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到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纨绔到底-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海滨一尝,果真是咸蛋,忙不迭道:“味道还真不错!”
  说到这里,王海滨有感而发道:“蓝田王,要我说呀,这些兵跟了你,可真是享了福了。不仅装备是最好的。而且吃穿住行,蓝田王都考虑的无微不至!”
  李陶摇头道:“其实我做的还不够,他们都是拿着性命陪我李陶九死一生,我怎么会亏待他们呢?若不是时间仓促,我还会把条件创造的更好一些。”
  薛讷与王海滨对视了一眼,不再说话。
  “赶紧吃吧!吃完了还有好戏看呢!”李陶三口两口把手中的蒸馏吃完道。
  “蓝田王,你说契丹人今日会发起进攻吗?”王海滨轻声问道。
  “什么叫会吗?他们肯定会发起进攻!”李陶起身道。
  “那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防守呀!你总不会让我用这八百人与他们对攻吧?”
  王海滨顿时哑口无言了,李陶说的没错,他们现在除了全力全力防守,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只是仅凭这点人,他们能防得住吗?王海滨没有问,他也不敢问。
  当太阳高高升起的时候,契丹与奚族联军的骑兵发起了攻击。当然,一开始是试探性的攻击。
  敌人的骑兵从四面八方向车阵快速冲击而来,而李陶却不为所动,只是那么静静地看着。
  王海滨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在一旁催促道:“蓝田王,你怎么不发弩箭,敌人已经冲到二百步的距离了。”
  李陶笑嘻嘻道:“没关系,就这点人,不值得我用弩箭!你就瞧好吧!”
  王海滨还要说什么,薛讷在一旁道:“车弩在敌军阵型密集时使用效果最佳,你看此次敌军骑兵从三个方向同时攻来,也就三千来人,队形分散,不宜使用弩箭。”
  李陶点头道:“还是老薛看的准呀!王都尉,你知道吗,这一支弩箭射出去就是十贯钱,若杀伤不多,可就不值了,我可不想做如此亏本生意呀。”
  说话间,契丹骑兵已至百步左右。
  阵中有人发令:“射!”
  只见阵内的潞州团练围着大车一圈,朝着阵外的骑举弓射去,仅仅三轮,敌人骑兵便倒下去一半。
  王海滨忍不住喝彩道:“想不到蓝田王的骑兵下了马,箭术也如此了得。”
  李陶听了王海滨的话似乎想起了什么,他对传令兵道:“传我命令,撤下一半人去,剩余的人继续射杀敌军骑兵。”
  “是!”发令兵立即传达旗语命令。
  王海滨很是好奇,他正要发问,薛讷在一旁笑道:“蓝田王,你隐藏实力,可是为了让对方采用添油战术?”
  “知我者老薛也!”李陶竖起大拇指道:“他们既然是试探,我当然不会让他们试出我们的虚实。”


 四百四十六章 炸营

  一半人撤下去后,阵内射出的箭稀疏了不少,但准头却依旧。尽管一些骑兵冲到了离车阵二十步的地方,但只剩下了百十人,已经没有了冲击力。
  一阵牛角号响过之后,那些剩余的骑兵仓皇转身向本阵飞快而去。阵内也不再放箭,而是任由他们逃走。
  “走,我们休息一会!马上会有更大的一波攻击了!”
  说罢,李陶向阵心走去,薛讷与王海滨紧跟在他的身后。
  一些辅助兵正在往弩弓上装箭,王海滨见了奇怪道:“这弩还有箭匣?”
  “莫非这是连弩?”薛讷猜测道。
  李陶点头道:“正是我设计的连弩,可惜还在试验阶段,一次只能发六箭。”
  “难怪你会准备这么些辅助兵,若没有了他们,单是装弩箭就要耗费不少功夫!”
  王海滨见一些辅助兵正往白蜡杆上装着什么,不解地问道瞎:“蓝田王,他们在做什么?”
