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过几天就要挂了。

夏钧随即又策划一场葬礼,让秘密部门找来了一具中年人的尸体,然后签下最高级别的国家保密协议,然后这场葬礼也就展开了……

……

元首的叔叔逝世,这条新闻很快就出现在了各大新闻报纸上,同时对这位名为夏海川的神秘元首叔叔,顿时引来国民的高度关注。

“叔叔为人低调,死前叮嘱薄葬,不必将葬礼办得太隆重。”

夏钧以此为理由,草草的办了葬礼,他可不想太受罪,不过既然要装就得装得像一些,夏钧还是在公开场合抹了几滴眼泪。

李诗婧也跟着伤心的哭了,不过让他困惑的是,为什么这个叔叔回国了也不见她一面呢?毕竟是长辈嘛

夏钧解释道,“叔叔生前脾气奇怪,一心都扑在了科学研究上,不爱见人,做事也极为低调……”

这次葬礼办得的确非常低调,连悼词挽联之类的东西都不收,夏钧一概说是叔叔临终前的遗嘱。

办完了葬礼,夏钧一身轻松。

自己这黑户终于是漂白了,而国民也初步对元首的平生经历有了一些了解,申报等报纸对夏钧这个捏造出来的叔叔评价道:“复汉公一生奉献只为民族之振兴,苦心经营二十余载,终有今日之帝国,功成而不居功,甘于幕后奉献,实乃国民之楷模,亦为帝国之国父也”

夏钧看了大囧,却不好去反驳。

接着,《一个民族的重生》的剧本问题就好解决得多了。

夏钧如何起家,自然不可能完全真实的去拍摄,不过也不需要用假的,只要把那些不适合在电影出现的东西忽略掉就可以了,而且整部电影并非夏钧个人自传,很多东西都是一笔带过。

影片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辛亥前期,主要表现出满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暗流汹涌,民族复兴思想在建安的出现。

第二个阶段,是以辛亥**、二次**、护国战争为背景展开的,讲述中国推翻满清王朝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风气,以及民族思想的复苏。

第三个阶段,则是以中日战争为背景,此阶段乃是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入侵山东,华东政府不顾自身与日本的实力悬殊程度,毅然出兵山东,与日军展开了中日山东战争。

中日山东战争又分为两部分,届时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爆发,华东军于山东对日作战取得大捷。

其后英国出面调停,双方修战十五个月。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中日双方都在向山东派遣兵力,战争爆发前,华东政府发出了抗战号召,全中国各省纷纷响应,此段又达到了一个高潮阶段,预示着中国四亿人民从原先的一盘散沙,在面临日本侵略局势下的骤然凝聚,显示出了一个民族在危亡时期的高度凝聚力。

其后战争爆发,这里又是一段大高潮,当年华东军与日军在山东作战时拍摄下了大量的彩色影像资料,甚至有夏钧从兑换平台里兑换出来的高清摄像机所拍摄的影像资料,有这些影像资料的存在,可以还原中日山东战争的宏大场景。

如滚滚洪流般的战车群,如群鸟蔽日般的轰炸机群,以及六十余万威武的雄雄大军,以及轰炸日本联合舰队的壮观景象。

整部影片的最大卖点实际上就是战争,同时也是中国秀肌肉的时候,此时局势不同,那些先进的轰炸机、战车都已经可以公开了。

不过世人知道有这个东西存在,不过却也就只知道一个外观而已。

这部影片将主要展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还有中国军人的坚毅及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时也展现中国军人的精神面貌。

当前世界各国军人之中,最酷的也就是中国军人,穿的是质感十足的军装,吃的是时髦的加热罐头,拿的是世界最好的武器,开的是世界最先进的战车、飞机。

这部影片并非只是在国内传播的,同时也将在其他国家放映,

首先这部影片拍摄出来后可以给那些未独立民族提供一个指导,同时可以向世界秀肌肉。

更能改变世界一贯的对中国的认识,树立起中华帝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除了军事,还有一些中华精华文化融入影片之中。

影片的第四个部分,则是华东政府与北洋政府在中日战争取得胜利之后,袁世凯撒手人寰,北洋政府主动解体,中国完成了一个国家的统一,同样也完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彻底复苏。

这部影片也意味着,中国对外的文化传播正式开始,帝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力传播一些看起来很酷很帅的东西,以让世界的年轻人认为中国的文化是时髦的,中国的屁都是香的。

