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戈一击,反加入兵变的队伍当中。梁乙逋只能依靠着自己的亲兵与一些亲信的部队,裹胁着秉常,向城下且战且退。
他一面后退,一面望着对面手执铁锏,缓缓逼近的耶亥,只觉得双腿发软。耶亥的勇猛的确让人胆寒,梁府最锋锐的爪牙宁葛,在不过二十回合之内,便已被耶亥打得脑浆迸裂,这满城之中,又有何人是他之敌手?
若非忌惮秉常在梁乙逋的手中,此时梁乙逋只怕早已命丧黄泉。
禹藏花麻们再怎么样神机妙算,也料不到这场兵变竟然会是这样发生的。大夏国此时最重要的人物,除了梁太后与梁乙埋,竟然都集中在兴庆府的城墙上。这种运气,还真让人分不清究竟是好运还是厄运。
忠于梁乙逋的两三百人护卫着他们的主子,缓缓向城下退去。耶亥率着部下步步紧逼,却也不敢过份逼近。兴庆府的城头上,除了盔甲磨擦碰撞的声音之外,便只听到沉重的脚步声。
自兴庆府的城墙上到城脚,那短短的距离,竟似比横跨贺兰山还要困难。当梁乙逋被部下保护着退到城下,终于跨上自己的坐骑之时,他不自觉得吁了一口气,这才感觉浑身都被冷汗浸透。
便在这一刻,只听到有人断喝一声:“梁乙逋!”梁乙逋下意识地循声望去,便见一枝羽箭挟着寒风疾驰而至,他愣得一下,身子一晃,便摔下马去。
“兀卒!”“兀卒!”响彻云霄的呼喊声在兴庆府中响起,兵变的士兵们如同不可遏制的洪水一般,向着那些还在望着梁乙逋的尸体发呆的梁府亲兵冲去,瞬间便将他们完全淹没。
耶寅平静地收起弓箭,远远地朝着秉常跪拜下去,“兀卒,我们赢了!”
日央时分。雪停。国相府。
在围攻国相府差不多两个时辰之久后,耶亥终于率领兵变的士兵们杀进了府中。
“兀卒有令,凡梁府之人,格杀毋论!”耶亥红着双眼颁下这道血淋淋的诏令后,士兵们随即一哄而散,争先恐后的去哄抢梁府的财物,这是他们应得的犒赏。耶亥不去理会那些士卒,提着双锏,率着自己的亲兵们径直向中厅闯去。
便在他踏入梁府中门的那一刹那,梁府的后花园,冲天的火光,映得雪后的天空惨红惨红的。
耶亥心中一惊,抛开身后的亲兵,快步向着起火的方向奔去。在他踏进后花园的那一瞬间,一种轻蔑、讥讽的情绪顷刻间化成一丝冷笑。他将双锏插入身后,大步向着站在火堆边上的人走去。
打算纵火自焚的梁乙埋,此刻正瘫成一团淤泥般,跪在火边,发了疯似的狂笑。再也没有人想到,这个曾经权倾一时、野心勃勃的西夏国相,竟然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
几乎与此同时。
西夏王宫。
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忠于梁太后的侍卫,几乎全都被诛杀殆尽。
秉常在禹藏花麻、耶寅的簇拥下,大步走进那间阴沉沉的宫殿。这一刻,他才真正体验到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一种可以任意主宰他人的生死祸福的快意。
但尽管如此,当他走梁太后所居的宫殿之时,依然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
“兀卒,你来了。”殿中梁太后的声音,依然一如既往的从容。这让秉常感觉到一阵不舒服。
“母后,我来了。”秉常用一种胜利者的语气宣布着,注视着从黑暗中走出来的梁太后。这个人,既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也是他的政敌。不共戴天的政敌!秉常并没意识到,他的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扭曲得极度的狰狞。
梁太后只是淡淡地看着秉常,露出一丝含义不明的微笑。
“兀卒现在已经真正不愧为景宗皇帝之孙了!”梁太后笑道,她微笑着望着似乎感觉到有些惊愕的秉常,几乎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她期待这一切已经很久了。但这微笑很快凝固成寒冷似的冷酷,“景宗皇帝是踏着他父亲的尸体走向霸业的,现在轮到你了,兀卒!”
“行大事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可以六亲不认,可以认贼作父!大夏国一定要掌握在一个比祁连山上的寒冰还要冷酷无情的君主手中。”
秉常那胜利者的错觉在一瞬间便散于云烟。望着面前的梁太后,秉常只觉得一阵茫然。在心里酝酿了无数的罪状,准备痛快淋漓的指责着她,让她后悔,让她害怕,让她向着自己哀求!但到此时,秉常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到底是她赢了?还是我赢了?
