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就是为了逼迫袁世凯加紧逼宫,推举孙中山为南京政府临时大总统。

陶成章当即问:“孙在此**中可有建树?”

这一问,把伍廷芳问得差点说不出话来,孙中山在这次**中,即不是策划者,也未全程参与。

“孙文乃是**威望最高之人,若选大总统,当选其为最佳。”伍廷芳半响才回答道。

“声望最高,确实。”陶成章的神态中有些不以为意,笑容中有些轻蔑,接着他说道:“即只是为逼迫袁世凯,大总统就不必了吧我们华东临时政府可以已在逼迫。”

“可你们也未有实际结果。”伍廷芳说道,“若我们双方精诚合作,定可不用畏惧袁世凯。”

“我们华东临时政府并不畏惧袁世凯,我们若是发动全面战争,一个月可征召民兵三十万,且有钱,有人,有枪,还有炮,有飞机。”陶成章说道:“不过不管是你们孙文当总统,还是袁世凯当总统,这对我们华东临时政府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稳定当前局势,并且我华东临时政府必须自治,切拥有自由外交之权利,即新政府采购一切军火、办公用品、机械设备、物资,都必须优先考虑我华东自治政府,若我们可以给出质量、价格不低于洋人的,不得向洋人购买。同时新政府应收回福建、浙江两省海关,交由我华东自治政府掌管……”

陶成章干脆把话说明白了,意思很简单,谁当大总统我们都不介意,只要当大总统的一方接收华东临时政府的条件,华东临时政府便会支持他。

伍廷芳听了,没办法决定,会议不得不中止,而去请示孙中山。

孙中山听了很高兴,他算是摸清楚了华东临时政府的底线,这个底线还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他当了大总统,坐了这个职务,一切都还有可为的余地。

伍廷芳的代表团当中,汪精卫早已知晓华东临时政府的底线,但他并未向孙中山报告,此番听闻孙中山想要就任大总统,而华东临时政府突然转而向南方十四省代表团提出这样的条件,不由大吃一惊,连忙给唐绍仪报告。

孙中山那边很快就受命伍廷芳,答应华东临时政府的条件。

双方会议再次展开,这次会议进行得很顺利,伍廷芳代表孙中山答应了华东临时政府的条件,陶成章代表华东临时政府向他们承诺,只要其条件得以落实,华东临时政府将在军事上对南京临时政府进行保护。

12月28日,这一天在上海举行了一次十四省代表宴会,同时还邀请了华东临时政府代表参加。

这天晚上的宴会,各省代表就施行共和制还是总统制做出了表决,孙中山支持总统制,因为总统制对首脑有利,总统比较有实权。若是选择共和制,那么议会和内阁的权利较大,则没总统什么事。

在场支持共和制的代表,在台上做了两个小时的演讲,结果把各省代表都说烦了,反而支持了总统制。

华东临时政府,则没有做出任何表决。

在场的各省代表都能清楚的感觉到,华东临时政府与他们有一定的距离感,而这也恰恰也是孙中山最为不安的地方,但对于拥有强大实力,又无太大政治野心的华东临时政府,也让孙中山松了口气。

若是华东临时政府有较大政治野心,他这个总统绝对当不成。

制度确定了下来,很快商议决定,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南京政府临时大总统。

另一边,唐绍仪立即发电给北京外务部,袁世凯在外务部的密室里接到电报,顿是慌了神。

袁世凯之前对与华东临时政府的谈判并不感觉到紧迫,因为没有表现出太大政治野心,只想割据一方的华东临时政府在他看来还是比较放心的。

可没想成,华东临时政府又以相同的条件和十四省联合代表团谈了起来,若是这样,他的一切谋划极有可能化为泡影。

袁世凯从刺探到的消息中已经逐渐了解了华东临时政府的力量,他们不仅有较大的兵力,而且还有先进武器。

汉阳保卫战中的表现,就足以证明华东临时政府的军事力量,这是一支力量上不亚于整个北洋军的力量,甚至要更强。

袁世凯这才悲哀的发现,原本以养寇自重来谋取最大利益,占据有利方位的他,已经被华东临时政府取代了位置。

在内定的清廷出局后,华东临时政府才是最能左右双方的势力,他们帮谁,谁就有赢的可能,因此华东临时政府才是最主动的。

“马上给唐绍仪发电报,让他立即与华东临时政府谈判,我们答应他们之前的一切要求。让他们取消对孙文的支持,只有我们北洋才能为华东自治政府争得关税。”袁世凯在称呼都变了,已经把临时变成了自治。

袁世凯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棋子,甚至感觉自己一开始就落入了华东临时政府的摆布之中。