——————

第二更到。

第两百七十五章:天价电影

第两百七十五章:天价电影

投入一千万元去拍摄一部电影,如此巨大的资金去拍摄电影,那么必须拍出一部经典,可以不断重复利用的经典。

如何拍出一部好的电影,这需要一个好的导演,同时还需要一个好的剧组。

让夏钧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后世的很多电影一定要加入一些十分弱智又脑残的爱情对白。

有时候一些很严肃的电影,偏偏又要强制性的加入‘性’的元素,就好比在人们吃饭时一个人蹲在边上拉屎一样恶心。

有的导演整天去冲击什么国际奖项,结果除了闹出一堆笑话之外没别的了,实在是自身能力有问题,按理说就不用再去冲了吧不过人家百折不挠,一部接一部的烂片砸到国际上水花都没溅起多少。

反而是一些有能力的导演无法上位,只能自己搞点小工作室什么的,有的连小工作室都搞不起。

总而言之就是制度上出了问题,当然后世的中国并不兴去电影院看电影,因为电影在中国很不普及,人们以往没有形成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而当电影普及时,什么VCD、DVD,还有电脑出来了,盗版光碟加上网络盗版电影,也无法给电影业带去太多的资金,市场不好做,导致整个电影市场不繁荣。

这个年代的中国则不同,这个年代没太多娱乐项目,不像后世那样可以有非常多的娱乐选择,因此看电影是一项很重要的娱乐项目,加之各地人民陆续富裕起来,也经常到电影院里看电影,对于那些知识分子们来说,此时看电影是必须的。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电影也许是个很新鲜的玩意,因此也会去凑热闹,不过有时新鲜劲一过,也就不怎么兴了,特别是有的地方普通话不普及,很多百姓看不懂电影内容。

历史上近代的电影有个特点,那就是中国的民众文化水平不高,因此电影里带有大量戏曲的电影最为卖座。其实卖点就是唱戏的女主角,唱得多门票就贵,唱得少的门票就便宜些,普通老百姓图的就是去听戏看人的。

当前中国的电影也有这个问题,不过没有原本历史上那么严重,因为此时看电影的生力军变成了知识分子。

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学校的师生,学生们每年有三张免费电影票,同时还有一些自费观看电影的集体活动。

免费电影票属于教育部掏的钱,等于是在扶持电影行业,这种国家扶持政策,让中国电影事业的市场变得非常广阔。

不过那三张免费观看电影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同时扶持效果也越来越低,因为随着电影的增多,一些可以称之为经典的电影也开始涌现,学校的免费电影票拿去观看那些拍摄了比较久的电影了,那些过了一定时段的电影门票很便宜的。

随着这些新一代的孩子们养成了看电影的习惯,未来中国的电影市场将变得非常广阔,随着市场越来越大,也就能够拍摄更多的电影,资金充足代表着一个市场的繁荣,繁荣之下必然能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人才。

电影事关文化对外传播,因此夏钧对于电影行规做出了一些比较严格的规定,首先必须杜绝潜规则,让那些有能力的导演、演员的上位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阻碍。

在杜绝潜规则方面,夏钧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后世美国的电影制度,后世美国正是用美国大片不断向世界宣扬自由、民主,同时大量拍摄一些什么拯救地球、拯救全人类的电影,宣扬美国人的正义。

这些电影可以说,都是美国对外的文化扩张的一个环节。

美国在对外文化传播上做得是十分成功的,世界各国许多年轻人都认为美国的一切都是好的。

当然,美国对外的文化传播方面,简单的说就是炫耀科技、电影特技之类的东西,然后电影内容多以一些上面所说的‘民主自由、拯救世界’的电影,当然还有一批电影的模式是批判美国政府,然后展现出美国人民是多么的爱好和平,多么的具备人道主义精神,多么的忧虑地球安危……

一个国家的电影能够在海外广泛传播,主要在于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操作能力。

美国在后世属于世界霸主,又有大笔的国际资本运作,同时共济会吸纳了其他国家的许多社会经营,只要美国拿出一个商业运作题材,下面就能十分效率的完成商业策划,并利用资本、人脉、话语权等诸多优势取得市场。

后世的中国电影其实也有很多优秀的电影,这是不可否认的,很多优秀的电影在中国人自己看来比那些什么大片好看得多,但这些电影在国际上基本上没有市场。而在国际上能够赢得赞誉的电影,很多都是那些迎合了外国人宣扬的主题的电影,这些电影在国内不仅没什么市场,反而变相的帮助西方国家宣扬一些东西。

