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骁骑-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李利把收拢民心的大好机会拱手让给李傕,贾诩等人十分不解,感觉太可惜了。毕竟减免西凉各郡县两年的赋税不是小事,这是个收服西凉百姓、提升威望的绝佳机会,如今这等好事却落到李傕头上,而不是李利。
    李利对此反倒很坦然。因为他知道民心这东西很重要。也很奇妙,争霸天下断然不能失去民心和百姓的支持;但是,眼下西凉境内收取民心并不是最重要的。得民心不易,但失民心却很容易。生逢乱世,群雄并起,民心民意并不能左右天下大局,而真正能够决定天下局势的人。还是手握雄兵的实力派诸侯。西凉境内谁才是真正掌控者呢?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西凉二州乃至长安朝廷的实际掌权者,是他李利,而不是李傕。
    李利之所以让李傕摄国辅政,其目的就是将李傕推向前台,有意做给天下人看的。现如今,摄国辅政之人,在天下百姓眼里绝对不是好人。很容易把这个执掌天下权柄之人与董卓、王允等人联系到一起,从而沦为天下百姓和士子口诛笔伐的对象,也会成为各路诸侯羡慕嫉妒恨的假想敌,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正因为如此,李利不想自己被天下百姓仇视,被士子儒生们攻击。更不想过早地把自己的全部实力暴露在天下诸侯面前。恰在此时,既然李傕羡慕执掌天下的权势和地位,于情于理,李利都应该成全他。成人之美,把天下最显赫的权势交给他,让他坐镇朝堂,摄国辅政。
    此外,李傕手中没有兵马,要想让他安心掌朝理政,那就得给他足够的支持,让他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和乐趣。就这样,李利把收取西凉民心的机会拱手让给李傕,让他既能巩固自己的地位,又能体会被百姓称颂的快意,从而不再刻意求取兵权,心甘情愿地坐镇长安,辅国理政。
    只有这样,长安后方才能稳固,叔侄关系才能彻底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亲密和睦。也只有后方安定,李利才能毫无后顾之忧的率军西征,一举荡平西凉二州,扫清匪患,使西凉真正实现一统。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
    长安城秩序井然,治安良好,百姓生活安定,渐渐恢复往日繁华。商铺林立,酒肆和客栈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烟花柳巷中的风月酒楼也悄然而生,并迅速增加,莺歌燕舞,好一派繁荣景象!
    在此期间,长安太学和讲武堂相继落成完工,而征召名士前来授学和招生入学事宜也同时进行,书院和讲武堂落成之日,就是两大学府正式授学之时。
    筹建两大学府时,长安朝廷发往各州郡的天子诏书多达上百份,征召三百余位天下名士和武学兵法名家前来长安授学。征召诏书中,高密郑玄郑康成,北海相孔融、管宁、邴原,河内赵商、清河崔琰、王基、国渊,平原华歆,襄阳庞德公、司马徽等各州名士赫然在列。武学和兵法名家之中,朝廷征召涿郡卢植、南阳黄忠和游侠王越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高密郑玄本来可以避开征召,因为他正在徐州避难,不在兖州。只可惜李利偏偏让人把征召诏书传到徐州刺史陶谦手里,结果陶谦亲自去登门邀请,随后派亲兵把他送到长安。而襄阳庞德公和司马徽二人有意躲避,神龙见首不见尾,荆州刺史刘表一直没找到人,故而此二人没有接诏。除此二人没有接诏之外,其他各州郡的名士几乎都是奉诏而来,两个月内先后抵达长安。
    这些名士之中,还有一人比较有意思,那就是平原华歆华子鱼。早年董卓迁都长安时,华歆借机逃遁,走武关入南阳。袁术想将他招入麾下,他却看不上袁术,不愿出仕,后来遇到太傅马日蝉奉命安抚河东诸郡,他便做了太傅府部属,又回到长安。做了太傅府属吏之后,他几次三番请求太傅马日蝉为他谋取外放的机会,怎奈两年来长安局势多变,一直未能成行。不久前,他好不容易从王允手上谋到豫章太守之职,还没离开长安就遇到长安大乱,只能躲在百姓家中暂避。随后,武威军和西凉军大战,长安各处关隘全部封闭,华歆想走也走不了。等到长安稳定之后,他刚准备前去豫章郡上任,便被征辟为征西将军府佐吏,还接到太学老师的诏令。
    讲武堂的征召中,涿郡卢植更邪乎,征召诏书下达到冀州袁绍手里,但袁绍却上疏卢植不久前刚刚病逝。事后经查实,卢植还真是病死了,刚好是李利和李傕会攻长安时病逝的。没有召到卢植,倒是把游侠王越给召来了,并且还不是王越一个人,而是一群游侠。据说,这些游侠都是王越门下弟子,其中比较有名之人就是王越的大弟子史阿。除了王越之外,此番下诏还召来了一名武将,此人便是荆州刘表送来的南阳黄忠黄汉升。