  “做投枪!将枪头安装在白蜡杆上固定好,就成投枪了。”李陶补充道:“骑兵进入车阵三十步以内,这投枪比弓箭效果要好的多。”
  当初潞州团练与李思敬的府兵比试,薛讷与王海滨很是奇怪,他怎么会随军带着如此多的白蜡杆,原来是为了做投枪用的。
  午时刚过,契丹与奚族骑兵漫山遍野向车阵发起了攻击,大概在一万人左右。此次,李陶毫不客气,三十辆弩车全部开始发射弩箭。由于契丹骑兵的队形密集了许多,弩箭的威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每一支巨箭都能收获数条生命。
  与此同时,弩车的弱点也暴露出来了,每射出一箭之后再用绞盘上箭,需要耗时很多。尽管潞州团练的的箭法精准,但架不住人多,契奚联军的骑兵速度很快。乘着空档很快便冲到了百步之内。
  不过,潞州团练似乎并不慌乱,他们放下了强弓,开始用连弩进行射击,由于每只连弩可以连发六箭,箭雨十分密集,骑兵顿时倒下一片。当骑兵进入三十步之内。一支支投枪准确地射向对方。
  王海滨在阵内看的分明,原来仗还可以这样打。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何一向强悍无比的契丹人,此刻竟然成了被肆意杀戮的羔羊。此时,一个景象在他脑中闪现出来:飞蛾投火。
  当契丹人的牛角号再次响起的时候,如潮水一般冲击的骑兵再一次狼狈撤回,不过退潮时的人数,比进攻时少了近一半。
  车阵周围到处都是死伤契奚联军的骑兵,前后两次进攻让契奚联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始终没有突破车阵。并且潞州团练没有任何损失,真正做到了零伤亡。
  李陶松了一口气道:“看来,今天的进攻至此为止了,强以通知他们收尸了。”
  契奚联军果然没有再发动进攻,在潞州团练派人通知后,他们安排士兵前来收殓了尸体。
  黄昏最后的红霞落在满身疮伤一望无际的草地上,车阵后方的小滦河河水发出“哗哗”地响声。摄入人耳。潞州团练的车阵依然如故,尽管契丹人扎营的阵势比起车阵来要大了许多,可从那些打扫战场的契丹士兵的脸上,明显可以看出疲惫与无奈,他们的气势已大不如昨日了。
  王海滨满脸兴奋道:“蓝田王,今夜还要骚扰他们吗?”
  “当然!”李陶又神秘兮兮道:“不过今晚还有好戏上场!”
  “蓝田王。你不会是要偷营吧?”王海滨张大了嘴巴。
  “有什么问题吗?”李陶反问道。
  “潞州团练就这么点人,还敢去偷营?”
  李陶笑道:“这就对了,连你都认为不可能,那契丹人就更想不到了,这就叫出其不意。”
  王海滨还要说什么,李陶却道:“你还是先睡觉吧,就算偷袭也要到寅时了。”
  王海滨哪能睡得着。这一夜潞州团练依然是敲锣打鼓放响箭,不停地折腾着契丹人的营地。终于到了寅时了,王海滨听见车阵内有了动静,赶忙爬起来,向外走去。
  走出帐外,王海滨发现薛讷早已站在一旁观望了。王海滨正要上前去,却被薛讷一把拉住。王海滨也意识到了,此时不是他说话的时候,便静静地站在薛讷身旁看着眼前的一幕。
  李陶亲率五百人准备去偷营,胆子真够大的,五百人就敢去袭营,要知道对方可有好几万人呢。
  借着暗淡的星光,王海滨发现了一点端倪,包括李陶在内,这些人都换上了吐蕃人的衣服。他心中一动,似乎明白了李陶的心思。原来,李陶并不是想用自己区区五百人去与契丹人厮杀,他的目的是混入敌人营中,通过造成被袭击的假象,引起契丹联军的惊恐,让他们因混乱而自相残杀。
  可以试想一下,在夜深人静之际,突然人喊马嘶,被惊醒的契丹人与奚族人跑出帐篷来,想看看咋回事儿。看到啥了?看到自己人对砍,,在黑暗中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数万自己人自己杀起来那根本停不下来。蒙了,就会炸了营了!
  李陶带人出发了,王海滨与薛讷目送着他们离去。此时,他们二人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过了好一会,依然没有动静,王海滨忍不住问道:“大都督,怎么还没有开始,不会被契丹人发现了吧?”
  薛讷也是一脸担忧,他看了看已经渐渐有些鱼肚白的天空,摇摇头道:“肯定没有被发现,不然契丹人的营地不会如此安静。”
  薛讷的话音刚落,契丹人的营地里便传来了喊杀声,并且声音越来越大。
  “蓝田王开始行动了!”王海滨激动道。
  二人伸长脖子向前张望,可天还没有亮,什么也看不清。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李陶带着人回来了。
  “蓝田王,怎么样!”王海滨急切地问道。
  李陶满脸洋溢着笑容:“成功了,你听他们还在自相残杀呢。”
  薛讷眼尖,他发现回来的人好像明显比去的时候少了一些,于是担忧地问道:“损失很大吧?”
  “有十来个人受了伤,不过问题不大。”李陶轻松道。
  “那怎么少了这么些人?”薛讷追问道。
  “他们有别的任务!”
  “别的任务?”王海滨追问道:“蓝田王,是什么任务?”
  “天机不可泄漏!”李陶留下一句话便钻进了自己的帐篷:“我可要眯一会了!”
