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富贵- 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潘美笑了一笑说道:“士别三日,当瓜目相看。也许你现在比老夫更有本事。”

“丈人,自家人,不要说见外话。不过陛下也让我将真相通知一些重要的将领。”

“就是你们在西府鬼鬼祟祟的那些想法?”

“丈人,不能用鬼鬼祟祟啊,还有陛下也参与了。”

潘美笑笑无语,赵匡义也参与了?他参与了又能做什么?

暂时没有让潘美回去,他的经验对宋九也有着重要的帮助,至少肯定比宋九本人强,至少在细节上,以及对河东边防了解上,肯定比宋九强上很多。正好借等人的机会,对宋九指导与交接。宋九开始召集诸将,人数少得可怜,从河东到西北,陆续驻扎以及练兵的军马有十来万之众,将校不知凡几。然而只有几个人,田仁朗、尹宪、杨琼、杨业、杨嗣、尹继伦、高琼以及将要回京的潘美。

田尹三人在西北,但离太原不是很远。

数人到齐,宋九先说了事情的严重性,这个计划还能说分兵,甚至分得比雍熙北伐更漫长,但为了保证它的有效,不是一道分兵,而是陆续的分兵,因此时间很长,可能要延续一年多时间,也可能要延续两年多时间。因此必须要保密。

宋九将真相说出。

所有人张大了嘴巴。

杨业狐疑地问:“这样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

“杨将军,你以来我朝若强行征伐契丹,有能力将燕云收回吗?”

杨业不能回答。

“因此这次象征意义远大于用兵之意,一旦成功,整个燕云都会惶恐不安。那么到时候再用一些手段,将会有更多的汉户向我朝倒戈。朝廷做法以前偏软了,软了,未必是好事,反而让对方不知所以然……”

杨业还是不作声。

宋九笑了笑,杨业是典型的民族主义者,内心处肯定有些抵触这个计划。于是宋九又说道:“每次我看到这个太原新城,心中总有些毛骨悚然,外父将太原城迁徙到汾水之东,虽然不可能再产生什么王者之气,然而它的防御力差了。燕云不收回来,一旦北虏强大,河北是一坦平川,无险可据。河东有险可据,然而太原城却是无险可守。北虏可以轻松地兵发两路,一下河北,一下太原。我朝若那时国家又非是最强时间,君王又不及陛下英明,国家将会瞬间不国矣。到时候所有河北甚至河东千万百姓生灵涂炭也。此才是国家最大的隐患。杨将军,你为何将数子陆续送到战场?以至三郎牺牲。这不是不爱子女,而是大爱子女。失之虽小,得之却大。”

杨业拱手道:“宋公之深思远虑,属下远不及之。”

本来杨业也要召回去的,不过赵匡义考虑到杨业久在河东,对山川地形,风土人情十分熟悉,甚至对契丹人也十分了解,于是继续将杨业留下来,帮助宋九。

说完后,各将回各自的驻地。

潘美也回去了,事实若无宋九,杨业之死,群臣对潘美夹攻,导致潘美郁郁寡欢,在这一年就去世了。不过北伐失利,潘美心中同样郁闷,加上南下北上,身体也同样每况愈下,时常生病。

宋九换得及时,否则潘美可能还会老死在太原。

冬天也深了。

宋九在太原没有大的军事行动,相反开始担当起文官职责,处理吏政。

可是随后朝廷做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

以尹宪为胜州知州,杨琼为胜州兵马总管,张凝为副总管,田仁朗代替尹宪,知夏州,知延州的还是翟守素。其他人变动不大。但胜州在什么地方?丰府二州上面的那广大的一块河西之地,就是唐朝胜州所在。

再加上宋九无缘无故的去了太原,这份诏书下达,只要有一些长远眼光的人都会想,难道朝廷改变主意了,不经营幽州,而改经营山后!

第四百六十五章 燕南归

道理很简单。

宋朝两攻幽州失败,原因有很多,可有一条,地形的原因,出了燕山后,幽州大部分地形平坦,利于辽国骑兵迅速用兵。然而在山后不同了,除了桑干河与云州附近多是平坦的地方外,大多数是山区地形。这也是耶律休哥岐沟关大捷后,耶律斜轸却花了近三个月时间才将宋朝西路军驱逐出去的原因。这样的地形利于宋军作战。

山后有许多险恶的地形所在,若是宋朝兵力足够多,财政充足,用人得当,那么得到山后,只要及时在几十处险恶的场所连筑象河北那样的坚砦,那么辽军就不易将山后再度收回。

宋朝用了一个阴谋诡计,假意说将西北所练的骑兵全部调到河北与河东,是调了,但没有全调,所以杨琼才调动一万铁骑参战,让韩德威全军覆没。再加上现在宋朝练的新兵,宋朝在西北新老搭配,若是包括蕃羌禁乡兵,兵力超过了五万之众。还不止,折家的兵,王家的兵,以及胜州地区拥护宋朝的自发蕃人兵力,究竟西北宋朝能动用多少兵马,连宋九都算不清楚了。

