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瓦-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ǎ永际歉涸鹱芎笫挛瘛
    军队编组完成之后。新军就正式地建了起来。但刘泽远没有轻松下来。下一步还需要建立完备的预备役和征兵体系。战事一开,军队的伤亡和减员将是必不可免的,只有建立完善的后备兵源体系。适时地补充兵源到缺员的营旅之中,才能让在前线作战的军团始终保持满员的高效运转机能。
    自西汉以来,一直采用的是征兵制,凡十四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青壮男子,均有义务为朝庭服兵役。但自从黄巾乱起,民多逃亡离散,征兵制已经是名存实亡,渐渐地被募兵制取代。现在流民遍野,饥寒交迫,手中只要有钱有粮,一呼便可百应,曹操在函谷兵败之后,就曾跑到丹阳去募兵。不过募兵制的最大坏处就是兵源素质低下,极易发生阵前叛逃或倒戈的情况,曹操就是到丹阳拉了几千人,结果刚回到兖州就散了大半。
    随着徐州的政局越来越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刘泽决定放弃募兵制,重开征兵制。由于汉代推行的是极为严苛的保甲制度,农民不得脱离土地,户籍管控严格,三国战乱时期,各地军阀征兵抽丁的比例一般都是十比一或者七八比一,刘泽可没有竭泽而渔的打算。将征兵比例控制在十五比一左右刘泽认为是很合适的,丁三抽一,即每户三个壮丁出一个兵役,既可以保证兵源不减,又可以不使田地荒芜,无人耕种。
    征兵采用的是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强制就是丁三抽一,一户三个壮丁必须有一个服兵役,剩下的两个壮丁则是自愿入伍。由于军队之中的待遇优厚,军功赏赐极高,而且现在当兵,还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是以许多青壮男子都踊跃报名参军,甚至出现一家四五口男丁都争着去当兵的奇观。后来刘泽不得不发布法令,每家每户,必须有一个男丁在家留守耕田,如果使田地荒芜,则重罚之。
    完成新军的组建,下一步刘泽就令各军团加大训练强度,尽快地完成新军编制的磨合,让新军尽快地拥有战斗力。迁治在即,由于刘泽大部分时间还要忙于州务,所以第一军团的编组和训练任务自然就落在副都督赵云和徐荣身上。不过二人是一无怨言,兢兢业业地去完成任务。
    张飞却是老大不乐意,刘泽亲自指挥的第一军团有三个师,关羽和张辽指挥的第二、第四军团都有四个师,人家都有三四万的人马,唯独张飞的手下只有一万五千多人,连人家的一半都不到,还没有见到兵张飞就已经是郁闷了。
    刘泽大笑道:“三弟,为兄可是将徐州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交给了你,你还不满意?”
    “不就是两个骑兵师吗?你的军团里有,二哥的军团里也有,有啥稀罕的?”张飞嘟囔着,还自怏怏不快。
    “好,那我亲自陪你到九里山军营走一遭,只怕你乐得真还合不拢嘴。”刘泽便引了张飞和张郃前往九里山去了。
    比之其他的军团还在匆匆地完成重组和训练之时,第三军团的两个骑兵师早已在刘泽的授意下成立了,其兵源主要来自于芒砀山,兼有从各部之中调过来的善骑之兵。不过让张飞和张郃好奇的是,九里山封塞封闭,道路维艰,不与外界交通,为何刘泽会将第三军团的驻地放在这偏僻荒凉的地方。
    刚进山谷,张飞和张郃便惊异地发现,九里山的军营之中,竟然全是汗血宝马,全无半匹北地马乌桓马。要知道汗血宝马在各军团之中只配发给裨将以上的将领骑乘,准将和校级军官只能骑普通的战马。除了骑兵部队之外,尉级的军官都是没有马骑的,在营以下的作战单位之中,这些尉级军官都担负着指挥步兵方阵的任务,所以根本就没有给尉官配备座骑。裨将以上的将领总共也没多少,扳着指头也能数得过来。
    可现在,在别的军团如凤毛麟角一般的汗血宝马,此时在九里山的第三军团军营之中,悠然地列队出操,如何不令张飞张郃大跌眼镜。
    张飞使劲地咽了一口唾沫,带着恍如梦中的感觉道:“大哥,你不是想把这么多的汗血马全部配给俺的三军团吧?”
    刘泽微微一笑道:“此间共有六千名骑兵,按一比一点五的比例,一共是九千匹汗血宝马,全部配属给你的三军团,怎么样,这回你不再说我偏心了吧?”
    张飞哈哈大笑道:“俺就知道大哥对俺最好了,那能让俺吃亏。”
    张郃注意到许多汗血宝马马身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马甲,同重甲兵身上穿的甲胄一样,不禁大感奇异,问道:“主公缘何会想到马身上覆甲?”
