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骁骑- 第4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堂内,袁绍眉头紧皱地背着双手来回踱步,满脸忧虑之色,神情阴沉而焦急。
    随着一阵脚步声传进正堂,抬眼一看,正是负责渡河打探消息的孙策大步走来,顿时袁绍三步并作两步的快速迎上去,急声询问前天深夜发生在南岸飞云渡周围的战事。
    当天夜里,袁绍率领诸侯大军就驻扎在黄河北岸,也就是河东郡大阳渡口。
    深夜初更时分,但见南岸飞云渡方向一片红光直冲云霄,数十里之外都看得清清楚楚。随后,北岸扎营的诸侯大军清晰地听到南岸巨大而斑杂的厮杀声,厮杀之剧烈、持续时间之长,让置身北岸远远眺望的数十万盟军看得心惊肉跳,虽未亲赴战场,却能感同身受,完全能够想象南岸飞云渡山涧中惨烈的厮杀场面。
    是夜,飞云渡上空的火光足足持续了两个半时辰,厮杀声、惨叫声、马蹄声和战马长嘶,前后持续一整夜。直到天亮后,烽烟熄灭,喧嚣吵闹一夜的巨大声响戛然而止,至此黄河南岸终于平静下来。
    但是,三更时分传到北岸的万马奔腾轰隆声,却让袁绍、张扬、吕布和张邈等四位知情人脸色大变,神情黯淡。以至于张扬和张邈二人整夜都待在袁绍的主帅大帐里,满脸煞白,战战兢兢地站在帅帐门口眺望南岸上空的火光,好似他们二人即将面临灭顶之灾一般面如死灰,失魂落魄的坐立难安。随后,其他几路诸侯也先后赶到袁绍的帅帐之内。询问南岸发生何事,惟独吕布没有赶来凑热闹。
    第二天黎明时分,袁绍立即委派孙策负责遣人渡河前去飞云渡周围打探消息。因为盟军之中只有孙策所部将士熟识水性,在大军没有渡船过河的情况下。派遣斥候前往黄河南岸打探情报的重任自然落在孙策身上。而他及手下一万余扬州军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飞云渡战事爆发后的两天里,孙策先后派出去数百名水性上佳的斥候渡河打探情况。可这些斥候却是一去不复返,两天之内没有一个斥候活着回来。直到第三天清晨,终于有一队五人斥候小队撑着竹筏返回北岸,第一时间向孙策禀报飞云渡之战的详细战况。
    事实上。飞云渡山涧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绝大多数盟军将士和少数诸侯自然无从得知,但袁绍、吕布、张扬和张邈四人以及留守盟军大营的曹仁等人,却是心知肚明。即使他们没有亲眼目睹或是亲临战场,但也能猜出**不离十,都知道飞云渡上空的夤夜大火是怎么回事。
    只是有些事情一旦事先有所隐瞒,就必须一瞒到底。不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绝不能泄露半个字,否则其他几个不知情的诸侯必然心生芥蒂,耿耿于怀。
    郡府大堂上。袁绍拉着孙策并排落座,随手接过侍婢送来的茶壶,亲自给孙策倒上一杯,以示亲近之意。
    “这两天伯符带伤之下来回奔波,甚是辛苦,袁某于心难安哪!来,今日袁某以茶代酒敬伯符一盅,请!”
    “盟主言重了,此乃末将份内之事,怎可言苦?盟主请用茶!”伤势未愈的孙策稍作推让,随即恭声相邀,与袁绍一同饮茶。
    “伯符此来,想必是已经打探清楚前天夜里发生在飞云渡的战事了?”
    “正是如此。今晨斥候刚刚返回,末将得知战况后不敢怠慢,立即赶来向盟主禀报。”
    看着孙策说话时的凝重神色,袁绍脸色顿变,眼底闪过一抹失望之色,还有一丝惋惜与不舍。
    不过袁绍终非常人,脸上的异色一闪即逝,随之左右而言其他:“南岸战事如何,袁某已经猜出大概。此事不急,容后再议,眼下袁某最关心的事情,便是伯符伤势恢复的如何?”
