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魔法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魔法师-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晡吨亓诵矶唷�

小孩子们除了堆雪人、打雪杖之外,就是看着各形各色的人,用手里的刻刀雕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和人物,其中则以神仙形象居多,纯净透明的冰更给各路神仙增添了一丝仙气。

这种新的雕刻艺术开始流传出去,不知是从哪里开始的,关内各处都有林亦仙童的形象,特别是在水塔的旁边,各种姿势的林亦都有,可爱得紧。

李世民听说之后,也只是哈哈一笑,对于林亦,他可是放心得很,估计那小子知道了,第一反应就是郁闷吧!

林家的年,过得很热闹,林亦不在家,但他教的徒弟都跑来替他尽孝了,只除了李承乾,皇宫摆宴,身为太子的他实在是出不来。但是大年初一,他也开始驻扎在林家不走了。

林亦这边也热闹得很,士兵们、工匠们,没有一个回家的,大家聚在一起过的年,之后休息了一天,隔天再次开工。

辛苦是辛苦了,只是林亦给的工钱很足,再说还可以做出这么多的新东西,值了!

将魔法工厂交给那些工匠,林亦开始与船坞的老师傅商讨如何改良船只。

等敲定了最后方案,建造好船之后,已经是夏天了。

这时长孙皇后的第三子李治都已经百天了。

一年以来,林亦与京城只保持着通信联络,林大柱曾经来看过他一回,但见自己儿子实在是忙得连陪他的功夫都没有,也就回去了。

段志玄好不容易找到了棉花的产地,却发现是在国外,然后求皇上高价买来种子,现在在岭南道的大部分地区种植,李世民跟百姓保证,棉花成熟后由国家掏钱统一收购,就连出的价都比粮食高,而且还免了赋税。

好大的一笔钱啊,李世民的心里在流血。

林亦这几年确实给他赚了不少钱,但却一分也没剩下,他是个赚钱的好手,也是花钱的好手。

希望这个棉花就像小亦做出的其他东西一样有用吧!李世民第一次在心中祈祷着。

陆行器的附魔就麻烦了许多,林亦一个人一天最多可以搞定五辆。他带来的学徒现在还帮不上太多的忙。只是在各种物体上练着绘制魔法阵,然后跟着林亦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至于认字什么的,林亦就教给了李淳风,这个家伙总不能白吃白住他的吧,也得利用起来才是。

冰儿、李然和方严就跟着林亦像陀螺一般的转,林亦先教出来一批驾驶员。然后让他们一个一个的教下去,再把他附魔的陆行器开回京城,之后给孩子们上课。那十个助手他还没挑,想看看这些孩子的性格和资质再决定。

而李然和方严只负责让林亦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时候睡觉。可千万别累坏了。

京城的变化很大,一座座小楼平地而起,随之带起的是房价的增长,聪明人早已开始低价买进别人手中的旧房子,然后等拆迁,换得新楼后,或转手卖出或留作自用。

所以房价一天高过一天,就这样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没有谁是傻子,先头卖房的人早已后悔了。那么京城中有些小聪明的百姓怎么可能不吸取教训呢?

但是有李承乾在,谁也不敢强买强卖,别看李承乾有时候在李世民或林亦的面前有些软弱,但是对外,他可是架子很足的。而且处理事情也很果断。其实,很简单,他只是坚决地执行了林亦的命令!

但是……他还是被诱惑了,本来偶尔来视察一下的他,被一个胆大的富商拦住了,当然那个富商可不敢正面相拦。他只是在李承乾走过的时候趴在路边猛叩头,这种方法果然吸引了李承乾的注意力。

经过交谈,富商愿出高价请李承乾充许他改变楼房的设计,见钱眼开……哦,不是,是穷疯了的李承乾果断同意了。因为林亦的‘败家’,他的小金库已经被李世民征用了。现在他出门连一百两银子都拿不出,有人给他送钱,只提了这一个‘小小’的要求,当然他会同意。

然后……大唐第一家高级旅店诞生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那之后,更多的商人找上了门来,就连那些参与投资的家族也开始自己设计楼房了,至于他们具体要做什么用,李承乾是不想管的,他只负责谈价、数钱、监督工程。

京城楼房急速的增加代表着水塔的随之增加,在长乐的坚持下,长安城内开始便地开花。还是不同颜色的花,红的、蓝的、紫的……各种各样,让李世民都无力叹息了。

要说心情最好的就属李承乾了,但他也只保持了三天而已,三天之后,他那刚刚鼓起来的荷包,又被李世民盯上了。

因为大唐境内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蝗灾,蝗虫过处,一片荒芜,遇到这种情况是谁都没想到的,关内的水塔较多,水量较足,所以蝗灾轻些,但百姓们也一样想起了林亦,他们开始祭拜林亦仙童形象的铜像,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庙,将林亦的仙童形象供在里面,有事没事就来拜一拜,许下个愿望。更别说这种受难的时候了,他们觉得拜林亦比拜什么神都有用。

