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骁骑- 第7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邺城一役,李利先后调集飞熊营、青龙营、虎贲营、幽州营(四万)等十三万铁骑,再加上两万金猊卫、两万陷阵营和五万步军,共计二十二万大军。大战之中,李利将大军分为前后两部,前军由周瑜任主将,率领三万青龙营、两万幽州军和四万步军进驻南岸大营;而李利则率领余下兵马驻扎在漳河北岸。
    破城之日,李利亲率八万战骑渡河,与周瑜大军会合后,领军进驻邺城。至此,滞留在邺城城外的西凉军便多达十七万之众,而留守大营的只有高顺帐下陷阵营和看守辎重的两万余步骑。随即李利被困城中,而曹军则采取围点打援的策略,水火并用,接连击败周瑜和典韦二人的两路兵马,并出兵偷袭高顺大营。
    战后,邺城外的十几万西凉军能够活着逃回大营的只有两万余铁骑,以及李利麾下成功突围的四千余将士,余下十四万步骑全军覆没。而留守大营的高顺所部,在抵御曹将乐进率领四万大军攻打营寨的战斗中,虽然守住了大营,却也折损了一万多将士。
    由此,仅是邺城一役,李利麾下二十二万大军最终幸存下来的不满六万人,余下十六万将士堙没于一役。即便还有幸存者,也将沦为曹军的战俘,吉凶难料。
    诸葛亮接到这些情报之后,将其悉数拦截下来,暂时隐瞒不报。他很担心此刻已是身心俱疲的李利承受不住如此惨重的巨大损失,从而压垮李利勉力强撑的意志,心力交瘁,忧思成疾,骤然病倒。
    
   