    如此轻描淡写的两句话,让孙策惊诧莫名,心里暗自替曹操感到悲哀。不过他脸上的神色并无太大变化,也没有中途插话,依旧侧耳倾听着袁绍接下来的一番话。
    “会盟至今,伯符率领先锋大军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十日内连续攻取十座城寨,居功至伟。正是伯符身先士卒的勇猛冲杀,才使得我盟军仅用一个半月便攻破安邑大营,将李贼大军赶出河东,仓皇逃往函谷关。
    目前我诸侯大军渡河在即,预计半个月后将在函谷关下与李贼展开决战,届时必将是一场龙争虎斗的空前大战。现在河东郡已经彻底落入我等之手,接下来盟军又要渡河南下,继续攻打函谷关,这是我等会盟的头等大事。如此一来,河东郡由谁留守之事就摆在我等面前,必须尽快决断,否则就会迁延时日,贻误战机。”
    说到这里,袁绍突然停下来,自顾饮茶,笑眯眯地注视孙策。
    而孙策听了袁绍拐弯抹角地一番话后,直到此时他终于听明白了。原来袁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絮絮叨叨一番话,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这就是由谁留守河东郡。
    与此同时,袁绍之所以对他孙策这么客气,并不是想让他留守河东,而是想得到他的支持或者说是配合。因为袁绍心里早已有了最合适的留守人选,只是此事尚有争议,还有其他诸侯与袁绍指定的人选相争,而且是寸步不让,如此就让袁绍企图吞并河东、河内二郡的初衷难以实现,无法摘取会盟以来的第一份胜利果实。情势所迫之下,袁绍就想拉拢孙策,藉此赢得大多数诸侯的同意,从而顺利实现他的意图。
    事实正如孙策所想,袁绍接下来的一番话便证实了他的猜测。
    “伯符啊,按照我等会盟之初共同议定的盟约,谁的功劳最大、谁出力最多,就拥有分享战果的优先权。故而,伯符理应留守河东郡,并且也是最合适的人选;以你立下的赫赫战功,足可让各路诸侯心服口服,无话可说。只是我知道伯符志不在此,与令尊一样都是驰骋沙场的世之英雄,区区河东一郡之地何足道哉?接下来的函谷关决战,乃是大汉立国四百年的第一场空前大战,这才是伯符真正大展身手的好机会,足可一战成名,永载史册。不知伯符以为然否?”
    孙策淡然一笑,侧身对袁绍拱手施礼:“多谢盟主抬爱。只是末将生性愚钝,虽有征战沙场之志,奈何身负重伤,恐怕三五个月都很难痊愈。不过,末将生于楚地,对河东郡倒是没有一丝非分之念,因此不管是谁留守河东郡,末将都无异议。
    不知盟主许意何人,末将又能为盟主做些什么呢?”
    “哈哈哈!”闻听此言,袁绍轻轻拍着孙策的左肩,开怀大笑:“伯符快人快语,不愧是爽朗坦率的大好男儿!”
    大笑之余,袁绍稍稍收敛笑声,侧身笑眯眯地看着孙策:“会盟之初我等原有八路诸侯,白波军全军覆没之后,仅有七路诸侯。这七路诸侯之中有意留守河东郡的诸侯只有两人,其一是黑山军首领张燕,此次他态度坚决,似是对河东郡志在必得;其二便是温侯吕布。
    此二人之中,吕布想留守河东郡,倒是很符合他一贯的作风,但凡能够抢到手的城池,他历来是当仁不让。不过,此次与以往不同,他既想占据河东,又想出兵南岸,与李贼正面决战。如此以来,倒也好办,我多给他一些粮草兵器,再妥善说服他放弃河东,想来并非难事。
    至于黑山军张燕,此人甚是难缠,此前连番厮杀之中他畏首畏尾,不出一兵一卒,生怕折损自身实力。现在倒好,看到好处他就立即跳出来,企图不劳而获,居然想要独占河东郡,端是可恶至极!并且,张燕想要占据河东,并不是单单为了河东一郡之地,他还想趁机吞并白波军的残余势力,继而进一步壮大实力。此等贪婪无度的宵小之徒,袁某绝不会让他阴谋得逞;否则,往后我盟军各路诸侯岂不是争相效仿,如何打败李贼?”
    直到此时,袁绍终于说出他指定的人选:“为了确保河东郡不会得而复失,又不影响盟军实力,袁某有意让河内太守张扬暂领河内和河东二郡。与此同时,张扬本部兵马仍旧与大军一道开拔前往函谷关,让他重新招募青壮驻守河东郡,并配合我麾下三万辎重兵供应盟军所需的粮草军械。如此安排,不知伯符意下如何?”
    “嗯?”孙策愕然应声,满脸犹豫不决之色,与他之前所说的没有异议截然相反,似乎对此事有些不同的看法。“盟主所言让末将想起一些事情。在此之前,张扬太守似乎也没有出兵参与战事,与黑山军首领张燕将军一般无二。两相对比,盟主此举似乎有些欠妥?”
    “哦?”袁绍闻言稍感诧异,既而似笑非笑地看着孙策:“白波军四位首领阵亡之后,还有三千残兵无人统领,以袁某之见,正好伯符有伤在身,不妨抽空训练他们一下。此外,之前为白波军准备的粮草还剩两万石,正所谓一事不劳二主,索性一并托付给伯符。不知伯符愿不愿意受累呀?”
    “盟主如此盛情相托,末将怎敢推辞!”说完话后,孙策与袁绍对视而笑:“呵呵呵”
    

第674章  瀚海阑干百丈冰
    “叮叮咚!”