知道了这事林亦,也开始犯难,这个时候了,眼看要丰收了,却发生了这种事情,他要怎么办?做什么都来不及。

但这时候,庞大的国家机器却显出威力来,李世民在各地建的义仓开始放粮,幸亏他去年建义仓的时候也是考察各地官员的时候,所以根本没人敢做手脚,在去年秋收之后,义仓里都被堆得满满的,有了粮食,各地的百姓心里就不慌,也基本没有出现到处流动的情况。

就是日子要比去年苦些,但也没什么,再苦的日子他们不是也熬过去了。只要有口吃的,只要家人还在,就还有希望!

经过这次之后,李世民第一次给林亦下正式的圣旨,让他先放放陆行器的生产,先研制可以增加粮食产量的各种机械。

见到圣旨,即刻执行,不得有误,做不好,就别回来见朕!这是小太监带来的口谕。

林亦吐了吐舌,这还是第一次李世民如此严厉的跟他说话呢,看来这次的蝗灾确实把李世民吓到了。

直到他听说干爹去祭天,奏表请上天降罪于已身,并生吞食百姓之粮食的蝗虫时……

林亦沉默了,然后暗自咬了咬牙,一头扎到了机械的设计当中。

从此田间、地头,各处都能看到林亦的身影,他谦虚地向普通的老农请教,学习种子的特性,地的特性,更着重了解百姓急需要解决的难题。

查看各种农具,甚至还会学习使用,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二个月后,第一农耕利器出炉了。

他第一时间用在了田间,记录有何不妥之处,为改进做着准备。

济安教这两年很惨,新隐门的人被追的到处逃,根本就顾不上杨宽他们了,而且现在关内道被李世民经营的犹如铁桶一般,他们基本已经不抱希望了,主要是李世民公开发布圣旨,定济安教为邪教,如遇邪教成员必报之官府,这让他们做起事来,束手束脚的。

而且现在老疯子接手了济安教的整体行动策划,除了慈善堂还继续活跃之外,其他的几乎都去卖盐了。

宫内的婉儿等几个济安教的人,这些日子以来就像没娘的孩子一样,没人理,没人管,正处在放羊的状态中。他们心里都有些不安,感觉自己的强力依靠突然坍塌了。

杨妃娘娘倒是松了一口气,这么久了,婉儿再也没来过,而且听皇上说,现在济安教的实力大不如前,她的心也可以放下些了,她更希望杨宽在逃跑中被杀死,这样就更不会有人知道她做过的事了。

教主杨宽倒是对这种现状很是担心,感觉上他好像一下子失去了权利一样,但他又没有办法,在官府查得这么紧的情况下,他必须承认老疯子的做法是对的。

而缺德的李世民竟然除了他们的慈善堂不打击,之外的成员可是抓住一个就要被送到道观去进行再教育,而出来的往往都变成了大唐的模范子民。

竟然偷他的方法来用!真是没品,没品到了极点!

这让杨宽恨得牙痒痒的,却又无可奈何!

第一百六十九章 干爹,你没病吧?

贞观七年,三月末。

每个村里都开始了农耕,这边开着高大的机械带着林氏犁耕地,那边站了一排人看着。多久了?已经两三年了吧,可是这一幕,他们还是看不够。

以前是各家犁各家的地,那还累得够呛,每天从早忙到晚的,现在则是这一个大家伙,负责犁全村的地,而且播种也靠它,只要把后面的林氏犁拆下来,换上林氏播种机就行了。

虽然在去年,他们的小仙童林亦又跟孙思邈研究出一种新型的种子,说是能更进一步的提高产量。但他们却没抱多大的希望,因为在这之前,林亦已经给了他们三次种子了,每次都这么说。

只是小仙童的一片好心,他们也得接受不是?

