现在不是宰相了,可人品还不错,因此杨偕也称呼他为张相。
张士逊虽然不知道这个杨偕怎么从舒州跑到江宁来了,但一听连忙称是。
李织看到这种情况,她脸都气白了。本来眼看着就要拿下江宁府,可没有想到有这样的变故。她当然不甘心,立即再次吩咐人准备云梯攻城。不攻不行,要知道江宁府中,可有她教中好几个元老在里面。旁人不救没有事,这几个人必须要救。同时,作为祖先的故都,她也是势在必得。
而且她也听明白了,城中那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步枪兵只有几百人。那么她完全可以从几个方向攻城,一旦将他们分散,靠十支两十只的步枪也管不了用。而且这次她也接受了教训,命令手下攻进城中,可以分散前进,将身体掩护在各个角落,对那些枪兵击杀。
当然她这个主意不错,可是情况再次发生变化。城头上火把亮起,一个木头塑像立在城头上,其中一个少年人喝道:“石大人在此。”
张士逊一看,差点乐了。这是石坚的塑像,难道这个赵师旦想学死诸葛吓跑活司马?可石坚也没有死,你这不是在咒他吗?这还真不是石坚安排的,他知道后,遇到了赵师旦也狠狠地踢了他的屁股一下。
这不是诅咒,但是一个暗号。这却是石坚安排的。
第452章 显形
此时因为水西门破开,所以叛军大多向这边赶来。在水西门城外,无论是秦淮河里面,还是在外面,聚集了无数黑压压的人群。当然都是叛军。普通才百姓早提着小包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如果跑不掉的大多数倒在血泊中。
象王林的家中还要好一点,毕竟他是天理教外围的人,不但提供了天理教一个极佳的掩秘场所,还提供了这个铁矿。就是这数月来,这些铁矿为天理教带来一百多万贯收入。李织还没有做得太过份。
这时候从王府一个地窖里,他们掀开了头上为了保护而堆放的杂物,然后爬了出来。当然象这样的埋伏有好几处。这也是江宁府特殊的地形造成的,象北边因为挨着江边,还有一些小山,复杂的地形不利于攻城。东北更有玄武湖,在东南方向也有一些山陵。只有西边还有西南方向,地势平坦,还有一个原因。石坚算到天理教不可能不利用王林的铁矿而将叛党埋伏下去。就是查出来,你也没有证据,人家大规模的集居,是为了开矿。你能怎么着!
那么从马鞍山也是江宁府西南方向。石坚埋伏的几个地点全部选择在这一方向。也有一半城门前面没有埋伏,可如果那样,石坚也没有办法。就象他布置的这几条计划,天知道有用没有用,反正布置了,用上更好,用不上拉倒。总比没有布置的强。
事实这种用心,而且勤奋的态度本身就决定了一句话,多一份准备,就多了一份把握。
他们看着城头,看上了城头上叛党被守城的士兵赶了下去,或者全部击毙,重新将城头夺回后,城头上无数的火把点燃,然后就是石坚的那个巨大木像被人推上了城头。他们开始将地窖里那根粗管子里的导火索点燃。
叛党正看着城头上的那个木像大笑。如果是石坚本人前来,他们还会害怕。可他们能怕一个木像么?然后秦淮河的西边就传来一声巨响,无数的叛党象一个个碎纸屑,抛到天空。连带着街道两边的许多民房都震塌。
跟着通往城门的那栋石桥摇显了几下,轰!一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