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沧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越沧海-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己当初的“遗计”发挥了作用。

“看来,水丘氏一门从此以后就是孤的铁杆脑残粉了,属于那种“凡是小王爷说的,我们都要如何如何”的“两个凡是”级别拥趸,这方面的忠诚度问题,孤应该不用担心了。”听完水丘昭券口中把当初胡进思兵变和最终被扑灭的前因后果细节,钱惟昱如此想到。这也是他第一次听到那次兵变的很多最细节的问题,毕竟这种事情哪怕是钱弘俶也是避讳谈起的。

说完了当时的各种险状之后,水丘昭券也是低声叹息:“唉,当初小王爷要是没有去南唐为质就好了——先王薨逝的时候,小王爷才11周岁,即位确实有些为难。可是经过忠逊王在位那两年的过渡,到了胡进思发动的时候,当时小王爷也有虚岁14岁了吧,如果当时小王爷在杭州的话,胡进思又岂会拥立当今大王——”

“诶!水丘老将军切勿胡言!九叔待我如同己出,否则又岂会放我镇守四州、统掌兵要?何况天下纷乱,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今日之言,老将军切勿再说!并不是孤信不过你,实是孤心中并无此妄念。‘封王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只要能为朝廷藩屏东南、保得一方黎庶平安,孤愿足矣。”

这一番话说得大义凛然,水丘昭券居然还心中生出了惭愧之感。

一旁的陈诲本来就是当初钱惟昱招揽来的闽地降将,吴越宗室对他谈不上什么恩德,所以基本上是只对钱惟昱一人效忠。此前他一直插不上话,此刻倒是捞到一个开解的机会,只听陈诲劝说水丘昭券道:“老将军切勿操之过急。当今大王虽然懦弱,却也仁厚,小王爷谨守忠义孝道,我等自当与小王爷同心协力。如果将来有什么变故,再说不迟。”

当下几人也没有继续在这个大逆不道的话题上纠缠太久,总之是水丘昭券和陈诲等几个内牙水师当中的将领暗示性地向钱惟昱表忠心、表示一定会忠于钱惟昱本人胜于吴越一国。随后众人也就由水丘昭券的水师战船开道,沿着江南河一路行船到苏州城南的盘门、随后折入护城河,从盘门水门直入城内。

苏州城不同于杭州城,它毕竟是濒临长江的古城,在唐末大乱的时候,横扫江淮的孙儒贼军曾经破坏过这一代,而且后来钱镠与杨行密争霸江东的时候苏州也有过易手,所以无论是城墙还是府署都是武肃王钱镠时代之后修建起来的,只是在建制布局上尽量追询了古制。

苏州城在先秦时候就曾是吴国都城,当时王宫和政治中心都设在苏州城南中部的“吴子城”内,那是一片只有约摸长宽各两里地的内城,另外筑有一道两丈高的城墙。后来秦汉六朝乃至隋唐,这一布局基本没有改变,从秦汉的吴郡郡守府邸到隋唐的苏州太守府邸,一直都是设在此处。

如今钱惟昱来到了苏州城,有可能要在这里当几年的土皇帝,所以,子城内的官署林园等处早就腾了出来。同时因为子城狭小,只能拿来盖房,所以为了讨好钱惟昱,水丘昭券和当地文武官员还在子城南面圈了一块地势低湿、住家稀少的地盘,给钱惟昱统一规划起园子。

船队从盘门水道入城,转入内城河后,一直到子城南面水丘昭券为钱惟昱圈下的地皮附近才下船登岸。只见那片湿地交错、还在整地修平的所在,已经初步圈起了一个园子的雏形,未来,这块地方应该就是钱惟昱在苏州的“御花园”所在。

“小王爷,子城内的府邸已经初步整理出来了,还请小王爷在府中委屈一段时日。此处园子起好之后,就宽敞了。这里虽然已经开始动工,不过因为小王爷没到,苏州文武官员还没敢为此处定名,还请小王爷示下。”

钱惟昱上辈子也是来苏州公干游览过不少次数的,回顾了一下自己所在的位置,心中灵光一闪,“此处院子,不如就叫‘沧浪亭’吧。圣人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如今天下大乱,难有明主定鼎安民,孤随有心救民,又有几分能耐?既如此,不如‘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也罢。”

。。。

。。。

第83章 彭城郡王

正月里诸事不行,士农工商,皆是闭门过年。钱惟昱初署镇东节度四州,却也没什么大事。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万物复苏、伏蛰惊起,苏州城才恢复到一片乱世之中繁荣乐土的景象。

这几天内,发生了几件事情。首先,是钱惟昱指挥着给自己打理庄园的属吏们在沧浪亭东边划出一块湿地先试种一季占城稻——

反正这个年代的建筑工程进度都是很慢的,钱惟昱也不愿意过多的奢靡扰民、所以沧浪亭的修建工作只是调集了一部分在苏州执行太湖疏浚工作的“撩浅军”工程兵来干活。沧浪亭从靠近苏州城西的一面开始修,到修完起码也要两三年的时间,东边的几顷地正好拿来作为占城稻优质种粮的育种实验基地。