    太学和讲武堂正式授学之前,李利亲自接见奉诏而来的两百多位名士和一众西凉将领,并在将军府大摆筵席。席间,李利姿态极低,表现得谦逊有礼,对蔡邕、孔融、郑玄等当世大儒极为敬重。即使是某些心中不愤的名士借着酒劲出言讽刺挖苦,李利也丝毫不动怒,始终笑脸迎人,表现得极其宽容大度。
    宴席之后,经李玄、李儒和贾诩三人举荐,华歆、邴原、管宁、崔琰和国渊等五人被李利留在将军府听用,协助李玄和李儒处理西凉二州政务;王越被任命为裨将军,黄忠被征召为中郎将、金猊卫副统领。任命已下,华歆、崔琰、国渊、王越和黄忠等人皆无异议,欣然领命。但邴原和管宁二人对李利的任命不置可否,似有不愿出仕之意,可惜李利根本不给他们开口拒绝的机会,声称已经命人去接他们的家人前来长安居住。丢下这句话后,李利扬长而去,使得邴原和管宁二人面面相觑,极为憋气。
    两百多位名士进入太学任教,长安太学也算是实至名归,真正成为大汉第一学府,名头极为响亮,声誉颇著。正式授学后,蔡邕担任太学院长,郑玄和孔融任副院长,中常侍李儒兼领太学教务长,郡府兵派出一个千人队进驻太学府,直接听命于李儒。
    自此,长安太学正式运转,首批三千名学生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入学受教。
    太学正式授学时,位于龙骧李府的讲武堂同样正式开学。院长由李利亲自担任,皇甫嵩、朱儁担任副院长,王越担任教务长,西凉军主力战营的各营统领和铁陀、史阿、黄忠等人就是讲武堂的老师。第一批学生除了一千多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之外,还从西凉军中抽选两千多名队率以上的中低级将领入学,他们直接跨过初、中两个阶段,直接进入为期三年的兵法学习和实战训练。
    好不容易促成太学和讲武堂正常运转之后,李利终于暂时抽身出来,着手准备西征事宜。而此时已是仲夏时节,再有大半个月便入秋了。

第341章 再度西征
    征西将军府。
    书房内。
    时隔两个月,贾诩、李玄和李儒三人再次齐聚书房,与李利商议西征事宜。
    “主公最近是不是一直滞留在讲武堂,没有回郿邬看看?”乍进书房,李玄便笑呵呵地问道。
    “呃?”李利抿着一口茶,惊愕一声,满脸不解地问道:“元忠何出此言,有何不妥吗?”
    李玄神情怪异地看着李利,解释道:“属下昨日返回郿邬调拨西征粮草时,大夫人带着其他几位夫人找到属下,当面询问主公最近的行踪。属下本想隐瞒一下,却发现几位夫人神色有异,顿觉形势不妙,于是只好实话实说了。”
    “哦,原来如此。”李利随口应声,当即大感无奈地摇摇头,接着说道:“元忠,这里没有外人,大夫人不就是你妹妹李欣吗,不必忌讳,直呼其名便是。最近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我整天忙得晕头转向,的确没有时间回去看望她们。欣儿她们怀有身孕,性情多变,没有为难你吧?”
    “呵呵呵!”贾诩和李儒闻言呵呵大笑,各自落座,端起茶盅吃茶。
    李玄微微摇头,笑着说道:“主公言重了,欣儿是我妹妹,她们怎会为难我呢!不过几位夫人似乎都知道南城最近开了一家花月楼,规模极其庞大,各州郡的名媛大家那里都有,莺歌燕舞,美酒佳人,撩人心窍。主公最近是不是微服私访过哪里?属下别无它意,几位主公夫人已经知道此事了”
    “咳、咳,打住!”李利轻咳一声,双眸炯炯地盯着李玄,沉声道:“欣儿她们怎能知道我去过花月楼?元忠,你不老实啊!以我猜想,一定是你招架不住她们的盘问,主动透漏了我的行踪。是也不是?”
    “呃!这个、、、、、、”李玄满脸惊讶地看着李利。支吾着不知如何应答。随即他憨笑着说道:“嘿嘿嘿!主公英明。属下当时公务繁忙,为了能够尽快脱身,只能出此下策。不过属下给几位夫人解释过了,主公前去花月楼不是喝花酒,而是为了打探花月楼的底细虚实。”
    李利闻言苦笑不迭,摆手示意李玄坐下,摇头说道:“元忠啊。你真是我的大舅哥吗?你看你办得好事,欣儿她们定是只听说长安城中有几家青楼,才向你询问此事的,结果,你这么聪明的人居然经不起盘问,三言两语就把我给供出来。你呀。可把我害惨了!我敢肯定,最迟今天中午,无瑕一定会来看着我。”
    “哈哈哈!”李利一席话听得贾诩、李玄和李儒三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大笑之中,贾诩陡然神情一怔,沉吟道:“说起花月楼,属下最近也留意过那里。花月楼不惜耗费重聘请各州郡的美艳女子坐镇。阁楼占地面积甚广,房屋多达数百间,出手不凡哪!”
