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骁骑- 第2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外,实不相瞒,李玄是我正妻李欣的亲哥哥,也就是我的大舅哥。如果夫人不能玉成亲事的话,只怕我很难对妻子和大舅哥交代,后院不宁,以后就没有好日子过喽!”
    “呵呵呵!”甄氏闻言后,顿时忍俊不禁地嫣然失笑。不过她却没有接话,一双明亮妩媚的大眼睛仍然直勾勾地盯着李利,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势。
    语气稍顿后,李利接着说道:“第三人便是桓飞,字飞虎,出身草莽,他与我结识的时间还在李玄之前,不过那时他与我是敌非友。我李利从军以来,无论是与人临阵斗将还是两军厮杀,罕有败绩,迄今为止仅有一次战败,那便是第一次与桓飞对战,惨败重伤,但我麾下将士却打赢了那场战事。
    不过我与他却是不打不相识,一月之后,他率领两万铁骑助我打败韩遂和马腾联军,那是至关重要的一场大战,直接关乎我能不能在武威郡立足。所幸,在我最危难的时候,桓飞率军驰援,一举袭杀韩马数万大军,而我麾下武威军则迎来建军以来的第一场大胜仗。半年后,我率军与桓飞再次相遇,我二人同时看中两只神兽坐骑,既而再次出手厮斗。结果,他败在我手里,从此率众投效于我,随后他率军东征西讨,未尝一败,战功卓著。
    现在桓飞是我麾下第一战将,勇猛彪悍,是我西凉军上千名将领中实力最强的战将,堪称万人敌。他现为虎威将军,关内侯,秩高于太守,乃我西凉五虎将之首,统领两万重甲铁骑,驻守凉州。此番他对甄脱甚是中意,执意迎娶甄脱为妻,添为正室。”
    介绍完桓飞之后,李利稍稍停顿,看到甄氏没有吱声,他继续说道:“最后一人是许褚,字仲康,谯县人。他是我一月前游历豫州时收到麾下的虎将,曾率领三千壮丁与数万葛陂黄巾军相持两年之久,天赋神力,武艺高强,当有万夫不当之勇。现为我麾下亲兵都尉,统领三千兵马,只待来日战事方起,便可沙场建功,封妻荫子。
    此外,许褚和桓飞是结义兄弟,意气相投,患难与共。而许家乃是将门之后,家资殷实,其兄许定同样在我军中效力,其父现为典农中郎将,统筹郡府兵屯田事宜。许褚中意甄荣,自从我们官道分别后,他整天魂不守舍,时常念叨四小姐。而他至今尚未娶妻纳妾,因此我代他说媒,许诺迎娶甄荣为妻。
    以上四桩婚事,都由我出面保媒,所有彩礼和婚嫁用度也有我一力承担。并且,婚事一律按照勋爵之礼筹办,绝对不能委屈了甄家四位小姐。如此安排,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李利这番话听得甄氏暗自心惊,眼光灼灼地盯着李利,显得十分好奇。
    尤其是听到桓飞和许褚二人的过往经历时,甄氏不由得紧张起来。因为这种凶悍骁勇的武将对于她这样养尊处优的豪门贵夫人而言,实在是有些遥远,几乎不可能有交集。然而,身为甄家财团的掌舵人,她却知道乱世之中,武将虽然整天生活在沙场厮杀之中,却远比文士可靠。也更容易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因为甄家先祖甄邯便是武将出身,光武中兴时出任太保后承。功成之后晋升大司马,承新公。由此奠定了甄家官宦世家的上百年传承。
    “夫人,你意下如何?”看到甄氏怔怔愣神,李利不由纳闷,轻声询问道。
    “啊!”甄氏惊愕回神,脱口而出道:“你说完了吗,那我怎么办?”
    “呃?”李利神情惊诧地看着甄氏,不解地问道:“夫人此言何意。你怎么了?”
