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独裁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大独裁者-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尼古拉二世连场面话都来不及说,扔下一帮使节,着急的朝克里姆林宫而去。

不过,他走后,整个宴会大厅却沸腾开来了。

这些外交使节刚才都听到俄皇的那番话了,顿时,各国使节表情都不同,有幸灾乐祸,有事不关己,有看好戏的样子。

“日本人竟然对俄国宣战了,这些小矮人是不是疯了?”意大利使节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

“是啊,难道日本人以为他们赢了中国,就已经能够与我们欧洲列国一较长短!”

一些欧洲小国使节纷纷觉得不可思议。

言谈之中,连整个亚洲都不放在眼里了。

只有德国,英国,美国、法国等比较关注远东国家的使节若有所思,英国人并不觉得很意外,他们与日本走得最近,自然知道其国内对俄人十分愤恨,只是想不到日本现在就开了第一枪。

德国人则开始考虑其如何做对自己有利来,最终得出结论,要支持俄国人在远东开战,这样,俄国人在欧洲的兵力将会锐减,对德国的压力也不会有你们的了。

第二百九十八章 光复军入朝

日本偷袭俄海参崴,并且向沙俄宣战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就像是海上掀起的巨浪,十二级的大地震。

顷刻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与此相比,前段日子的德人侵入中国胶州湾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英国暗中对日本支持,美国同样是对日本进行经济援助。

俄国人一开始还很狂妄,声称一名俄国士兵能够对付五名日本士兵,日本将遭到他们血腥的报复。

但是随着日军把俄远东舰队锁在海参崴港口内不能出击,并且迅速歼灭了俄国在朝鲜的驻军之后,俄国人终于有点清醒了,开始把日本人当成对手对待。

清醒过来之后的俄国人,这才发现,自己在远东的实力,真的很弱小。

俄皇尼古拉二世当即自任俄军总司令,以国防部长兼陆军大臣库洛为参谋长,准备在阿穆尔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实行总动员,征调13万官兵,对滨海州进行支援。

俄国的阿穆尔沿岸总督辖区,管理阿穆尔州、外贝加尔州、滨海州和萨哈林岛,由总督和军区指挥官管辖,军区司令是格罗杰科夫中将了。

俄皇任命其为远东陆军司令,组建远东作战军,即刻制定对日作战计划。

海参崴是俄海滨州的首府,如果丢掉海参崴,对俄国人的打击将是巨大的,不仅有损于俄国在远东的政治军事威望,而且也有损于其在近东,中亚和欧洲的政治军事威望。

无疑,到时受到俄国侵略的欧洲各国将会蠢蠢欲动,因此,格罗杰科夫一担任远东司令,便将海滨州的大部兵力调集于海参崴,双城子一线,防止倭人登陆,火速从伯力等地调遣兵力进行支援。

俄国人看出了这一点,倭人同样是看出了这一点,只要海参崴还在俄国人手中,就会牵制其国的大部兵力,且俄国人能够危险到其国的本土。

因此,双方围绕着海参崴,即将爆发一场大会战。

俄国想要从阿穆尔军区抽调兵力,绕不过中国,因为这些军队驻扎在中俄边境,本身是用来威慑中国的,俄皇现如今十分庆幸与中国签订了共同抗倭的密约,否则为了防止中国,这些兵力很难调得开。

中国朝野反应甚是钝慢,一下子有些懵然失声,不知如何适从,总署王大臣都是心情复杂,有些后悔签订了中俄密约,按照密约,中国应该出兵帮助俄国,这对于现在国内形势混乱的中国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幸好俄国人此时刚遭到进攻,觉得自己还是有能力对付日本人,因此,尚未要求清廷出兵,但是已经要求清廷借路行军了。

若借路给俄人行军,那就是向世人宣告中国占在俄国人一边,若不借,则是撕毁刚签订的中俄密约,并且要承受俄国人的怒火,军机处各位大臣没有考虑多久,随即便同意借路给俄人行军。

清廷是没有胆量撕毁协议的,再说,倭人虽然占着偷袭取得了一场战斗的胜利,但是各大臣还是认为倭人不能和俄人比较的。

相比于朝廷的反应缓慢,魏季尘却开始行动了。

花园口,辽东军驻地。

原本应该驻扎着定辽军,但是现在驻扎着的不是穿着德军新式军服的定辽军,而是一群衣服杂七杂八的农民武装。

别看这群人是农民武装,这群人的训练强度与定辽军也不逞多让,而且士气十分高涨。

他们就是魏季尘支援的光复朝鲜军,简称光复军。

光复军共有士卒四千人,是今年三月份招募的朝鲜人,低级军官都由朝鲜人担当,高级军官则是由定辽军将领担任,训练计划也是定辽军一手制定。

虽然只训练个三个月,但是,现在是他们该出马的时候了,他们只不过是入朝鲜搅浑水的棋子而已。

“日本复侵朝鲜,一举击败在朝俄军,其国内呼吁合并的声音高涨,时间不等人,所以,我觉得应该即刻就让光复军入朝,领导朝鲜人民,对倭人展开游击之战争!”营盘门口,魏季尘双手负在背后,低声对旁边的闵妃正色说道。