子河汊一战,辽国也清楚了,宋朝上半年移动的兵力,是不错,但主要是在河东,这才让李继隆产生怀疑,询问朝廷。还有宋朝以前的驻兵,潘美久在河东,也训练了一支勇敢的乡兵,有多厉害,看张齐贤那一战就知道了。

也就是说,若是两处联手,兵力不亚于高梁河之战时的兵力。

再说宋九无缘无故的下放,也不对头啊。宋朝两府正在需要用人之时,宋九无论放在东府或者是西府,都是一把好手,为何下到太原,担当起一名武将的职责?

若是宋朝想谋山后,那就能讲得通。

仿佛是验证了大家的猜测,宋朝将子河汊一战的战俘一一甄别出来,只要是夹山各部的羌蕃,非是契丹人,无论是蕃人还是汉人,无论是普通兵士还是各部酋长首领,全部集中起来,一一训斥。

朝廷待你们不错,甚至举国禁止与辽国通商,但夹山商路一直未曾中断过,给你们带来大量财富,为何进攻宋朝,进攻府州?

几千战俘耷拉着脑袋,羞愧万分。

杨琼与尹宪、折御卿一番喝斥后,居然做了一件事,不管是谁,全部释放回去。

这一放意义非同小可,夹山各部纷纷派人到府州向折家谢罪,向朝廷谢罪。

这才是真正的恩威并用。

可以想像,一旦西北再度进攻,会有多少夹山部族对宋军提供支持?

一时间辽国西南草木皆兵。

但宋朝也有许多人反对。

其实宋朝最想得到的还是幽州,至于山后,感兴趣的人并不多,不仅是宋朝,包括唐朝。道理很简单,一旦得到幽州,有燕山与太行隔阻,易于防守。

至于山后,可河东还有雁门关石岭关等险地,再加上山地多,阻滞了游牧民族的进攻速度。

不过真若占领山后有种种好处的,一旦这里大半百姓是农耕为主,文明上没有冲突。只要派几个良吏,数年下来,百姓就归心了。若是财政许可,甚至可以利用火药与一些先进的机械设备,能将山后古长城重新修建起来。没有了山后,幽州就成了孤地,辽国再想防御会变得很困难。

这一政策也与赵匡义雍熙北伐政策相符,然而更稳健,河北防御,河东与西北联手进攻,相互离得不远,容易配合,也不求一时就将山后占领并且让百姓归心,这一点宋九还是很清醒的,因此让宋九去前线,占领后以宋九之能,几年后一定能治理出来。所以它比雍熙北伐之举更保险,风险性小。

然而两次北伐大败,让大家心里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包括赵普,闻听后都风尘朴朴来到京城。

那怕赵普离开京城前,主动与宋九示好,可是宋九对赵普印象还是不佳。

在这上面,宋九产生了一些误会。

赵普有种种不好的地方,权利心过重,打压政敌手段狠辣,但不能怀疑他对宋朝的忠心。只是无论他手段如何,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坚定的保守主义者,每次都想以最稳定的政策使宋朝强大。

包括赵匡胤朝的先南后北。

可能执行柴荣政策,借辽国睡王无能时将燕云拿下,但也可能拿不下,那么中原还会四分五裂,甚至五代故事继续上演。现在不管怎么说,宋朝基本能算是上一统中原了。

又惩五代之乱,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一步步拿掉各节度使手中的实权。又实行将从中御制度,让赵匡胤遥控指挥,进一步将权利集中。

又惩黄巢起义之乱,推行齐民政策。尽管因为他自己的贪婪,这个齐民政策大多数时是一个口号,只执行了一部分,不过相比于刘备的以人为本,李世民的舟水论,这个齐民政策说得更具体一点,它为宋朝以后内治打下了基础。

到了赵匡义朝,北伐太原,赵普并没有反对,甚至岐沟关之前都没有太反对。直到岐沟关之后,赵普的思想才明确起来,那就是宋九所说的苟和政策,但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守内虚外。所以让李继捧又回去,以夷制夷。

打不过就不打,燕云俺们不要了,将拿下的地盘经营好吧。再说宋朝地盘不够大吗?物产不够丰盛吗?何必用中原百姓的血汗,一昧开边?

这个说法若无宋九,颇有立场的。

是如此,但没有西北,西北就会有枭雄崛起,就会象李继迁那样入侵,宋朝要不要备陕西的边?

战马又怎么办?

李继捧能对宋朝忠心吗?

幽州不收回,宋朝能安全吗?

守内虚外,对内仁治好,或者凶残治也好,对外软弱,能不给敌人更大的野望吗?