    “没、、、没什么,我答应!”甄氏惊慌应声。
    实际上,甄氏刚才话一出口便觉自己失言了。
    顿时甄氏俏脸绯红,面红耳赤。羞得无地自容。不经意间她居然说出这等羞人的话,但这确是她心中所想,惊愕之余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只可惜她对面的李利似乎有些不解风情,不明其意,懵懵懂懂。不识女人心。
    这栋明月阁,在偌大的甄府中是个极其特殊的地方,对甄氏而言,更是一个有着特殊寓意的存在。这是八年前她先夫甄逸过世时,她命人建造的。建成后她便一直单独住在这里,也是她打算后半生孤独终老的地方。
    八年来,这栋阁楼从来没有让男子靠近过半步,即便是过继到她名下的两个儿子也不例外,更别说甄家旁系族人了。
    然而,甄氏今天夜里却在阁楼上设宴单独款待李利,这其中的真实用意当真是耐人寻味。另外,她今夜阁楼设宴李利之事极其隐秘,府中很少有人知道。之前她还特意叮嘱过马云萝不要对任何人提及此事,而阁楼内的侍女更是她多年培养起来的心腹侍婢,绝对会守口如瓶。
    其实,早在半月前初遇李利之时,甄氏就流露出对李利的特殊好感,每次看李利的眼神都十分复杂,半掩含羞,很是暧昧。
    分别后的这半个月来,甄氏每天都魂不守舍,夜晚安寝时总会莫名其妙地想起李利,以致她常常辗转反侧,彻夜难眠,饱受相思之苦。
    按理说,甄氏早已不是情窦初开的少女,有很强的自制能力,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绝对不能做。与此同时,她自然也知道以她现在的身份地位绝对不可能改嫁,也不能心里藏着另外一个男人。
    但是,不是寡妇便永远也无法体会寡居独处的清寂与孤独,更无法体会一个妙龄少妇独守闺房八年之久的凄苦与辛酸。
    尤其是甄氏这样执掌偌大家族产业,精明睿智,以雷厉风行示人的“女强人”。看似她什么都有,身份尊贵,地位显赫,穿金戴银,出入皆有近百名侍女扈从跟随,挥手便是千万钱,随便摘下一件首饰也至少价值数百金;锦衣玉食,一桌膳食所用的金银便是普通百姓一辈子也挣不到的天文数字。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确什么都不缺,什么都有;可她却是世间最穷最苦的女人,穷得只剩下钱了,苦得连个心仪的男人都找不到,也不能找。
    不得不说,这是个莫大的讽刺!


第441章 中山之行灵犀8/9
    星空灿烂,月如钩;
    美人临窗,添新愁。
    八载深闺形影单,
    红鸾星动盼成双。
    莫道孀寡心意冷,
    融冰煮茶馥郁香。
    乱世来临,当天下大多数人都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时候,甄氏却拥有足有养活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的钱粮。
    当天下人都在想方设法躲避妻离子散之苦的时候,甄氏却连体会夫妻难舍难离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她的男人早就死了,而她却要守着偌大的家业,注定一生孤苦,一辈子守活寡。
    如果这还不算天大的讽刺,难道世间还有比躺在金山上享受孤独更大的讽刺吗?
    半个月没有看到李利,甄氏患得患失,既担心家中有人发现自己的心思,又担心自己会遭人唾骂,最让她担心受怕的便是李利一去不复返。还有,她捉摸不透李利的心思和性格,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有没有对自己动心,会不会嫌弃自己嫁过人,生过孩子,年龄比他还大八岁。
    这些纷乱斑杂的事情,甄氏心里都没底,让她最没底的还是李利这个人。这个看似年龄不大的男人,实在太沉稳了,喜怒不形于色,好坏不漏真言。即便是面对妩媚动人的女子,他仍然不动声色;看到女人明显的暗示,他却不置可否,泰然自若。
    这样沉稳至极的年轻男人,城府太深了,深得让自负阅人无数的甄氏都无从揣摩,有种无从下手之感。
    但是,当李利说起其他事情的时候,却是声情并茂,神情赤诚。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他,设身处地站在他的角度上着想。
    就像刚刚李利替郭嘉、李玄等四人说媒一样,说得很详细。很认真,很真诚。几乎不加修饰,致使甄氏根本不忍心拒绝。仿佛她一旦拒绝,那她四个女儿就找不到好男人似的。
    恰恰是李利身上这种沉稳与诡谲并重的气质,深深吸引着甄氏,令她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甘愿永远沉沦其中,不愿清醒过来。
    这可能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另类区别。男人喜欢女人。只要女人长得漂亮,身材好,那几乎就*不离十了。但某些女人看男人,只要男人长相不难看。身上有种特殊的气质深深吸引着她,就足以令她迷恋其中,甚至不惜一切。
    苦恼之余,甄氏甚至希望李利是那种贪恋她美色的男人,因为她对自己的容貌有着绝对自信。看看她的亲生女儿甄宓就知道了。甄宓是她的亲生女儿,跟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两人是母女,年龄相差悬殊。