一种被戏弄的感觉让愤怒瞬间充斥着秉常的大脑,他的手不觉抓紧了腰间的佩剑。
“兀卒!”耶寅望着秉常,他感觉到一种危险的气息。受到华夏文化影响的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自己的君主背负着弑母的恶名。
但就在他出声的同时,秉常拔出了佩剑,雪亮的剑光耀映着梁太后苍白的脸,剑尖与她的咽喉,相距不到一寸。
但秉常的剑却没有递出,他只是紧紧的咬着牙,用力捏住剑柄,剑尖笔直坚定的对着他的母亲——他一生中最强大的敌人,他的脸色因为铁青与僵硬显得异常的狰狞,被这样凶狠仇视的目光所震慑,耶寅不由自主的又叫了一声:“兀卒!”但这一声呼唤,在这空荡荡的殿中,几乎轻微的让人听不见。
秉常如同燃烧般的眼眸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依旧镇定自若的母亲:那苍白的脸上,丝毫没有惊惶,甚至还有浅浅的笑容,她的目光深遂而宁和,似乎有着包容一切的平静,但正是这种平静与包容,让秉常感到更加的愤怒,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间觉得她此时的目光有些象母亲了,“可是太晚了”,他愤恨的想,“景宗皇帝是踏着他父亲的尸体走向霸业的,现在轮到你了……”那熟悉的声音不停地在他耳边回荡,仿佛慈爱的叮咛。难道她等待的也是这一刻么?等待她唯一的儿子以这样方式成就霸业,所以她没有恐惧,没有哀求,只有欢喜,只有期待?
秉常嘿嘿的冷笑两声,但这声音发出来之后,连他自己都吃了一惊,因为这根本不是人的声音,竟象是野兽发出的嗬嘿声。他更加用力的握紧了剑,剑尖一分分的向前递出,可对面那容颜上的表情却似是不会改变一般,他忽然间有种自己也无法理解的沮丧感觉,兵变成功的喜悦在瞬间荡然无存,赢了吗?真的赢了吗?他有片刻地恍惚,便在这一瞬间,一股温热的液体忽然溅上他的脸,鲜亮腥红的鲜血漫过他的视野,一个沉重的身体坠挂在他的剑上,令他几乎把握不住手中的佩剑。
是梁太后自己撞上了剑尖!!!
耶寅脱口惊叫了一声,但他随即马上明白——胜利了,彻底的胜利了!他毫不犹豫地屈膝跪倒,大声道:“兀卒,太后旧疾复发,痰涌气塞,遂至大渐,于未时仙驭升遐!请兀卒节哀顺便!”禹藏花麻也随即跪倒,沉声道:“兀卒节哀!”
但秉常却只是神情索然地望着梁太后的尸体,仿佛全然没有听见他们在说什么。
第九十七节
“黔首石城漠水边,
赤面父冢白高河,
高弥药国在彼方……”
茫茫人流之中,忽然有人高声作歌,一人歌,百者应,间杂着低低的呜咽与凄楚的胡笳乐声,似乎也汇成了河流,随着人流,一齐涌向那不可预测的远方与未来。
这是夏人怀念故乡的歌谣,几百年前,他们受吐蕃的威迫,迁移来此,历数百年经营,建立了兴盛强大的大夏国,但他们的心中,依然怀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曲歌谣就是他们心声的诉说,如今,他们又要离开自己的家园了,要迁往一个虽在疆域之内,却又是无比陌生的地方。这又是一场离别,几百年的轮回,这美丽富饶的塞上江南,竟不知何时才能够归来?那遥远的西方,又将有怎样的命运在等待这个无比顽强的民族?
秉常勒马于一座小山丘上,注视着那从兴庆府一直延伸到贺兰山下的人流,他听到他们眷恋凄凉的吟唱,他看到他的子民们痛哭流涕纷纷捧起地上的黄土,珍而重之的包裹在手帕里,然后藏在最贴近胸口的位置,他们将要离开,他们不知道前方的路,究竟会如何坎坷,也不知道归期,所以他们已经提前将对兴庆府的眷念化成了乡愁,含在这首古老的歌谣中吟唱不休。
但秉常却相信,他的子民们必将归来,或许归期遥远,但他坚信,他必将再次带领他的子民们重新归来,来到曾属于他们的兴庆府,或者走到更接近中原的土地上,一切的繁华都可以重建,只要他们都还怀有战胜困厄的信心,大夏国就永远不会灭亡。
“兀卒,这已经是最后一批撤离兴庆府的百姓们了。”耶寅低声说道:“咱们也应该动身了!”他看着那涌向远方的延绵数十里的人流,安慰道:“兀卒,你一定能中兴大夏的!”
“我一定会!我们还会再回来!”秉常看着他的子民们,仿佛是发下誓言,他忽然仰起头,看着贺兰山,道:“记住今天这个日子!永远不要忘记!”
“大安七年二月初二……”耶寅喃喃的道,在这个迅速成熟起来的年轻君主面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大安七年二月初二!”秉常重复了一遍,忽然侧首向身后的耶寅道:“不,今天是兴庆元年二月初二!”