关内道的每个村都笑眯眯地收下来,然后种下去,并期待的看着庄稼长大,看看到底会种出什么奇怪的东西,实在是林亦前几次试验的效果真是不太好,减产就不说了,那粮食的样子还长得怪怪的,害得他们都不敢吃。

其实林亦也尽力了,他对改良种子这方面实在是不在行啊,那几年可把李世民愁坏了,每一年的这时候林亦都会贡献出一种新型种子,第一年的时候,李世民相当信任的一挥手,在整个关内道种植,结果差点颗粒无收,幸好那年风调雨顺,别的地方粮食产量非常不错,这才能贴补回来。第二年,李世民只给了他一个州的试种权。第三年一个县……

不过这次不同,这个种子林亦已经在自己的花园里和皇宫的花园里试种过了,完全没问题,产量至少可以比正常的提高三成。

这是李世民亲眼见证的,虽然这种见证毁了他的花园。但他的心里还是高兴。

水泥路面已经蔓延向大唐的各个角落,因为机械化耕田之后,李世民及时调整了相关的政策。国家下发各种机械配给每个村,然后他们统一耕种,之后剩余的劳动力要出徭役。帮着铺设水泥路面,当然,他们的附近的路面铺设完毕。那么徭役也结束了。

虽然一样是服徭役,不过这次他们可是特别的心甘情愿,最多三个月的徭役就能换来这么好的东西,谁不干啊?而且这次的徭役,还是国家管饭,听说伙食还不错呢。

所以现在大唐的水泥路面,除了个别的山区之外,已经遍布各处了,至少主要道路都通了。

这下子那些商人可高兴了,有了水泥路。有了三轮车,就算马匹不够也没关系了,他们兴奋地奔波于大唐各处。

然后……李世民开始收费了。

这也是林亦的主意,普通人走也就是探亲或做一些其他的事,但商人不一样。他们常年在路上奔波,对路面损害本来就大,而且还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养路费’出台了。

一开始听说这种费用之后,商人们都颇有微词,但他们地位低下也做不了什么。那些大家族和高官们,家里有生意的就提高了精惕,不过当具体费用下来的时候,他们连抗议都没提。

李世民将行商分为几个等级,最低级的一年才交十两银子,就随便你跑,生意再大些的,也是三十两、五十两不等,最多不超过一百两。当然这指的是一户而不是一个家族,但就是整个家族都做生意,一年上交的也不过是千两左右,对他们来说,实在不值得一争。

这么点钱,他们还要跟皇上抗议,那也显得他们太小气了,看来皇上这次只是在应付林财神吧。

唉!这个小财神爷真是钻到钱眼里去了,什么都要收费,还是皇上好,体贴他们辛苦,只收这么一点。

他们感叹着皇上的仁善,却不知道李世民在第一年的年初收上‘养路费’的时候,嘴都乐歪了,怪不得林亦反对他收太多呢,这样多好,既赚了名,又赚了钱。

原来商人的钱这么好赚啊!李世民觉得自己的眼前打开了一扇门,通往的是堆满了金币的宝库!

所以,商人们发现他们的机会来了,虽然要上交更多的钱,但是跟他们赚的比起来,就实在是不值一提了。

林亦改良过的船只不仅让水军有了护卫海洋的力量,而且也开启了海上贸易,虽然也有大家族在做这一块的生意,但与朝庭比起来就小坞见大坞了。

新型船只速度快,而对货物的运输费也不比那些大家族收得的多,所以生意真是好到爆棚。

只是段志玄很郁闷,前两年,他跑回去参加了对突厥的战争,皇上同意了,只是当时的条件是,战争结束后,就让他带水军至少五年,当然他要是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将领,也是可以早点回京的。

培养将领?有啊,苏定芳很优秀,但问题是皇上直接把人调回京城,不归他管了。

而现在,他的这些水军根本就变成了运输大队嘛!

就在段志玄郁闷的时候,在长安甘露殿里与人议事的李世民也高兴不起来。

“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方,却不要,就这么平白的还给他们了?干爹,你没病吧?”

林亦惊得不行,伸手去摸李世民的额头。

李世民的脸瞬间就黑了,小亦的胆子真是跟着他的年龄长啊!现在可比小时候要胆大的多,竟然还敢对他动手动脚了,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啊!

“父皇,小亦不是故意,他还小,不懂事,您别跟他计较。”

李承乾被林亦的举动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啊。

“是啊,皇上,林亦只是一时情急,小孩子嘛,骂骂也就是了。”

杜如晦先接茬了,谁让林亦曾救过他一命呢。

“是啊,皇上,林亦也是为了大唐着想,就连臣都不想还回去呢。”

秦琼硬着头皮,出来顶雷了。

“是啊,皇上,……”

长孙无忌才说了四个字,就被李世民打断了。

“行了……朕也没说要罚他,看看你们,一个两个的都为他说好话,他的猖狂都是你们惯出来的。”

李世民指责着他的大臣们。

众大臣都弯腰挨骂,但却都在心里反驳:好像最宠他的是皇上陛下您吧!

林亦冷静了下来,刚才他真的是本能的反应,跟东突厥的这一仗打了近两年了,可是打完了,竟然就直接撤兵?就这么撤兵?那么一大片地方就不要了,直接还给人家?林亦想不通,相当的想不通!

“小亦,你说说你的想法。”

这么多年下来,李世民也算是很了解林亦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