    但现年二十九岁的甄氏正是女人一生中的黄金年龄,美貌成熟。体态丰腴,一颦一笑中流露出来的妩媚风情,绝对是少女所无法比拟的。此外成熟女人知道男人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怎样才能服侍好男人。
    最要命的是,甄氏早已知晓男女之事,并且生有一女,已经体会过男欢女爱的蚀骨*滋味。这样美貌丰腴的女人却让她守活寡,这无疑是一种生理上的莫大折磨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
    这种非人的折磨,很容易让一个正常的女人,尤其是姿容绝美的女人,彻底崩溃。容貌身材再好,却无人欣赏,更得不到慰藉;长此以往,如果她还能不崩溃,那证明她已经死了,不是身死就是心死。
    
    就在甄氏低头沉思不语时,李利起身走到窗前,仰望漫天星斗,渐渐将目光转向西北的夜空。
    这一刻他想念远在凉州的妻儿了,希望能在满天星辰中寻找到熟悉的星星,寄托他对亲人的思念。
    游历中原,这是他早在一年多以前就决定好的事情,可是他始终不能成行,一直拖延至今。究其原因,并非西凉局势离不开他,也不是诸事缠身牵绊着他,而是他舍不得离开温柔体贴的娇妻美妾,更舍不得刚满周岁正在咿呀学语的几个孩子。
    重生汉末三年有余,李利早已习惯了刀剑箭雨的沙场厮杀,也见惯了生死离别,但他始终做不到真正的铁血无情,一直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留给妻子和孩子。正因为如此,一直以来,他对麾下将领和文士官员采取宽仁监督的驭下之术,对全军将士和黎民百姓更是爱护有加。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他不会轻易处决任何将领和兵士,更不会残杀百姓。
    对此,李利自己也不知道是对是错,但他内心深处却是厌恶杀戮,极其反感动辄杀人之举。
    其实李利知道这是他来自后世的灵魂作祟,后世之人身处和平年代,崇尚人权,反对压榨,爱好和平,厌恶杀戮。于是他附体重生到这个混乱不堪的汉末,自身渺小时,他为了生存而杀人,而身处高位时,他埋藏在心内深处的后世灵魂再次凸显出来,使得他施政宽仁,潜移默化地淡化着杀戮之心。
    故而,此刻身处冀州时,李利不由得想念起远方的妻儿,变得有些多愁伤感起来。这一刻他忘记了,就在距离无极城数十里外的地方,数万袁绍大军正在与黑山黄巾贼众对峙,说不定明天战火就会延伸到无极县城,既而波及到他身上。
    “你在想什么?妻子,儿女,还是军政事务?”不知何时,甄氏轻轻走到李利身旁,为他披上进屋时脱下的长袍,柔声询问道。
    李利扭头看着温柔动人的甄氏,会心一笑,说道:“兼而有之。甄府很好,夜间灯火通明,安静祥和,让人几乎淡忘了外面的纷纷扰扰,很容易多愁善感。
    没有前来冀州之前,我以为中原郡县和西凉的城池没有两样。直到我亲眼看到这里的一切之后,才知道这里的郡县人口众多,街市也很繁华,一个无极县城就能抵得上雍州的一个郡城,甚至还要繁华一些。”
    甄氏微微一笑。两侧嘴角露出美丽的小酒窝,显得笑得特别甜,足以融化铁石心肠之人。
    李利还是第一次注意到甄氏的笑容居然如此甜美。而且嘴角还有两个喜人的酒窝,此前他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看到李利直勾勾地看着自己。甄氏脸颊上迅速浮起几抹红霞,不过她却没有闪躲,更没有露出羞涩的少女姿态,而是含情脉脉地与李利对视。
    直到李利扭头避开时,她柔声说道:“中原各郡县的人口确实比雍凉二州辖下各郡县的人口多一些,街市也繁华很多,但这些都是过眼浮华。难以久存。一旦将来黑山贼和袁绍军彻底展开决战,中山、常山、魏郡、陈留和河南、河东等郡县都会战火四起,如今这般繁华的城池街市也将在旦夕之间被摧毁,既而百姓四散逃难。流民遍地,一片荒凉。
    相比之下,西凉各州郡乃抵御蛮夷和西域诸国的久战之地,民风彪悍,西凉军更是骁勇善战。兵锋强劲。纵然发生战事,只要各郡县没有陷落,就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毕竟西凉百姓早已习惯了战火烽烟,根本不会像中原百姓这样惊慌失措,惶惶不安。四散逃难。
    因此,如今西凉各郡县大治,治安稳定,百姓虽然生活得苦一些,却有盼头,只要辛勤劳作,就能有所收获。是以近年来,冀州和并州等地很多被战火摧毁家园的百姓拖家带口地逃往长安定居,而司隶百姓更是大举迁往长安三辅和雍凉二州另谋生路。
    想必这两年,文昌治下人口增长不少吧?”
    李利点头说道:“嗯,确是如此。一年多以来,西凉各郡县先后增加数十万人口,今年更多。函谷关外,进入西凉的百姓几乎是络绎不绝,相信不久之后,西凉全境将会在原有人口的基础上再增加上百万人口。”
    甄氏眼神灼灼地看着李利,接声说道:“是啊!自黄巾之乱爆发后,中原各郡和西凉百姓都往荆州和西川益州逃难。可是从一年前开始,流民百姓不再前往荆州和益州,而选择路途更近的西凉各州郡避难。如此以来,你治下的西凉各地自然是人口越来越多,各郡县也会迅速繁华起来。我相信,如果西凉各地的休养生息政令再延长两年时间,到那时,你治下的人口数量将远远超过天下各路诸侯,实力将愈发强大!
    只是我一直很困惑,早在两年前司隶大半郡县就已归附朝廷,同样是你的治下。为何三辅和雍凉二州施行的休养生息政令没有在司隶实施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