去冲击什么国际电影市场,后世的中国影片多是去给人家当猴看的,人家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看你的电影。而你本身也就是来抱臭脚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种冲击是个体的冲击,而不是群体的冲击,个体的冲击成功了最多让导演、演员出个名,实际上中国电影在世界上地位毛都没改变一根。

中国电影能否在海外传播,重点在于国家的经营。

此时中国所拥有的海外市场也不是太多,但起码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中国开始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国际势力体系,随着小弟的增加,海外市场开始增大。

若中国在日后能够成为世界霸主,同时扶持起一批经济比较发达的小弟,那么就能形成一个与后世美国相同的辐射气场。

此时中国也建立起了电影审核制度,审核的比较严格,那些太暴力的,太**的,宣扬犯罪的一律都不能上映或者分级别上映,未成年人不能看那些限制级别过高的电影。

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的传统就是对那些**之类的东西比较保守的,因此电影审核制度严格也是说得过去的,也是必要的。

至于什么时代在进步,此时中国还没开放到那个程度,至于下一代人的开放,那等下一代再说,此时中国就是比较保守的,夏钧如果搞出很宽松的电影审核制度,那么社会风气马上就会被搞得乱七八糟。

这部《一个民族的重生》,有如此之多的经费,因此要拍成一部经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拍不好重拍,一个镜头若有瑕疵,拍十次够不够?

只在于能经典到什么程度。

很多烂片之所以烂,很大程度上也是有经费不足的原因在其中,很多烂到极点的镜头剧情没钱去改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很多导演可能很有才华,但若是操作能力上不过关,那么这一个导演也就是失败的导演,因此导演多数情况下更考验操作能力,而在编剧上的问题,则应该多参考一下编剧的想法。

编剧专门写剧情的,大多数时候完全不比导演差,人家编剧术业有专攻,一心想电影情节,导演很多时候拍马赶不上,后世的中国电影则多数是导演说的算,人家编剧给出一个很好的剧本,结果拍摄时没有话语权,剧本被导演改得乱七八糟,即删减又强加进一些奇怪的元素,诸如导演说要有情色方面的卖点,于是加入了一些生硬的表白,完全没有逻辑的爱情情节,以及满地打滚的床戏等等,一部烂片就这样出炉了。

能够自编自导的导演,那则是属于非常奇葩的导演,一般导演学不来的,乱学只会搞出一堆烂片。

这部《一个民族的重生》的大体走向夏钧写出来了,接下来如何编,那就是那些编剧的事了,夏钧把整个中国的知名和不太知名的编剧都集合起来了,其中九成都是他培养出来的学生。

编剧把剧本编出来后还要夏钧过目,若有问题打回去重新编,编出一个让夏钧满意的剧本为止。

作为一个穿越者,看的电影绝对多,而且作为一个普通的影视观众,对于电影是否经典有着比较正确的认识。

例如那些狗血剧情,正如有句话说:“第一个用花来形容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

在这个年代基本上没什么狗血剧情,因此狗血剧情一出绝对有杀伤力,也就成为了经典,而后来者的抄袭之作,若是抄袭得生硬了,只能沦为烂片。

这次要拍的是一部带有民族、国家性质的影片,不能随便乱加狗血剧情,就算是这些狗血剧情拿到这个时代能够成为经典。

有了夏钧的把关,编剧上过关了,那么拍摄上也就不是问题了,拍不出预期效果重拍,拍到达到预期效果为止。

编剧们拿着夏钧弄出的大致影片纲要便开始了剧本的编写,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夏钧给编剧们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文字、影像资料作为参考。

这部电影的经费虽然很多, 不过一部电影拍下来也未必能烧掉这么多钱。

——————

第一更到

第两百七十六章:中国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两百七十六章:中国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17年4月,俄国的局势初步稳定了下来,其中临时政府占据了主导权,而俄国共产党则还未取得政权,但却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俄国临时政府属于资本主义政府,也是一个维护民粹主义的政府,与中国当前的帝国政府的性质比较相似。

唯一比较不同的就是俄国的资本商人开始有了一些话语权,而在中国,资本商人是受政府扶持的,但没有太大的话语权。

面对中国递交过来的照会,俄国临时政府同样一口回绝,但为了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还是与中国展开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