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骁骑- 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在一个屋檐下相处将近三天时间,以周瑜的睿智头脑,他不可能不知道李利此行用意,甚至两日前初次见面时,他就已经知道李利等人为何而来。然而周瑜这两天一直躲着李利,无形中已然表明自身态度,只差没有当面说破而已。
    有鉴于此,再留在这里已然毫无意义,所以李利不想多说什么,直接辞行离去便是,何必自讨没趣。
    怎奈鲁肃不愿轻言放弃,执意坚持劝说周瑜,没有得到周瑜明确答复之前,他就不会离开。作为兄弟,眼见鲁肃如此坚决,李利还能说什么,只能耐心等待两日,希望还有挽回的余地。
    此刻,消失一个上午的周瑜突然现身,还将宴席摆在后山梨园之中,此举着实耐人寻味。
    不过,不管如何,李利居巢之行即将有结果了。成与不成就在梨园宴席之上揭晓。
    梨园距离县府后院三百步之遥,园中梨树枝繁叶茂,绿树成荫,核桃大的青梨悬于枝节之上,还需生长数月,待秋天方可成熟。
    跟随周瑜走在梨园之中,李利稍稍扫视后山,发现这座山当真不小,南北走向横跨方圆数十里,郁郁葱葱。除了县府所在地稍微平缓一些之外。余下山林尽皆陡峭林密。十分险峻。
    顿时间,李利扭头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后的桓飞,没有任何眼神暗示,只是简简单单回头看一眼。随即紧跟周瑜向山腰凉亭走去。
    “兄长请入席。”看到李利走进凉亭,早已等候于此的鲁肃立即起身行礼,请李利主位落座。
    “嗯?”李利沉吟一声,既而微笑说道:“公瑾是地主,理应上座,我等即为宾客,强宾不压主,岂可僭越!呵呵呵!”
    “文昌兄无须谦让,这个主位只有你能坐得。我周瑜若是坐上去,那才是僭越之举!”周瑜满脸笑意地将李利请上主位,随之他和鲁肃一左一右两旁入座。
    坐下后,周瑜恍然发现刚才还跟在后面的桓飞居然跟上来,而今已然不见踪迹。
    当即周瑜脸色微变。眉头轻轻跳动,佯作不经意地问道:“飞虎将军何在,他为何不来入席就坐?”
    李利微微一笑,坦言道:“飞虎担心出事,故而留在园中巡视警戒。这也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之前就是因为我等疏忽大意,以致被兖州曹操麾下的夏侯兄弟设计刺杀。今日再入山林,他便顿生警觉,执意巡视一番才能放心。小心无大错,请公瑾见谅。”
    这番话,李利说得十分坦诚,不遮不掩,直言相告。
    不过实话最伤人。鲁肃闻言后,脸颊微红,张口欲说什么,却终是没有说不出口。
    与鲁肃相比,周瑜倒是显得极其坦然,神情顿愕之后,脸色随即恢复如常。起身亲自给李利斟上一杯酒之后,他含笑说道:“其实文昌兄不用解释,我也能理解。换做是我,亦会如此,正如文昌兄所言,小心无大错,有备才能无患嘛。如此也好,我等三人今日便可开怀畅饮,无所不谈!”
    “公瑾实乃通情达理之人,令我深感惭愧。”李利微笑颔首,举起酒樽,起身说道:“来,这第一盏酒权当我向公瑾赔罪,公瑾请!”
    “子敬,我等三人同饮!”周瑜欣然举杯,既而一饮而尽。
    落座后,周瑜笑眯眯地看着李利,意味深长地说道:“文昌兄刚才所为,恐怕很多人都不能接受,甚至有可能得罪主家,这一点文昌兄定然是心知肚明。既如此,文昌兄为何还要直言相告呢?”
    李利闻言一笑,伸手替周瑜斟上一杯酒,转而再给鲁肃和自己杯中斟满,既而自顾饮酒,没有正面答话。
    “哈哈哈!”周瑜见状哈哈大笑,随之端起酒樽一饮而尽,既而询问道:“文昌兄此番来意,子敬已对我说过多次,难道文昌兄就不担心我会因刚才之事而怀恨在心吗?”
    李利闻言后,一直挂在脸上的笑意迅速敛起,神色平静地说道:“如果公瑾决意不愿投效于我,那我固然会非常失望,但最伤心的人并不是我,而是一直视公瑾为兄弟的子敬。此外,公瑾拒绝我的招揽,损失最大的人也不是我,而是公瑾自己。”
    “哦?文昌兄何以如此自信,难道仅凭长安城中的天子亦或是三十万西凉军?”周瑜接声问道。
    李利微微摇头说道:“不是我李利妄自尊大,而是实力决定一切。自从我两年前整合西凉军之后,留给天下诸侯积蓄实力,扩张地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今我麾下西凉军已经休养生息将近两年,百姓已然能够自给自足,这就让我可以腾出手来伺机出兵。只有不调动西凉军全部兵力,仅是三五万兵马出征的话,就不会影响西凉大局,甚至不用加重赋税,劳民伤财。方今天下局势,只要我麾下西凉军一动,不出五年,天下局势就将趋于明朗,各镇小诸侯也将在五年之内相继灭亡。
    因此,如果某些心怀大志之人此时还没有发迹。或是还没有占据稳固根基的话,那他俨然失去了逐鹿天下的资格。即便他随后能够攻取几个郡县作为根基,充其量也不过昙花一现,根基太浅,实难久存。
    不知公瑾以为然否?”