不管宋九怎么说,这种保守赵普并没有改变。

他找到赵匡义,说道:“陛下,难道朝廷意欲开山后的边?”

赵匡义一笑。

赵普他还是相信的,况且赵普替他做那么多事,以至三弟做鬼都没有放过他。

于是将赵普领到西府,将那个风计划,递给赵普看。

然后说道:“赵卿,你临前行再三推崇宋九,宋九不会让你失望的,他同样是一个很小心的大臣,从以前他在广南进攻交趾就可以看出来。”

赵普看后,大半天说道:“然而还是要小心啊。”

“无妨,这个计划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它不需要连续性,可以根据情况,分批执行,也可以随时中断一段时间。”

“那就好。”赵普又回洛阳去了。

外人不知道君臣二人谈话的内容,赵普身体越来越差,比潘美还要差,更不会为了重回中书,将消息泄露,打压宋九上位。况且宋九不在两府了,何必打压?

所以赵普一句话也没有说。

但似乎就是赵普的意见起了作用。

春节过后,朝廷连续下了几封诏书,第一道诏书就是免掉两浙百姓欠以前吴越国的利息钱,连本带利,不用你们还了,好好生活吧。

第二道诏书便是宽去年一些灾害州县,包括部分蝗灾州县半年税务,去年灾害不严重,只要不严重的灾害,国家经济就会出现节余,因此时不时宽一些生活不好州县的两税,让百姓进一步休生养息。

它是仁政。

不过也意味着朝廷并没有经营山后的打算,不然朝廷就要准备大量钱帛了。

第三道诏书广择学子来京科举,多达一万七千三百多人。要知道宋朝举子进京省试,所有路费来回花销,全部由朝廷报销的,仅此一项费用就多达几十万缗钱!

读书的士子欢天喜地,这是文治的象征,似乎也不象有北伐的样子。

第四道诏书再扩银监契股,原来叫铺,金铺,不过它的规模太大了,这个名字太不类不伦了,因此改名为银监。

由于盈利丰厚,这次扩股对老契股进行了稀释,增加了一些新契股,又利用去年铸就的铜钱与筹来的铜币,再次发行一千五百缗交子。对这种帛钱,宋九小心,赵普是不放心,因此发行量一直不大。这仅是第三次发行交子。因为轻便,多用做商业交易,民间流通得少。但这次发行后,有些交子终于开始向民间流通。用意同样简单,让商业更繁荣。它还是内治的政策。

边境也看不到宋朝有任何三次北伐的样子,尹宪虽担任所谓的胜州知州,实际在西北主持练兵,以及安抚各族,但连原唐朝胜州地界都很少去。宋九在河东主持边防与民政,也是正常的边防与民政,而且与河北一样,开始修建一些重要的堡砦,但这是很正常的,甚至说与北伐无半点关系,而是消积防御!

但还嫌不够。

宋九派王化基为使节,前去契丹议和。

是议和。

咱们就不要打来打去了,我打你们辽国讨不了好,但你们辽国打我们宋朝,也没有讨得了好。还是以原来宋初地界为主吧,河北以易州以北,河东以偏关寨以北为界,两国自此以后和好如何?

偏关寨成了所谓的闲田,易州虽暂时被辽国占领,可同样也是闲田。按理说这样的要求并不过份。

而且王化基是做为御史中丞身份去的,他也算是宋朝朝堂上重要的官员,给了辽国面子。

甚至王化基还带来一个很大的诚意。

为了表示宋朝的诚意,宋朝将把韩德威以及诸多在西北俘获的辽国将领全部送还给辽国,只有一个条件,让萧燕燕将玉苹与大小苏释放回来。玉苹与大小苏不错,是辽国很好的皇家老师,但怎么也比不上韩德威重要。这个交换条件,辽国占了天大的便宜,况且外送大大小小几十员辽国西南招讨司重将。

只是这样交换,会引起许多大臣的不满,尽管这也算是朝廷对劳苦功高的宋九一种变相赏赐。因此是秘约。

不过潘怜儿还是从一些渠道得知,写信给宋九说道,燕子终于能南归了!

第四百六十六章 热爱和平

“武知县,应当这样……”

宋九说道。

其实来到太原后,宋九边防管得不多,也不用管,潘美在河东做得很好了,萧规曹随,没必要画蛇添足。

宋九将精力主要放在民政上。

河东户数少得可怜,特别是中北部,现在的人口密度还不及落后的夔峡地区,尽管陆续迁徙了一些百姓,有的就安置在河东路的中路。

这个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宋朝与北汉交战造成的结果,也有一部分却是整个河东水利建设落后产生的。

于是宋九便化作岭南时转运使的宋九,小心翼翼的经营着民政事务,从水利到民生,从作坊到种植养殖,从商业到运输……事无巨细,一一指导。甚至时常骑马下去看,走乡串户,也不摆架子,与百姓交谈,问题疾苦。

而且他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