在魏季尘的身后,是王士珍、段祺瑞等参谋部一干参谋。

女人的仇恨是非常可怕的,那些被当成她本人的宫女遭遇让她不寒而栗,日本浪人非但把她们**致死,死后还奸尸,并且为了毁灭证据,焚尸骨灰抛入河中。

要是当时是她本人在,必定也是同样的遭遇,因此,闵妃可以说是对日本人已经恨到骨子里、血液里了。

仇恨能够让她付出自己的所有的一切,闵妃听到魏季尘如此说,美艳的脸上变得狰狞无比,咬牙切齿说道:“一切都凭将军吩咐,只有将侵入朝鲜的倭人挫骨扬灰,方能泄我闵兹映心头之恨。”

“放心吧,有的是机会,如今倭人全心全力对付俄国人,正是我们的大好时机,此次你重返朝鲜,想必以你的号召力,朝鲜国内必定有无数人追随,不过,要记住,你们无需与倭人硬碰,光复军也是才训练几个月的新兵而已,与倭人硬碰硬并非是好事,你们要做到是,占着熟悉地形,不断袭击倭人的补给线,聚沙成滩,积河成海,让倭人疲于奔命。”魏季尘扬起头来,双眼看着远方,声音变重道:“而本将,随后便会领着大军入朝,盖时,将是决战之时。”

魏季尘生怕这个疯狂的女人做出疯狂的事来,幸好,这支光复军的上级军官是定辽军将士,这支军队也就是在名义上属于闵妃而已。

光复军的统领是王英楷,四千多士兵被他集合在练操场上,早已经恭候多时,等着魏季尘等人的到来。

“魏帅,军士已经集合完毕。”王英楷上前行了一个军礼,大声禀报。

魏季尘点点头,夸奖道:“不错,短短的时间内,一群农民就被你训练成了一支似模似样的军队。”

王英楷此人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严于律己,爱护士兵,因此让他来训练朝鲜人正好,毕竟一些其他将领大多看不起朝鲜人,这样对军心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在魏季尘看来,朝鲜还是一个不错的小弟,做为中国几百年以来的属国,对小弟的身份也很认同,不过,适当的尊重还是需要的,像倭人那样,在朝鲜搞得天怒人怨,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底下众朝鲜士兵看到闵妃现身,都是激动无比,闵妃的威望原本是没有那么大的,但是由于她在日本占领朝鲜之后,对日本人不亢不卑的表现,为她迅速赢得了民心。

王英楷是这支军队的实际指挥着,而闵妃则是这支军队的精神领袖。

“绍宸啊,此次入朝,先期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按照参谋部制定的计划作战即可。”魏季尘对王英楷嘱咐道。

参谋部制定的计划,也就是魏季尘提出来的,所谓的游击作战,以及鼓动所有的朝鲜人一起反抗。

“魏帅请放心,属下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职责。”王英楷一脸轻松的回道。

魏季尘点点头,不再说话,而是和闵妃两人走到前面的高台之上。

底下的众军士渐渐安定了下来,他们都已经被告知要入朝作战,重返家园,心中是既兴奋又担忧。

担忧的自然是就凭自己这些人能够抵挡得住倭人的大军吗?

魏季尘将底下士兵的纠结的神情尽收眼底,缓缓开口说道:“倭人在中朝两国为非作歹,如今,是该起来反抗的时候了,中朝两国,在历史上,无数次联手击败过倭人的侵略,可惜,在最近的这次,却失败了。”

魏季尘说一句,旁边的人翻译一句。

等到翻译说完之后,魏季尘继续说道:“但是,这不能怪我们不够英勇,只能怪我们的武器太过落后,但是,现在一切都将改变了,因为我们也有了先进的武器,我们将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告诉倭寇,不要图谋朝鲜,不要图谋中国,因为,这要付出血的代价,付出亡国的代价。”

甲午战争失败,原因错综复杂,魏季尘自然不会对这些士兵解释一大通了,魏季尘首先要做的便是树立起他们的信心来。

“有句话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的你们就是星星之火,而全中国,全朝鲜,就是原野,点燃反抗倭人的火星,就从我们开始,就从英勇的你们开始,你们当中,有多少人的亲朋好友,死在了倭人的手中,如果你们还有一丝血性的话,就是时候拿起手中的枪,开始复仇了,只要我们中朝连心,倭人便无计可施,便要灰溜溜的从大陆上缩回岛国上面去。”魏季尘慷慨激昂的发出怒吼声。