    周瑜闻言后,脸上自信的笑容随之敛去,神情变得冷静下来,剑眉微皱,沉思不语。
    这时,鲁肃一直忧郁的神情反倒轻松下来。微笑着对李利轻轻点头。眼神中露出一抹浓浓的喜色。
    两天来。鲁肃处心积虑地百般劝说周瑜投效李利,白天说夜里还说,好话说了一箩筐。怎奈周瑜始终没有明确态度,支支吾吾。似是而非,一副不置可否的神态,一直不肯松口。
    直到今天,鲁肃已经彻底死心,不再抱有任何希望,而这桌梨园酒宴实际上就是践行酒,也是辞别宴。吃饱喝足之后,各分东西,自此彼此间就是陌路之人。甚至将来还会成为敌人。
    然而,让鲁肃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利此次却是一改之前敬重礼让周瑜的态度,反其道而行之。结果却是出人意料,周瑜反倒有些动心了。不似之前那般左右而言其他,避让闪躲,反而流露出此前没有的松动口风。
    忽然,周瑜从沉思中醒转过来,自饮自酌地询问道:“方今天下各镇诸侯之中,能入文昌兄法眼者有几人?”
    “嗯?”李利闻声愕然,凝神看着面色平静的周瑜,试探道:“现如今,天下十几路诸侯都不是易于之辈,或许他们眼下实力都不如我,但潜力巨大,不容小觑啊!”
    周瑜神情微怔,抬头正视着李利,语气诚恳说道:“文昌兄何必自欺欺人呢!兄之实力已然是天下翘楚,实乃诸侯之中实力最为强大且稳固的霸主,或许别人没有资格妄论天下诸侯,但文昌兄却有资格也有底气评论各镇诸侯。”
    语气稍顿后,周瑜话锋一转,说道:“如果文昌兄不便直言,便有我试言之如何?如若所言不确,愿闻文昌兄高论。”
    “也好,请公瑾试言之,就从割据扬州的袁术说起吧。”李利欣然颔首道。
    周瑜轻轻点头,饮罢一杯酒后,说道:“九江袁术袁公路,出身袁氏望族,自恃袁家嫡长子身份,生性倨傲,狂妄自大,轻诺寡信,昏庸无能却傲视天下。我观其人,实乃待死鼠辈尔,早晚必被其他诸侯所灭。故此,袁术不足为惧,也算不得英雄,不入文昌兄法眼。”
    李利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抬手给周瑜斟上一杯酒,说道:“冀州袁绍,曾为十八路诸侯盟主,领导群雄驱逐董卓,兵不血刃占据天下最富庶人口最多的冀州。现如今,袁绍拥兵二十余万,帐下文臣武将云集,实力日盛一日,颇有鲸吞幽、青、并三州之势。不知公瑾以为袁绍可还算得世之英雄?”
    周瑜接过李利递来的酒樽,一饮而尽,随之摇头说道:“冀州袁绍,重士轻庶,重官轻商,徒好虚名,好谋而无断,志大而才疏,坐拥冀州兵强民富之地而庸碌无为。我观此人与袁公路实为一丘之貉,恰逢乱世,二袁系出同门却水火不容,单此一节就不足以成大事。故而,袁绍亦不足惧,算不得英雄,纵能逞一时之强,却不可长久,早晚必为他人作嫁衣裳!”
    李利双眸微睁,眼底闪过一丝精光,再次给周瑜斟上一杯酒,问道:“幽州白马将军公孙瓒颇有威名,可还算得世之英雄?”
    周瑜这次没有先饮酒,而是接声道:“白马将军公孙瓒不失为一员能征善战的领兵将军,可为将却无帅才,更没有一方诸侯的心胸气度。昔日因其弟公孙越之死而妄动刀兵,出兵讨伐袁绍却不胜,自视甚高却无容人之量,枉杀贤士刘虞,必被天下人所弃。此等人焉能称得上世之英雄?”
    说完话后,周瑜端起酒樽一饮而尽,当真是畅快之极。
    李利脸上的笑意愈发浓烈,这次鲁肃要给周瑜斟酒都被他摆手制止。
    再次给周瑜斟满酒樽,李利出声问道:“徐州陶谦陶恭祖素有贤名,可当得世之英雄?”
    “陶恭祖垂垂老矣,冢中枯骨尔,何足道哉!”周瑜不加思索地应声说道。
    “陈留张邈,河内张扬,扬州刘繇等三人,又当如何?”李利一口气报出三路实力相当的诸侯。
    周瑜闻声愕然,神情诧异地抬眼看着李利,说道:“此三人比之袁公路尚且不及,遑论英雄?”