    贾诩话音方落,李玄和李儒二人的笑声戛然而止,李玄当即问道:“文和的言外之意是花月楼有何蹊跷?”
    贾诩微微点头,却又摇摇头,说道:“具体问题出在哪里,我也说不清楚。但是。我感觉一家青楼而已,如果仅仅是为了赚取钱财,何必如此铺张,其真实意图明显与其它青楼不符。”
    李利闻言微微颔首,当即看着李儒,示意他解释贾诩提出的疑点。
    看到李利的示意,李儒沉声说道:“文和所言不错。花月楼的确不是一家普通的青楼。它是益州牧刘焉的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二人出资开设的。只是他们兄弟俩轻易不出面,也很少光顾花月楼,故意掩人耳目,故而不易被人察觉。眼下花月楼才刚刚开业。还处于赔本赚吆喝的开始阶段,往后才会显露出他们的真实意图。”
    贾诩眉头微撇,说道:“据细作探报,益州牧刘焉似有不臣之心,一直蠢蠢欲动,割据益州四十一郡,俨然自成一体,宛若一个**的小王国。不过刘焉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入川时竟然看上了张鲁的母亲薄氏,随后又重用张鲁,命他和别部司马张修一起攻打汉中。却不料攻下汉中之后,张鲁杀死张修,独占汉中,与刘焉反目成仇。如今刘焉已老,常年患病,而他的三个儿子皆在长安做人质,长子刘范现任左中郎将,次子刘诞任治书御史,小儿子刘璋整天花天酒地,偏爱舞文弄墨描画仕女图。
    花月楼之事,看来是刘范和刘诞二人想做些事情,想让刘焉对他们刮目相看,以此赢得刘焉的重视,搭救他们兄弟返回益州。”
    当李利听到“刘璋”的名字时,他眼底瞬间流露出一抹浓浓的异样神色,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
    待贾诩说完话,李利笑着说道:“益州是个好地方,高山险阻易守难攻,蜀地沃野千里,人口和钱粮极其丰盛。这样的好地方,正是我们西凉军最需要的战略纵深之地,待平定西凉之后,我们就要盯紧益州。
    眼下,必须要牢牢看住刘焉的三个儿子,这件事由文优全权处理,不可松懈,绝不能让他们逃回益州,尤其是刘璋。刘范和刘诞皆有官职在身,想脱身也没那么容易,但刘璋不一样,他是无官一身轻,想走就走,让人防不胜防。文优,一旦他们三兄弟稍有异动,抓住把柄后,直接杀了他们。
    据说当年刘焉之所以向灵帝上疏恢复州牧制,就是想担任益州牧,因为益州有帝气,有望成就一番帝王霸业。但刘焉如今已是一介老朽,我再杀了他的三个儿子,不知他的帝王大业还能不能实现?呵呵呵!”
    说到这里,李利语气稍顿,摆手说道:“好了,如今我军西征在即,这些事情暂且放下。此番西征,不知文和军师有何高见?”
    贾诩恭声说道:“禀主公,据探马来报,右扶风马腾得知主公执掌长安、接管西凉大军之后,胆战心惊,两月前便从右扶风槐里县撤军,退往陇西郡驻守。而今我军数十万大军枕戈待旦,兵威正盛,而马腾率军连退数百里至陇西驻军,无非是想与金城韩遂再度联手对抗我军。不过金城韩遂自从休屠城中箭受伤之后,至今伤势未愈,一直卧床不起,目前金城兵马掌握在他的女婿阎艳手里。
    以属下猜测,韩遂病了这么久都无法下床,只怕是痊愈无望了,命不久矣。韩遂若死,金城便可无虑,实难抵挡我军的进攻。金城阎艳固然骁勇,但他的勇猛对于我军而言,不足为道。阎艳资历浅薄,在凉州地界上的威望以及与羌人部落的关系,远不及韩遂底蕴深厚,很难取信于羌人首领。没有羌人出兵相助,金城兵马不足为虑,旦夕可灭。
    两相对比之下,此次我军将要面对的真正对手是马腾所部五万步骑。只要剿灭马腾,长安三辅之地和凉州全境传檄可定,主公一统西凉指日可待。
    故而,此次西征,可谓是诸事齐备,只要主公一声令下,我军便可横扫凉州!”
    “呵呵呵!”贾诩一番话分析,听得李利、李玄和李儒三人纷纷点头,既而开怀大笑。
    大笑之余,李利笑声令道:“既如此,马腾、韩遂拥兵自立,强征暴掠,为祸凉州,请天子下诏,捉拿韩遂、马腾问罪。传令各营整军备战,三日后,驻守长安的各主力战营齐聚郿邬,誓师西征!”
    “诺,属下等领命!”贾诩三人应声而起,躬身应道。
    李利微微颔首,抬手示意贾诩等人起身,和声说道:“此番出兵凉州,文和随我出征;文优坐镇长安,掌管皇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