    刘泽会心地一笑,打造一支重甲骑兵部队,那可是刘泽追求了十几年的梦想,当年万里赴西域,寻找大宛良驹汗血宝马,刘泽可是真没煞费苦心,穿戈壁走雪山,踏遍千里黄沙,终于得偿所愿,从西域引回了五百匹汗血种马,经过十几年的培育,终于繁育出了上万匹的汗血宝马。
    马甲、马蹬、鞍鞯、马蹄铁,这些东西一样也不能少,在马钧的主持开发下,营造司终于打造出了全套的马具马铠,马有了装备有了,刘泽的重装骑兵之梦已经是近在眼前。
    重装骑兵被称之为移动的堡垒,是古代战场上的装甲车,高顺的重装步兵由于拥有突防能力,可以凿穿任何部队的防线从而名震天下,被称之为陷阵营,试想一下,如果将陷阵营的进攻速度提升十倍的话,那将是何等恐怖!
    重装骑兵全身都披着厚厚的铠甲,马匹除了四条马腿以外,也披了厚重的马铠,这种强化到极致的防御装备让重装骑兵在正面战场上,拥有着无可匹敌的优势,那是辗压一切的存在。
    重装骑兵的攻击方式不同于弓骑兵,弓骑兵采取的攻击方式是迂回穿插包抄,讲究的是高速机动灵活,重骑兵由于全身覆铠,机动性自然是大打折扣,不适于在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作战,但在平地上,尤其是两军对阵的的战场上,重骑兵的作战效率是高于弓骑兵的,依靠着强大的冲击力,可以轻易地撕裂对方任何一支军队的防线。(未完待续。。)

第428章 雷神之槌
    “启禀主公,第三军团第三骑兵师正在训练,请主公训示!”第三骑兵师总兵武安国看到刘泽他们过来,立即打马过来汇报。
    刘泽优雅地挥了一手指,道:“继续训练!”
    “诺。”武安国转身而去。
    一个师的重装骑兵为三千骑,下辖三个旅,每旅一千骑,每个旅下辖五个营,每营两百骑。骑兵营为最基本的作战单位,一个骑兵营下设四个战队和四个辅队,每队五十骑。今天参加训练的,正是一个营,五十骑身披重铠的骑兵和战马排成了一排,一个营的骑兵正好可以排成四排。每个骑兵手持长达两丈的刺矛,向前发动攻击,汗血马强健的四蹄,重重地敲击在地面,如离弦之箭般地向前疾驰而去,但听轰轰的响声震彻山谷,张飞和张郃都可以清楚地感到大地在震颤。
    这的确是令人震撼的一幕,张飞看得是瞠目结舌,道:“大哥,这难道就是你一直念叨过的重骑兵吗?哇,太威武了!简直就跟打雷一样。”
    张郃在河北呆过,袁绍手下倒是有也几百具的马铠,不过和刘泽的这个规模比起来,那可是小巫见大巫了,而且袁绍的马铠也只能算是半覆甲,马铠也只是些轻型铠甲,主要是袁绍没有象刘泽的汗血马这样的好马,太沉重的马铠一般北地马都无法承受,没跑几里的路就累趴下了,根本就无法投入战斗。更别说形成杀伤力了。
    但汗血马不同,体键马高,负载能力、爆发力和冲刺能力都远远优于北地马,也只有这类马才具备成为重骑兵座骑的可能。看着气势如虹的重装骑兵,张郃心潮澎湃,能指挥这样的军队纵横驰骋于疆场,那是何等的酣畅淋漓。
    “睛空霹雳,平地惊雷!”张郃发自内心地赞叹道。
    刘泽也是满意地打量着自己的“杰作”,微笑道:“今天便送你们第三军团一个雅号‘雷神之槌’,你们所属的重骑兵。就叫雷骑兵吧!雷骑一出。试看天下谁敢争锋!”
    “雷神之槌?”张飞和张郃微微一怔,旋即明白了刘泽的意思,重骑兵铁蹄敲击地面,轰隆作响。有如雷声大作。不就是正如雷神击槌吗?刘泽赐名为雷骑。光听名字就已经是威风八面了,两人欣喜地道:“多谢大哥(主公)!”
    刘泽摆摆手,道:“别忙着谢我。翼德、儁乂。你们别小看第三军团只有六千骑,第二军团和第四军团加起来,都没有你们精贵!两年,我只给你们两年的时间,要你们必须打造出一支真正在战场上威风八面攻无不克的雷骑来,有没有信心?”