不过这个棋子还是可以当的,起码华东临时政府把他当成棋子,只是为了取得自治、关税等要求,而他在帮助他们履行了这些要求后,却能登上总统之位。

虽然这个总统不是完全掌控天下,但未来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呢?比的还是之后的手段,这一点袁世凯是绝对自信的。

只要他当上大总统,一切阻碍他掌控天下的挡路石都可以慢慢的碾碎。

袁世凯有这种自信,是对华东临时政府产生了误判,以袁世凯的传统官僚思维来看,拥有这么强的实力,应该在这次变革中谋得最大的利益才是,而华东临时政府却没有表现出什么政治野心,只是想偏居一偶,实在是见识短浅,因此不足为虑,以后慢慢用手段分化掉他就行了。

但夏钧却不以袁世凯的那种官僚思维来思考问题,他停止扩张是种种因素的结合而导致的,一是行政人员不足,二是日本正在虎视眈眈。

而在政治上,他要的只是实实在在的利益。首先要保持独立性,因此要自治,若不自治而去争什么大总统,麻烦不说,当上了还会碍手碍脚,而且列强也不支持他当大总统,他在**党一方也没有什么名气和威望。

所以去争这个大总统,只会得不偿失,因此他选择了自治。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争取的实在利益就是关税,以及包揽民国政府的贷款、采购。

唐绍仪接到袁世凯的命令后,很快便要求与陶成章进行谈判。

夏钧在鹰潭接到陶成章的报告,他知道事情已经差不多能达到他的预想了,也正是这次把自己的政治格调放低,为他争取到了绝对的主动。

他倒向谁,谁就赢。双方都不得不来拉拢他,满足他的条件。

第三十五章:外交布局

第三十五章:外交布局(第三更)

就在各方暗流涌动的时候,12月中,华东临时政府的财政有了极大的改善,因为各工厂开始投产了。

华东石油公司在江苏油田钻出了第一桶原油,华东化工公司在淮安产出了第一袋井盐,同时生产出了纯碱、烧碱、盐酸、硝酸、硫酸。

华东集团的钢铁公司在这个月达到了年产钢铁二十万吨的极限产量,华东海洋运输公司的万吨级货船也发展到了五十艘。

同时内燃机制造厂制造出了第一台大马力柴油发动机,为450马力。

在海外的商业贷款上,夏钧的专利、股份抵押出去后,出乎意料的获得了6000万美元的贷款。

这笔贷款的到来,让夏钧解决了资金上的不足,贸易部拿到了1000万美元,用于在美国、欧洲、澳洲开设KFC店门,这是贸易部第一个承揽的业务。

华东矿业公司拿到了2000万美元,用于修建采矿基础设施。华东矿业公司已经在非洲买下了一片铬矿,在澳洲也买下一片铜矿、铁矿,在菲律宾也买下了一片镍矿。除了把地买下,还拿到了探矿权,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拿到了采矿的执照。

同时夏钧还给华东电力公司拨款1000万美元,协同水利部修电站,以及架设电路等设施。

华东五金制造公司也得到了1000万美元的资金,以扩大对钢轨、钢管、电线等基础设施所需的商品进行生产。

最后1000万美元中,500万美元则拨给了华东钢铁公司,用于扩建不锈钢的产能,500万美元用于扩建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产能。

有了这些资金,夏钧手上的那些产业开始爆发式的扩张,如果说缺少的,那就是关税上的不足了。

唐绍仪在与陶成章的谈判中,果然一口答应了之前华东临时政府所提出的条件,而他的条件是华东临时政府支持袁世凯。

不过这招到了陶成章的拒绝,陶成章按照夏钧的意思,只向唐绍仪许诺,华东临时政府可以保持中立。

发展到这个程度,已经演变到了一个新的地步。

以前是双方谈华东临时政府的条件,而华东临时政府将支持答应条件的一方。现在两方都答应了条件,华东政府谁也不支持了。

不管是袁世凯还是南京临时政府,谁敢反悔,华东临时政府就会倒向另外一方,这就造成了双方都不敢反悔,而华东临时政府则置身度外。

但华东临时政府退出这个三角关系的谈判后,随即要求袁世凯一起与洋人进行谈判,收回福建、浙江海关。

这个收回,是以新的‘中华民国’的名义来收回,实际上则由华东自治政府进行管理,华东临时政府可以变更商品进出口关税,而关税所得,则由华东自治政府拿出来修缮中国水利,以及发展中国教育。

