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瓦-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卢植做为文武全才的一代儒帅。还是完全能理解刘泽此举的用意。培养一大批优秀军事人才,在未来的战争中完全可以抢得先机。所以卢植欣然接受了刘泽要他出任督学的请求。
    众人皆称好。唯独刘泽喃喃自语道:“东点……东点……”忽然他眼前一亮,叫道:“有了!”
    “什么有了?”众人皆是愕然。
    刘泽微笑着道:“这两天苦思冥想这学堂的名称,始终也想不到一个合适的,方才卢老师无意之中的一句‘东点’。倒是提醒了我,这学堂不妨叫东点军校如何?”
    “东点军校?”卢植沉吟一下抚髯道:“从字面上看,似乎俗了点,也直白了点,但细细品来,却别有一番雅趣,东点——紫气东来。点石成金,好,就依润德之言,这学堂便定名为东点军校吧。”
    既然是主公刘泽提出来的。又经督学卢植首肯,众人也就没有异议了。
    刘泽倒是有点自鸣得意,后世的美国有个西点军校闻名遐迩,自己灵机一动整个东点军校,足可媲美西点了。
    历史上的第一所军事学校就这样诞生了。在其后数十年的时间里,从这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将,“系出东点”成为武将的一种荣耀。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刘泽一直忙于军校的筹备,校舍的建设,教员的选择,学员的考核和选拨,都忙得他焦头烂额。到不是说刘泽不信任卢植,而是军校尚在草创阶段,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干一件前无古人的事,不花点心血又如何能办成。
    军校的领导班子很快地就确定下来了,刘泽担任名誉校长的职务,卢植担任督学之职,负责军校的整个日常管理,贾诩兼任学监(教务主任),陈到、徐荣等人担任教官。
    说到教官的人选,实在是让刘泽捉襟见肘,他的这一大帮子手下,大多是草根出身,那里学过什么兵法战阵的,赵云、管亥善于练兵,但同样也缺乏系统的军事理论,关羽张飞更是一介武夫,只知道冲锋在前,打仗全凭一个勇字。唯一在正规军队中服役的过只有陈到和徐荣两个人,还算得上懂点兵法和战阵变化。看来想要办好军校,首先便是师资力量的培养,刘泽在军校的专业设置上,专门成立了一个师范系,选拨一些身体素质一般便理论知识丰富的学员进行重点培养,毕业后便可以充实到教官队伍中去。
    科系的设置暂时刘泽不准备过于繁复,除了师范系之外,设了步兵指挥系、骑兵指挥系、参谋系、后勤保障系四个系,以后可以视发展的情况和需求增设其他科系,暂时这五个科系就基本上满足需求。
    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学员的选拨则极为严苛,大部分的学员来自于军队之中,少部分的来自于民间,经过了层层的考核,五百人有幸成为了东点军校的第一期学员。成为军校学员之后,薪饷待遇立刻比普通士卒高出一倍,而且学制三年期满合格毕业者,将会进入军队担任下层军官,成绩优异者还可以直接晋升两三级。
    至于关羽张飞管亥武安国等人,则被刘泽安排进了特设的高级指挥班,由于他们都有职务在身,无法进行全日制地学习,刘泽便采用短期培训和轮训的方法,专门为他们开小灶。
    初时张飞很不满意,好歹自己现在已经是官居都尉,千石的官了,居然还要象童生一样坐到书桌前读书,让手下败将徐荣给他讲课,那是一百个不乐意。刘泽只得下了道死命令,任何人拿不到毕业证书,一律不得上岗就职。张飞无奈,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坐到课堂上认真听讲,真要让刘泽把他都尉给撤了,那他可就丢大人了。
    对于教材的选择,刘泽是费了一番脑筋的。《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孙膑兵法》这些自然是必修的课目,但对于这些草根出身的学员而言,读懂这些兵法可不件容易的事,甚至许多的人连字都不识几个,让他们去看这些晦涩的字句可不是要命吗?