第085章 长安不见使人愁
    诸葛亮接到这些情报之后,私下大概统计一下,得出一个惊人的数字。
    此番西凉军在河北战场的全部折损竟然多达二十五万之众,其中六成是西凉军主力战营的兵马,四成是郡府兵。
    此外河北战事结束后,除了暂时还在西凉军控制下的渤海郡之外,青州、兖州和冀州三州之地悉数落入曹操手中。
    而这些败报都被诸葛亮拦截下来,他担心此刻已是身心俱疲的李利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兵马伤亡,惟恐如此惨重的损失会压垮李利的身体,以致心力交瘁,忧思成疾,骤然病倒。是以诸葛亮慎重思量过后,毅然决定暂时隐瞒不报,等过些时日李利恢复过来再说。
    然而他尽管矢口不提战报之事,却不代表李利对此毫不知情。
    殊不知,每一份呈送李利的战报都会第一时间送到李挚手里,而李挚是不会对李利有所隐瞒的。此次败报频传,如果不是李挚刻意拦下这些败报,并授意亲兵将其送到诸葛亮手里,诸葛亮只怕根本接触不到这些军情。
    尽管如此,李挚仍然会向李利禀报各路兵马已经传回消息,却对消息的内容只字不提。如此以来,李利自然知道河北战场上的各路兵马都打了败仗,并且损失惨重。但李挚执意不说,他也不多问,毕竟他对此已有心理准备。暂时不知道具体伤亡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否则诸多败报一股脑地呈现在他面前。他自己都担心此次能不能承受住如此巨大的压力。
    李利虽然早已见惯了生死,却并未亲身经历过如此惨重的伤亡损失。眼见昔日跟随自己征战的将士们一个个惨死疆场,他岂能视若无睹。焉能不痛心、不悲伤?尽管他一度认为自己心若磐石,冷酷而铁血,可是当这一切真正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恍然发觉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常人并无二致。
    所以他此刻不想知道具体战况。即使这样,却仍是心中苦闷,愁肠百结。心力交瘁。
    这一夜,李利喝醉了,喝得酩酊大醉,醉倒在正堂上。还是诸葛亮和李挚二人将他抬到后院寝室。并叮嘱与诸葛亮一同前来并州的吕玲绮服侍李利睡下。
    次日清晨,后院里乱作一团。所有跟随李利前来上党郡守府的将领和郡府僚属悉数等候在门外,急得焦头烂额,不时还有脾气暴躁的将领拎着医官的脖子低声怒斥,俨然恨不得将其大卸八块似的。
    这一切只因李利病倒了。
    自从昨夜睡下之后,大醉之中的李利便忽冷忽热,急得闻讯赶来的诸葛亮连夜召集数十名医官和郎中前来医治,却一点效果都没有。不得已。李挚连夜飞鹰传信长安,传令神医华佗和张机速速赶来上党。与此同时。李挚和桓飞等将领各领一队人马清早出城,分头前去接应,以期尽快接回两位神医救治自家主公。
    雨过天晴之后,庭院里干干净净,精心修饰过的盆景和绿树错落有致地伫立在两盘,廊下的庭柱擦得锃亮,石阶也被特意冲洗干净。毫不夸张地说,因为李利住进了后院,上党郡守和治下僚属为此挖空心思、费尽心力,将整座府邸统统清理一遍,不留死角,真可谓是一尘不染,比他自己的寝室还要干净得多。
    除此之外,整个后院的侍女都是经过仔细甄选的,全是上上之姿,个个面容姣好,身段婀娜,说是丰乳翘臀亦不为过。并且,整整三十名侍女全是清纯可人的处子,都是特意为李利准备的,摆明是奉承讨好,惟恐招待不周。
    如此安排,不得不承认上党郡守已然倾尽全力,方方面面都做得让人无可挑剔,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只可惜他时运不济,李利入住郡府的第一晚便生病了。随即一众虎狼将领便拿他问罪,若不是诸葛亮从旁说情,只怕他就被这些军中悍将一人一巴掌拍死了。
    是以对于上党太守而言,眼前这般局面当真是无妄之灾,让他百口莫辩,欲哭无泪。而坐立难安的将领们随后又看后院里花枝招展的众多侍女不顺眼,再度训斥太守及其治下一众僚属,以致上党一众官吏吓得心惊胆战、浑身哆嗦,以至于几名胆小的刀笔小吏被吓得当场尿了裤子,丢人现眼,狼狈之极。
    眼睁睁看着一众将领失去控制,乱发脾气,诸葛亮起初还能出面制止,可是随着将领们越闹越凶,他的话也不管用了。众将领知道他是主公李利的义弟,因此不会对他发脾气,更不会动粗,却也听不进去他的劝解。时下众将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谁有办法救治主公李利便听谁的,除此之外谁的话也不好使,趁早免开尊口,否则便是自取其辱。
    就这样,诸葛亮纵有通天之能,却连眼前这群即将暴走的将领也奈何不了。于是他只能站在李利的寝室门外,时不时地看看寝室的情况,再扭头看看院子里的局面,一脸苦涩,无可奈何的摇头叹息。
    “孔明先生,众医官已经尽力了,但夫君仍是时冷时热,痛苦不堪。既然无计可施,不如让妾身试试吧。”就在诸葛亮一筹莫展之时,之前一身戎装的吕玲绮此刻却换回了一身红锦罗裙,乌黑的秀发湿漉漉的,霍然是刚刚沐浴更衣。
    诸葛亮闻声回头看向吕玲绮,眼角瞬间闪过一丝明悟,诧异道:“嫂夫人你这是”
    听出诸葛亮已经明白自己的意思,吕玲绮不禁俏脸绯红,羞涩地低着头,轻声道:“妾身之前听说过这个法子。而今夫君正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挣扎不止却又昏迷不醒,妾身见医官们束手无策便想试一试,不求夫君立刻恢复如初,只要能等到两位神医赶到这里即可。不知孔明先生能否成全?”
    “这、、、”诸葛亮无法作答,顿时犹豫了,脸上浮现出极其罕见的为难之色。
    其实诸葛亮知道吕玲绮虽然名为李利的妾室,实则仍是完璧之身,李利一直都未动她一根手指头。这其中的缘由,诸葛亮早已心知肚明,无非是因为吕玲绮的父亲吕布徘徊不定,始终不愿率部归降。正因如此,在成亲之后将近一年时间里,李利一直对吕玲绮不远不近、不冷不热,迟迟没有让她真正成为自己的女人。
    这虽然是李利的家事,但诸葛亮既是李利的义弟,又是小舅子,还是李利的亲信近臣,是以他对吕玲绮和李利之间的情感纠葛犹如隔岸观火一般看得清清楚楚。正是由于知道这些内幕,使得他此刻愈发为难,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不敢轻易做决定。毕竟他虽然深得李利信任,却终究是臣子。身为人臣岂能干涉主公家事,岂敢擅做主张给主公纳妾?
    是以诸葛亮这一刻真心感到为难,踌躇难决,举棋不定,诸多思绪涌上心头,并且还想到此事引发的严重后果。倘若主公李利安然无恙还自罢了,一切自有李利做主,便省去了他夹在中间里外难做人。然而此举若是没有效果,一旦李利一病不起,那后果可就严重了。届时李利暴病而亡,可他诸葛亮却在李利大病之时授意吕玲绮前去侍寝,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他居心叵测,难脱谋逆弑主之嫌。果真如此的话,他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百口莫辩,最终只能为李利殉葬,真正印证了结义时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心思急转之中,诸葛亮终究是个有担当的重情重义的人。顷刻之间,他毅然摒弃了诸多杂念,做出了自己的决断。
    但见他对吕玲绮躬身一揖,恭声道:“与其坐等神医到来,不如大胆一试。如此便有劳嫂夫人了。”
    说罢话后,诸葛亮疾步走到石阶前,对院子里争执不休的众将领朗声说道:“诸位将军安静一下!眼下主公身染风寒之症,医官们束手无策,为今之计,只能让玲绮夫人前去服侍主公,或许还有转圜之机,否则主公恐怕等不到神医到来便”
    语气一顿,诸葛亮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在下深知资历浅薄,无权替主公决定任何事宜,尤其是在此刻这等紧急关头,更不宜行此僭越之事。然则,于公,在下是主公帐下之臣,理应替主公的安全考虑;于私,主公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并且不嫌在下出身寒微,认作义弟。值此危急之时,与情与理,在下都不能眼睁睁看着主公受病痛折磨而袖手旁观。所以,在下此番僭越一回,准许玲绮夫人只身入内服侍主公。诸位将军可有异议?”
    话音落下好一会儿,庭院中的诸多将领仍是一声不吭。就在这时,金猊卫副统领陈到、史阿,幽州营副统领轲比能和壶关守将郝昭大步上前,恭声道:“我等无异议!”在桓飞、李挚二人离开之后,他们四人便是众将之首,只要他们四人一致同意,其他将领自然无话可说。
    