为了这个事儿,钱惟昱一开始还很苦恼人才的事情——毕竟这个时代懂自然科学的读书人太少了,钱惟昱自己是懂一点关于生物遗传学研究上的诸如分组对照实验之类的技法的,可是这玩意儿一来太过晦涩、无法用当事人听得懂的语言解释清楚,二来对受教者的科学素养本身要求比较高。

幸好,钱惟昱在自己身边的属吏当中命题考核、问对查询了一番之后,居然被他找到一个可堪一用的人才。这人名叫沈默,此时也不过二十多岁年纪,乃是土生土长的杭州钱塘县人,祖上出于吴兴沈氏。家中读书传家,而且世代颇好研究杂学,沈默本人对六朝时候的《齐民要术》等著作也是钻研很深。

一开始,钱惟昱还觉得自己只是运气好,找到了一个人才。深入了解了一下,发现这个沈默有一个刚刚两岁的儿子,名叫沈运,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钱惟昱心中一动——他后世读书的时候,记得北宋大科学家、《梦溪笔谈》的著者沈括不也是祖籍杭州钱塘人氏么?沈括的父亲名叫沈周、祖父沈期、曾祖父正是名叫沈运。

如此说来,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应该是后来北宋朝大科学家沈括的高祖父了……看来这钱塘沈家喜好杂学的渊源家学还真不是注水猪肉啊。

找到了人才之后,钱惟昱把要做的事情和盘托出,还指点了沈默一些育种选种的实验理论思想,沈默倒也可以从平时的经验和对《齐民要术》等的理解领悟出一二,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把指导占城稻种植育种的活儿揽过去了。

至于剩下的几千石占城稻种粮,钱惟昱也优先拨给了“撩浅军”士卒的家属种植,毕竟半军事化管理的组织总归在试点保密性上和协调性上要比把粮食直接发给百姓让他们自己乱种要便于管理。至于将来更加占城稻进一步扩散之后,再考虑让百姓种植。

在占城稻的问题上,钱惟昱心中也是有一个很明晰的算盘的——这种稻种可以让种稻的农民每年多一季的收获量,效果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占城稻的推广也有制约,那就是只有在气候湿润适合种水稻的南方种植。南唐和楚地,都有可能因为占城稻未来的扩散而受益。

而北方的后周和北宋就算占城稻扩散了、泄密了,也会因为地处北方没多少可以种水稻的农地而难以收益。所以说,占城稻这种千家万户都有的东西要想彻底堵住其泄密扩散的途径,那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说是早几年还是晚几年泄密的差别。

所以对于钱惟昱来说,只要可以在让吴越对南唐、南汉等南方国家取得绝对优势之后,占城稻再泄密,那么影响就不大了。而如果南唐依然还是强于吴越的庞然大物的时候,这种稻种就广泛扩散,那么恐怕敌人的受益会比自己更多!

……

把占城稻的事情交给沈默全权负责之后,钱惟昱面临的第二件事情是在太湖上检阅水师——钱惟昱到苏州上任之后,理论上四州的兵马都归他统辖。而至今为止,他还没有校阅过自己的人马,这对于新官上任来说,也是不合理的。检阅一下,也好更加细致地掌握如今麾下兵力的情况,免得将来战时发生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问题。

因为吴越国的水利设施修得比南唐一方要好得多,所以吴越一方的战船调度也非常灵活——太湖、阳澄湖和长江之间,都是有人工开挖的河渠沟通的,几处的战船,可以相互行驶。

陪同钱惟昱检阅的,当然还是水丘昭券和陈诲等将领了。根据水丘昭券的解释,如今钱惟昱麾下的部队主要有几部分构成。

钱惟昱麾下的水军兵力部分分为三块:第一块是内牙水师,驻扎在苏州的昆山大寨,总规模目前已有一万人左右,分为陈诲亲领的飞鱼都4000人和另外凌波都、破浪都各3000人;第二块是明州、秀州和台州三地的团练水师,每处三四千人;第三部分就是作为工程兵部队的“太湖撩浅军”,这支人马也有万人的规模,人员的水性也非常好,但是缺少地面战斗训练,这些年来都是当作工兵用的,专职兴修水利、疏浚河湖。

陆军部分,苏秀明台四州都是有团练级别的地方卫戍部队的,各自三四千人规模,苏州由于是对南唐的前沿,因此历来有额外配属了两个都指挥使的部队。最近这两年,还有水丘昭券从杭州带出来的“亲从上都”5000精锐战兵——

“亲从上都”原本是卫戍杭州的亲从三都当中的一支。胡进思废立事件之后,随着胡进思的身亡,钱弘俶毕竟不是很放心那些积年宿将在杭州握有重兵,所以一方面是为了杭州的安全考虑,把老资格的水丘昭券的嫡系部队调出杭州,重新赐予番号,而钱弘俶则用自己新提拔起来的心腹在杭州重新募兵扩充一支亲从上都。