“是!今日是兴庆元年二月初二!”耶寅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地重复了一遍。
“我要到景宗皇帝的陵前,向他谢罪,也向他盟誓,终有一天,我还将带领我们的子民归来,祭祀列祖列宗的英灵!”
虽然暮冬刚过,冰雪才消融不久,但大夏王陵前的春草已经生发,错乱的布在苍凉的黄土地上,虽然稀疏,却也是象征着新生的希望。
秉常远远勒住马,然后脱掉靴子,扯开束发的冠带,就这样在群臣的注目之下,跣足散发地踏着初春的寒冰,一步步走向大夏国最伟大的君主夏景宗李元昊的陵墓,然后重重的跪拜在前代君王的墓前,他将脸埋在黄土之上,用自己的嘴唇亲吻着那泥土,似乎是想永远的记住这土地的滋味。
“景宗皇帝英灵为证!不肖子孙秉常在此向列祖列宗发誓:我们必将归来!”
尾声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汴京大相国寺附近的一座酒楼内,两个中年男子正对坐浅斟,坐在东首的男子约摸三十来岁,面容削瘦白净,模样虽不能说英俊,但一双眸子却是深遂得似是见不着底,端端正正坐在那厢,便自有一种从容华贵的气度,看起来是常居人上者,却又绝不似王孙公子之浅薄,倒象是礼绝百僚的大丞相。只不过此时,他那淡淡的微笑中,却似带着一丝不易觉察的苦涩与不甘,虽然极力掩饰,但毕竟还是流露出些许来。与他对坐于西面的,却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大胡子,神貌清奇,举止极是豪迈洒脱、倾荡磊落。二人边喝酒边倾听歌妓弹唱着这曲《清明日独酌》,一曲弹尽,便听那大胡子笑道:“王元之的气度,总是小了几分。功名余事,大丈夫有甚‘闲恨闲愁’?”说罢,有意无意瞥了东面的男子一眼。
那歌妓听他此言,抿嘴笑了笑,心里却颇不以为然,当下素手微调,改了一首曲调,漫声唱道: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碧深。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一曲唱罢,向着大胡子敛身笑道:“石学士的这曲《满江红》,未晓官人怎生评点?”
那大胡子戏谑地看了一眼东首的男子,哈哈大笑,道:“石学士的词固然是极好的,只不过这笔酣墨饱、苍凉悲愤之声,还须得关西大汉来唱……”
东首那男子听到此言,却是猝然咳嗽数声,一口酒水全喷在衣襟上,一脸狼狈地望着大胡子,尴尬地跟着干笑,察其形色,倒似是做贼的人被当场抓赃了一般。
那大胡子见他这般神色,既觉诧异,又觉好笑,一时忍俊不住,笑得前仰后俯,连那歌妓也不禁捂着嘴,轻笑不已。
便在这当儿,从窗外楼下传来一阵铛铛地敲锣声。那歌妓是久历红尘的人,生怕东首那男子羞恼,此时正好趁机解围,笑道:“这两个月大相国寺说书的李秀才病了,换了他儿子唤作李十一郎的,也是不中举的秀才,竟不料是个说书中的状元,说得比李秀才强过十倍,每日听他说书竟是里三层外三层,这会正是他在敲开场锣呢。”
那大胡子摇摇头,不以为然地笑道:“不过是些神神鬼鬼、因果报应,不过亦足以激励世道人心罢了。”
“官人这回可是说差了。”那歌妓眼波流转,嫣然笑道:“这李十一郎说的,却非是因果报应之事。”
“那也不过是说三分罢,终不过三分实七分虚,虚妄不可信。”
“官人又猜差了。李十一郎说的,亦不是三分。”
“哦?”这回不仅大胡子,连东首的那个男子,脸上都露出惊讶之色,须知当时说书的艺人甚多,但要么是说些真假掺杂的历史,要么就是说些神神怪怪的故事。
那歌妓见二人神色,不由得掩袖一笑,道:“这李十一郎说的,皆是本朝之事。便是去年,熙宁十四年,石学士如何讨伐西夏,夏主如何举国西迁,吴镇卿将军如何至贺兰山勒石而返——这种种故事,京师说书人不下数十个,皆各说各话。奴家也曾听过一二,其中荒谬不可信者,十事中只怕有九事。惟有这李十一郎,虽操贱业,却有班马之志,所说之事,合情合理,虽未必全是事实,但也算是不违圣人之教,强过他人百倍。”
大胡子似是被她勾起了兴致,移了移身子,笑道:“一个说书的,如何便说他‘有班马之志’,又说他‘不违圣人之教’?只怕是言过其实。”
那歌妓见他不信,笑道:“奴家听说过班固马迁,是世之良史,能秉笔直书,继圣人之遗志,使乱臣贼子惧。那李十一郎虽在市井之间,却能摭采事实,宣讲朝廷平西盛事,不涉褒贬而功过自现,虽未必能藏之名山传之千古,但其心其志,若依奴家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