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一勇之将,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就是对于我们来说的白痴型对手而已,自己就算能以一档二三十又如何?不过任他们这样子给我军造成无谓的伤亡就不太好了,看我将他们擒住!”甘宁自己也冲了上去,现在孙绍军的将领大多没有一开始就亲自冲锋更的习惯,大多要看情况除非是僵持或者稍处下风的时候才自己上去,如果局势太好觉得没有意思,太差上去蛮干则是被认为是匹夫之勇,虽然对于甘宁这种斗将型的指挥官有些苛刻,不过他倒也没有太觉得不舒服,毕竟杀得太顺也是没意思的,太不顺的话还是先保护好自己为好。当甘宁杀上去的时候文钦等人早已打得筋疲力尽,面对这员勇将自然是没有什么反抗之力,甘宁倒发现这些家伙意志相当坚定,即便战友不断的被他击杀也不曾有些人缓下手中的动作,不过魏军这样的奋斗也只是强弩之末而已,面对有着体力和人数优势的对方根本支撑不了太久,在并不长的时间内大多数都被击杀或者因为力量耗尽而被俘虏,缺口也逐渐的被合拢了,那些少量的新兵看到老兵们逐渐倒下,也大多选择了投降,只剩下文钦还在那里死命支撑,一个人一杆长矛舞得密不透风,不时的还挑翻了一两个进攻他的对手,不过看样子体力消耗也相当大,不过是强弩之末坚持不了多久的。
“不得不说这家伙体力相当的不错啊,被数十人围攻也不曾有些脱力,还是捉活的好。”本来正好也没多砍几个人,还想再热热身子,于是自己催马上前,上去与文钦交手,他一声大喝,把士兵们都震住了一下,文钦也是有些失神,这位完全靠着魏王乡人加上荀恽之乱禁卫军重组得以入选禁卫军的年轻人(文钦只有十八岁,之前仅仅是郎官而已)才得司马懿提拔不久,若非本身能力出众加上主将赏识根本到达不了现在为校尉代理中郎将领兵一万人的待遇(说句实话这个代理还是司马懿可怜他为他加上的,此人的父亲也是员勇将,从前一名普通亲卫坐起追随曹操十年来斩获无数,只是因为缺少智谋一直没有当得到大官,后来作为虎豹骑的小军官在北疆作战,在桑干的战斗中阵亡,也是因此他才得以有机会入选禁卫军,随后在这次选拔之中被司马懿看中,直接成为了校尉),本来就不是那种有着很多经验的人,现在基本上完全是凭着一股血气之勇在作战,被甘宁这一吼也是吓住了,手上稍稍放松了一会儿,立刻就被大刀的刀刃压住了兵器。
文钦一个激灵,知道对方是想逼住兵器生擒自己,也是想要用力把矛杆抬起来,却是自己体力耗尽之后根本无法撼动甘宁的大力,即便对方只用一只手压住他的兵器,他心里一慌急忙把长矛甩开,甘宁则是一时用力过大失了平衡有些在马上摇晃。文钦趁机抽出钢鞭就要上来击杀他,甘宁单脚挂住马镫,一个镫里藏身躲过他钢鞭的扫击,双手用力一击横扫,正中招式用老的文钦的腰部,挨了刀背一记重击的他再也把握不住平衡,从马上跌落下来。“将他绑了!这厮武艺不弱,或许对以后能有些帮助,这边的战役结束了,主公那边也差不多该动身了,但愿不要出现什么岔子。”
江陵,“子续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让芷清这样的小孩子来作为最终的裁决者?她又是个有自己主见的,对于那些老臣们一直就没有什么必要的尊敬,在政令上总是起争执,臣下们不服她,芷清也总认为自己没有错误,结果越来越僵,现在搞的这个样子真是令人感到无奈啊。”孙翊看着外面的月亮叹气道“要是让嫂子来裁决估计会更好一些吧?子续就这么不放心母亲非要让芷清来做主吗?明明她才最有成为吕后的潜质,她说出来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是没有什么信服力啊,同样的话让大嫂来跟大家解释明明效果要好的多!现在不管年轻的还是老的臣子都内心里对于她的话有些本能的排斥,希望芷清一事无成以证明自己的正确。这种意气之争简直毫无意义,有些时候明明自己没理却因为怄气集体否决了芷清的反对,这些人究竟是怎么了?还有子续也是,明明他只是特例,却以为没有资历的人能够有什么信服力?现在的江陵的政令几乎要么长史处是一意孤行,要么就干脆阳奉阴违,有些时候在长史处陷入僵持等待她做最终裁的情形下芷清不得不提出一些明显错误的说法来让对方反对自己,好让自己的意见能被接受,都搞成这个样子了大嫂怎么还这么稳如泰山的坐着啊?子续若是还不回来,这怕都得乱成什么样子了。若非元叹先生强行出头把这些人压了下去,芷清怕是得被这些人弄得无法忍受啊,也好在有一些老臣是支持她的,不然还真的是很容易造成非常不好的局面啊。无法想明白为何子续要把这种沉重的负担交给一个小孩子,这是在害她啊。”