    ps:衷心感谢:书友守护星座的人月票支持,多谢!
    
   

第086章 无情未必真豪杰
    伴随“嘎吱”一声脆响,后院寝室的房门缓缓关闭。
    与此同时,十余名医官和婢女都被屏退出来,战战兢兢地站在廊下,屏息敛声,噤若寒蝉。
    诸葛亮手指轻点,示意被点到的四名侍女留在门外随时听候使唤,旋即抬手一挥,率先离开后院。一众医官和侍女忙不失迭的跟在他身后,闪躲着避开院子里的凶恶如虎狼一般的众多将领,疾步离去,惟恐稍慢一点便被将领们抓住毒打一顿。
    眼见诸葛亮带着众人已经走了,众将领面面相觑,旋即一步三回头地看着李利的寝室房门,依依不舍地离开庭院。
    至此喧闹了半个时辰的后院终于安静下来,只有二十四名金猊卫亲兵和四名楚楚动人的侍女留在这里,静静地伫立在充斥着凝重气息的院子里,一动不动。
    其实他们都知道诸葛亮刚刚提到“玲绮夫人只身入内服侍主公”的真正含义。这原本是一件绮丽浪漫的事,却因李利突然发病而彻底破坏了浪漫的气氛,使得后院弥漫着异常凝重的气息,紧张压抑的氛围令人窒息。
    事实上,不仅是兵士和婢女们感到压抑,刚刚离开的西凉诸将和诸葛亮等人同样是满腹疑问,忧心如焚。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身铁骨、武艺绝顶的主公李利竟然会生病,而且是毫无征兆的突然发病,其症状十分诡异,忽冷忽热。昏迷不醒,还时不时地失声呓语(梦话)。
    要知道,李利的身体极其健壮。高大威猛,拥有千钧之力,足可生撕虎豹,掌毙豺狼。在此之前的历年征战之中,休说生病,李利即便是重伤之下仍可指挥大军作战,甚至于尚有余力上阵厮杀。就在昨天中午。李利还亲自上阵挥刀斩断刘备一臂,并重创关羽,而后连续斩杀五十余名黑衣扈从。神勇凶悍,无与匹敌。
    然而仅隔一夜,他却病倒了,病得人事不知。药石无济。众多医官均是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众将领顿感措手不及,根本不相信李利是突然发病。在西凉诸将心目中,李利就是不败战神的化身,无敌于天下。像这样不可战胜的战神竟然会生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无稽之谈?
    但是事实摆在眼前。一众将领都亲眼看到了,主公李利确实生病了。还病得不轻。是以众将不禁深感怀疑,疑窦丛生,怀疑一切昨夜与自家主公接触过的人,尤其是上党郡守府内的所有官吏、侍女和扈从。甚至,在他们眼里,大将军府祭酒诸葛亮的嫌疑最大,因为昨天晚上正是他陪着李利彻夜饮酒,也是他将喝得酩酊大醉的主公送进寝室的。
    因此众将对诸葛亮意见极大,怀疑他从中捣鬼,蓄意谋害自家主公。所以当他们得知主公李利病倒之后,不禁对诸葛亮心存敌意,根本不给他好脸色。若不是心存顾忌,又没有真凭实据,恐怕他们早就对诸葛亮动手了。
    奈何这一切都只是猜测,仅限于怀疑,加上此刻李利还在昏迷之中,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因此众将领暂时还能克制情绪,寄希望于主公能够醒过来,一切并非无法挽回。倘若李利真有不测,那么他们此刻的怀疑便会转化为实际行动,诸葛亮难辞其罪,其下场注定是极其悲惨的,必定要给李利殉葬。
    当然了,一同殉葬的还有郡守府上下所有人,上至太守、下至杂役,一个都跑不了,因为郡守府已经被大军团团包围。李利活着,这些将士就是守卫郡守府的防卫力量;李利若有不测,那么这些甲士便会挥舞屠刀杀光郡守府里的所有人。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必然存在的事实。
    须知,骁勇善战的西凉军团是李利一手组建发展起来的。尽管其前身是董卓麾下的西凉军,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更迭,已然成为一支庞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