    重装骑兵可以是说是现阶段最昂贵的兵种,武装一个雷骑兵,完全可以装备一队的轻甲步兵了,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打造雷神之槌,那完全就是痴人说梦。不过刘泽有着陶朱之富,钱不是问题,有着汗血宝马,马不是问题,有着天才的马钧,技术支持不是问题,这雷骑兵的建立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两年要让雷骑形成战斗力,怎么看都有点象天方夜谭,训练一个普通的骑兵师也得要三年,但刘泽没有时间再去等了,天下大势风云变幻,时不待我呀!不过刘泽给第三军团抽调的兵士,全是骑兵出身的,而且骑术都是一流,这样就给雷骑兵的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如果给雷骑派来的是连马背都没有上过的新兵蛋子,恐怕三年也练不出能投入实战的雷骑来。
    “有!”张飞和张郃倒是信心满满。
    刘泽笑了笑,点点头,道:“雷骑是咱们的秘密武器,在投入实战之前,要严格注意保密。这也是我把第三第四骑兵师编入骑兵战斗序列之中的缘由,外面的人都以为这是两个普通的骑兵师,不会疑心雷骑的异常。九里山偏远荒凉,条件是艰苦了点,但最大的好处就是在这儿练兵,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减低泄密的风险。我们现在崛起于徐州,总会有人食不能咽夜不能寝,处心积虑地想要来刺探我们的军情,这一点,你们不可不防。儁乂,外面警戒和巡哨的任务就由你来负责吧,九里山方圆三十里的范围之内,要禁止任何无关人员通行,确保雷骑的消息不会外泄。”
    张飞是一员勇将,冲锋陷阵那是嗷嗷叫,所以刘泽把他视作为雷骑兵指挥官的不二人选,但张飞也是有性格缺陷的,有勇无谋、行事鲁莽,所以刘泽把心思缜密最擅机变的张郃派来给张飞当助手,只要两人通力合作,打造出一支百战雄师来,那绝不是神话,何况还有徐庶来当参军,刘泽对这个组合是最为满意的。
    张郃慷然领命,他明白刘泽的用意,出其不意才可攻其不备,雷骑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兵种,高度保密才可以在战场上收到奇效。
    刘泽又召见了雷骑兵的四名正副总兵:武安国、廖化、穆顺、毛晖,巡视了雷骑兵的营地,交待了张飞张郃一番,动身返回了郯城。
    军队的重组完成之后,刘泽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就转移到了迁治下邳上来。
    下邳城的改扩建工程已接近了尾声,高大巍峨的下邳新城已是初具规模,迁治下邳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但迁治不是一件小事,不是刘泽拍拍屁股换个办公场所那么简单,它涉及到徐州各级官署,千头万绪。不过刘泽倒是不用多操心,有孙乾、糜竺、陈登、贾诩他们忙乎,他反倒落个轻闲。
    贾诩、陈登、徐庶、陈宫四位军团的参军并没有立即进驻各军团,他们的身份是参谋军事,是为军团行军打仗出谋划策的,军团的日常管理和训练并不需要他们参与,他们的只需要每月到军营呆上有几天就行了,除非到了出征作战之时,才会全天候地呆在军团指挥司里,平时的时候,他们都会在州牧府充当刘泽的幕僚。
    刘泽有这样奇怪的安排其实不并奇怪,古代军队的日常训练管理与行军作战是分开的,真正统兵打仗的将领平时都是光杆司令一个,只有在有军事任务出征的时候,才会凭借虎符到军营调兵出征,而战事结束之后,将所统之兵再发还军营。统兵打仗的将领尚且如此,何况出谋划策的谋士,平时呆在军营就更不合时宜了。
    对于刘泽直接将数万人的军队交给统兵的将领,陈宫还是略有微词的,认为兵乃国之重器,不可执掌于一人之手,拥兵自重,久之必生叛乱之心。
    对于这一点,刘泽还是很清楚的,历代的君主对手握重兵的大将都是毫无例外地忌惮的,否则也不会出现刘邦杀韩信,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这一大堆的破事了,但历代以来兵不见将将不见兵的惯例,使领兵的大将很难对自己所属的军队情况无法了若指掌,自然也就无法合理调兵遣将了。为了克服这个弊端,刘泽此次的重组新军,便将统兵权和指挥权一起下放到了军团都督的手中,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顽疾。
    虽然刘泽对关羽等人的忠心是没有半点怀疑的,但做为一种制度,一旦确立下来,再想更改就不太容易了,而且目前是四个军团,以后军队肯定会扩编,扩编后如何保持领军将领的忠诚度,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朝令夕改的话只会遭到更多的反对,甚至是将领的猜疑。
    凡事有利皆有弊,刘泽没有因噎废食的打算,如何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如何在残酷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他最需要先考量的事,而且就算他将来功成名就,也不会走刘邦朱元璋的老路。
    不过刘泽还是有一些预防手段的,比如秦汉以来一直尚袭的地方长官制,一郡的太守既是行政首脑,又是军事长官,州牧就更不必说了,完全就是一州的土皇帝,这种军政不分的做法很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滋生,看看现在汉代天下的格局真的就无须再多说什么了,刘泽本身就是这种制度的受益者。
    为了抑制太守国相的权限,在徐州境内,刘泽将太守县令等职位定为必须要文官才能担任,任何武将不再出任地方行政长官,太守国相也无权过问本郡国内的军事,各郡国的都尉虽然品秩在太守国相之下,但却是直接接受州牧的领导。太守国相继失去了司法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