这样一来,钱惟昱阅兵时候粗粗计点一番,就发现自己麾下实际上约摸有陆军水军各三万人的兵力——其中1万人是不打仗的工程兵,实际作战部队包括常备兵3万、团练兵2万。加起来,也占到了如今吴越国三分之一的作战力量。在占领闽地全境之后,如今的吴越已经扩充到了常备兵10万、团练军6~7万的规模了。

这一日,约摸是二月初五前后,正是钱惟昱检阅水师的日子。只见苏州城外的太湖湖面上战船艨艟如墙而立,两万水师旌旗招展,一路排开十几里地去,在开春的时节里显出颇为肃杀的气息。

钱惟昱站在最大的一艘战船上,在撩浅军水寨门外下了碇石、观看前面各队战船交替进退演练阵法。到了正午时分,战船收拢、正是给士卒加餐的休息时间,从苏州城方向却突然跑来几匹快马,直到撩浅军水寨营门,通报之后立刻冲了进来。

“小王爷,是送冯相爷去汴京的林克己林大学士回来了。还带回了大周皇帝给小王爷旨意,请小王爷安排接旨。”

……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这件事情还要从这数月来的另一条时间线说起。

当初后周派冯道来杭州宣旨加封吴越王钱弘俶为天下兵马元帅,事成之后吴越自然要派人送冯道海路回国。送行的船队是用的水丘昭券的内牙水师的战船,但是随行文官也是必须的。

当时钱弘俶又是派出了通儒院大学士林克己担任送使的职务。在去年腊月之前到了汴京。

冯道到了汴京之后,一方面巧妙地赞颂吴越国君臣恭顺、对朝廷守礼有加,在郭威和柴荣面前把钱弘俶和钱惟昱等人夸得非常忠君爱国,令郭威和柴荣对这个僻处东南的藩国君臣颇有好感。

另一方面,迫不及待的冯道立刻拿出了钱惟昱赠送的那几套白瓷活字,让匠作监的匠人和各处馆阁的校书郎一起努力,尝试用吴越人的新技术补排《五经文字》和《九经字样》的剩余未完本部分。

果然用了新法之后,不过一个月,《五经文字》最后未完成的七八卷就彻底印出来了。按照这个速度,再有几个月《九经字样》也快了。

拿到了《五经文字》全套印书成稿的批量版样册之后,大约正是正月初头时分。冯道立刻屁颠屁颠地拿着新出版的书进宫,赶着年后第一次大朝会向郭威献礼。

朝会时候,冯道出班奏请,如是说道:“当年唐太宗感叹‘创业难、守业更难’,这是因为创业以武功为主,但如果仅有武力不通文治的话,那么功业定然难以持久。梁、唐、晋、汉四朝的灭亡,都是因为只懂武力不懂文治、以武人打天下也以武人治天下导致的呀!

如今,陛下不仅武功赫赫,文治之功更是此前四代君王所不能及——《五经》、《九经》这两部书,都是后唐明宗年间开始刻的,却一直没有完工,皇帝换了六七个,都没有在文教方面做出一些泽及天下的大事。如今陛下在位、新书就完工了一部、另一部也快完成了。由此可见新朝气象果然不凡,文武功德,俱远超前朝。”

这番话不是拍马屁,那都是证据确凿的。郭威一听后唐后晋后汉三朝都没能干成的文治大功,居然在自己在位期间完成了。当下也是有些飘飘然起来——

毕竟,统一中原么,前面四个朝代也都做到了,但是那些朝代灭亡的也快,这说明他们只会打天下不会治理天下啊!如今我大周完成了这桩文治大功,那说明我大周不仅仅是和前朝那些朝代一样只会打天下,而是更会治天下!这对于天下人心也是一个很好的定心丸不是么?

被拍爽了马屁的郭威果然非常豪爽,立刻让朝臣们议赏:“诸位爱卿,冯相为天下读书人计,二十余年劳苦不辍,成此功劳,大家觉得该如何赏赐啊?”

朝中文臣,谁的资格有冯道老?当下自然是极尽美言之能事,说冯相爷此前已经是二等国公了,那么两部著作成书之后,应当加封一等国公爵位、加食邑三千户、实封五百户云云。

冯道也不居功,恰到好处地向郭威启奏,说是此番刻书得以速成,全靠前番出使吴越宣旨的时候、吴越国王钱弘俶的侄儿、富阳侯钱惟昱献上了“活字”之法,为钱惟昱极力邀功。

最终,郭威果不其然地接受了冯道的奏请,封钱惟昱为彭城郡王、加食邑两千户、实封三百户,旨意由吴越国通儒院大学士林克己带回。

于是,这才有了钱惟昱校阅水师这天,林克己从登州由海路至昆山、随后上岸直奔苏州宣旨的那一幕。

。。。

。。。

第84章 沧浪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