    有鉴于此,刘泽决心以《孙子兵法》为底本,用浅白的语言对孙子兵法进行诠注,定名为《孙子新解》,将古代的一些兵法及后世的一些重要的军事理论纳入其中。
    其文共分十三篇,依孙子十三篇而成书,但开书第一篇讲的是论战斗的意志与精神。之所以刘泽将这个放在第一篇的位置上,正是由于纵贯古今得出来的结论,一支军队若没有必胜的信念和坚韧的意志,那就称不上百胜之师。真正的王者之师,必须要具备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那怕战斗到最后一人,也不会轻言放弃。无论是敌众我寡还是身陷绝境,都要勇敢地面向敌人,即使倒下,那也是一座山一道岭,将后背面向敌人的军队,就算再精通兵法战阵,就算再装备优良的武器,最终还是会一败涂地。
    其后的十二篇则于孙子兵法大致相同,分为战略运筹、作战指挥、战场机变、军事地理、特种作战几个部分。相比于《孙子兵法》,《孙子新解》在字数方面足足增加了十倍,内容更为地广泛,诸兵种**运用及联合作战也被写入兵法诠注之中,放在第六篇兵势篇中。骑步联合作战,水陆联合作战是新解诠注的重点,而火药的使用及炮兵的作战理论则无疑是前所未有的东西。
    在特种作战领域,信息战也列入了篇章之内,截取和反截取敌人的情报成为重中之重的研究课题。
    对于不同的科系,还需要增加些专业的书籍,比如后勤系增设算学课目等等。
    此时虽然纸张问世已久,但书籍还都是抄写在竹简之上的,想想每个学生都每天搬着几大卷的竹简进来出去,刘泽想想也头疼。好在平原的造纸坊已经建立起来,可以生产出洁白平整厚薄一致的高质量纸张来,刘泽决定将教材统一刊印成册,以避免手工传抄出现有错误。
    印刷术在汉代绝对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刘泽直接就跳过了雕版印刷的阶段,采用了活版印刷的技术,将宋代毕升的发明整整地提前了一千年。为此刘泽专门成立了一个印刷工坊,选派得力的工匠,分为几组,制模、刻字、烧造、排版印刷各为一组,好在活版印刷技术难度不高,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工匠们基本就都掌握了要领,五百套教材很快地就被印出来了。刘泽又用线将散乱的书页装订在一起,还设计了一个好看的封面。
    当这一本线装书摆到了卢植的办公桌前,连卢植都惊诧不已。汉代虽然也用纸写字,但写好之后却是如同竹简一般地卷起来,象刘泽这般线装书则是闻所未闻,卢植不禁连声称好。

第262章 最终测试
    印刷工坊刘泽也不准备停工,除了还需要再多印刷些教材之外,刘泽决定将四书经典全部刊印成册。造纸术和印刷术之所以被列入到四大发明之中,盖是因为他们对文明的传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印刷工坊今后还会有更大的用途。
    在东点军校的开学典礼上,刘泽和卢植共同升起了东点军校的校旗,宣告东点军校正式地成立。
    军校的事刚刚告一段落,潘凤便来找刘泽。
    “主公,锦鹰卫兼领情报和警卫之职,人手严重不足,恳求主公下令锦鹰卫扩编些人员。”
    在凤凰谷培养出来的五百锦鹰卫绝大部分已经是调派到了九州各地分署,但天下如此之大,仅凭这几百人去搜集情报的确很困难,而且锦鹰卫总署兼顾着刘泽、卢植、贾诩等首脑人员的安全警卫工作,人员调派已经是捉襟见肘,扩编已是迫在眉睫。
    刘泽点点头,同意了潘凤锦鹰卫扩编的方案,并叮嘱潘凤,锦鹰卫人员的选拨上要兼顾能力和忠诚,一定要保证整支队伍的忠诚度。
    二黑子是平原郡乐陵县人,祖上几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直以来都是种地为生。虽然二黑子只有十四岁,个子不高但却长得很结实,孔武有力,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入伍当兵,不为别的,就为军队中管饱吃。二黑子家世代佃户,租种地主家的田地为生,就算是风调雨顺的年月。收获的粮食交完官府的税贼和地主的租子之后,基本上所剩无几了,二黑子长大之后,力气见长,饭量也见长,可每天半干不稀的两碗饭从来没有让他有饱的感觉。听说军队中不光可以吃饱饭,还有月饷可拿,他早就盼着能入伍当兵了。
    但征兵处的人告诉他,十五岁以上才可以当兵,让二黑子好生失望。正巧这两天有官府的人过来。召收十三四岁年龄的童子。二黑子便和同村的几个伙伴一起报了名。
    队伍上的训练很艰苦,甚至有些非人,但二黑子咬牙坚持了下来,不为别的。在这里每天都能吃到三顿饭。不光想吃多少吃多少。而且顿顿有肉。这要搁在以前,二黑子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家里面只有逢年过节的才会吃到点肉。而且就那么一点,只能算是塞一塞牙缝。
    所以二黑子拼命地完成训练,教官告诉他们,要想呆在这儿,必须完成全部的科目考核。为了能吃到那香喷喷的大炖肉,二黑子豁了出去,在第一阶段的训练之中,始终是名列前茅的。
    他们的训练,一直都是在一个封闭的山谷之中进行的。这天,天刚擦黑,结束了一天的训练,虽然累得半死,但却也是二黑子最幸福的时刻了,端着四菜一汤美美地吃了起来。
    但今天饭菜的味道却很怪,二黑子只吃了几口,便觉得头昏脑胀,然后就不醒人事了。
    再醒来的时候,二黑子发现自己竟然被绳子紧紧地反缚着双手,他不禁大吃一惊,挣了几下,那绳子捆得很结实,根本就挣不脱。同时他发现身处在一个黑暗的囚室之内,身边的几个伙伴都和他是一样的待遇,全被绑了起来。
    他们很慌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惴惴不安过了一夜。
    第二天,几个蒙面人出现了地牢之中,头上皆是黄巾抹额,为首的一个道:“刘泽杀我黄巾弟兄无数,今日便将你们捉来,挖心剖腹,以祭奠兄弟们的在天之灵!”