    “荆州刘表刘景升?”李利双眸与周瑜对视,丝毫不让,再次报出一路诸侯的名字。
    周瑜眼皮都不眨一下,脱口而出:“守户之犬,纵有荆州九郡,又有何用?此等看门护院之辈,岂可与世之英雄相提并论!”
    李利双眸愈发炙亮,随口问道:“益州刘焉?”
    周瑜剑眉微动,眼睛轻轻一眨,轻轻说出两个字:“死了!”
    “刘焉死了?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李利颇感诧异地问道。
    周瑜反过来给李利斟上一杯酒,十分肯定说道:“十天前刘焉病死,其子刘璋继位益州牧。据说刘璋前一天赶到成都,第二天夜里刘焉就一命呜呼,益州众文武本想力推刘瑁继承父志,却不料刘璋居然怀揣天子敕封诏书,身边还有几员大将保护,如此才堪堪坐上益州牧的宝座。我此前听闻刘璋是文昌兄帐下将军府掾,与文昌兄私交甚好,而他手中所持天子敕封诏书想必就是文昌兄所赐吧?”
    “呵呵呵!无心之得,不成想还派上用场了,侥幸之至。”李利呵呵笑道。
    话音未落,李利当即转移话题,继续问道:“兖州曹操被名士许劭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今他拥兵十余万,占据中原要地兖州,麾下文臣多为当世名士,武将亦是勇武之辈。以公瑾看来,兖州曹操可算得世之英雄?”
    周瑜颇为狡黠地摇头轻笑,意味深长地说道:“遍观天下各路诸侯,文昌兄为何独独将曹操置于最后,想必文昌兄心中最为忌惮之人便是曹操曹孟德?”
    

第522章 龙虎风云会(续)
    微风阵阵,吹动绿叶翩翩起舞,搅动林下腾腾热浪。
    酒香浓郁,伴随清风徐徐飘散,遍染梨园阵阵芳香。
    梨园凉亭中。
    三人围坐成团,饮酒正酣,谈兴正浓,头顶艳阳为证。
    “来,子敬,你我兄弟二人敬公瑾一杯,请!”
    正当周瑜等待李利答复的一瞬间,一阵凉风吹拂而过,李利顺势扭头避开周瑜灼灼逼视的目光,举杯相邀三人共饮。
    饮罢后,李利催促周瑜吃菜,而他自己则是不管不顾地大快朵颐起来。
    片刻后,周瑜笑呵呵说道:“看来被我不幸言中了,能入文昌兄法眼的诸侯正是兖州曹操。呵呵呵!”
    狂吃海喝一番之后,李利没有回避周瑜和鲁肃二人注视的目光,颔首说道:“公瑾一语中的,兖州曹操确是人中豪杰,乱世枭雄。此人既没有袁绍那样好的运气,也没有二袁手中那么多可供利用的资源。但他却能一步步壮大起来,历经大小百余战,终于在兖州扎下根基,成为中原诸侯之中战力最强的一路诸侯。曹操麾下兖州军之所以战力强悍,就是因为兖州军这些年几乎天天打仗,百战之下出精兵嘛!
    此外,曹操气度恢宏,智深如海,深谙兵法韬略,还精通政务治世,可谓文武全才,实为百年不遇的枭雄。此人之才之志之胸襟,尽皆是人中翘楚,端是不容低估轻视。否则,谁若是低估了曹操,或是看不起他,必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哦?”周瑜颇为诧异地说道:“文昌兄竟然对兖州曹操评价如此之高,但他现在并不是中原各镇诸侯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反倒处处以袁绍为首,长期与袁绍结盟啊!”
    这时,鲁肃突然插话道:“这才是曹操最为高明之处。目前中原各镇诸侯中惟有冀州袁绍和兖州曹操实力最强,而袁绍所拥有的实力又在曹操之上。而且兖州和冀州仅有一河之隔。是以曹操处处以袁绍为首,密切与袁绍联盟合作,伺机壮大自身实力。而今曹操攻打徐州,袁绍跃跃欲试想要吞并幽州,双方各取所需,没有利益冲突。一旦中原局势明朗之后,袁曹联盟必然土崩瓦解,双方之间必有一场大战,从而决定中原各州的最终归属。”
    “嗯,子敬所言一针见血。句句在理。”李利颔首说道:“曹操此人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该俯首求饶的时候,他绝不强撑也不在意声誉威名。然而,等到他实力强大之后,就会翻脸无情。狠下杀手。能屈能伸,百折不饶,杀伐果敢,自古奸雄莫过于此。”
    周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询问道:“这么说来,文昌兄心中惟有曹操算得世之英雄,余者皆不足道?”
    “非也!”李利当即摇头说道:“如果天下只有兖州曹操一人堪称世之英雄,那我早就挥兵灭了他,岂容他一步步做大!”
    说到这里。李利语气稍顿,疑声问道:“不知公瑾、子敬可曾听说过涿郡刘备刘玄德其人?”
    “当然。”周瑜接声说道:“虎牢一战,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力战吕布,一战成名,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而今听闻他率部驰援徐州陶谦。现正与曹操交战,此举倒不失为仁义之举。”
    说话间,周瑜脸色陡变,惊声道:“文昌兄特意提起刘备其人,莫非另有所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