夏钧也想争取海关上的收益,但问题是这种条件没什么人会答应,因此必须把关税所得的钱拿出来。

不过夏钧自己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这笔钱,因此夏钧的条件是把这些钱花到百姓头上,拿去修水利,搞教育。

他的真正目的只是为了控制海关关税高低,以为三省,甚至是全中国的工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出口环境。

只有打破了关税上的阻碍,商品才能以优势竞争价格卖出去。

夏钧写信给莫多马,以寻求美国对这方面的支持,要想让美国支持华东临时政府收回关税,必须有足够的诱饵。

这个诱饵夏钧之前已经放出去过了,那就是与美国施行互相之间的零关税政策,即美国的商品可以零关税的从福建、浙江进入中国,华东三省的商品也可以零关税进入美国。

看上去,美国人是占便宜的,因为中国的出口额很小。而美国如果取得了这样的特权,就能将商品从浙江、福建两地零关税进入,然后运入中国其他省份,从而辐射到全中国。

当然,这种条件是双方的秘密,若是被英国佬知道,他们肯定不会同意的。

而对付英国,夏钧另有办法,英国在华利益最多,英国人因此此时最需要的就是让中国稳定下来,而夏钧可以成为一个让中国不稳定的因素,甚至有能让英国人血本无归的能力。

只要夏钧支持南京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就可以击败北洋政府,到时候不承认英国佬的一切条款,英国佬就要赔本。

不过这只是吓唬人的,夏钧如果做出这样的行为出来,显然得不偿失,因为英国并非无反击的手段,例如英国人被逼急了,可以放手日本来进行干预等等手段。

一旦发展成那样的局势,不仅英国人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夏钧的利益也会受到严重损害,双方都得不偿失。

夏钧必须让英国意识到,让日本干预也不能获得胜利,这样才能让英国佬知难而退,因此夏钧夏钧向英国大使朱尔典发出了邀请,让他来到建安参观兵工厂。

英国大使朱尔典在袁世凯的联名邀请下,答应了这个访问邀请,而英国大使朱尔典也想具体了解一下华东临时政府。

身为英国在华公使,必须对中国的各势力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才能给大英帝国带去最大的利益。

很快在12月29日,英国大使朱尔典决定在1月2日对建安进行访问参观。

莫多马由于受到了夏钧的收买,因此对夏钧的来信也很积极,开始向美国政府添油加醋的进行报告。

而英国大使朱尔典则受到了袁世凯的收买,袁世凯并不明白华东自治政府为什么一定要掌控关税,但两省关税的收益将用于教育、水利,华东临时政府也没什么得到的,因此袁世凯也极力让朱尔典促成此事。

当然,收买了并非能让他们出卖国家利益,但在办事上起码会积极一些。

与此同时,夏钧邀请了德国军事观察员前来鹰潭参观训练,对于德国这个一战战败国,夏钧并不忌讳他们参观军队。

同时也乐意卖给德国人一些武器技术,以获得他们现在的支持,同时也可以让德国佬在一战中打得猛一些,到时候夏钧可以多做英国佬的生意,以从英国佬身上多榨取些利润。

通过这些军事观察员,夏钧可以建立与德国的联系,同时以技术换技术,以及获取德国在外交上的支持。

夏钧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就这样展开了。

而孙中山也在1月1日,于南京进行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

就职典礼上,孙中山念就就职誓词不是用官话,而是用广东话念的,因为誓词里没有任何民主共和的字眼,所以他不用官话。

孙大炮大叫着民主共和,在这华丽的大衣下面,实际上是一个**者,从国民党,以及后来的某裆都能出,孙大炮所谓的民主共和,也只是挂羊头卖狗肉的。

夏钧在鹰潭冷眼看着当前局势的发展,按照历史,孙大炮让位给袁世凯,是想搞训政。当他的训政搞不成,就又披上民主共和的华丽大衣发动了二次**,从而让中国陷入内战的开端。

实际上这个年代没有真正的民主共和,而后世也没有民主共和,孙大炮这个被誉为国父的家伙,如果说唯一的功绩,那就是让那些当政者都一直披着那件民主共和大衣,以遮掩他们的丑恶,仅此而已。

而且孙大炮也充当了日本的马前卒,扰乱了中国的稳定。从1911年到二十世纪末,近90年的时间。

回首去看,这90年的宝贵时间里,中国都经历了什么?如果中国能以安稳、正常的轨迹发展90年,又是什么样的状况?

近代中国没有跟上世界发展的轨迹,显然都是这些人闹腾的。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大炮如愿以偿当上了总统,不过很快孙大炮就受到了打击,汪精卫开始散布北洋军将大举进攻的消息。

咋听之下,孙大炮还没什么感觉,北洋军打来了,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