  ……


 四百四十七章 血性男儿

  李失活与李大酺并肩站在狼藉一片的大营内,二人的脸色铁青。两天的进攻下来,不仅没有任何收获,反而损失了近万人。要知道此次契奚联军总共也就三万多人,就是这三万人,打得六万唐军大败。可现在,却对区区数千人无计可施。特别是昨夜敌人的偷袭,竟然使得契奚联军自相残杀起来,一夜之间损失了数千人。
  本来,李失活的心中是希望唐军能够胜利的,一了自己多年的夙愿。可如今唐军真的获胜了,他却心有不甘。若唐军是真刀真枪打败了自己,自己保准是心服口服,可他与这些人连面都没见着,也着实太让人窝火了。
  李大酺沉着脸问道:“契丹王,我们该怎么办?”
  李失活恶狠狠道:“还能怎么办?若就这样回去,我们俩以后还有什么颜面?强攻,今日无论如何也要将车阵攻下。”
  李大酺点点头。
  ……
  李陶看着车阵前的契丹骑兵正在进行进行兵力集结,眉头不由皱了起来。今日,契丹人把骑兵摆在三个方向,而是摆在了两个方向。正面有一万三千人左右,左翼有八千人左右,而车阵的右翼却一兵一卒也没有。
  薛讷与王海滨也看出了其中有些门道,王海滨忧虑地问道:“蓝田王,他们难道是准备从正面与侧翼同时发起进攻吗?”
  李陶摇摇头道:“不可能,他们是想以正面牵制,从侧翼发起进攻。”
  王海滨问道:“这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了,看来这个李失活是找到我们的要害了。”李陶苦笑道。
  “此话怎讲?”
  “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便是有弩车,弓箭也充足,而劣势呢?就是兵力过少。相反,契丹人最大的优势是兵力充足,机动速度快,但他们现在最怕的便是我们的弩车。我这次来一共只带了三十辆弩车,由于正面容易被攻击。我布置了一半的弩车在正面,在左翼、右翼与后面各布置了五辆。如今契丹人在正面牵制住我大部分的弩车,而从左翼发起进攻,等于是我们只有五辆弩车对付契丹骑兵的冲锋。若契丹骑兵进行波次冲锋,弩车肯定来不及上弩。这样一来,弩车对骑兵的威胁就降至最低了。”
  王海滨建议道:“既是如此,那干脆将右翼与后侧的弩车调过来左翼防守。”
  “你以为弩车是骑兵。说调就立刻能调过来!再说了,你看看那里!”李陶指着契丹军用树干搭起的简易瞭望楼道:“我们只要一动。他们就看的一清二楚,若契丹骑兵再快速机动到我右翼与后侧,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薛讷担忧地问道:“如今之计该如何是好。”
  李陶坦然道:“先尽力防守,到了最后若不行,只有与契丹人硬拼骑兵了。”
  “硬拼?如何个硬拼法?”
  “现在手头只有七百人,两百人留在正面防守,两百人出击插入契丹人正面与左翼之间,切断他们的联系,剩余的三百人直接向侧翼的契丹骑兵主动发起进攻。”
  “三百人向数千人发起进攻?这与自杀又有何异?”薛讷大惊道。
  “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王海滨面上阴晴不定。他突然问道:“蓝田王,二百人能切断契丹人正面与左翼的联系吗?若是契丹人攻破了防线,两边夹击,那岂不是……”
  “攻破那是迟早的事情,他们不可能阻挡住正面契丹骑兵的救援,只是能是迟滞他们的速度,为我们骑兵的进攻争取时间。”
  “那他们最后恐怕一个也剩不下了!”
  李陶回过头来看了一眼那些严阵以待的潞州团练。摇摇头道:“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若不这样,我们所有人都要死在这里。”
  沉吟了好一会,王海滨毅然道:“蓝田王,让我去阻击正面的骑兵吧!”
  “啊?”李陶没想到王海滨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手下还有一千人。虽然不如潞州团练精锐,但我们有一腔热血,有必死之心,我保证最大限度迟滞他们的时间,还是让那两百人去攻击左翼之敌吧!”
  “太好了,若加上这两百人,我完全有把握将左翼的契丹骑兵全部消灭。”李陶拍手道。可又有些不忍道:“王都尉,你要知道,这一去可是九死一生!”
  王海滨悲愤道:“六万大军没有与敌人血战便一溃千里,我心有不甘呀!本来这一仗我们已经一败涂地了,可蓝田王你生生就扭转了局面,我也是大唐军人,现在有了机会上阵与敌厮杀,一血前耻,就算死在战场上我也心甘情愿。”
  李陶听罢动容不已,他向王海滨施礼道:“王都尉,李陶在这里谢过了。若你遭遇不测,若我还能活着回去,你的家人就交给我李陶吧!”
  “我手下还有八百人,我也算一个!”就在此时,一个声音在一旁响起。
  “你?”李陶回头一看,正是蓬头垢面的李思经。
  李思经这这两日在车阵内,连话也没有说过一句,面色憔悴,不知他在想什么,谁知这时候却突然说话了。
  李思经头也不抬,缓声道:“此次兵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