“杀倭寇,杀倭寇!”光复军被魏季尘一番话激起了心中的仇恨以及血性,具是大声呐喊响应。

魏季尘将头微微一转,看向闵妃,笑着说道:“想必这些士兵最想听到的应该是你的声音吧。”

闵妃螓首一点,心领神会的上前一步,厉声开始呐喊起来。

魏季尘见她时而振臂,时而怒吼,饱满的胸脯起伏不定,便知她等这一刻很久了。

两人动员完毕,王英楷一声令下,光复军开始快速出动,他们,要在明晚到达鸭绿江一线,然后化为十几支小队,分别潜入朝鲜境内。

“将军,你将永远是我闵兹映的恩人,以及朝鲜的朋友。”临走之前,闵妃上前一步,轻轻抱了抱魏季尘,留下一缕香气。

第二百九十九章 诱惑光绪参战

京师,大清国的政治中心紫禁城,紫禁城内最大的建筑太和殿上。

此时正值早朝之时,

光绪坐于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上面,神情有些焦灼。

国际风云突变,日俄战事骤起,德国强占胶州之事尚未解决,想要一展抱负,维新革新,却有多方牵掣,都让他举得精神有些疲惫。

大清国的文武官员分别列于下方两侧,执事太监拉起嗓子高升唱喝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早朝的时间太早,朝堂之上一些人朝臣有的还是一脸睡意,偷偷打着哈欠,有些人则正正经经站着,不过到底心中如何想就不得而知了。

底下众臣都是眼观鼻,耳观心,目不斜视,气不大出。

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忽然出列,起奏道:“臣徐致靖有事上奏!外侮方深,国是未定,开新守旧,两无依据,请陛下乾断特申,以一众心而维持时局,特此上《守旧开新请明示从违折》。”

此言一出,犹如在平静的小池塘中扔下了一颗小石子,徐致靖与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走得很近,听他话中的意思,分明是请求光绪维新变法。

刑部尚书崇礼、兵部尚书荣禄、刚毅等人都是猛然睁开眼睛。

光绪闻言心中一喜,连忙示意太监将徐致靖的奏折呈递上来,拿到手打开一看,只见折子里面大致先说如今列强压迫过甚,瓜分之祸恐在眼前,当变法以图强。

认为“苟欲变法,必广求湛深实学、博通时务之人而用之,而后旧习可得而革,新模可得而成。”

又请“废八股,改试策论,裁汰冗官,酌置散卿,宜练重兵,以备边患。”

主张破除资格提拔维新人士,并向光绪推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张元济等人。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名声虽然大,但是官太小,根本不够资格亲自给光绪上书,大多让人代递。

光绪也早有提拔他们之意,一直在等一个机会,这就是机会。

光绪看完之后,将折子递给太监,使众大臣传阅。

不久,朝堂上窃窃私语起来。

光绪见时间差不多了,看着朝臣开口问道:“众卿家认为如何?”

刑部尚书崇礼一待光绪讲完,便朝御史杨崇伊为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杨崇伊见状出列说道:“臣以为维新变法之事不可操之过急,应当缓缓图之,否则易引起朝政混乱,徐学士所言废八股,实在太过骇人了,我大清几百年来都是八股取士,一旦改为策论,必定使得士林震动。”

另外几个翰林院掌院学士也纷纷出列出声道:“臣等服议,还望皇上明察。”

光绪将眼光转向自己的老师,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翁同稣,翁同稣微微一皱眉,便出列开口道:“皇上,时局艰危,只有行非常之法,尚能挽救危局,臣认为应当尽快变法。”

无论是从国家利益考虑,还是从自身利益考虑,翁同龢都不得不站在变法的一边。

光绪虽然性格优柔寡断,但是在变法之事上面已经迫不及待,当即便要开金口。

恭亲王奕䜣赶忙轻轻咳嗽一声,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变法之事当缓,如今日俄开战,恐波及我国,此时朝局经不起震荡。”

恭亲王话虽然说得不清不楚,但是知道中俄密约的光绪自然是脸色变了变,恭亲王说得不错,变法是一件大事,一旦推行新政,肯定会引起国家一些动荡。

“此事容后再议!”年轻的光绪一甩龙袍,起身而走。

太监连忙喝道:“退朝!”

此事弄得有些虎头蛇尾,众大臣都是议论纷纷,纷纷准备离去。

恭亲王却叫住翁同龢、荣禄等军机大臣,言前去勤政殿求见光绪有大事相商。

一边走,荣禄一边探问恭亲王对变法之事的想法,恭亲王鬼子六可以说不属于任何一派,有着超然的地位。

对慈禧和光绪都有莫大的影响,只是近来多病,对朝中之事多有懈怠,荣禄不知他今日为何会出声阻止。

“皇上雄才伟略,有意变法图强,不知王爷有何看法?”荣禄小心翼翼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