徐媛对于孙翊的目光有些视而不见,而是专注的看着自己手上的玉圭道“这不是阿郎应该关心的问题,对于子续来说芷清是最为贴心的人,她的想法也是与自己最为接近之人,而她最近否决诸位大臣的时候所陈述的理由基本上都是子续本人的基本观点,只是有些比起已经实行的更加的激进而已,估计是他以前说过但是顾及到形势没有实行的。而且她也有很强的坚定性,对于自己的看法很少有什么变更的可能。大嫂性格随和,面对大家的不同意见的时候容易妥协;而芷清则不然,对于那些轻视她而且有着无理取闹的做法的人,她是从来没有妥协的想法的,估计再闹大一些的话,她怕是要暴怒了,芷清一旦发起火来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不过依我看来这些人虽然一直不配合大约也就是闹闹情绪而已,现在就有元叹公父子在镇着,也会有更多的人在冷静下来以后理解她的作为,子续回来后更会给与支持,想来解决的可能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嫂嫂也不是一直在闲看着,她最近也是在联络一些重臣的夫人,虽然名义上是在举办茶会,欣赏音乐,但是也多少在给大家表示一下自己的看法吧,有她的帮助,芷清也算是幸运的,居然能跟婆婆相处的如此融洽,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也该是能够把这个难关挺过去。不过这跟我们没有关系,最需要关心的还是松儿的问题,他跟我们分开太久了,如果对于妹妹(四年内徐媛生了俩女儿,毕竟一直闲着生的多很正常)也缺少必要的情感,我们得尽快地把他的家庭融入感找回来才是,否则我们的儿子只怕会出现心理疾病的。”
“这也的确是个难题啊,松儿一直被放在二哥那里寄养,跟我们也不太亲密,尽管花了这么长时间修复关系,但是依然显得沉默寡言,现在已经十一岁了却还是一副小孩子的脾性,这也的确更加令人忧心啊。”徐媛也是沉默了一阵子,良久才说道“这是吴侯给我们留下的大麻烦,但是还得自己解决才是,松儿跟子续虽然是兄弟,但是感情显然连周胤都未必比得上,这种事情完全得靠着长时间的培育才能奏效,准备着长期的努力吧。”
“最近族人们怨言也有些大,这些家伙真是不知道轻重,难道他们也觉得我处断不公吗?明明理由已经列出来了,有觉得不合道理的自可以去反驳,可是居然不针对事情而针对我这个人,说我本身没有处断事务的能力不应该随意地对政事插嘴,有这样的道理吗!有错误就指出来好了,可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对于家主的不尊敬吧!如果子续在这里的话,他们怎么敢如此啊!”诸葛芸很是气恼,对于最近越来越深重也越来越不理性的反对声浪,她是极其不满的,现在大家已经不怎么针对事情了,干脆直接指向她这个人,顾雍虽然也在不断的劝说和调解,顾邵也处罚了几名无理取闹的人物,但是效果相当的不明显,估计是城内不仅有些想要利用这种政治局势攫取利益的人(上次的谣言的事情还没完,并没有彻底镇压下去,现在又开始起了些别的心思),还有敌人间谍的煽动,让局势越发的不明朗。
这也使得她不得不派出了内务司的人员前去暗地里调查,然而现在即便在家里都有仆人议论她,气得她不行,陈笙为了保持稳定的局面直接开除了几名在这边非议诸葛芸的家仆,然后课以严重的罚款,罚得他们几近倾家荡产,这才算是用严厉的处罚压住了这边的不稳定局面。随后太夫人也出面了,公开的支持自己的媳妇,也是给了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现在府内稍微好了一些,但是城内依然是一片不稳的样子,不过随着顾雍父子的明确支持,也是有更多的人开始冷静下来,并且开始跟那些盲目的反对者做起了工作。“越是如此就越得保持住冷静,子续把后方托付给我可不是让我把后方搅乱的,现在我得面对四类人:一类是对我有偏见但是忠于子续的道路的,应该让别的人来进行说服工作,让他们加强对于唯才是举的理解;二类是被蒙蔽或者仅仅是在怄气的人,这类需要我自己或者亲近的人亲自来做工作;三类是潜藏在内部的反对派,现在正在搜集他们作乱的证据,只要到手就清除掉;四类是敌人的间谍,这类人跟三类或许还有些勾结,也是需要内务司的人把他们揪出来然后让治安司的人把他们干掉。分类对待分类解决才是应该的,我必须冷静下来把事务处理好才是。子续啊,请看好我的作为吧!作为与你有着相同理想的人,我也是要把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的!”