    函谷关,大将军行辕。
    随着小乔芊芊玉指起起伏伏地快速撩动,琴弦震颤,一曲抑扬顿挫的十面埋伏从玉指下响起,在中军帅帐中飘散。
    琴声悠扬,婉转激荡,忽暗忽明、忽强忽弱,虚实交错,绕梁不绝。
    大帐内,身着锦袍的李利背对大帐,伫立门前,神色平静地凝望着天空飘飘洒洒的洁白雪花,似是若有所思,又似心如止水,静静聆听琴声,体悟隆冬时节的酷寒与宁静。
    大帐左侧,一袭裘皮大氅裹住小乔羡煞旁人的娇躯,一张古琴在她手指间呻吟震动,一盆炙热的炭火驱逐严寒,温暖佳人身,给整个大帐带来融融暖意。
    此时,距离飞云渡一役已经过去十天,不知不觉中函谷关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雪花飘然而落,飞舞盘旋,似圣洁娇贵的少女翩翩降临人世,抚慰万物枯寂的大地,蕴养满目疮痍的大汉,指引无数迷失的亡魂找到回家的路。
    飘飘洒洒的雪花,形体很小,身姿娇弱,却很执着;从昨夜二更时分伴随着呼啸凛冽的寒风悄然而至,一直持续到午后,而今依旧声势不减,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隆冬时节,大地飞雪,伊人为伴,午后赏雪,抚琴以慰心灵,琴由心生,心声即为琴声。
    如此美景佳人,实乃人生幸事。
    男儿行于世,战刀破寒夜,浴血洒深秋;待到降雪时,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大丈夫当如是。
    不知何时,琴声悄然而止,小乔缓缓起身,款款走到李利身后,轻轻从身后抱着男人的虎腰。柔软而丰满的峰峦紧紧贴着男人强壮宽阔的后背,使得神游天外的李利骤然回神。暮然回首,他犀利的眼神与小乔娇媚的目光不期而遇,一瞬间他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呈现出少有的温柔而充满笑意。
    “夫君还在想着十天前的飞云渡之战,是因为没有抓到曹操而闷闷不乐吗?”
    李利闻言一笑,身形侧转,随手将小乔轻拥入怀,微微摇头:“不至于。区区曹操而已,侥幸逃走是他的运气,何须介怀?况且,时下寒冬来临,七日前袁绍便已率领诸侯大军开始渡河,如今已于四十里外的娄底原安营下寨。至此。一直藏身于山林之中的曹操安全脱险了,接下来就将迎来此次司隶之战的最终决战。冬雪降临,天寒地冻,我军二十余万将士都将在天寒地冻中度过整个冬天,这是一场考验意志的鏖战。在此期间不知有多少将士能够熬过这个冬天,坚持到最后。”
    依偎在男人怀里,鼻息中充斥着男人熟悉的味道,小乔感觉不到一丝寒意,温暖包裹着娇躯。本能地抚摸着男人的胸膛,小乔多么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自己永远被心爱的男人抱在怀里。直到永久。但她深知自家男人志向远大,坐拥数十万雄兵,掌管天下权柄,又有众多娇妻美妾,永远也不可能只属于自己一个人。因此,她十分珍惜与男人单独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享受男人的怀抱,感受他的体温,牢牢记住他身上熟悉的味道。
    “夫君不必担心。昨天妾身和练师姐姐、月儿妹妹一起去军营看过,我军粮草辎重准备充足,冬装齐备。木炭堆积如山,足可供应大军整个冬天之用。此外,公瑾将军遵奉夫君之命,从塞北运来大量的牛羊牲畜,还有很多黑石,呃就是夫君最近经常提起的可供取暖之用的煤炭。
    换言之,我军二十余万将士在前方征战,后方负责供应粮草辎重的青壮和郡府兵却多达三十余万人,足可保障大军所需要的一切辎重。相比之下,诸侯盟军就不同了。他们是劳师远征,所需粮草辎重都需要从河东运到河南,且兵马众多,供给不足,每日所需粮草和木炭的数目极其庞大。故而,虽然妾身不谙战事,却也知道这个冬天对于诸侯大军来说,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稍有差池,恐怕不用夫君率军出击,他们就不战自溃了。”
    李利微笑颔首,无比怜惜地抱着小乔:“这些天你们亲自给将士们发放冬衣和被褥,实在太辛苦了,以后切莫如此。你和练师出身南方,身子娇弱,此前少有机会经历这种严寒,往后要懂得疼惜自己。近来战事紧张,我无暇分身照顾你们,军营简陋,这就需要你们自己照顾好自己。”
    说到这里,李利轻轻吻着小乔的额头,抬眼看着帐外的雪花:“战争对于敌我两军而言,所处环境完全一样,机会也是均等的。无论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天时地利人和,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必败无疑。
    先前河东之战,我军处于被动防御之势,一步落后则处处被动,结果被盟军抢得先机,连番失利,一月之间丧失安邑大营,不得不退守函谷关。然而,尽管我军连续丢城失地,所幸将士折损不大,实力犹在,仍然不惧诸侯大军。飞云渡一役,称得上是整个司隶之战的重大转折,一举剿灭曹操所部六万大军,战后逃脱者仅有三千余人,整个歼灭战堪称完美。眼下虽然还看不出它的重要性,但在随后的战事之中必将显现出来。”
    “照此说来,接下来的战事就会轻松很多,夫君必能彻底打败诸侯大军!”小乔神情雀跃地接声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