    这些被捉的原本都是些良善百姓,那里见过这种阵式,许多人吓得浑身发抖。
    黄巾贼首拿了一把明晃晃的钢刀,在二黑子的眼前晃了晃了,阴笑道:“小子,你若肯归降我们黄巾军,倒也可以饶你一条小命。”
    这段时间进行的训练,不光是体能的训练,而且教官还对他们进行忠诚的培训,要求他们视死如归,永不背叛。忠义什么的二黑子不懂,但二黑子自从加入了军营,每日三餐都能吃饱,自然对主公感恩戴德,现在有人胁迫他背叛主公,自然不会答应。
    二黑子哼了一声,未予以理睬。那黄巾贼首倒也没有理会他,拿着刀一个个地挨着架在脖子威胁,有两个胆小的连声讨饶,愿意投降,被带出了地牢。
    黄巾贼首打量了一下剩下的十几个人,哈哈大笑道:“你们也是穷苦百姓出身,为何却要为那些达官贵人卖命?只要你们愿意加入我黄巾军,保证你们以后吃香的喝辣的,要钱有钱,要女人有女人!”说着,他一挥手,手下两人抬进来了一个箱子,打开之后,灿灿地闪着光芒,竟然是满满一整箱的黄金。
    许多的人眼都直了,别说是拥有这么多钱,就是连见都不曾见过。
    黄巾贼首大笑道:“只要你们愿意追随本将军,这些钱全是你们的!”
    又有几个人站了起来,连声道:“我愿意!我愿意!”二黑子有个发小,叫亮子,便是此次跟二黑子一起参军的,也站了出来。
    二黑子急急地道:“亮子,别去!”
    亮子看了看二黑子,又看了看那箱闪着光的金子,咽了一口唾沫道:“二黑哥,俺家里穷,俺爹俺娘都指望着着俺拿钱回去,俺也不想把小命丢在这里。”
    二黑子隐隐地感觉到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但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他还常记着死去的爹教给他的,做人不能忘本,受人一滴水的恩情也要以涌泉相报,他知道主公刘太守是一个好官,打黄巾,分田地,让老百姓都有好日子过,这样的好官说什么也不能为了一点钱就背叛。
    “亮子,不能背叛主公呀!”
    亮子没吭气,依然站到了那一箱金子的后面。
    黄巾贼首显然很满意,打量着二黑子,走到近道:“小子!你的嘴到挺硬,刘泽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这么死心踏地?”
    二黑子狠狠地唾了一口,道:“你们这些黄巾狗贼,抢劫杀人,坏事做绝,别以为拿两个臭钱就让小爷屈服。”几年前黄巾兵犯平原的时候,二黑子可是亲眼看见他们杀人放火,奸…淫妇女,无恶不作,他的爹娘便是死在黄巾兵的手中,那年他还小,躲在草堆里才逃得了性命,但黄巾兵的残暴却一直记忆犹新。
    黄巾贼首嘿嘿一笑道:“不错,不错,有骨气!但就是不知道等会儿你还是不是一样硬气?来人,带走!”
    两名黄巾兵很快将他拖到了另一间囚室,囚室虽小,但室内却是刑具遍布,阴森恐怖。
    二黑子被绑到了一根柱子上,黄巾贼首阴阴地道:“小子,这里面有十八种酷刑,够你死上十八回了,怕的话就乖乖地投降,这玩意可不是吃素的!”
    二黑子小的时候什么苦没吃过,皮肉之苦又算得了什么?呸道:“有种你就打死小爷;小爷喊一声疼,就跟你姓!”
    黄巾贼首冷泠地笑道:“不见棺材你不掉泪,动刑!”
    沾过冷水的鞭子狠狠地抽在了二黑子的身上,有一种皮开肉绽的感觉,钻心地疼,但二黑子还是咬着牙没有吭声。
    “看不出你小小年纪倒也真有几分骨气,不过这皮鞭的滋味可不好受,我劝你还是降了吧,为了每月的那几个铜子把命丢了可不值当。”黄巾贼首阴沉沉地笑着说道。
    二黑子从小就是个犟脾气,认准的死理两头牛也拉不回来,死死地盯着黄巾贼首,咬着牙没有吭声。
    “好样的!接着打,我看他能撑到几时!”
    雨点般地鞭梢狠狠地抽在二黑子的身上,很快地他已是体无完肤,浑身浴血,气息微弱,几近昏厥。
    “小子,你再问你一次,降还是不降?”黄巾贼首目光中闪烁着一丝的暴戾。
    二黑子虚弱的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