第三百零七章 设伏(下)
邓艾在突出桐柏山去之后,等了一天把人马汇聚,一共聚集了七百多人还在,他内心里颇为欣喜买毕竟能够保存下如此多的士兵还是显得他很有水平的,于是他拿出了携带的干粮和采摘的水果,加上一些打来的野味和所有人一起饱餐了一顿,然后一起往平春的大本营方向前进。但是当回到大营的时候,发现大家正在收拾战场,清点战利品,把俘虏往后方押送,另外就是坐下来聊聊上一次战斗以及统计自己的战功。在主帐里法正指挥着大家有条不紊的把一并事务处理好,而孙绍却不见了踪影。邓艾觉得有些疑惑,毕竟孙绍在这种时候离开让他觉得很不对劲,只是看到大家都一副很有自信的样子也只得先坐定再问道“诸位,我们回来了,这一次事情有了些变化我们再拖延祝他们之后就先回来了,反正对方的奇袭计划也失败了,大约也算是完成任务了。只是我回来的时候觉得有些不大对劲,那就是主公到哪里去了?”
张翼道“主公自己去追击司马懿去了,你派回来报信的几个人还有所有熟悉桐柏山地区地形的人主公都带去了,唯恐对方跑远了追不上。这一次主公带去了一万人马,还有相当多的勇将劲卒,追击已经士气低落的敌人应该问题不大。邓将军这一回立下大功,我想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奖励,主公回来之后估计也会让你独领一军,有了这样的战功再也不会有什么人说你是靠着关系才位居高位的吧。”邓艾则是有些心急了,很难想象孙绍会如此失态,竟然亲自带兵前去追击,他的脸色立即变了,“你说什么!主公居然直接追过去了?他走的那条路线?”张翼见到他有些失态也是有些困惑,打开地图指给他说道“其实没什么啊,主公是往西北直接穿过敌方的阵线一路往桐柏山区阻挡敌军的,尽量不会进入山区,如果对方在他赶到的时候还没走出去就试着在谷口打个小规模的阻击战,就像我们刚才做的那样子故意放开个小口子引诱敌方突围,对于那些组织程度一般的士兵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就算他司马懿再有智谋也无法指挥士兵,胜利对于我们来说应该不会太困难吧。”
张翼自己说起来突然觉得没什么底,“我这是在给自己打气吗?本来我自己对于主公的这个行动也有些怀疑,但是为了给大家提高信心,我也不得不为这次行动找借口,主公这么做我内心中也觉得过于鲁莽,然而似乎听主公的解释危险也不大…”邓艾道“归师勿遏啊,这些人都是在归阵途中,求生欲望很强,我跟司马懿交过手,他属于那种在一次接触后能立即总结教训把对方吃得比较透彻的人,用一般的策略来考量他的想法恐怕不行。这一会他带着三四万人,主公只有一万人的精锐部队,面对他们未必讨得好去。”
“主公似乎对于司马懿此人甚为忌惮,希望能够借着他退兵困难的机会将他绞杀于此地,这个欲望似乎极为强烈,我们就算是劝说也无法奏效,所以也没有办法拦住他。孝直先生说只要操作得好不难将这个被主公视为大敌的人击杀于此,因此也主张试试看,对于这类型的奇谋诡计,我想如果经过他的论证应该能奏效吧。”说到最后张翼自己都觉得有些没有信心了,孙绍的行动其实相当的莽撞,估计是太想干掉那个人了,只是张翼等人都无法想象为和孙绍对于这个家伙为何如此忌惮,难道仅仅是因为他能够在自己设下的包围圈下突破这层阻碍而另外想到转移主动权的办法?孙绍对于司马懿这么个几乎是刚冒头的人物的相当重视也的确让诸位将领们都觉得可能是重视得过头了。
法正说道“敌军的行动按照你所提供的他们在接近无阻碍下的行动速度,大约在主公赶到山脉北段的时候他们也正好能出来,或者出来一部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对于我军是有利的,反正主公不会在劣势的情况下轻易进入山区的范围,就算陷入劣势想要突围而去也并不困难。主公也在出阵之前说了胜固欣然败亦喜的,而且上次在江陵被埋伏的教训主公还是知道的,因此特意为自己甄选了最为精悍的将士,还有赵月这样的勇将在侧,我想是不会出问题的。”邓艾道“孝直先生,我知道你喜欢奇谋,凡事只要有五成甚至三成以上的把握你都会坚定不移地去试一试,但是你不应该让主公也沾染上这种冒险的习性吧?他可是一国之君,国之安危系于一身,一旦出现什么问题都是相当危险的,这种事情明明交给某一名大将就够了,元复将军在这此战里未立大功,骑兵军团也是最为适合追杀的部队,本来就该他来追击,为何大家都不劝阻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